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歷史上,貨幣一共有幾個種類,是怎麼演變過來的?

2025-02-14 00:00:19 字數 3861 閱讀 8190

1樓:三味史怪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貨幣的國家之一,貨幣歷史源遠流長。在數千年的發展中,先後經歷了數次極為重大的演變,組成了我國燦爛的貨幣文化。

歷史上中國貨幣的種類,你知道多少?快來看看吧!

一、貝幣:

貝幣被確信是中國中部。

最早的貨幣形式,在商代已經開始以貝殼作為貨幣使用了。隨著商品經濟。

的發展,天然的貝殼作為貨幣漸漸供不應求了,於是出現人工貝幣,如石貝幣、骨貝幣、蚌貝幣等。到了商代晚期,出現了用銅質的金屬貝幣。

二、銅製鑄幣:

春秋戰國時期,雖然存在著各種貨幣,然而銅鑄幣卻日益普遍流行,成為民間商業來往中的主要貨幣。

銅貝:殷商、西周。

時長期使用天然貝作貨幣,春秋戰國仍流通。由於天然貝**不多,為適應流通的需要,所以西周晚期以後出現了骨制和銅製的貝。戰國時,貝大都用銅製。這種銅貝,稱之為蟻鼻錢。

刀幣形狀似刀,最初可能以習用的工具--刀,作交換媒介。後來用銅仿製作貨幣用,西周時就有仿製的刀。春秋戰國時又加改進成為通貨。

流通。而後為攜帶方便,減輕其重量,縮小其體積,而又襲用其形制,就成為刀幣。刀幣主要流行在齊、燕、趙三國。齊國刀幣形制較大,尖頭。燕、趙形制較小,為方頭或圓頭。

布幣形似農具中的鎛,即所謂鏟幣,由鎛、鏟一類農具逐漸演化而來。布幣的主要流行區在三晉。

即韓、趙、魏三國。此外,周王畿和燕也有流行。春秋戰國時,布幣逐漸廣泛流行,重要性遠在刀幣之上。

圓錢:即圓形錢,內有方孔、圓孔的出現較晚。這種貨幣始於周,流通範圍最初也在周王畿內。

三、交子

由於攜帶大量的銅幣極其不便,在經濟高度發達的北宋。

時期,出現了交子的紙幣。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之一。但是比起現代意義上的紙幣來,它更象一種匯票。

明代大力推行紙幣——鈔,明初只用鈔不用錢,後來改為錢鈔兼用,但明代只發行了一種紙幣——大明寶鈔。**在明代成為了法定的流通貨幣,大的交易多用銀,小交易用鈔或錢。明代共有十個皇帝鑄過年號錢,因避諱皇帝朱元璋。

之"元"字,明代所有錢幣統稱"通寶",忌用"元寶。

2樓:inner情感

應該有7個種類的貨幣,從最開始的以物換物,到用比較稀有的物品當作貨幣(例如貝殼),接著出現了金屬貨幣,隨著冶煉和開礦技術的發展,又出現了金銀貨幣,由於金銀攜帶不方便,後期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又出現了銀票。到了近代又製作出了比較精良的銀幣(袁大頭),後來規範出了紙幣,在使用紙幣的時候我們的共產主義社會還同時流通著像飯票,糧票等可以換取相對物品的票子。最後形成了我們現在流通的紙質和金屬製成具有特殊標記形狀的貨幣。

3樓:lingpao王

最早在漢代出現了鹿皮幣,唐代出現為異地總換票券的飛錢。紙幣作為正式流通的手段,是從北宋的「交子」、「錢引」開始的。後來南宋出現了「會子」、「關子」。

金人印發交鈔寶券,元、明印發寶鈔。清代官府曾印發官錢、錢票、鴉片戰爭後,隨著近代銀逐步興起,銀行兌換券開始盛行,紙幣逐步成為主要貨幣。

貨幣形成的發展大體經歷了哪幾種形式

4樓:心羽財經

主要經歷了三種形式:

1、實物貨幣形式:主要是五花八門的商品,物物交換。

2、金屬貨幣形式:包括金銀銅等***貨幣。

3、信用貨幣形式:包括紙幣現鈔和存款貨幣。

拓展資料:簡要說明貨幣產生的過程?

貨幣的產生過程就是價值形式(即交換價值)的發展過程。價值形式的發展經歷了四個階段:

1)簡單的或偶然的價值形式。

是指一種商品的價值偶然地、簡單地表現在與它相交換的另一種商品上。其公式是:

1只綿羊=2把石斧。

這種價值形式反映了原始社會末期部落之間的偶然交換關係。在這一價值形式中,「綿羊」處在相對價值形式,它的價值在石斧這一商品上相對地表現出來,是價值被表現的商品。「石斧」(稱作個別等價物)處於等價形式上,用它自身的使用價值去表現「綿羊」的價值。

2)總和的或擴大的價值形式。

是指一種商品的價值經常地表現在與它相交換的一系列商品上。其公式是:

從質上看,由於等價物已經不再是一種商品,使價值第一次真正表現為無差別的人類勞動的凝結;從量上看,使價值量真正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量決定,消除了價值量決定的偶然性。

