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切切切
陶笛 形狀各異,大小各異,因外形、大小、材料的不同,陶笛孝森的音色也不同。
這種樂器的音色優美,小的陶笛的聲音清脆嘹亮;大的陶笛的聲音低沉婉轉。
陶笛可以吹半音,轉調十分方便,12孔中音c調能輕易演奏7調的樂曲。
這種樂器屬於大眾普及型樂器,**低,簡單易學,成手快,即使沒有**基礎的人,依照相應的陶笛曲譜,經過短時間練習,也能吹出令人滿意的曲子。這種樂器的學習費用很低,完全可以自學。
雙簧管體為圓錐形,管長約60~70釐公尺;吹嘴為一雙蘆竹片對合而成的雙簧,裝在管的上端。在6個指孔巧臘畝接續開放時,吹出的是d大調自局運然音階(如同長笛),記譜與實音相同,不作為移調樂器。音域為降b~g3,可再高數音到c4,但較難吹出。
前16音為基礎音。用高音譜表。雙簧管的□音,常作為管絃樂隊調音時的標準音。
雙簧管的音色富於田園風味,具有民間牧笛或蘆笛特色。音響穿透力強,漸強與漸弱易於控制;演奏的持續性勝過其他木管樂器,常擔任獨奏性的旋律部分,尤以表達連綿性歌唱音調為其所長。吹奏時由於蘆片含於嘴內,一般只採用單吐奏法,吹奏雙吐較難,故快速的同音反覆,非其所長。
陶笛和瓷笛的區別
2樓:甜甜談娛樂
橋虛 1、陶笛與瓷笛納頃吹法及外形基本一致,區別是生存工藝。也就是說,陶是800-1200度高溫燒製的,瓷是敏茄燃1200-1300度高溫燒製的。就像你看到的紫砂壺就是屬於陶器,而元青花就是瓷器。
陶笛與瓷笛都有許多不同的外形和開孔數。
2、音色上講,瓷笛比較清亮通透,陶笛比較委婉圓潤。
陶笛和瓷笛的區別
3樓:卡拉樂團網
陶笛:瓷笛。
1、陶笛與瓷笛吹法及外形基本一致,區別是生存工藝。也就是說,陶是800-1200度高溫燒製的,瓷是1200-1300度高溫燒製的。就像你看到的紫砂壺就是屬於陶器,而元青花就是瓷器。
陶笛與瓷笛都有許多不同的外形和開孔數。
2、因此從音色上講,瓷笛比較清亮通透,陶笛比較委婉圓潤。
3、多人認為陶笛和瓷笛起源於義大利,在我國有洋壎之說。與我國的壎很大不同是,它有吹嘴,而我國的壎的吹口是平的,比較難掌握。壎:
4樓:網友
陶笛和瓷笛(瓷笛子)是兩種不同的樂器。誰的音色好不好,只能說各有特點,各人各有所好。我認為只要是製作得好,音色都會好的。
但陶笛和瓷笛(瓷笛子)有很多是工藝品,沒樂器價值,尤其是瓷笛,瓷簫,玉笛,玉簫目前幾乎都是工藝品,沒有任何的樂器價值,學**的人不能只看外表。
5樓:匿名使用者
陶笛,顧名思義,是陶做的笛子;肯定是陶做的聲音好一些;和瓷笛最明顯的差別,在於吹出來的聲音,陶笛很厚實,有韻律。而瓷笛則感覺聲音輕飄飄,很單薄。用勁大了,容易破音,刺耳。
現在陶笛有復管 或三管 的,可以演奏很多風格的**,非常強大。
陶笛是怎樣分類的
6樓:小新科普生活
陶笛可以按音域,孔數,外觀和管數分類。
1.音域劃分:
分為高音陶笛、中音陶笛、低音陶笛。
高音陶笛的表示符號為s ,高音陶笛有c調陶笛、f調陶笛、g調陶笛,分別為sc、sf、sg。中音陶笛的表示符號為a,中音陶笛有c調陶笛、f調陶笛、g調陶笛,分別為ac、af、ag。低音陶笛的表示符號為b,低音陶笛通常為c調陶笛,也就是bc。
2.孔數劃分。
4孔陶笛、5孔陶笛、6孔陶笛、7孔陶笛、8孔陶笛、9孔陶笛、10孔陶笛、11孔陶笛、12孔陶笛,甚至還有17孔以上的陶笛。普通陶笛多為6孔陶笛和12孔陶笛。
