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死後,李斯為何會聯合趙高偽造秦始皇遺詔?

2025-02-13 00:25:14 字數 4810 閱讀 4612

1樓:路邊的風兒

他之所以這樣做是為了能夠讓自己的仕途順暢,達到自己公升官發財的目的。

2樓:娛說樂話

他們這麼做,都是為了保住自己榮華富貴和身家性命,如果扶蘇繼位,秦朝不會二世而亡,相反趙高和李斯都將走向滅亡之路。

3樓:蓉淼經驗之窗

是因為李斯和趙高兩個人他們都想控制秦二世成為傀儡皇帝,這樣他們沒有資格成為皇帝,他們也可以控制整個朝政。

李斯為何要與趙高狼狽為奸篡改秦始皇遺詔?

4樓:親愛的郡愛生活

歸根結底就是因為兩個字:權力!

其實,一聽到趙高和胡亥說出他們想法的時候,李斯是嚴詞拒絕的,他可不想背叛秦始皇。但是趙高這個人不簡單,知道李斯最在意的就是權勢地位,於是便以此分析厲害,讓他知道胡亥和扶蘇執政會對他的地位有著怎樣不同的影響。

以李斯的政見來看,若是扶蘇繼位,自然沒他的好日子過,地位勢必也將受到影響。李斯最終在趙高的威逼利誘之下,決定與趙高狼狽為奸一回,改立遺詔。在李斯看來,他這樣足以保住自己顯赫的地位,而且以胡亥的能力,他甚至可以把控整個秦國的實權。

他沒想到胡亥竟然會如此廢柴,完全受趙高的把控,一點主見沒有。但是李斯這時候後悔已經來不及了,胡亥已經登上皇位,而扶蘇早已被殺害。最後,在趙高的設計陷害下,李斯被斬首示眾。

臨刑前,他對著兒子說了一句感慨的話:「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

此時的李斯才幡然醒悟,他不再想著權勢地位,不再想著功名利祿。而是隻想和兒子回到上蔡老家,牽著小黃狗上山追追兔子,享受著平淡普通的生活。直達人生的最後一刻他才明白生命真諦,正如朴樹歌詞中寫道的:

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李斯(秦朝丞相)

李斯(?~前208年),戰國末楚國上蔡(今河南省駐馬店市上蔡縣重陽辦事處李斯樓社群)人 。 秦朝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和書法家。

少為郡吏,曾從荀卿學。戰國末年入秦國,初為秦相呂不韋舍人,被任命為郎。旋任長史,拜客卿。

秦王政十年(前237)下逐客令時,上書力諫客不可逐,為秦王。又為秦並六國劃,建議先攻取南韓,再逐一消滅各諸侯國,完成統一大業。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統一全國後,作為廷尉奉命與丞相王綰、御史大夫馮劫等議定「皇帝」之號。

後任丞相,多次隨始皇帝巡行。

反對淳于越分封子弟之議,主張禁私學、廢《詩》、《書》、六國史記及「百家語」。又以小篆為標準,整理文字,作《倉頡篇》以為範文。始皇帝死後,與趙高矯詔迫扶蘇自殺,立胡亥為帝。

秦末農民起義爆發後,勸二世更為法律,行「督責之術」,加強君權。後被趙高誣為謀反,具五刑,腰斬於咸陽市,夷三族。

李斯和趙高篡改秦始皇遺詔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得到更大的權力嗎?

5樓:愛上我企鵝9啊

他們兩個人的野心是非常大的,目的就是為了找乙個傀儡皇帝,讓自己權力更大化,是為了得到更大的權力。

6樓:無能為力大蒜

目的就是為了謀權篡位,是的,他們的野心太大了,所以他們想要當天下的主,得到更大的權利。

7樓:大超說教育

兩個人的目的就是為了讓自己的權力更大,可以掌握整個朝廷。的確是為了得到更大的權力。

李斯為什麼會同意和趙高篡改秦始皇的遺詔?

