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提供的20位位址資訊稱為實體地址。
實體地址=段位址×10h+段內偏移量。
cpu一次處理的資料是16位,位址匯流排實際上代表cpu的定址能力,位址線為20條那麼cpu實際的定址能力就是2的20次方就是1m。實際的實體地址是這樣形成的:
段位址*10h+偏移位址,偏移位址用ip指向,州跡ip是16位的。
例如段位址是1234h,偏移位址是4321h
實際上可以這麼來理解,就是段位址左移一位後加上偏移位址就得出實際的實體地址。
比如你的學號是0102,這是你的真實位址亦即實體地址,那麼又冊渣並假如01表示你的班級名稱,02表示你相對整個班級的位置,這就是邏輯位址,道理是一樣的,只不過在實際由邏輯位址合成實體地址的時候需要將實體地址左移一位,再加上偏移位址。
2樓:網友
8086是16位的處理器,所以其定址空間只有2的16此方,總共16位,碰物而在對8086彙編程式設計的時候,為了擴大cpu對儲存器的定址笑鬧液範圍,需要擴大位址,把16位的位址左移形成20位的位址。所以16位的位址是物理彎帶位址,20位的位址是邏輯位址。
3樓:
這個問題 不好說清楚 建議lz還是看哈書。
已知邏輯位址為ba00:a800,求其實體地址
4樓:
摘要。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1、邏輯位址的表示為:段位址:偏移位址,實體地址=段位址*16+偏移位址 (十進位),用十六進位表示就是:段位址後補乙個0,再加上偏移位址。
希望我的解答對您有所幫助
已知邏輯位址為ba00:a800,求其實體地址。
偏移位址,實體地址=段位址*16+偏移位址 (十進位),用十六進位表示就是:段位址後補乙個0,再加上偏移位址。2、題目計算如下:
實體地址=ba000+a800=c4800h。希望我的解答對您有所幫助
有沒有那個計算過程的具體步驟 不知道怎麼算出來的。
這倒是沒有哦
8086如何將邏輯位址轉換為實體地址?寫出儲存器位址1200h:3400h的段位址、偏移位址和實體地址。
5樓:網友
真實模式下,每個伍純儲存單元分配和橘茄乙個惟一的20位二進位數。
5位十六進位數。
的儲存器位址,稱為實體地址。
邏輯位址由16位二進位數(4位十六進位數)的段位址和偏移位址組成。
段位址是指每一段的段首位址的高4位十六進位數,通常被儲存在某個段暫存器中。
偏移位址則是指在段內相對於段首位址的偏移值,也取4位十六進位數。
所以,實體地址=段喚察位址*10h+偏移位址。
6樓:化雅芙
邏輯位址轉換為物理滲判位址。
的公式如下,20位實體地址 = 段基位址*16 + 16位偏移量。
位址若用十六進位。
表示,則將段基位址左移四位(右端添個0),再與偏移位址相加。
物理帆叢地態喊櫻址: 12000h + 3400h = 15400h
什麼是邏輯位址?什麼是實體地址?8086cpu如何將邏輯位址轉換為實體地址
7樓:
摘要。1 .邏輯位址:其表達形式為「段位址:段內偏移位址」. eg:邏輯位址:b027:ef7f,其段位址為b027h,偏移位址為ef7fh
2 實體地址: cpu訪問儲存單元時,必須在位址匯流排上提供乙個20位的位址資訊,以便選中所要訪問的儲存單元。把cpu訪問儲存器時實際定址所使用的20位位址稱為實體地址。
實體地址=段位址x10h +段內偏移量。
eg:邏輯位址:b027:ef7f,則實體地址為:b027h x 10h + ef7fh = b0270h + ef7fh = bf1efh
邏輯位址:cd17:000b, 則實體地址為:cd17h x 10h + 000bh = cd170h + 000bh = cd17bh
什麼是邏輯位址?什麼是實體地址?8086cpu如何將邏輯位址轉換為實體地址。
b027:ef7f,其段位址為襪旦判b027h,偏移位址為ef7fh2 實體地址: cpu訪問儲存單元時,必須在位址匯流排上提供乙個20位的位址資訊,以便選中所要訪問的儲存單元。
把cpu訪問儲存器時實際定址所使用的20位位址稱為實體地址。實體地址=段位址x10h +段內偏移量告改遲鋒eg:邏輯位址:
b027:ef7f,則實體地址為:b027h x 10h + ef7fh = b0270h + ef7fh = bf1efh 邏輯位址:
cd17:000b, 則實體地址為:cd17h x 10h + 000bh = cd170h + 000bh = cd17bh
匯流排週期的含義是什麼?8086乙個基本的匯流排週期由幾個時鐘週期構成。
問一問自定義訊息】
還能問嗎?不能了。
實體地址是邏輯位址嗎?
