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能力太強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2025-02-16 06:20:20 字數 5326 閱讀 6759

1樓:小採姐姐

從個人角度來講,高共情者是極度敏感、很容易變成討好型人格、容易過度付出,錯誤犧牲、太在乎別人看法,容易丟失自己,是更容易為人際關係和自己無能為力的事情折磨的焦慮抑鬱的一批人。

而從社會角度來講,過於強烈且氾濫的共情能力也並不是百利而無一害。適當的共情可以幫助到很多人和事,網上求助的弱勢人群、汶川**與這次疫情各方勢力的援助,舉國之力為武漢捐贈的醫用生活物資。

情感分析:過於強烈且氾濫的共情能力也會造成錯誤的網路暴力,跟風跑偏,因為不理性的捐贈造成浪費,無法做出資料化且有效的行為。因為聚焦個體,而忽略影響傷害大部分人,聚焦眼前,忽略長遠。

共情過度共情的人也很容易陷入討好他人中無法自拔,無法拒絕,無法說不,甚至一旦別人拒絕了他們的幫助,或者不他們的意見時,過度共情者就會以為對方有意見,不喜歡自己,由此引發新的人際矛盾。

但最難的一點是,高度共情者對他人的關懷有的時候並不是出於對他們的喜愛和尊重,哪怕不是自己最親密的人,只是陌生人,也都能共情氾濫。

2樓:阿肆聊數碼

1、討好型人格。

正是因為你對他人的情感太過於敏銳,所以會反覆思考自己坦率的言語或行動是否會傷害到他人。可能你自己都不明白說出的一些話到底是源於本心還是受他人情緒影響,總是會不自覺地迎合、取悅他人,希望他人能夠開心,有時甚至會傷害自己的利益。

2、輕易原諒他人對自己的傷害。

有些事明明是別人做錯了,傷害到了自己,卻因為你強大的共情能力。

使自己能夠去理解傷害你的人。甚至能為他們找出很多理由,能理解他們的出發點和難處。明明自己的利益受到了傷害,卻狠不下心去追究他人。明明自己氣還沒完全消,卻習慣性地選擇原諒。

3、對於細節很敏銳,能夠迅速察覺到他人的情緒變化。

周圍人的情緒在你看來都是彷彿都是被放大化的,一旦他們出現了失望、悲傷、憤怒等等的情緒,你總是能在第一時間感覺到。儘管他們什麼都不說,你卻能夠明白他們內心洶湧的波濤。

提高方法。1、諮詢師應走出自己的參照框架(角度)而進入求助者的參照框架(角度)。

2、諮詢師必要時要驗證自己是否做到共情。

3、表達共情要因人而異。

4、表達共情要善於使用軀體語言,如目光、面部表情、身體姿勢和動作。

5、表達共情要善於把握角色。

6、表達共情應考慮到求助者的特點和文化背景。

7、不必有相似的經歷感受,而是能設身處地地理解。

8、表達共情應把握時機,共情應適度。

3樓:請謹慎發言

共情的五層次水平(卡科夫)

一:毫無共情反應,即完全忽視當事人的感受和行為;

二:片面而不準確的共情反應,即理解當事人的經驗及行為而完全忽略其感受;

三:基本的共情反應,理解當事人的經驗、行為及感受,但忽略其感受程度;

四:較高的共情反應,理解當事人的經驗、行為及感受,並把握其隱藏於內心的感受和意義;

五:最準確的共情,即準確把握當事人言語傳達的表層含義,亦把握其隱藏的深層含義及其程度。

4樓:諾弼

一般共情能力太強的人都是受過很嚴重的心理創傷,會受過很大的情感,不管是親情,友情,愛情中的傷害,才會使他們選擇原諒,選擇善良 ,從而去達到共情 ,就是說共情能力強的人,其實就是在原諒別人的同時,也在憐憫曾經自己的慘痛遭遇 ,共情能力強的人,就是心比較善良的人 ,害怕傷害別人 ,屬與討好型人格 一般這類人都是親情傷害造成的,來自於自己父母對自己的不認可及打擊 ,然後選擇原諒父母,然後內心極其敏感 ,所以小的時候就不被父母認可,長大了以後社會人際關係就去討厭社會中相處的人,有一句話說的好 ,童年不幸的人,用一輩子**童年的不幸 ,童年幸福的人,用一輩子**生活的不幸 ,共情能力特別強的人都是受過感情非常嚴重創傷的人 ,這類人也在**自己的同時也在原諒別人,其實這類人的心態還是比較好的。不會走入抑鬱的境界 ,想得開了,所以選擇原諒,所以選擇去體諒別人的感受 ,如果是乙個想不開的人,自私的人,他不會達到共情的這種狀態的 ,所以說共情的人都是善良的人 !

