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寸之舌抵百萬雄師詳細的事例。要過程。只要中國古代史的。

2025-03-27 23:55:18 字數 1991 閱讀 1177

1樓:匿名使用者

蘇秦聯合六國 張儀縱橫。

古代三寸不爛之舌勝於百萬雄師的例子有哪些

2樓:新

藺相如:顧全大局,三寸不爛之舌勝於百萬雄師,智勇雙全,心胸寬廣 廉頗:知錯就改,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是乙個英勇善戰的將軍,都為國家的利益著想~

3樓:水藍琉璃雨

如晏殊,諸葛亮,張儀,蘇秦等等,要找例子一本《戰國策》一本《左傳》,裡面不勝列舉。

4樓:網友

舌頭要能勝過百萬雄師大規模殺傷性**就應該是舌頭了。

5樓:網友

戰國時這種人叫縱橫家,首先張儀,遠交近攻,遊說六國,讓六國間見死不救,使秦一天天做大!

蘇秦,同樣遊說六國,並立西向,秦20年不敢出函谷關!

毛遂,說楚、趙合縱,破秦滅趙大計,三寸之舌 強於百萬雄師!

燭之武,退秦師!

6樓:卻若菱

藺相如 血濺五步,呲你一臉。

諸葛亮 舌戰群儒。

燭之武 退秦。

蘇秦張儀。

7樓:鳳歌如火

藺相如完璧歸趙。

燭之武退秦。

我想不到幾個,不過可以去看《戰國策》真本書,確實全都是。。

8樓:網友

西元前204年楚漢相爭時,酈食其建議劉邦說:「楚漢相爭久持不下,這樣百姓騷動,海內動盪,人心不安。希望你急速進兵,收取滎陽,有了糧食,並且佔據了險要地方,天下就歸屬於你了。

並說自己願意去說服兵眾將廣、割據一方的齊王田廣。高陽酒徒的這一建議,成為劉邦奪取天下的戰略思想。

酈食其到了齊地,向齊王曉以利害,齊王欣然同意。罷兵守城,天天和酈食其縱酒談心。這時由於韓信乘機攻齊,為田廣所誤解,認為這是酈食其出賣了他,遂將酈食其烹殺。

臨死前,田廣對他說:「你能阻止漢軍,我就放了你。」酈食其說:

舉行大事,就不要顧及細小的事,大的德行,我不會推辭,你也不必多說了。」說罷就慷慨就義。酈食其為漢朝立下了汗馬功勞,他的名字卻往往不為人所知道,但只要一提起「高陽酒徒」,則家喻戶曉。

(毛遂自薦)「先生的三寸不爛之舌,強於百萬雄師啊!」這句話什麼意思?

9樓:匿名使用者

百萬雄師打不過的仗,乙個謀士跑去說說敵人就退回去了, 比喻能說會辯的口才。

毛遂自薦中平原君讚揚毛遂:「先生的三寸之舌,強於百萬雄師啊!」

10樓:禕博贍

就是準備寫幾個古時候的官吏,琢磨琢磨他們混在仕途的技巧。

一言之辯,重於九鼎之寶;三寸之舌,強於百萬雄師什麼意思

11樓:傾城低調不奢華

意思:這是誇張地形容乙個人的口才好。意思是乙個人辯論的力量,可以比寶物九鼎還要有分量。僅三寸長的舌頭,可以勝過百萬雄兵。

出處:出自於《毛遂自薦》的一部分 。

原文:平原君已定從而歸,歸至於趙,曰:「勝不敢復相士。

勝相士多者千人,寡者百數,自以為不失天下之士,今乃於毛先生而失之也。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趙重於九鼎大呂。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

勝不敢復相士。」遂以為上客。

翻譯:平原君簽訂「合縱」盟約之後歸來,回到趙國,說:「趙勝(我)不敢再鑑選人才了。

趙勝(我)鑑選人才,多的千人,少的百人,自以為沒有失去天下的人才;今天卻在毛先生這裡失去了。毛先生一到楚國,就使趙國的威望高於九鼎和大呂。毛先生用三寸長的舌頭,強似上百萬的軍隊。

趙勝(我)不敢再鑑選人才了。」於是把毛遂作為上等賓客對待。

12樓:匿名使用者

這是誇張地形容乙個人的口才好。意思是乙個人辯論的力量,可以比寶物九鼎還要有分量。僅三寸長的舌頭,可以勝過百萬雄兵。

13樓:匿名使用者

誇張的說法,形容人口才好,讓人折服。

帶寸之的成語有哪些,帶有三寸的成語

膚寸之地 尺寸之功 分寸之末 尺寸之柄 三寸之舌 方寸之地 三寸之轄 分寸之功 寸有所長 寸草不生 肝腸寸斷 鼠目寸光 寸積銖累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寸步不離 三寸不爛之舌 一寸光陰一寸金 得寸進尺 手無寸鐵 打蛇打七寸 寸土必爭 寸草春暉 掉三寸舌 寸男尺女 丹心一寸 寸指測淵 寸量銖稱 寸土不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