8樓:lrr電

為自己考慮,因為扶蘇與李斯不和,李斯也擔心扶蘇即位對自己不利。 詔書的大致內容就是讓胡亥即位,賜扶蘇和蒙恬死罪。

9樓:陽幸依

因為李斯功大於趙高而秦始皇更偏向趙高心裡因不平衡而疾恨秦始皇。

10樓:十一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冬,趙政巡行天下,行至沙丘時不幸病逝。秦始皇臨終以前,曾為璽書召令扶蘇至咸陽主持喪事並繼承帝位。但中車府令趙高和丞相李斯等人與秦始皇的小兒子趙胡亥陰謀篡改始皇帝的遺詔,立胡亥為太子,即皇帝位。

同時另書賜蒙恬和扶蘇死,並「數以罪」。胡亥的使者奉書到上郡,扶蘇開啟詔書知必死無疑,遂準備自殺 扶蘇墓 。大將蒙恬曾經起疑心,力勸扶蘇不要輕生,「請復請,復請而後死,未暮也。

但扶蘇為人寬厚仁義,不願背禮,說:「父而賜子死,尚安復請!」,旋即自殺於上郡軍中。

後人是怎麼知道趙高李斯更改了秦始皇的遺詔的

11樓:好的好

趙高的女兒是李斯的女兒。

趙高和李斯篡改遺詔本應該是絕密的事情,為什麼會被記載下來?

12樓:一也

在李斯被監禁之後,他的一切言行,日常起居生活都被十分詳細地記錄下來了,甚至其中還有李斯大罵秦二世胡亥殘暴的話語,可能是他說出了這個秘密並被當時的獄吏將它全部記載了下來,最後流傳到了司馬遷手中,寫在《史記·李斯傳》中。

13樓:張稀哲

做為沒親歷此事的史官,司馬遷不僅敢一口咬定胡亥是矯詔既位,還把趙高當時如何拉李斯下水的對話都清楚的寫了下來。

14樓:陽光的小椰梨

傳言是被李斯的兒子記錄下來的,因為篡改遺詔對趙高而言具有巨大的利益可圖,李斯怕日後趙高謀害他,故讓兒子記錄下來,用來鉗制趙高。

15樓:心怡的教學小店

這段記載很有可能是獄吏或者獄友把李斯生命中最後一段時光儲存下來,然後這份材料被司馬遷得到,最終由司馬遷寫出的。

16樓:網友

沙丘之變(趙高和李斯篡改遺詔)記載在《史記·李斯列傳》,過程之詳細令後世驚歎,甚至還有趙高與李斯的密室對話。然而,許多人忽視了另一點,李斯入獄後,在監獄的生活記錄也非常詳細。

17樓:it肖

兩種可能性:1.李斯後來不滿胡亥統治和趙高的飛揚跋扈,洩露出去了。

2.司馬遷作為乙個漢朝人,所寫史記不排除有偏向漢朝的傾向,為了醜化秦朝,特地偽造出這麼一件事。

18樓:網友

lz您好。

趙高李斯篡改遺詔之事見於司馬遷史記,而且過程內容非常詳細。

但同時也應留心到之後李斯**入獄,史記對其入獄後的生活言行描述也極度詳細。

故雖然您的問題沒有確切答案(畢竟死無對證),但極大可能是李斯入獄後的獄友,或者獄卒記錄下了李斯對他們的交代抱怨,從而得到了篡改遺詔的真相。

與此同時,彼時胡亥趙高,多行不義,大澤鄉已經揭竿而起,各路貴族蠢蠢欲動,篡改遺詔之事即便讓人知道,秦帝國的行政機制也沒法遏制他們了。

19樓:網友

趙高和李斯合謀篡改了秦始皇詔書,廢太子扶蘇,改立胡亥為秦二世,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沙丘之變」。沙丘之變記載在《史記·李斯列傳》,過程非常詳細,甚至還有趙高與李斯的密室對話。李斯入獄後,李斯和他的兒子會試圖用「沙丘之變」的真相來制衡趙高。

就把監獄的生活詳細記錄下來,還有大罵胡亥的話,如同皇帝實錄一樣,很有可能是獄吏或者獄友把李斯生命中最後一段時光儲存下來,然後這份材料被司馬遷得到,最後才形成《史記·李斯列傳》。

李斯趙高篡改遺詔,為什麼沒有神不知鬼不覺,反而載入歷史?