5樓:流刀忍法

對任何人都好就是對自己不好。

6樓:然然的

共情就是共同的情誼,俗語好的好「情義無價」,他是最昂貴的,也是最美好的。炮火連天的兄弟情,危難之處,顯身手的援助情,這些都是對共同情誼淋漓盡致的體現,凡此種種,不一而足。所以我認為人間最美的是「共情」是最恰當的詞句之一。

兩個人的交往相處,如同"魚水相融",如同"遊人如織",如同"空氣陽光",如同"同舟共濟",如同"患難夫妻",如同"誰也離不開誰"..所以,這是"共情"的相互作用,這是"共情"的共同努力,這是"共情"的"共處共有"。共情和移情基本早餘可以理解成乙個意思,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可以說共情的最好體現!

有句話叫道不同不相為謀,而共情可以說三觀相近性格相投!而移情能力是說雖然我沒有經歷過你的經歷但能做到感同身受!能共情的人情商一般不會低!

共情基於人類共同的心理沉澱和個人類似的生活經歷。也就是說,送人玫瑰手留餘香。在你幫助別人的同時,是不是感覺自己心裡很開心,特別的美。

發現自己總是過於包容,過於忍耐別人,太過迎合而失去自我時,當別人得寸近尺冒犯自己時,請及時發現自己是否出現了焦慮坦薯心理和壓抑狀態,先察覺,再來分析:設身處地的去理解別人,但是過度「共讓睜者情」已然失去自己變得無原則、無底線,無堅持!

共情能力的培養一定離不開我們理性的判斷和分析,人的本性是利己的,如果利他行為出現,那一定是有一顆理解和寬容的心!這個堅定的心需要接受自己,建立自己的防禦機制,也就是必須要有自己的原則和底線,不允許別人越「雷池」半步!當「共情能力」建立在有效的理性分析上,那我們就可以在清晰的自我意識中合理的共情!

7樓:不知道有好大

就是一種一會兒笑一會兒哭的體驗,共情能力太強就容易受他人的情緒感染,使得自己的情緒波動特別明顯。

8樓:帳號已登出

是一種很苦惱的體驗,因為對方不開心,自己也會跟著不開心,每天遇到不好的事情,會讓自己心情不好。

共情能力強,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9樓:帳號已登出

一本**,一部電影,一些場景。當你虛陪旅看得深刻,便會覺得自己處於一種半夢半醒的狀態。你沉浸在某個人物的情感或經歷中,無法自拔。

無論工作還是與人交談,那些畫面在你腦海中迴圈放映,久久不能平復。

共情可以拓寬乙個人的自我覺察範圍。乙個真正共情的人,是在用他的耳朵用心地聆聽他人的經歷,真切地感受他人的內差凳心世界,並努力觸及他人的靈魂。

共情能力太強是種什麼樣的體驗?

安慰別人別人沒哭我哭了。

在路上看到頂著寒風賣水果賣菜掙幾毛幾塊錢的老爺爺老奶奶或者衣著襤褸的人就開始難受,然後想到自己無能為力就更難受了。

就別人哭,我就會跟著哭,不管什麼原因,所以我看不得別人哭。

聽到悲慘的遭遇就會代入自己。

總是會為劇裡歌裡書裡的人 為他悲為他喜 可明明我都無法過好自己的生活。

看電影電視劇集及其容易代入主角情緒亂哪,替別人傷心或尷尬。

經常被說矯情 我t可愛的mm就想爆粗口 有些東西是我控制的了的嘛。

對自己而言是非常受傷害的一種能力。總是哭,好像傷痛是發生在自己身上,看完一部喜歡的作品久久不能回神,不能接受喜歡的故事完結,不能接受喜愛的角色離去,非常非常痛苦的一種能力。

10樓:狗子哇

所以,那些共情能力弱的人,是很自私光明地在幸福著。——太宰治《候鳥》

什麼是共情?共情就是用你認為別人會用的那種視角慎仔去體驗生活的能力。其中分為認知共情和情緒共情。

認知共情指即使在沒有任何情緒傳染的情況下,也能理解他人腦海中想法的能力。情緒共情指如果你毀孝隱受苦會讓我難過,會讓我也身臨其境般體驗到你的感受。共情能力是分等級的,從0到6,分成了6個級別。

如何判斷自己的共情能力是否偏高可以問自己以下幾個問題,然後真誠地自己。「對方開心,我才會感覺開心。」「當別人需要我時,我很難說不。

我經常因別人的事情,操勞分心。」如果你的都是「是」的話,那也基本上擁有了比較高的共情能力。說說共情能力太強的人的日常生活和別人不一樣的地方三觀非常正,而且可以無障礙地接納並理解很多價值觀,簡單地說就是包容性很強。