8樓:生活小達人
區別如下:
實體地址:在儲存器裡以位元組為單位儲存資訊,為正確地存放或取得資訊,每乙個位元組單元給以乙個唯一的儲存器位址,稱為實體地址,又叫實際位址或絕對位址。
二、表達方式:
追根求源,intel的8位機8080cpu,資料匯流排(db)為8位,位址匯流排(ab)為16位。那麼這個16位位址資訊也是要通過8位資料匯流排來傳送,也是要在資料通道中的暫存器,以及在cpu中的暫存器和記憶體中存放的,但由於ab正好是db的整數倍,故不會產生矛盾!
但當上公升到16位機後,intel8086/8088cpu的設計由於當年ic整合技術和外封裝及引腳技術的限制,不能超過40個引腳。但又感覺到8位機原來的位址定址能力2^16=64kb太少了,但直接增加到16的整數倍即令ab=32位又是達不到的。
故而只能把ab暫時增加4條成為20條。則2^20=1mb的定址能力已經增加了16倍。但此舉卻造成了ab的20位和db的16位之間的矛盾,20位位址資訊既無法在db上傳送,又無法在16位的cpu暫存器和記憶體單元中存放。
於是應運而生就產生了cpu段結構的原理。
實體地址,邏輯位址,線性位址,虛擬位址,有效位址
9樓:天羅網
實體地址就是實體記憶體真正的位址,相當於記憶體中每個儲存單元的門牌號,具有唯一性。不管在什麼模式下,不管什麼虛擬位址、線性位址,cpu最終都要以實體地址去訪問記憶體,只有實體地址才是記憶體訪問的終點站。
在真實模式下,「段基址 + 段內偏移位址」經過段部件的處理,直接輸出的就是實體地址,cpu可以直接用此位址訪問記憶體。
而在保護模式下,「段基址+段內偏移位址」稱為線性位址,不過,此時的段基址已經不再是真正的位址了,而是乙個稱為選擇子的東西。它本質是個索引,類似於陣列下標,通過這個索引便能在gdt 中找到相應的段描述符,在該描述符中記錄了該段的起始、大小等資訊,這樣便得到了段基擾遊址。若沒有開啟位址分頁功能,此線性位址就被當作實體地址來用,可直接訪問記憶體。
若開啟了分頁功能,此線性位址又多了乙個名字,就是虛擬位址(虛擬位址、線性位址在分頁機制下都是一回事)。虛擬位址要經過cpu 頁部件轉換成具體的實體地址,這樣cpu 才能將其送上位址匯流排去訪問記憶體。
線性位址或稱為虛擬位址,這都不是真實的記憶體位址。它們都用來描述程式或任務的位址空橘備間。由於分頁功能是需要在保護模式下開啟的,32 位系統保護模式下的定址空間是4gb,所以虛擬位址或線性地。
址就是0~4gb 的範圍。
無論在真實模式或是保護模式下,段內偏移位址又稱為有效位址,也稱為邏輯位址,這是程式設計師可見的位址。這是因為,最終的位址是由段基址和段內偏移位址組合而成的。由於段基址已經有預設的啦,要麼是在真實模式下的預設段暫存器中緩伍銷,要麼是在保護模式下的預設段選擇子暫存器指向的段描述符中,所以只要給出段內偏移位址就行了,這個位址雖然只是段內偏移,但加上預設的段基址,依然足夠有效。
有了實體地址為什麼還要ip地址?實體地址不是已經具有唯一性了嗎
實體地址是給裝置區分的,一個網絡卡只能有一個實體地址,但是一個網絡卡可以有很多個ip地址,實體地址的確是唯一的,但是他不能作為廣域網用。ip地址可以同時兼備內外網。所以正常裝置都是需要ip地址來連線的,這也是一個標準。便於管理,ip地址遠遠小於mac地址的數目。ip地址由用點分隔開的4個8八位組構成...
什麼是ip地址 什麼是實體地址 簡要說明兩者之間的區別與聯絡
聯絡 ip地址可以和mac地址進行繫結以此來確定網路上的唯一的一臺電腦。現在計算機都是通過先組建區域網,然後通過交換機和網路連線的。這就需要ip地址可以和mac地址兩者的配合使用。每個使用者先分配固定的ip地址,再使用mac地址來標誌使用者,這可以更好的保護電腦上的相應資訊。區別 一 定義不同 二 ...
INT 12H在中斷向量表中的實體地址為什麼是00048H
中斷向量表是bai8088系統記憶體中最低端du1k位元組 空間,它 zhi的作用就dao是按照中斷型別號從小版到大的順序儲存權對應的中斷向量,總共儲存256箇中斷向量。中斷向量為中斷服務子程式的入口地址,即為中斷服務子程式入口的cs和ip值,共有4個位元組。int12h即為第12h箇中斷,他的中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