20樓:時實新知

因為歷史都是勝利者書寫的,肯定是後人把這單位址跟燦改掉了。畢竟按照人的意圖抒寫歷史是一種正常的事情。

21樓:光之綠巨人

自古勝者為王,敗者為寇,歷史是由勝利者編寫的,而失敗者只能被編寫。

22樓:洑水

因為這件事後面敗露了,雖然當時成功了,但是後面還是被人知道了,所以才被寫進了歷史。

23樓:看濤美

因為真實情況就是秦始皇傳位給了胡亥而把付蘇外派到邊疆去了,乙個皇帝不可能將自己指定繼承人外放的,即使是讓歷練也不會在自己身體不好時候歷練。

24樓:職場精英凌兮兮

因為這件事情並沒有成功,歷史往往是成功者所書寫的,所以他們就被變成了逆賊的形象。

25樓:江平不肖生

有兩種可能性,第一種這個篡改遺詔是後人亂猜的目的就是為了方便提供造反的藉口。第二種可能性就是李斯下獄以後,破罐子破摔把自己和趙高的醜事抖出來。

26樓:狼毒花

篡改可能性小,只是漢代為自己正名的手法而已。為杜絕復秦者的信念與從者。

27樓:曉愛

漢代為了貶低秦朝,給他們扣屎盆子唄。

28樓:loser的無賴

那意味著他們兩個篡改遺詔並沒有成功,而是被人發現了,所以就被世人知道了,後來就被記入了史書。

29樓:啊洋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世界上沒有不透風的牆,只要你做了,總是有存在痕跡的。

30樓:鵝和魚

不一定篡改,扶蘇太過仁慈。壓不住。

31樓:shine凱小童鞋

因為他們篡改遺詔被發現了,然後有人知道了那麼所以說後來編寫這個史書的人就把它載入了歷史。

32樓:阿公尺家的小果

因為李斯趙高篡改遺詔並沒有成功,因此這件事最後的受益者就會讓史官把這件事記錄在案,當然也就不存在什麼神不知鬼不覺。

33樓:二人菠

沒有神不知鬼不覺啊,假詔書只需讓扶蘇覺得是真的就行了。

34樓:小美好

可能是李斯為了制約趙高以真相要挾,而且李斯下獄之後見過他兒子,獄吏或者獄友也記錄了他生命最後的時光。

35樓:取來用用

這個首先密不發喪 後來殺盡秦始皇子女 這些事自然都暴露出來了。

李斯和秦始皇是什麼關係,李斯和秦始皇是同一時代的兩個人,他們有什麼關係?

李斯初被呂不韋任以為郎,後勸說秦王政滅諸侯 成帝業,秦王採納其計謀,遣謀士持金玉遊說關東六國,離間各國君臣,又任其為客卿,李斯上 諫逐客書 被採納,在秦王政統一六國的事業中起了較大作用。一 關係 李斯初被呂不韋任以為郎,後勸說秦王政滅諸侯 成帝業,被任為長史。秦王採納其計謀,遣謀士持金玉遊說關東六國...

李斯為什麼隱瞞秦始皇死亡真相,秦始皇死亡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現在分析大致有兩點 一 當時離秦帝國建立只有二十餘年,舊六國貴族還大有人在,而且他們依然死死抱著復興六國的迷夢。所以當時秦帝國的局勢仍然緊張,以至於出現 博浪沙刺秦王誤中副車 事件。而且由於秦朝的刑法嚴峻,徭役繁重,人民早就抱有不臣之心,一旦被舊貴族野心家利用便會成燎原之勢。所謂是 始皇建國,基礎不...

同為秦始皇左膀右臂的李斯和王翦,為何乙個善終乙個卻死的悽慘?

因為對待權力的態度不同。王翦為錢財不追求權力因此能全身而退,而李斯為權力做了很多樹敵的事。因為王翦知進退,看得明白形式,當初攻打楚國時王翦就提前討要封賞,以此來打消秦王的顧慮。而李斯太貪心了,篡改遺詔,扶持胡亥上位,當李斯與趙高產生矛盾時,胡亥站在了趙高那邊,李斯被腰斬,滅了三族。因為這兩個人對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