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情的詩句傳情的詩句是什麼
1樓:懂視生活
傳情的詩句有:奈新燕傳情,不傳訊息但傳情。
傳情的詩句有:柳眼傳情,不傳訊息但傳情。注音是:ㄔㄨ一ㄥ_。結構是:傳(左右結構)情(左右結構)。拼音是:chuánqíng。詞性是:動詞。
傳情的具體解釋是什麼呢,我們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為您介紹:
一、詞語解釋【點此檢視計劃詳細內容】
傳情chuánqíng。(1)傳遞情意(多指男女之間)。
二、引證解釋。
傳達情感、情意。引晉嵇康《聲無哀樂論》:「夫喜、怒、哀、樂、愛、憎、慚、懼,凡此八者,生民所以接物傳情,區別有屬,而不可溢者也。
唐劉商《液念胡笳十八拍·第六拍》:「是非取與在指_,言語傳情不如手。」明胡應麟《詩藪·近體下》:
至其用意之工,傳情之婉,有唐人竭精_力不能追步者。」
三、國語詞典。
傳達情意。四、網路解釋。
傳情傳情,指傳遞情意(多指男女之間)。如:魚雁傳情。
關於傳情的詩詞。
花發沁園春·曉燕傳情》《法曲第二·青翼傳情》《踏莎行·柳眼傳情》
關於傳情的單詞。
makeeyesatogle
關於傳情的成語。
傳風煽火眉目傳情火盡薪傳傳風_火。
關於傳情的詞語。
傳風_火治譜家傳飛眼傳情火盡薪傳青鳥傳信十口相傳流傳千古眉眼傳槐桐情眉目傳情祖傳秘方。
關於傳情的造句。
1、東風夜放花千樹,月兒圓,星點綴,香車寶馬堵滿路,鞭炮聲,煙花綻,一派歌舞昇平,花燈吐豔迎佳節,簡訊傳情祝福熱。祝元宵節快樂!
2、乙個話劇演員,不僅要求口齒伶俐,還要擅長眉目傳情。
3、本有一絲牽掛,不能二目傳情,輾轉三思而定,只願四海昇平,哪想五更難眠,卻又六腑思念,終遇七夕佳節,祝福八方相傳,坦露九鼎真言,欲成十全美眷!
4、中秋快到了,有人簡訊搞笑,有人簡訊整蠱;有人簡訊傳情,有人簡訊祝福;我沒有那麼多花樣,只有送上一句輕鬆的問候:預祝中秋快樂!
5、鉛埋坦所以,手機的地位日益凸現———幽期密約是它,傳情達意是它,東窗事發是它是它還是它。
帶傳情的古詩詞
2樓:幻影乊叢中
1、引得傳情。
宋] 張炎 《蝶戀花·濟楚衣裳眉目秀》
2、言語傳情不如手。
宋] 王安石 《胡笳十八拍十八首》
3、言語傳情不如手。
唐] 劉商 《琴曲歌辭·胡笳十八拍》
4、傳情每向馨香得。
唐] 薛濤 《牡丹》
5、不肯傳情。
宋] 晁端禮 《雨霖鈴·槐陰添綠》
6、柳眼傳情。
宋] 曾協 《踏莎行·柳眼傳情》
7、曲裡傳情。
宋] 辛棄疾 《惜奴嬌·風骨蕭然》
8、青翼傳情。
宋] 柳永 《法曲第二》
9、斷環書素傳情久。
宋] 晏殊 《紅窗聽·淡薄梳妝輕結束》
10、桃葉傳情竹枝怨。
唐] 劉禹錫 《堤上行三首》
11、裙翠傳情。
宋] 高觀國 《解連環·浪搖新綠》
已摺疊2條高觀國的查詢結果。
12、屢欲傳情。
宋] 史達祖 《解佩令·人行花塢》
13、傳情每向馨香得。
唐] 薛能 《牡丹四首》
14、不傳訊息但傳情。
唐] 李璟 《望遠行·玉砌花光錦繡明》
15、傳情寫念長無極。
唐] 李康成 《玉華仙子歌》
16、此處不傳情。
唐] 王建 《傷近者不見》
17、家事既傳情思穩。
宋] 曹涇 《次胡餘學同年四首》
18、鬥豔傳情世不知。
唐] 李鹹用 《巫山高》
19、不傳訊息但傳情。
唐] 李煜 《望遠行·碧砌花光照眼明》
20、曉燕傳情。
宋] 黃公升 《花發沁園春·曉燕傳情》
21、奈新燕傳情。
宋] 程垓 《玉漏遲·一春渾不見》
22、隱語傳情。
宋] 賀鑄 《偶相逢/訴衷情》
23、琢玉傳情。
宋] 鄭覺齋 《念奴嬌·捲簾酒醒》
24、碧雲傳情何處郎。
宋] 張耒 《君家誠易知曲》
25、十三雁足傳情遍。
明] 楊慎 《泛蓮池晚歸》
26、謝傳情高世俗疏。
宋] 李至 《再獻一章聊歌盛美亦次前韻庶達下情蓋採群情》
形容人間真情的詩句,形容人間真情的詩句
情真意切 情深似海 手足情深 助人為樂 肝膽相照風雨同舟 赤誠相待 生死相依 形影不離 血濃於水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 送元二使安西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李白 送孟浩然之廣陵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 贈汪倫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 別董大 海上生...
關於儒雅的詩句,關於博雅的詩句
詠懷古蹟 五首其二 杜甫 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悵望千秋一灑淚,蕭條異代不同時。江山故宅空文藻,雲雨荒臺豈夢思。最是楚宮俱泯滅,舟人指點到今疑。驀山溪 傅自得 洪鈞轉處,都在薰陶內。瑞世得奇才,贊化工,協調和氣。雄詞健筆,談笑斡千鈞,餘閒手,尹王畿,治行稱尤異。雍容儒雅,早合登高位。天路踏...
關於風沙的詩句,關於沙子的詩句
1秋日bai送河北從事 北風沙漠地,吾子遠du從軍。官路雖非遠zhi,詩dao 名要且聞。專 蟬悲欲落日,雕 屬下擬陰雲。此去難相戀,前山摻袂分。2橫吹曲辭.雨雪曲 邊聲四合殷河流,雨雪飛來遍隴頭。鐵嶺探人迷鳥道,陰山飛將溼貂裘。斜飄旌旆過戎帳,半雜風沙入戍樓。一自塞垣無李蔡,何人為解北門憂。關於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