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二戰時期的潛艇在水上使用柴油機航行,同時給電池組充電,在水下使用電池組航行。所以在水面航行的時候排煙,水下航行的時候不排煙。
2樓:守護迷途
只要用發動機,就得排煙,只是排煙的時候,肯定是水面航行狀態,水面狀態給電池充電,或不需要水下航行的時候只用發動機,水面狀態和船一樣。大水下就用電池驅動,不需要排煙。
3樓:仁川水源
二戰時潛艇主動力是柴油機,給電池充電時會上浮開啟通氣口。不戰鬥時潛艇是水上航行的。
4樓:雪絨花兒飄飄
二戰時期的潛水艇,都是柴電動力潛艇,它們在水面上行駛的時候,用的是柴油發動機,所以是需要排煙的。
但是下潛之後,因為柴油發動機需要巨大的耗氧量,所以是不能使用的,只能用蓄電池儲存的那點寶貴電力驅動。這個時候不需要排煙,噪音也很小。
二戰美軍潛艇有哪些
5樓:
親親,您好呀!<>
很高興為您解答哦。二戰美軍潛艇有:美國海軍「雀鱔」(gar)級潛艇、美國海軍「海豚」(porpoise)級潛艇、美國海軍「重牙鯛」(sargo)級潛艇、美國海軍r-1級潛艇、美國海軍s-1級潛艇、美國海軍「丁鯛」(tench)級潛艇、美國海軍「小鯊魚」(gato)級潛艇、美國海軍「舡魚」(argonaut)級潛艇、美國海軍「白魚」(balao)級潛艇,美國海軍「射水魚」號潛艇/美國海軍「青鱸」號潛艇/美國海軍「赤鯛」號潛艇等。
二戰中有關潛艇的問題
6樓:門秀梅霜綢
德國潛艇43年後被盟軍也打得很慘,44年後出海幾乎就是送死。日本潛艇技術上還是不錯的,而且有獨門**,95氧氣魚雷,最後戰果寥寥和潛艇技術沒有任何關係。要知道德國二戰中的主角7型潛艇技術上對盟軍幾乎沒有任何優勢。
關鍵是戰術和作戰環境。太平洋上的環境和大西洋完全不同,完全沒有可比性,大西洋上有固定的航線,無非就是從美國東海岸的幾個主要港口到英國西部的幾個大港口,或者從北大西洋經冰島前往蘇聯的摩爾曼斯克。太平洋巨大的面積和島嶼作戰的特點註定了潛艇要守候攔截對方運輸船,成功率是很低的。
德國二戰中先後投入了1000多艘各種潛艇,即便戰術再成功,在大西洋上要攔截到盟軍裸奔的商船隊也是靠運氣,無非是潛艇多了之後攔截到的次數也多。日本就這麼點潛艇,戰術又不是很成功,要覆蓋廣袤的太平洋是沒有可能的。同理,美國潛艇也只有在二戰後期才能成功攔截日本商船隊,因為但是美國潛艇有了足夠的數量,而日本海上的航線也基本固定到了東南亞到本土。
二戰時有哪些先進的潛艇?
7樓:網友
請教下:u艇雷達fumb26,突尼西亞,是否裝備了vii型u艇?這種雷達效能及引數?謝謝。
8樓:網友
德國二戰先進的潛艇只有21型,其他的效能都很一般很一般,美國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小鯊魚級,日本最有特點的就是空前絕後的i400級。
二戰的潛艇為什麼要浮出水面
9樓:網友
嚴格來講,二戰期間的潛艇只能算是「能潛入水下的**」。那時代潛艇在水面航行、半潛航及通氣管航行時用的都是柴油機或汽油機,只有完全潛入睡下後採用蓄電池,而蓄電池電量有限只允許潛艇航行幾十海里,之後就要浮上水面充電。所以那個時代的潛艇一般只有在躲避對方反潛力量或者隱蔽攻擊時才潛入水下,其他時候都是水面航行狀態。
不用說二戰時期的潛艇,現代常規動力潛艇也一樣。水下航行依然使用蓄電池。最近十幾年出現的使用燃料電池的常規動力潛艇在此方面有提高,可以在水下不充電連續航行幾百海里。
但相比於核動力潛艇可以幾乎無限期的在水下航行,現代的常規動力潛艇也是要經常浮出水面的。
10樓:毛寶寶
1不同的潛艇所需要的動力不一樣,有的是常規動力,主要靠燒鍋爐取得能源,核潛艇靠核燃料燃燒釋放能量,這些物質都是需要補充的,所以要浮上水面。
2食物,淡水,需要及時補充,不然潛艇員會餓死渴死。
3在發現盟國的軍人落水後需要及時浮出水面救人。
4在敵人的轟炸機群很猖狂的時候,浮出水面使用高射機槍配合**防空。
11樓:網友
二戰潛艇一般都是上浮在水面上的 只有在附近海域內有敵艦才會下潛 用潛望鏡尋找目標。
另外要經常對潛艇內部的空氣進行更換 以及蓄電池充電 對周圍進行觀測偵查都需要上浮在水面上 有時襲擊運輸船隊甚至直接上浮到水面上用艦炮進行攻擊。
二戰期間的潛艇有哪些用途?
