1樓:網友
4月,夏季風在中國沿海登陸,並與冷空氣相遇形成鋒面。5月,鋒面雨帶徘徊在南嶺一帶,形成全國多雨中心。6月中旬,歲著夏季風的增強北進,鋒面雨帶躍至長江流域,在江淮地區擺動1個月左右,形成音域連綿的梅雨季節。
7月上中旬,歲夏季風的北近,雨帶躍至黃河流域,停滯在華北東北地區,形成7月中旬~8月底的華北東北雨季。歲夏季風減弱,冬季風建立,9月,夏季風減弱至江南,乙個月後撤離中國大陸。
南方雨季長且降水多,而北方恰恰相反。這也導致長江中下游地區的伏旱和北方春旱嚴重的問題。夏季風強的年份,鋒面很快推移到北方,則"北澇南旱",夏季風弱時,鋒面停於南方,遲遲不被進,則"南澇北旱"
2樓:冰語凝雪
夏季風是指季風地區夏季由海洋吹向大陸的盛行風。由於夏季亞洲大陸上為一巨大的熱低壓控制,海洋上是高氣壓,氣流由高壓區吹向低壓區。位於低壓南部的南亞、東南亞及中國西南一帶,盛行西南季風;位於低壓東部的中國東部地區,盛行東南季風。
通常夏季風在3月初影響中國華南沿海,然後以漸進和急進兩種方式向北推進,7月到達黃河以北,為夏季風極盛期。9月初開始由北向南撤退,10月中完全撤出中國大陸。中國夏季風主要**於熱帶和副熱帶海洋,含有豐富的水汽,故夏季風往往與降水密切相聯;到達各地的日期,基本上是這些地區雨季的開始日期。
我國夏季風移動規律
3樓:匿名使用者
在110e以東的我國東部地區,在汛期從5月中旬起到6月上旬,主要雨帶擺動在南嶺山脈和南嶺以南地區。在個別年份,雖然在某一段時間內移到南嶺以北地區,但是從乙個候(五天為一候)或乙個旬的多年平均情況來看,它往往是維持在28n,29n以南。這個時期就稱為"江南雨季"或"華南前汛期"。
6月中下旬,主要雨帶北移到29n-33n範圍內(即西自我國宜昌,東經長江口,然後越海到日本;南起我國兩湖盆地北至淮河南岸),穩定少動。這時南嶺以南地區已處在雨帶之外,陰雨天氣結束;而長江中下游地區告別了風和日麗的初夏,迎來了陰雨綿綿的季節,大雨、暴雨時而出現,一直維持到7月上旬,這就是長江中下游著名的梅雨季節。
7月中旬開始,雨帶再次北移,到了33n以北地區。先後在黃河、淮河流域以及華北、東北等地停滯、徘徊,造成一次又一次強降雨過程,分別稱為"黃淮雨季"、"華北雨季"此時,長江中下游梅雨結束,驕陽高掛,進入了炎熱的盛夏季節。這種天氣一直要維持到8月下旬,然後雨帶才隨著冷空氣的逐漸活躍而快速南撤,在不到乙個月的時間內,使雨帶一直退到華南沿海地區。
雨帶的這種規律性變化,說明長江中下游的梅雨並不是孤立的、區域性的天氣氣候現象,而是我國東部地區主要雨季活動的乙個組成部分,是主要雨帶向北移動過程中在長江中下游地區停滯的反映。
夏季風的風向
4樓:網友
夏季風的風向:東南風和西南風(偏南風)。
影響我國的夏季風有來自太平洋的東南季風和來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風。
什麼叫夏季風
5樓:咚巴拉哪
就是夏季吹的風··由于海洋在夏季氣溫比較低,陸地氣溫比較高,就出現了高低氣壓差。。。就是風從海洋吹響陸地。
6樓:小青談歷史
簡單地說就是從海洋吹向大陸的風。
冬季風與夏季風的問題
風是由水bai平氣壓 梯度力引起 du的,也就是存在於高氣壓zhi與低氣壓之間的一種dao力。在北內半球的冬季,亞歐大陸由於容陸地面積廣大,中心存在一個強大的蒙古 西伯利亞高壓,以這個高壓為中心,風從中心吹向四周,形成一個順時針旋轉的反氣旋。我們國家在這個高壓中心的南面,所以一般吹西北風或者東北風。...
關於我國季風氣候的敘述,正確的是A夏季盛行來自大陸
我國的夏季bai風主要來自東部太平du洋的東zhi南季風和來自dao南部印度洋的西專南季風,故a錯誤 冬季屬吹來自亞洲大陸內部的偏北風,故b錯誤 夏季風的強弱與雨帶進退的 失常 往往會造成旱澇災害 夏季風強或來的早,會出現 北澇南旱 夏季風弱或來的晚,則會導致 南澇北旱 故c正確 颱風是一個強烈的熱...
為什麼南亞的夏季風強於冬季風,為什麼東亞冬季風強於夏季風,南亞夏季風強於冬季風?
因為南亞距海近 而夏季風主要來自海洋 冬季風則主要來自大陸內部的西伯利亞地區 距南亞遠 所以夏季風影響比冬季風強 為什麼東亞冬季風強於夏季風,南亞夏季風強於冬季風?東亞 冬季風強於夏季風的原因,1 東亞地區夏季普遍高溫 溫差小,不利於空氣流動 冬季南北溫差大 溫差大,水平氣壓梯度大,有利於空氣流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