很輕易地就可以解讀正在和自己交流的別人的精神狀態,可以和順著別人的情感導向說下去,進而讓別人感覺和自己聊天很舒服而且三觀很合,但自己本身並沒有太多正反饋。但在別人不想和你多廢話的時候也能感受得非常明顯,當乙個人並無意在與你的溝通中浪費太多時間時,他的精神是一種關閉的狀態,而對此自己並沒有什麼可以做的,相反因為過於敏感,自己會更能放大別人在聊天時的「不想聊下去」那一部分的意圖。共情而不能改變別人的情感還是一種很無力的感受。

可以敏銳地察覺出別人的交流雷區並避開,也就是和別人的交往不會經歷很糟糕的好感度滑坡事件,也不會成為網上所說的直男癌。成為很多好友的貼心樹洞一樣的存在,因為可以給人一種我與你思維一體,我在和你一起想怎麼解決你的問題的纖廳感受。我從不認為共情能力強是好事,乙個人容易低落,太過敏感,很羨慕那些在陽光下明豔幸福的自私。

常常能感受到別人隱藏的難過與憤怒,哪怕與我無關,我也無法置身事外,因為這樣的心態,我常常訝異於旁人與加害者的自私冷漠,事不關己。我常常能意識到別人的情緒變化,並不意味著我能很好地幫他化解。共情能力強並不等於著情商高和圓滑,相反,我因為無能為力和對旁人的冷漠而感到一次次的難過。

為了他人的幸福感到幸福、為了他人的悲傷感到悲傷,但最終又深深地意識到這些與自己無關,只是自作多情而又孤獨的活著。就像是一種與生俱來、無比惡毒的詛咒。

共情能力強是一種什麼體驗?

11樓:網友

共情力強是容易理解別人的喜怒哀樂,站在乙個理解者的角度和他人相處 。懂得將心比心,懂得設身處地思考 。這種人的情感世界很豐富,他可以為一件很小的事物或快樂或憂愁,所以他在某些方面會比較脆弱 。

你要接信毀廳受自己共情能力強這種事實,能意識到這件事就是乙個很好的開始,這是優點滑隱也是缺點 。我們對外界各種事情的接收度和普通人不一樣,比如一件1分開心或者難過的事情,在我們的眼裡,這件事就是10分或者100分 。不要覺得自己矯情 。

共情能力強的人不是矯情,他們真的很容易受外界影響】

共情不依賴餘虧於表達。

在你表達之前,我就理解了你。

共情讓我們感受到自己被關注、被理解,即使處於困境中也能夠感受到溫暖(不那麼孤獨)。

高共情能力者從某方面看是情商高、懂得察言觀色、善解人意、包容性極強、有很強的責任感和正義感。

但從另外乙個角度看,高共情者也是極度敏感、很容易變成討好型人格、容易過度付出,錯誤犧牲、太在乎別人看法,容易丟失自己,是更容易為人際關係和自己無能為力的事情折磨的焦慮抑鬱的一批人。

因此,共情價值反而是通過剋制實現的,即,剋制自己的表達欲以及剋制自己的情緒。

共情不是藉助推理達成的。

假設我們把共情的特點歸結為適當性,把推理的特點歸結為精準性,那麼。

共情(感性確定性)比推理(知性確定性)好用、易得。

在日常生活中,在感官世界裡,共情(這種確定性級別)就夠用了。

在學術上,在概念世界裡,共情價值難顯,推理大行其道。

早戀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是一種永垂不朽的戀愛記憶。兩個人是貼吧灌水認識的,在學校貼吧算是網紅情侶,提到又又,都知道她是貼吧神獸。老白比她高一年級,整天拿著手機在貼吧搶又又的一樓,貼吧聚會的時候他兩顏值最高,就這麼在一起了。你知道的,年齡小時想在一起就是這麼.迅速。在一起的老白和又又挺高調的,但老白長得帥,又又美,兩個人都抵...

洗胃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前天傍晚19.00。吃了一板泰諾,60粒嗎叮嚀,8粒羅紅黴素。吃後15分鐘出現嘔吐,送至醫院吐了3次。洗胃,用拇指粗的管插入喉中,模糊中聽醫生說60cm長的管子。在胃中灌水然後倒吸。期間開始出現昏迷,盜汗。整個洗胃似被東西咔在喉嚨中講不出話,做不了任何多餘動作。時間很長 老子最冤 吃麵包吃到乾燥劑,...

長相成熟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成熟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百味交感 記得那時候我才剛剛上高一,當我一邁進教室的大門,原本喧囂的教師變得安靜無比,原來他們以為班主任來了。雖然我的身高也不矮,但是同班有好幾個女生也有好幾個高個子。由此可見,造成這麼大的誤會還是自己的這張臉。從小我就被街坊鄰里說自己長得著急了點,小時候還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進入高中之後,自己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