12樓:漫閱科技
現代海軍的另乙個主要作戰艦種是潛艇。過去常叫做潛水艇,通常潛伏在水面以下300~600公尺處。
潛艇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發展起來的。最早製造使用的是德國,用它發放魚雷,結盟軍特別是英國造成很大損害,許多運輸軍火物資的軍用和民用船隻被擊沉擊毀。以後各國便相繼發展潛艇和反潛的艦艇、飛機。
1954年美國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艘核動力潛艇。1960年7月,美國第一次由潛艇在水下發射彈道飛彈試驗成功。從此,現代潛艇不但是海洋作戰工具,也是對付航空母艦、護航艦艇的重要手段,而且它可以把飛彈發射到地球上任何乙個地方。
陸地上的一切,包括敵方的首腦機構、戰略指揮中心、飛彈發射基地、空軍基地、工廠、城市、交通樞紐,等等,都可以成為潛艇的攻擊目標。
潛艇的種類,按動力分為常規動力潛艇(柴油機—蓄電池)和核動力潛艇;按戰鬥任務分為戰略飛彈潛艇和攻擊潛艇。一般排水量在2000噸以上的稱大型潛艇,排水量在600~2000噸的是中型潛艇,600噸以下的是小型潛艇。還有更小的微型潛艇,排水量不足100噸。
問幾個有關二戰時期潛艇的問題
13樓:網友
1、你的意思是懸停在水下,關閉所有動力設施嗎?原則上依賴自帶的氧氣瓶和製氧板可以維持5-7天左右的時間,但實際上做不到。
戰爭史研究上曾登過乙個日本海軍軍醫的回憶,他提到這麼一件事,當時他們潛艇被老美驅逐艦追殺,在水下關閉發動機和一切電器,躲了將近40個小時。
但結果就是艇員都快崩潰了,回港後一半人無法工作,只能換人。
2、淡水是這樣的,出發之前,所有的角落都會堆滿物資。除了原先的水槽之外,還用各種容易裝水,潛艇出發以後,限制用水。德國二戰時期都這麼幹。
3、美國的小鯊魚級有空調。美國人比較講究生活品質,小鯊魚級上有。
4、如果你進過潛艇就知道了,裡面的氣味真心了不得。只能在相對安全的時候上浮,讓艇員輪流出去曬曬太陽,呼吸一下新鮮空氣。
但請注意,還有精神的力量在裡面起作用。
潛艇兵從進入潛艇部隊的第一天起,就被灌輸這麼一種觀念:你們是精英,是軍中之軍。人為地營造了一種自豪感,另一方面,潛艇兵的待遇是很高的。
30年代美國潛艇兵出海時每天都有美金的補貼。當時乙個教師乙個月的收入不過40美金上下,潛艇兵的津貼就比這高了。
在自豪感和高待遇的共同作用下,給人一種心理暗示,支援大家支援下去(實際這種方式在傘兵、特種兵裡被廣泛運用,灌輸你精英意識同時給你高待遇,這樣你對痛苦的忍受能力自然上公升,你會本能地蔑視一切痛苦和困難)
14樓:網友
1、如果在潛望鏡深度下按潛艇。
的大小一般約為幾個小時。
到二十個小時。另外潛艇還會回攜帶一些簡單的製氧品,答可以製造1-3個小時的氧氣(不過不好聞)。
2、淡水主要靠岸上補給,戰爭末期德國部分潛艇和美國的小鯊魚級有海水蒸餾裝置,耗能較高,不過在某些情況下可以解決船員洗澡的問題(有淋浴設施)。
3、潛艇有換氣系統,非戰鬥情況在水下時頂部的通氣管和排氣管的開口會在海平面上方,不過排除的部分廢氣經常與會被通氣管吸回潛艇。只有奢侈的美國人才會會在小鯊魚級潛艇上安裝空調和洗衣機,環境比其他國家稍好些。
4、馬桶目前只看到過老美的坐式,其他國家不知道。
二戰時期沒有受攻打的國家,二戰的時候有沒有那些國家沒有受到牽連?
瑞士 瑞典 西班牙 葡萄牙 除了德意日,其他參戰國家不都受到攻打了嗎?有,歐洲的瑞士和拉丁美洲國家 二戰的時候有沒有那些國家沒有受到牽連?二戰中未受影響的國家有哪些?瑞士,因為全民皆兵,德國估計全面佔領的話 過百萬,不值得,而且,瑞士是永久中立國所以也不會主動參加戰爭,瑞典好像也沒有 二戰中基本沒有...
二戰時歐洲第二戰場是什麼時候開闢的
蘇聯從1944年7月起。轉入外線作戰,先後解放保加利亞 匈牙利 捷克斯洛伐克。1944年6月6日,英美軍隊在法國的諾曼底勝利登陸,自此開闢了斯大林等待已久的歐洲第二戰場,加快了納粹法西斯滅亡的速度。歐洲第二戰場的開闢對二戰勝利的影響?加速德國的失敗。二戰中三次重要轉折中,斯大林格勒戰役讓德軍轉攻為守...
二戰時德國的擴張,二戰時德國進攻各國的出兵順序
閃擊波蘭,英法對德宣戰,1940德進攻西歐北歐,佔領丹麥挪威,同年,德對英發動不列顛之戰,後入侵巴爾幹和北非,繞過馬其頓防線進入法國 二戰時德國的擴張 慕尼黑陰謀以後德軍不流血佔領了很多小國家的領土,1939年9月1日德軍入侵波蘭,然後打法國,蘇聯,南斯拉夫,挪威,北非等地方1943年以後德國佔領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