3)一般價值形式。

是指一切商品的價值,都表現在從商品世界分離出來充當一般等價物的某一種商品上。其公式是:

在這一價值形式中,所有商品的價值都通過同一種商品(綿羊)表現出來,這是價值形式發展中的質變。一般價值形式使物與物的直接交換發展成為以一般等價物為媒介的間接交換。其特徵是:

商品價值的表現是單。

一、統一的。

4)貨幣形式。

當某種商品(主要是金和銀)從商品世界中分離出來,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時,這種商品就成為貨幣,這種價值形式就是貨幣形式。其公式是:

貨幣形式是隨著社會生產力進一步發展,第二次社會大分工的出現而產生的。金銀之所以能夠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是由於它的自然屬性,使它成為最適宜充當貨幣的材料。**和**質地均勻,便於分割;體積小、價值大,便於攜帶;不易變質,便於永久儲存。

因此,「金銀天然不是貨幣,但貨幣天然是金銀。」

大家,貨幣形式的演變過程是怎樣的

5樓:漫心久秀

自貨幣產生以後,貨幣的具體形式就戚談洞隨著社會生產力和商品經濟的發展而不斷發生變化。

1)***的條塊。

作為流通手段的貨幣,最初是以***的條塊形式出現的。

2)鑄幣。由於金屬條塊的成色重量不同,每次交換都要查成色、稱重量,給商品交換帶來了不便,於是就逐漸產生了具有一定形狀、重量、成色和麵額價高枯值的金屬貨幣,這就是鑄幣。

3)紙幣。鑄幣在流通中不斷磨損,減輕了分量,成為不足值的鑄幣。但是這種不足值的貨幣仍然可以充當流通手段。

因為在商品流通中,貨幣只是媒介物,它在商品生產者手中只作短暫停留。商品生產者所關心的不是貨幣是否足值,而是能否用貨幣換回他所需要的東西。這種情況表明,金屬貨幣可以用一種價值符號來代替,於是產生了紙幣。

紙幣是由國家發行並強制流通的價值符號。它本身沒有價值,不能執行價值尺度的職能,只能代替金屬貨幣充當流通手段。

4)信用貨幣。

在商品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過程中,出現了商業銀行,隨之產生了信用貨幣。信用貨幣是代替金屬貨幣充當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信用**,包括銀行券、商業期票、銀行匯票侍祥等。

5)電子貨幣。

20世紀70年代以來,又出現了藉助電子計算機進行電子自動轉賬業務的電子貨幣。

儘管貨幣的形式發生了很大變化,但貨幣的本質和基本功能沒有改變。

中國貨幣最早起源於何時?貨幣經過了哪幾種形式的變化呢?

6樓:qiy英小球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貨幣的國家之一,使用貨幣的歷史長達五千年之久。中國古代貨幣在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中,先後經歷了五次極為重大的演變:自然貨幣向人工貨幣的演變、由雜亂形狀向統一形狀的演變、由地方鑄幣向**鑄幣的演變、由文書重量向通寶、元寶的演變、金屬貨幣向紙幣「交子」的演變。

中國從春秋時期進入金屬鑄幣階段到戰國時期已確立布幣,刀貨,蟻鼻錢,環錢四大貨幣體系。以後又經歷了秦、唐、漢、魏晉南北朝,直到1948年12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成立併發行第一套人民幣。

7樓:蓉淼經驗之窗

中國貨幣最早起源於元謀人時期,一般貨幣一開始是石頭,後來就是銅幣,再到後來就是銀子。

8樓:黎昕科普知識小屋

最早起源於秦始皇時期,本來是錢子。後來是幣子,在之後就是貨幣。貨幣是最流行的了。

中國歷史上一共有幾個開國皇帝

夏 啟商 湯 西周 姬發 東周 姬宜臼 秦,自秦始皇嬴政統一全國,公元前221 公元前207,建都咸陽。西漢,開國皇帝劉邦統一全國,公元前206 公元8,建都長安。東漢,開國皇帝劉秀統一全國,25 220,建都洛陽。三國,魏 曹丕,漢 蜀 劉備吳 孫權。西晉,265 316,開國皇帝司馬炎統一全國,...

中國歷史上有幾個女皇帝,中國歷史上一共有幾個女皇帝?她們都是那個朝代的?

武則天 624年 705年 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正統的女皇帝 唐高宗時代曾出現另一個民間起義的女皇帝陳碩真 也是繼位年齡最大的皇帝 67歲即位 又是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 終年82歲 唐高宗時為皇后 655 683 唐中宗和唐睿宗時為皇太后 683 690 後自立為武周皇帝 690 705 改國號 唐 ...

中國一共有幾個封建王朝,中國歷史上一共有多少封建王朝

大大小小一共有67個封建王朝 夏前2207 前1766 商前1765 前1122 西周 前1121 前 771 東周 春秋 戰國 前 770 前 249 秦前248 前 207 漢前206 220 西前206 8 新莽9 23 更始帝 23 25 東漢25 220 公元25年,光武帝建年號 三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