3.外觀劃分。
工藝陶笛、彩繪陶笛、裂紋陶笛、槍型陶笛、潛水艇型陶笛、扁形陶笛、球形陶笛、圓柱形陶笛等。
4.管數劃分。
單管陶笛、復管陶笛。
復管陶笛,包含了雙管陶笛、三管陶笛和四管陶笛,復就是多的意思。由於陶笛音域有限,當吹奏超出其音域的曲子的時候,除了換用不同調的笛子外,還可以選擇使用復管陶笛。
7樓:無語翹楚
陶笛的分類:
1四孔陶笛:一般只用於兒童學習,能夠吹奏的樂曲少。
2六孔陶笛:孔較少,**相對較低,但指法比較複雜,能夠表達的音階相對窄一些,但一般的樂曲也可以吹奏。如果只是出於興趣,不要求吹音階相差很大的樂曲,考慮到經濟條件可以選擇六孔陶笛。
3七孔、八孔、九孔陶笛:推廣範圍小,網上的曲譜也較少,在未熟練掌握音律和陶笛調性的基礎上,建議不選購這些陶笛。
4十二孔陶笛:孔較多,基本上是乙個孔乙個音階,指法簡單,能夠表達的音階相差較大,適合打算長期吹奏陶笛,取得一定成就的人群,但**也相對較高,但是學習的話推薦用!
音色、指法 這個可以根據個人喜好酌情選擇。
8樓:網友
最專業的分類方法是,初級6孔的中音和高音,12孔高音sc,sg,sf,中音ac,ag,af。低音bc.復管有ac,ag,三管有ac,ag,af,是高音縮寫,a是中音縮寫,b是低音縮寫。
c,g,f代表不同調子,到我空間看看最專業陶笛吧。
9樓:歲末年終
陶笛的分類,四孔、六孔、七孔、八孔、十孔、十二孔、雙管陶笛。八孔以下的陶笛造型樣式幾乎是應有盡有,十孔以上的陶笛則大多為潛艇造型。這類陶笛音域在10到13度左右,只能演奏單旋律。
10樓:擺渡洋
四孔陶笛,六孔陶笛,十二孔陶笛,三管陶笛,ac調ag調等等。
陶笛是瓷好還是陶的好
11樓:爍琪小妮
陶的陶笛和瓷的陶笛有很多工藝區別。
如陶土陶笛燒成溫度一般都低於瓷器,最低甚至達到800℃以下,最高可達1100℃左右。
瓷質陶笛:燒成溫度則比較高,大都在1200℃以上,甚至有的達到1400℃左右,這裡陶笛燒製。
一般最起碼要過1100度到1200度。
常識的區別,瓷的陶笛壁薄,硬度高、一般瓷笛都加釉面,有些非常好看,但是瓷笛工藝較。
陶土陶笛麻煩難,瓷泥很難伺候,所以選擇瓷笛選擇**高一點的100左右或者以上。
陶土的陶笛壁比較厚,燒製溫度低於瓷,硬度相對沒有瓷的硬度高,所以產生聲音一般比較。
圓潤、空靈,瓷的硬度高產生聲音較飽滿、有力。
實際上來說,空靈這個詞很難去形容,宗次郎故鄉的原風景吹的非常有這種感覺,但是。
技藝上來說是很重要的,陶笛是需要掌握好氣息的一種樂器,在選擇笛子方面我想暫時沒有。
必要先去講究這個,因為一般初學或者短時間接觸的朋友很難去辨別這之間的區別,先入手。
乙個,等到你學的差不多根據你自己的特點和喜好再去選擇,基本就這麼個區別,希望能幫。
到你。
12樓:網友
都說是陶笛當然是陶泥做的。
宗次郎的陶笛歷史算是從認識香山久大師開始的,1975年。栃木山裡乙個小山谷的小村子,聽見大師的笛音迴響在山谷之間,初次聽見陶笛感動的瞬間,讓他幾個月後決定拜大師為師。在森林裡的小木屋,只有一盞油燈,只有兩塊塌塌公尺大小的空間,這就是宗次郎陶笛**的起點。
1979年移居栃木縣東部茂木町,開始追求自己的**、創作自己喜歡的陶笛模型,親手蓋窯,自己燒柴,1980年移居一所廢的小學,作為工作室,再度堆磚蓋新窯,開始製作多種類的陶笛。
