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牽金石
五代在中國文化史上是乙個重要時期。從出版史角度看,後唐長興三年(932)至後周廣順三年(953)刻成的九經,是中國第一部監本九經,宋人稱其為「舊監本」或「古京本」,是中國後世一切監本九經的祖本。這部九經,歷時近二十年,中經後唐、後漢、後周三朝更替,終於得以完成。
這實在是個奇蹟,它反映了傳統文化在中華民族中具有高度的凝聚力。另外,孟蜀的母昭裔,不僅刊刻了《昭明文選》
初學記》、《白氏六帖》
諸書,而且還於廣政十四年(951),經營了「廣政石經」的刊刻。這個石經和以前的石經有一重要不同,那就和純納是,它是連同註文一起刊刻的。宋八洪邁評價其「猶有正(貞)觀遺風」。
此外,後晉的劉等,還撰成喚沒了《唐書》二百卷,這就是「二十四史」中的《舊唐書》
吳越的羅隱,是這一時期較有名的文學家,著有《羅隱甲乙集》,收其詩作,今已不傳。今可見者,有《四庫全書》
所收《羅昭諫集》八卷。西蜀的韋莊、歐陽炯,南唐的馮延巳、中主李景、後主李煜,都擅長寫詞,均有不少名作傳世褲陪,開宋詞鼎盛之先河。南唐顧閎中的《韓熙載夜宴圖》
是留傳至今的繪畫珍品,在中國繪畫史上具有重要價值。<>
五代十國時期
2樓:得書文化
在我國古代歷史上,一直以來戰亂不斷,有各國之間的內戰,也有為了抵禦外敵匈奴入侵的戰爭,可以說沒有乙個朝代能夠杜絕戰亂的爆發,那麼哪乙個朝代最為和平呢?其實很難去評判,但是換一種問法,在古代哪乙個朝代最亂,這個答案就很容易得出了,那就是五代十國。
一、五代十國的經濟情況:
農業方面:唐朝後期因為戰亂的因素,北方人口流移南方,替南方帶來大批的勞動力及先進的耕織技術,加速了南方經濟的發展。手工業方面:
諸國混戰嚴重破壞了社會經濟,但社會生產仍未中斷。後周時,手工業如紡織、造紙、製茶、曬煮鹽等生產也有所發展。外貿方面:
對外**很興旺,東自高麗、新羅、日本,西至大食,南及占城、三佛齊,都有商業往來。明州、福州、泉州、廣州都是外貿重要港口。
二、五代十國的外交狀況
唐朝時胡漢融合,外族陸續入住中國四周。唐朝崩潰進入五代十國後,出現了一些外族gj,例如沙陀建立五代的後唐、後晉與後漢等。而契丹先建立遼朝。
其他還有党項。這些都對宋朝的國際局勢造成很深遠的影響。
五代十國是對五代和十國的合稱,時間是907年~979年。也就是自唐朝滅亡開始,至宋朝建立為止,或者說是到宋朝統一十國剩餘政權為止。五代是指907年~960年,十國是指902年~979年。
五代十國是中國歷史的乙個重要時期,其間定難軍(也就是後來的西夏)逐漸獨立,而靜海軍(後來的越南)自此脫離**統治。
五代十國是哪十國哪五代?五代十國是哪十國
五代即依次控制中原的五個政權,分別是後梁 後唐 後晉 後漢和後周,五代的國姓分別是朱 李 石 劉 郭。五代是中原地區,一般指北方的朝代更替,依次是梁 唐 晉 漢 周,由於朝代名稱曾經存在過,為表示區別,加一個 後 字。除了佔據中原地域的五個政權之外,還分佈著十個割據政權,分別是吳 南唐 吳越 楚 前...
為何會稱五代十國?為什麼稱五代十國
後梁 後唐 後晉 後漢和後周 四個中原政權合稱五代 前蜀 後蜀 南吳 楊吳 南唐 吳越 閩國 南楚 馬楚 南漢 南平 荊南 北漢等十個割據政權合稱十國 由於這些政權或者割據勢力基本上都是在同一個時代的,因此合稱五代十國 為什麼稱五代十國 因為那個年代的局勢正好是五代和十國。五代是指907年唐朝滅亡後...
五代十國時期誰為正統?五代十國時期
五代十國那麼多割據軍閥,這些軍閥既然搞割據,那麼肯定都有稱王稱霸的野心,自然奉自家的政權為正朔,為此他們還相繼發動戰爭相互攻伐吞併,但很可惜,五代十國時期由於各國實力勢均力敵,所以並沒出現乙個強大的政權摧枯拉朽再造統一,反倒衍生出了許多自封的帝王將相。五代十國也稱為代。這古代分為後梁,後唐,後晉,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