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數位技術小輝
因為旅行者一號採用了特殊的探測系統,可以躲避這些障礙物,所以撞不到小行星。
2樓:來戰小生
因為星際間的距離是很寬闊的,旅行者一號在設定飛行軌跡時已經避開了行星的撞擊可能。
為什麼旅行者號飛了43年還有動力?為什麼也不會撞上小行星?
3樓:華源網路
43年過去了,美國宇航局(nasa)的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還在太空中飛行,前者離地球222億公里,相對於太陽的速度為17公里/秒;後者離地球185億公里,相對於太陽的速度為公里/秒。
這麼多年過去了,為什麼兩艘旅行者號太空飛船還能繼續飛行呢?它們的動力來自於**?它們不會撞上太空中的小行星嗎?
事實上,旅行者號飛船早已消耗完燃料,它們現在是無動力在太空中飛行。而且太陽的引力已經無法把它們吸引回來,這兩艘飛船的軌道是開放的雙曲線,它們將會依靠慣性飛向遙遠的星際空間。那麼,為什麼無動力的旅行者1號和2號還能飛出太陽系呢?
關於這個問題,就要涉及到第三宇宙速度。通過計算可知,從地球出發的太空飛船,只要初速度加速到公里/秒(相對於地球),也就是第三宇宙速度,它們就能依靠慣性飛出太陽系。
在太陽系的不同位置,受到的太陽引力不同,所以對應的太陽系逃逸速度也是不一樣的。越靠近太陽,受到的太陽引力作用越強,對應的太陽系逃逸速度越高,反之亦然。
旅行者1號和2號在離開地球時,火箭並沒有能力把它們加速到第三宇宙速度,而只是讓它們達到第二宇宙速度,使它們可以擺脫地球引力束縛,飛向地球軌道外側的太陽系。旅行者號飛船最終能夠飛出太陽系,還要得益於四大巨行星的引力加速。
旅行者號遇上了一百多年一遇的天象。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這四大巨行星的排列方式很特別,它們運動到了太陽的同一側,旅行者號在理論上可以一次性飛越四顆行星。
在幾大巨行星的強大引力加速作用下,旅行者1號和2號都超過了它們各自所在位置的太陽系逃逸速度。因此,儘管它們已經耗盡用於加速的燃料,但仍然可以離開太陽系。
為什麼旅行者號飛了幾十年都沒有撞上太空中的小行星?
在太陽系中,火星與土星之間存在小行星帶,其中直徑大於1公里的小行星數量至少有110萬顆,而尺寸更小的小行星數量更多。儘管如此,旅行者號穿越小行星帶時,也沒有與其中的小行星發生碰撞,這是因為太空極其空曠。再加上小行星和旅行者號都很小,引力很弱,所以旅行者號與小行星相撞的可能性極低。
只要避免正面撞上幾大行星,旅行者號就能安全地在太空中飛行。未來,當旅行者號進入更為浩渺的星際空間之後,它們更大可能不會撞上太空中的天體,這兩艘無人太空飛船將會像太陽一樣環繞銀河系中心運動。
旅行者1號避開柯伊伯帶密集的小行星碎片安全飛出太陽系真的只是巧合嗎?
4樓:洋蔥
旅行者1號是人類最早飛出太陽系的一艘無人探測器,是人類的使者,上面帶有人類的資訊和地球座標,在以後億萬年的漫漫征程中將忠誠而孤獨的飛往銀河系中心。旅行者1號的命運牽掛著很多人,它能夠躲過柯伊伯帶小行星碎片的撞擊嗎,能安全飛出太陽系嗎?我們一起來關心一下這個問題。
其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旅行者1號早就飛出柯伊伯帶了,或者說飛出柯伊伯帶最濃密的小行星區域了。
現在旅行者1號完全沒有了動力,既不能助推,也無法調整姿態,只是憑慣性和既定路線向前飛著。
但旅行者1號還剩下一點點電力,可以向地球自動發回一些資訊,諸如飛行的速度、與我們的距離、星際粒子的密度等等。人類已經無法控制它,因為人類發出的資訊即使經過深空網路,20小時後到達了它那裡,它也已經筋疲力盡,無力處理和回覆了。
到了2020年,旅行者1號將開始關閉各種科學實驗儀器,2025年能量將消耗殆盡,沒有電力**任何單一儀器工作了,成為乙個自由漂流的探測器。
旅行者1號沒有既定目標,但有既定航向。它會朝半人馬座a星飛去,距離我們最近的比鄰星有光年,按照旅行者1號現在每秒鐘17公里的速度,如果不出意外,將在7萬4千4百年後經過那裡,然後再繼續向前飛去,飛往銀河系中心。
5樓:丞哥說娛樂
旅行者1號沒有既定目標,但有既定航向。它會朝半人馬座a星飛去,距離我們最近的比鄰星有光年。
6樓:小陳
從現在的各種太陽系模型上來看,木星和火星之間的小行星帶、海王星之外的科伊伯帶都有大量動隕石、小行星分佈,相互之間的距離看起來十分近,要穿越隕石密佈的天體帶似乎非常困難。
7樓:請叫我小軒女
要穿越隕石密佈的天體帶似乎非常困難的,但是通過非常專業的技術。
8樓:邸衣
肯定不是巧合,他們都是有科學依據的,任何事情都不是偶然。
9樓:顯顯
其實,在旅行者一號發射之後,很多人就懷有擔心和疑問,在飛往木星的途中,能不能躲過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
10樓:網友
在飛往木星的途中,能不能躲過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畢竟那裡有數量眾多的小行星。當然,現在我們是知道,旅行者一號毫無阻礙通過了小行星帶。
11樓:探索未知
離飛出太陽系還遠的很!
旅行者1號飛了40年,它用的是什麼電池?
旅行者號使用的是連安燃料和熱核動力,這些核燃料可以 到年到年之間,旅行者號就會在宇宙中和人類失去聯絡。旅行者一號已經飛行了年,利用的是鈽同位素電池,多年來一直能夠聯絡和發射訊號,在太陽系外側環境不同,飛行器接收到的訊號發生了變化,據此認為它已經飛入了星際介質。兩枚核電池,可以支援旅行者號飛翔到年作用...
旅行者1號2號有望回來麼?既然2025年失去聯絡,但是它也不受控制啊?或者多年以後它又會飄回地球呢
回不來了,他們的方向是向著太陽系外面的,不受控制就是沒法調整方向了。飄回地球可能性太小了,若是被某個星球給甩回太陽系 像彗星似的 或許可能 幾乎不存在這種可能性。對他來說,在抄 外太空漂泊就不錯了,不用像卡西尼那樣自毀。而且旅行者還帶著象徵人類文明的金碟,肩負著尋找地外文明的任務。他們都使命就是這樣...
旅行者1號探測器是什麼時候發射的
旅行者1號探測器又名航行者1號,是一艘無人外太陽系太空探測器,重815千克,於1977年9月5日發射,目前 2005年 仍然正常運作。它同時也是離地球最遠的人造飛行器。旅行者1號已經進入太陽系最外層邊界,並即將飛出太陽系,目前處於太陽影響範圍與星際介質之間,距離太陽140億千米 90天文單位或87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