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59大
鄉村四月 宋·翁卷。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裡雨如煙。
鄉村四月閒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註釋】 子規——杜鵑鳥。
才了——才料理完。
白滿山--指稻田裡的水色映著天光。川,平地。
蠶桑--種桑養蠶。
譯文】 一條小河流淌在碧綠的山間,細雨微風中杜鵑在歡快地歌唱。
鄉村四月里人們是多麼忙碌,才侍弄完蠶桑又開始了插田。
註釋】:這首詩以白描手法寫江南農村初夏時節的景象,前兩句著重寫景綠原、白川、子規、煙雨、寥寥幾筆就把水鄉初夏時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來。後兩句寫人,畫面上主要突出在水田插秧的農民形象,從而襯托出"鄉村四月"勞動的緊張、繁忙。
前呼後應,交織成一幅色彩鮮明的圖畫。
賞析】 這首詩以白描手法寫江南農村初夏時節的景象,前兩句著重寫景:綠原、白川、子規、煙雨,寥寥幾筆就把水鄉初夏時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來。後兩句寫人,畫面上主要突出在水田插秧的農民形象,從而襯托出「鄉村四月」勞動的緊張、繁忙。
前呼後應,交織成一幅色彩鮮明的圖畫。
四月的江南,山坡是綠的,原野是綠的,綠的樹,綠的草,綠的禾苗螞返,展現在詩人眼前的,是乙個綠色主宰的世界。在綠色的原野上河渠縱橫交錯,一道道洋溢著,流淌著,白茫茫的;那一片片放滿水的稻田,也是白茫茫的。舉目望去,綠油油的禾田,白茫茫的水,全都籠罩在淡淡的煙霧之中。
那是霧嗎?煙嗎?不,那是如煙似霧的濛濛細雨,不時有幾聲布穀鳥的呼喚從遠遠近近的樹上、空中傳來。
詩的前兩句描寫初夏時節江南大地的景色,眼界是廣闊的,筆觸是細膩的;色調是鮮明的,意襲旁境是朦朧的拍物橡;靜動結合,有色有聲。「子規聲裡雨如煙」,如煙似霧的細雨好像是被子規的鳴叫喚來的,尤其富有境界感。
鄉村四月閒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後兩句歌詠江南初夏的繁忙農事。採桑養蠶和插稻秧,是關係著衣和食的兩大農事,現在正是忙季,家家戶戶都在忙碌不停。
對詩的末句不可看得過實,以為家家都是首先做好採桑喂蠶,有人運苗,有人插秧;有人是先蠶桑後插田,有人是先插田後蠶桑,有人則只忙於其中的一項,少不得有人還要做其他活計。「才了蠶桑又插田」,不過是化繁為簡,勾畫鄉村四月農家的忙碌氣氛。至於不正面直說人們太忙,卻說閒人很少,那是故意說得委婉一些,舒緩一些,為的是在人們一片繁忙緊張之中保持一種從容恬靜的氣度,而這從容恬靜與前兩名景物描寫的水彩畫式的朦朧色調是和諧統一的。
2樓:網友
這首詩以歷隱旅白描手法寫江南農村初肢凳夏攜鋒時節的景象,前兩句著重寫景綠原、白川、子規、煙雨、寥寥幾筆就把水鄉初夏時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來。後兩句寫人,畫面上主要突出在水田插秧的農民形象,從而襯托出"鄉村四月"勞動的緊張、繁忙。前呼後應,交織成一幅色彩鮮明的圖畫。
鄉村四月的創作背景
3樓:回顧
創作背景:
翁卷生活的時代,正是風靡一世的江西詩派已漸趨末流之時。江西詩派那種「以資書以為詩」、拼湊故典和生硬拗捩的作風,正是溫州翁卷等四位詩人所深為不滿的。翁卷他們從晚唐詩家入手,刻意求新,走賈島、姚合的「苦吟」之路,下功夫「因狹出奇」。
鄉村四月》是南宋詩人翁卷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以清新明快的筆調,出神入化地描寫了江南農村初夏時節的旖旎風光,表達了詩人對鄉村生活的熱愛之情。前兩句寫自然景象。
原文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裡雨如煙。
