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蜂鳥飛燕
很多人認為,工廠和汽車尾氣排放是造成顆粒物汙染的主要原因之一,這其實是由人類活動或者自然活動所帶來的大氣顆粒物直接排放,在研究者的「術語」中被稱為「一次排放」。除了「一次排放」,空氣中還時常發生著顆粒物的「二次形成」。
二次形成」是指排放的氣態汙染物轉變成固體顆粒物的過程。人類活動排放的大量氣態汙染物如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氨氣nh3、揮發性有機汙染物(vocs)等,在大氣中被氧化產生硫酸鹽、硝酸鹽、銨鹽和二次有機氣溶膠(soa)。這些新生成的細顆粒物是大氣中的重要**。
全球範圍內,二次顆粒物貢獻率在20%-80%之間,在我國中東部地區常常高達60%,在成霾時往往二次顆粒物所佔比例更高。」2014年中科院釋出的《2014科學發展報告》指出。
王琳介紹,相較於「一次排放」,「二次形成」的過程較為複雜。其形成過程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讓大氣中顆粒物變得更「重」,另一種是變得更「多」。
我們課題組目前主要關注變『多』的過程,研究城市空氣中的大氣新粒子是怎麼形成的。」王琳說。
二次形成」讓大氣中顆粒物「變多」的過程,就是大氣中部分氣體分子隨機碰撞,通過分子間作用力或化學鍵生成分子團簇,分子團簇的進一步生長則形成奈米微細粒子,也就是大氣新粒子;這些奈米微細粒子繼續生長,則造成汙染。
但具體到大氣新粒子形成事件的化學與物理機制,一直是乙個未解之謎。
2樓:匿名使用者
新能源指剛開始開發利用或正在積極研究、有待推廣的能源,如太陽能、地熱能、風能、海洋能、生物質能和核聚變能等。
大氣顆粒物與塵埃粒子的區別
3樓:功澤君
灰塵由各種大小的顆粒組成。但直徑在10微公尺以上的顆粒不構成重大的健康風險,因為它們是不可吸入的。顆粒物分為兩類,10微公尺和微公尺。
pm10定義為直徑小於10微公尺的可吸入顆粒物,定義為直徑小於微公尺的可吸入顆粒物。
粒徑是大氣顆粒物最重要的性質。它反映了大氣顆粒物**的本質,並可影響光散射性質和氣候效應。大氣顆粒物的許多性質如體積、質量和沉降速度都與顆粒物的大小有關。
實際的大氣顆粒物由於**和形成條件不同,其形狀是多種多樣的,有球形、菱形、方形等等。
總懸浮顆粒物(tsp)是指粒徑小於等於100μm的顆粒物,包括液體、固體或者液體和固體結合存在的,並懸浮在空氣介質中的顆粒。可吸入顆粒物(pm10)是指空氣動力學直徑小於等於l0μm的顆粒物,因其能進人人體呼吸道而命名之,又因其能夠長期漂浮在空氣中,也被稱為飄塵。
細顆粒物(是指空氣動力學直徑≤的細顆粒。它在空氣中懸浮的時間更長,易於滯留在終末細支氣管和肺泡中,其中某些較細的組分還可穿透肺泡進人血液。更易於吸附各種有毒的有機物和重金屬元素,對健康的危害極大。
超細顆粒物(是指空氣動力學直徑小於等於的大氣顆粒物。城市環境中,人為**的主要來自汽車尾氣。有直接排放到大氣的,也有排放出的氣態汙染物經日光紫外線作用或其他化學反應轉化後二次生成的。
**的學者發現大氣汙染新粒子成因?
4樓:蜂鳥飛燕
近年來,霧霾進入公眾視野,指數和溫度一樣,成為人們每天出門前必須考察的「專案」,空氣淨化器也漸漸成為標配家電。
霧霾的研究、治理也全面,近幾年中國科學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霧霾成因一直是存在爭議、不易攻克的難題。
近日,復旦大學王琳科研團隊,在這個難題上跨出了重要一步。汙染城市空氣的奈米微細粒子是怎樣從不可勝數的空氣分子中形成的?他的團隊把這件事解釋清楚了。
該科研團隊首次發現並證實了我國典型城市上海大氣中的硫酸-二甲胺-水三元成核現象,揭示了上海大氣汙染奈米微細粒子形成,也就是所謂大氣新粒子形成的化學機制。這為我國大氣顆粒物汙染防治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新的科學證據。
空氣構成的粒子
5樓:裘貞張簡婉
a、空氣屬拿衫蔽於混合物,消州是由多種分子或原子構成,所以空氣不是由空氣分子構成,故a錯;
b、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故b錯;
c、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屬於化學元素,故c錯;
d、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塌銷子構成,故d正確.故選d.
大氣汙染是什麼,什麼是大氣汙染?
大氣汙染是指大氣中一些物質的含量達到有害的程度以至破壞生態系統和人類正常生存和發展的條件,對人或物造成危害的現象。大氣的人為汙染源可以概括為以下四方面 1.燃料燃燒 燃料 煤 石油 天然氣等 的燃燒過程是向大氣輸送汙染物的重要發生源。2.工業生產過程的排放 如石化企業排放硫化氫 二氧化碳 二氧化硫 ...
汙染的壞處有哪些,大氣汙染物的危害有哪些?
破壞生態平衡!對於食物鏈,容易傳播病毒。1.環境汙染,影響動植物的生存。2.生態平衡被破壞。人們的生存空間減小,人口不斷增加,越來越擁擠,人類生存受到極大威脅。3.人身安全受威脅。汙染中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的物質,通過大氣 土壤 水等無機介質或被汙染的有機生物體,暴露人群,嚴重危害人身健康。4.人們的生...
會導致霧霾的大氣汙染物有哪些
霧霾的源頭多種多樣,比如汽車尾氣 工業排放 建築揚塵 垃圾焚燒,甚至火山噴發等等,霧霾天氣通常是多種汙染源混合作用形成的。但各地區的霧霾天氣中,不同汙染源的作用程度各有差異。霧霾天氣自古有之,刀耕火種和火山噴發等人類活動或自然現象都可能導致霧霾天氣。不過在人類進入化石燃料時代後,霧霾天氣才真正威脅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