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把中日甲午戰爭稱為「國殤」?O O謝謝

2025-02-12 08:55:22 字數 1175 閱讀 1758

1樓:5無為無畏

這場戰爭以中國失敗告終。中國清朝**迫於日本軍國主義的軍事壓力,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馬關條約》。它給中華民族帶來空前嚴重的民族危機,大大加深了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2樓:匿名使用者

中日甲午戰爭割地又賠款,還拉開了中國半封建半殖民社會的程序。

3樓:小小於五

中國開始失去大片領土,被動挨打,

4樓:網友

從甲午戰爭之後 中國從世界強國 變成了半殖民地 任人宰割的小綿羊。

為什麼把甲午中日戰爭稱為"國殤"

5樓:tri_谷歌

甲午戰爭。

時間:1894年 至 1895年4月17日(銘記這個日子)結果:中國戰敗、北洋水師全軍覆沒、中日簽訂《馬關條約》(簽訂時間即影響:

割地賠款,主權淪喪,便利列強對出資本,掀起瓜分狂潮,標誌著列強侵華進入了乙個新階段,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中國的國際地位急劇下降。

積極方面:導致中國人民挽救民族危亡的運動高漲,資產階級掀起了維新變法運動和民主革命運動,中國人民自發反抗侵略的鬥爭高漲(如義和團運動)。

為什麼說甲午戰爭是中國之殤也是中國之幸?

6樓:姚嗣

中國之殤就不用多說了吧,標誌著洋務運動的破產,中國更進一步淪為殖民地半殖民地。

中國之幸說一下自己的理解:都說跌跟頭才會看走過的路。洋務運動是清**內部的一次改革,主要學習西方器物,他們認為自己有了堅船利炮中國就會強大。

但帝國主義是不可能任由中國強大的,而且洋務運動學習的東西也很有限,沒有深入到制度層面、經濟層面,是一種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方法。不從根本上改變當時中國的狀況,推翻封建統治,順應時代潮流,中國是不可能崛起的。甲午戰爭的慘敗固然是人們心中無法抹去的痛,但是也喚醒了中國人去學習西方的先進位度、先進思想,用來改造中國陳舊的面貌。

此後,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都是中國人爭取國家獨立的努力嘗試。

7樓:軒轅裔

第一,它宣告了洋務運動的破產;第二,在此之後,中國開始崛起。

甲午之戰雖然導致了中國進一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但卻使中國由此走向今日的強大,所以說,甲午之戰是中國之殤也是中國之幸。

有關於中日甲午戰爭的黃海大戰的電影都有那些給個全點的回答

貓和老鼠 導演 迪斯尼 演員 湯姆 傑瑞。求 中日甲午海戰 的老電影,我記得10多年前看過的 求一部老電影的名字?內容是在中日甲午戰爭黃海海戰,鄧世昌彈 十面埋伏 試試 甲午大海戰 2012 導演 馮小寧 編劇 馮小寧 主演 陸毅 夏雨 楊立新 孫海英 龔潔 呂麗萍 郭家銘版 型別 劇情 歷史 權 ...

中國除了甲午戰爭,還有什麼戰爭,甲午戰爭對中國近代史有什麼影響?

抗日戰爭,內戰,越戰 九一八,八一三上海,七七盧溝橋 鴉片,第二次鴉片,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甲午戰爭對中國近代史有什麼影響?1 甲午戰爭是洋務運動失敗的標誌,也標誌著地主階級救亡運動的失回敗,由此開始,中答體西用 的思想走到了盡頭 2 是戊戌變法的導火索,也是資產階級維新派救亡運動的開始,明確了 要不...

甲午戰爭之後是什麼,甲午戰爭後中國損失了什麼?

一 甲午戰爭的結局確立了近代中國半殖民地化的社會地位。二是對中國鐵路修築權 礦山開採權以及劃分勢力範圍的爭奪。三 喚起了近代中國民族意識的覺醒。甲午戰爭之後,瓜分狂潮日漸激烈,救亡圖存成為時代的主旋律,中國社會的各階層都在試圖以自己的方式拯救民族的危亡,使中國的民族運動走向高漲。1 甲午戰爭失敗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