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個叫王朗的名人資料

2025-03-15 22:50:15 字數 1594 閱讀 6974

1樓:匿名使用者

王朗 魏司徒。本名嚴,後改為朗。以通經,拜郎中,除災丘長。

師太尉楊賜,賜薨,棄官行服。舉孝廉,闢公府,不應。徐州刺史陶謙察朗茂才。

漢帝在長安,關東兵起,朗為謙治中,說謙遣使奉承王命。天子嘉其意,拜謙安東將軍,朗會稽太守。孫策渡江略地。

孫策渡江略地。朗功曹虞翻以為力不能拒,不如避之。朗自以身為漢吏,宜保城邑,遂舉兵與策戰,敗績,浮海至東冶。

策又追擊,大破之。朗乃詣策。策以儒雅,詰讓而不害。

太祖表徵之。拜諫議大夫,參司空軍事。魏國初建,以軍祭酒領魏郡太守,遷少府、奉常、大理。

文帝顫孫即王位,遷彎前御史大夫,封安陵亭侯。及文帝踐阼,改為司空,進封樂平茄鬧鏈鄉侯。明帝即位,進封蘭陵侯,增邑五百,並前千二百戶。

明帝大修宮室,朗勸止之,轉為司徒。朗著易、春秋、孝經、周官傳,奏議論記,鹹傳於世。太和二年薨,諡曰成侯。

子肅嗣。

2樓:匿名使用者

本段]二、明末女詞人 王朗 字仲英,號無團舉猜生子,答稿自稱羼提道人,明朝末年貴州金壇人,適無錫秦德澄,無錫縣誌作秦朗。著名抒情詩人王彥泓之女,無錫詞人秦松齡之母。她詩詞書畫俱精,擅長畫梅花,尤工於詞。

著有《羼提閣詩集》、《斷腸草》、《古香亭詞鈔》等,惜大都失傳於兵火之中。今能見到的詩詞塌型,僅為《金清詞鈔》、《婦人集》中收錄的部分。

歷史上王朗是怎麼死的?

3樓:

摘要。1、在**《三國演義》中,王朗是從馬背上摔下來死的。

1、在**《三國演義》中,王朗是從馬背上摔下來死的。

1、在**《三國演義》中,王朗是從馬背上摔下來死的。

2、諸葛亮北伐時,王枝嫌液朗不顧已七十六歲高齡,與大都督曹真等人者姿於祁山迎戰諸葛亮。猛物在陣前與諸葛亮挑起舌戰,然而被諸葛亮的言詞所駁倒,一時氣憤而自馬背上摔落而死。被稱為"武鄉侯罵死王朗"。

歷史上的王朗怎麼死的?

4樓:知前說過

王朗曾經給孔明寫信勸降。孔明回信後。王朗不日則病。具體信裡是什麼內容。並沒有史據。一來王朗歲數大了。二來王朗是要面子的人。最後病死的。也可能是抑鬱症。

5樓:網友

死於飛沫噴濺!死於飛沫噴濺!

歷史上王朗怎麼死的

6樓:over元

三國中是被罵死的,歷史上死在司徒任上。

7樓:

因為三國志沒有說明王朗是被罵死的 所以「王朗被罵死」就是虛構。這種邏輯顯然是不合理的。因為歷史是人寫的,三國志是晉朝的陳壽寫的。

王朗作為晉朝開國皇帝司馬炎的母親的祖父,陳壽就算知道這是事實,又如何敢寫?

歷史上真實的王朗是乙個怎樣的人

8樓:網友

王朗早年師從太尉楊賜,因通曉經籍而被拜為郎中。後因楊賜去世而棄官為其服喪,後來被舉孝廉,但王朗不應命。徐州刺史陶謙又舉其為茂才,拜治中從事。

遷任會稽太守,任內獲百姓愛戴。建安元年(196年)孫策攻會稽時,王朗舉兵抵抗,為孫策所敗。王朗在逃亡失敗後投降,孫策敬重王朗而未加害。

歷史上有哪些名人是石痴,歷史上有哪些名人是另一個名人的

陶潛陶潛 被後世文人尊奉為賞石之祖,只因一塊 醒石 而聞名。相傳陶宅邊菊叢中有丘石如砥,縱橫丈餘,詩人每醉輒坐臥其上,賞菊之餘,便詩興大發。因此石有提神之效,遂取名 醒石 南唐後主李煜 提起 靈璧研山 必從李煜說起,五代南唐後主李煜 公元937 978年 詞人,字重光,號鍾隱,禮名從嘉,徐州人。南唐...

歷史上有哪些盧姓名人,歷史上的盧姓名人都有哪些

長纓在手 盧姓,中華姓氏之一,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 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姜姓 姬姓以及少數民族改姓等。春秋時期的高傒為盧姓始祖。盧姓在宋版 百家姓 中排名第167位。至2010年,按人口來排行,盧姓在中國大陸為第42位,在臺灣地區為第39位。中國盧姓總人口約650萬,約佔漢族人口的0.47 以廣東 河...

歷史上李姓名人有哪些,歷史上有哪些李姓名人

銘記不懈奮鬥 哈哈 這也太多了,唐代皇帝都姓李,李淵,李世民,李治。漢代飛將軍李廣,還有李逵,李白,李耳 春秋 李悝 魏 李廣 漢代 李白 唐 李靖 唐 李膺 漢代 李賀 唐 李泌 唐 李邕 唐 李清照 南宋 李之孝 北宋 李開先 明 李中 南唐 李尤 東漢 李日華 明 李公佐 唐 李文蔚 元 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