鄉村四月閒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譯文山坡田野間草木茂盛,稻田裡的水色與天光相輝映。天空中煙雨濛濛,杜鵑聲聲啼叫,大地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四月到了,沒有人閒著,剛剛結束了蠶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作品鑑賞
這首詩以白描手法寫江南農村初夏時節的田野風光和農忙景象,前兩句描繪自然景物:綠原、白川、子規、煙雨,寥寥幾筆就把水鄉初夏時特有的景色勾勒出了出來。
以「綠遍」形容草木蔥鬱,「白滿」表示雨水充足,「子規聲」暗寓催耕之意,生動地展現出「鄉村四月」特有的風物。後兩句敘述農事繁忙,畫面上主要突出剛剛收完蠶繭便在水田插秧的農民形象,從而襯托出「鄉村四月」勞動的緊張、繁忙。前呼後應,交織成一幅色彩鮮明的圖畫卷。
4樓:康康大人2號
來的江湖派在唐以後,自感才力薄弱而又欲有所建樹的詩人的共同想法,也是翁卷等 「四靈」的詩歌在當時詩壇被推重的乙個原因。翁卷的詩多采取白描的手法,詩風顯得較為平易,簡約中有乙份清淡的韻味,「貴精不求多,得意不戀事」正是他的創作準則和目標。翁卷生活在社會下層,熟悉民情風俗,因此他寫出的一些反映和關注現實的詩作,同情民生疾苦,揭露社會不合理現象,自然十分真切。
他的《東陽路旁蠶婦》詩,雖短短七言,卻把蠶婦的辛苦生活和她所承受的經濟壓力寫得入木三分: 「兩鬢樵風一面塵,採桑桑上露沾身。相逢卻道空辛苦,抽得絲來還別人」。
《鄉村四月》是什麼背景下寫的?
5樓:小小小聊生活
四時田園雜興的寫作背景是:
四時田園雜興》是南宋詩人范成大退居家鄉後寫的一組大型的田園詩,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部分每部分各十二首,共六十首。
詩歌描寫了農村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的景色和農民的生活,同時也反映了農民遭受的剝削以及生活的困苦。
《鄉村四月》的作者資料
6樓:乾萊資訊諮詢
《鄉村四月》的作者是南宋詩人翁卷。翁卷的一生是懷才不遇的一生,他一輩子僅參加過一次科舉考試,但是沒有上榜,後來灰心科考,布衣為生。
翁卷為了生存,也為了詩歌遊走四方,在溫州市郊、江西、福建、湖南及江淮等地生活過。翁卷在江西撫州也住過一段時間。
趙汝的《南宋群賢小集》中,有一首詩《翁靈舒客臨川經從訪之不遇聞過村居》。詩人翁卷隱居在乙個深山村裡,在那裡搭了三四間小茅屋,種了些高粱和樹木,安心自閒地寫詩。
鄉村四月中哪句應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
這一句 子規聲裡雨如煙。很明顯的比喻句,微雨像輕煙一樣朦朦朧朧的。鄉村四月這首詩中的第二句 子規聲裡雨如煙。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 雨如煙 供參考。鄉村四月這首詩運用了什麼樣的修辭手法?是哪一句?給好評 鄉村四月這首詩運用了 比喻 的修辭手法 雨如煙 子規聲裡 雨如煙 鄉村四月這首詩運用了什麼樣的修辭...
鄉村四月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表達了 鄉村四月 勞動的緊張與繁忙,同時對農民辛勤勞動的讚美之情。鄉村四月閒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採桑養蠶和插稻秧,是關係著衣和食的兩大農事,現在正是忙季,家家戶戶都在忙碌不停。才了蠶桑又插田 不過是化繁為簡,勾畫鄉村四月農家的忙碌氣氛。出自 宋 翁卷 鄉村四月 原文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裡雨如煙...
描寫田園風光的古詩詞,除了《鄉村四月四時田園雜興》和《漁歌子》
10夏日田園雜 來興宋代 源 范成大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五月江吳麥秀寒,移秧披絮尚衣單。稻根科斗行如塊,田水今年一尺寬。二麥俱秋鬥百錢,田家喚作小豐年。餅爐飯甑無飢色,接到西風熟稻天。百沸繰湯雪湧波,繰車嘈囋雨鳴蓑。桑姑盆手交相賀,綿繭無多絲繭多。小婦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