一般的陶笛在150元左右。
品質好的陶笛可能要到日本、南韓或臺灣才有。因這些地方的陶笛發展得比較好。日本和臺灣更是較早發展和製做陶笛的。而它們製造陶笛的技術也越來越成熟。
據我所知景德鎮是有陶笛賣。但品質如何。真的不知道。
13樓:華林
一般陶笛都是陶泥做的。然後在外表一層瓷吧。
14樓:網友
一定是陶的好,其實紫砂最好的。
陶笛是哪個國家的樂器
15樓:不太確定的猴子
源自義大利。
陶笛(英語:ocarina,也譯作奧卡利那笛、洋壎、瓦壎、土笛、鼓浪笛等),目前國際上比較流行的陶笛多數是一種源自義大利、狀似潛艇、有哨口、通常用陶土燒製的吹管樂器。
中國陶笛(實用新型)哨口類氣鳴土樂,陶笛演奏家,製作家周子雷借鑑中外歷代陶土樂器基本特點改革研發,指法指序科學便捷,音域寬廣,通常為陶土燒製的吹管樂器。
16樓:匿名使用者
陶笛(英語:ocarina,也譯作洋壎、瓦壎、土笛、奧卡利那笛等),是一種源自義大利、狀似潛艇、有哨口、十按孔的、通常用陶土燒製的吹管樂器。現代狀似潛艇的「ocarina」跟中國的壎有沒有共同源頭,已無從稽考,而兩者除了外形上的分別外,主要的分別還在於前者有哨口,後者沒有;共通點則是兩者都是主要以陶泥燒製的閉管式樂器,因此,「陶笛」一詞的使用者偶爾會把這詞跟中國的「壎」混同。
陶笛外型輕巧、攜帶方便、音色優美、指法單純,小顆的聲音很清脆嘹亮;大顆的音色低迴婉轉,只需要一點點氣就能吹出音符,只要經過練習,很容易吹出喜愛的樂曲,而能有成就感。 本文**。路過留下。
17樓:子雷陶笛教學
世界各地都有,中國的「陶笛「歷史最為久遠,典型的可追溯至近4000年由古壎演變的品種,以及2700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目前世界各地流行的12孔ocarina為義大利人160年前借鑑某種陶笛的改良品種。
18樓:匿名使用者
源自義大利 挺好玩的 ,,可以試試。
陶瓷和骨瓷的區別是什麼,骨瓷和陶瓷的區別有哪些?
骨瓷更健康。骨瓷又被稱作為骨灰瓷,它是用動物的骨炭 黏土 石英和長石作為原料,經過高溫素燒和低溫柚燒而成的一種瓷器。是屬於環保的綠色消費品,陶瓷的主要成分包括高嶺土 黏土 瓷石 瓷土等,與陶瓷相比較的話,骨瓷更加的潔白 細膩 通透 輕巧。而且骨瓷的保溫效果也比陶瓷的保溫效果更好。您好,想分清楚兩者之...
移液管和吸量管的區別,移液管和吸量管的區別
1.移液管和吸量管規格不同 移液管只有幾個固定規格,所以使用上受到限制。吸量管基本上可以隨意量取,所以應用上廣泛。2.移液管和吸量管刻度不同 吸量管帶全程刻度,移液管只帶滿程刻度。吸量管在操作是容易產生誤差。3.移液管和吸量管精確度不同 帶刻度的叫吸量管,有玻璃肚的叫移液管,也叫單標管,移液管比吸量...
乾隆青花瓷和康熙青花瓷的區別,康熙青花瓷的特徵
胎釉 花紋 陶土 康熙時期的青花瓷 1662 1722年 這一時期成就最大,造型千變萬化,工藝細緻精巧,色調青翠。陶雅 上說 世界之瓷,以吾華為最 吾華之瓷,以康雍為最 康雍青花,能分多層,少則五色,多則九色。1.造型 前期比較敦厚,器型變化不多。後期厚薄皆有,以薄為主。器型前所未有,變化多端。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