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學問哪首詩
1樓:網友
陸游 〔宋代〕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譯文
古人學習知識不遺餘力,年輕時下功夫,到老年才有所成就。
從書本上得來的知識畢竟不夠完善,要透徹地認識學習知識這件事還必須親自實踐。
創作背景
這首詩是詩人於西元1199年(慶元五年)于山陰寫給二十一歲小兒子陸聿的。詩人在冬日寒冷的夜晚,沉醉於書房,樂此不疲地啃讀詩書。在靜寂的夜裡,抑制不住心頭奔騰踴躍的情感,寫下了這首哲理詩並滿懷深情地送給了兒子。
賞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強調了做學問的功夫要下在**的重要性。孜孜不倦、持之以恆地做學知識,固然很重要,但僅此還不夠,因為那只是書本知識,書本知識是前人實踐經驗的總結,不能紙上談兵,要「親身躬行」。
乙個既有書本知識,又有實踐經驗的人,才是真正有學問的人。書本知識是前人實踐經驗的總結,能否符合此時此地的情況,還有待實踐去檢驗。只有經過親身實踐,才能把書本上的知識變成自己的實際本領。
詩人從書本知識和社會實踐的關係著筆,強調實踐的重要性,凸顯其真知灼見。「要躬行」包含兩層意思:一是學習過程中要「躬行」,力求做到「口到、手到、心到」,二是獲取知識後還要「躬行」,通過親身實踐化為己有,轉為己用。
詩人的意圖非常明顯,旨在激勵兒子不要片面滿足於書本知識,而應在實踐中夯實和進一步獲得昇華。
這是一首教子詩,詩人在書本與實踐的關係上強調了實踐的重要性。間接經驗是人們從書本中汲取營養,學習前人的知識和技巧的途徑。直接經驗是直接從實踐中產生的認識,是獲取知識更加重要的途徑。
只有通過「躬行」,把書本知識變成實際知識,才能發揮所學知識對實踐的指導作用。本詩通過寫陸游對兒子子聿的教育,告訴讀者做學問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恆的精神。乙個既有書本知識,又有實踐精神的人,才是真正有學問的人。
關於學問的詞有哪些?
2樓:幸珺俐
形容學問很高的成語有:
學富五車、才高八斗、滿腹經綸、學識淵博、博覽群書、雄才大略、德才兼備、智勇雙全、出口成章、博古通今、博學多聞、博學多才、足智多謀、文韜武略、滿腹經綸 、德才兼備。
形容智慧的成語及解返亮禪釋:
百龍之智:龍:公孫龍,戰國時人,著有《公孫龍子》。一百個公孫龍的智慧。形容非常聰明。
鍵缺 不測之智:測:估計;智:才智,智慧。不可估計的才智。形容智高才廣。
不經一事,不長一智:智:智慧,見識。不經歷一件事情,就不能增長對那件事情的見識。
不因一事,不長一智:智:智慧,見識。不經歷一件事情,就不能增長對那件事情的。見識。同「不經一事,不長一智」。
才疏智淺:才:才能;疏:稀少;智:智慧。才識不高,智力短淺。用作自謙之詞。
才智過人:才能智慧都勝過一般人。
材高知深:材:通「才」。知:通「智」。才能出眾,智慧高超。
聰慧絕倫:絕倫:同類中無可比擬者。指十分聰明智慧。
聰明睿達:聰明:聰敏有智慧。形容洞察漏塵力強,見識卓越。
殫智竭力:殫:竭盡。用盡智慧和力量。
殫智竭慮:用盡智慧,竭力謀慮。
負薪之資:負薪:背柴草,舊指地位低微的人;資:資質,指智慧,能力。指卑賤者的資質。
高世之智:高世:超過世人;智:智慧,才智。具有超出世人的才智。形容才智非凡。
積思廣益:指集中眾人的智慧,可使效果更大更好。
集思廣益:集:集中;思:思考,意見;廣:擴大。指集中群眾的智慧,廣泛吸收有益的意見。
起名字的學問有哪些,關於起名字的學問
起名字的學問 自古以來,人們就非常重視起名。古代賢哲尹文子說過 形以定名,名以定事,事以驗名。這就是說,觀察辨別事物 人物,必先定名而後才可以成事。而事物 的成敗得失,又可以驗其名。古代 還有一句名言 有其名必有其實,名為實之寶也。意思是 符號 一定代表了某一事物 有事物 就必定會產生代表它的符號即...
關於「雨悲傷」的詩句有哪些,關於悲傷的詩句有哪些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出自孟浩然的 春曉 釋義 這句詩的意思是 夜間的春雨,淅淅瀝瀝地下個不停,風聲顯得纏綿柔美,像絃樂伴奏。可是,雨打風吹花易落,那撒落在地上的花瓣,該有多少呢?這句詩表達了詩人惜春的思想感情。一個人走路,才是你和風景之間的單獨私會 一個人走路,才是你和風景之間的單獨私會 古今最...
關於寫日落的詩句有哪些,關於日落的詩句有哪些
關於日落的詩句有哪些 1 耿湋河水平秋岸,關門向夕陽。2 長汀細草愁春浪,古渡寒花倚夕陽。3 江村片雨外,野寺夕陽邊。4 馬致遠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5 獨立望秋草,野人耕夕陽。6 送飛鳥以極目,怨夕陽之西斜。7 摘桑春陌上,踏草夕陽間。8 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