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眾心理的控制變數有哪些

2025-04-12 11:00:24 字數 2142 閱讀 5530

1樓:網友

從眾心理的控制變數有如下幾種:

1.霍桑效應。

這是在美國一家工廠中的乙個實驗產生的結果。當被觀察者知道自己成為觀察者,而改變行為傾向的效應。

2. 安慰劑效應。

病人實際閉高上並沒有獲得有效**,但卻「預料」或「相信」**有效,而讓症狀舒緩的的現象。實驗組接受這種處理會產生這種效應。

3. 約翰亨利效應。

被試轎判尺知道自己在控制組並且要和實驗組競賽的情況下,超常發揮的衝扒現象。

從眾心理的從眾因素

2樓:稻子

1、群體因素:一般地說,群體規模大、凝聚力強、群體意見的一致性等,都易於使個人產生從眾行為。

2、情境因素:這主要有資訊的模糊性與權威人士的影響力兩個方面。即乙個人處在這兩種情況下,易於產生從眾心理。

3、個人因素:這主要反映在人格特徵、性別差異與文化差異等三個方面。一般地說,智力低下、自信心不足、性格軟弱者,較易從眾;又婦女比男子容易從眾;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其從眾表現有一定差別。

就個人從眾的發生看,從眾可能是盲目的,也可能是自覺的;可能是表面的順從,也可能是內心的接受。而就其意義說,從眾可能是消極的,也可能是積極的。

1.你是如何理解「從眾行為」的?影響從眾行為的因素有哪些?

3樓:網友

心理學術語。是指個體在群體的壓力下改變個人意見而與多數人取得一致認識的行為傾向,是社會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種社會心理和行為現象。

影響因素。1、群體因素 (1)群體的一致性 (2)群體的規模 (3)群體的專長性。

2、個體因素 (1)消費者的自信心 (2)消費者的自我介入水平 (3)消費者對群體的忠誠程度。

什麼因素會影響大眾選擇從眾?

4樓:民生無小事

影響從眾的主要因素包括群體一致性、群體規模、群體凝聚力。

在一定範圍內,人們的從眾性隨著群體規模增大而增大。群體凝聚力越高,個體對群體的依附心理越強烈,越容易對自己所屬群體產生強烈的認同感。個體在面對一致性的群體時所面臨的從眾壓力是非常大的。

影響個體從眾的原因:行為參照,在情境不確定的時候,其他人的行為最具有參考價值;對偏離的恐懼;與群體融合的需要,與群體成員保持一致可以使人更容易被成員接受。

調查某個因素對結果的影響必須要控制變數嗎

5樓:渾長直

在一般的研究專案中,使用調查問卷都是必不可少的乙個環節。而調查問卷結果的有效性對研究專案結論有較大影響,其中從眾心理佔了影響因素的一部。

分。為了防止研究結果因調查問卷結果的有效性產生過大的偏差,本課題組開展。

了關於從眾心理對於調查問卷有效性的研究。

通過使用調查問卷,控制變數法以。

及設定對照組等方法得到研究所需資料,經過分析後得出結論:

從眾心理對於調。

查問卷的有效性有一定影響,並針對產生的影響分析容易受以及不容易受從眾心。

理的調查問卷選項型別。

什麼是從眾行為,從眾行為產生的原因及影響因素,如何看待從眾行為?

6樓:匿名使用者

從眾,是人類由於其社會性而存在乙個非常普遍的現象:經常在一起交流的人由於互相影響,因此他們往往具有類似或者相近的思想。

從眾行為,是指個體在群體的壓力下改變個人意見而與多數人取得一致認識的行為傾向,是社會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種社會心理和行為現象!

社會心理學已經證實,人們具有從眾心理(conformity),當決策者行動時,常常考慮他人的判斷和行為,即使知道其他人是一種從眾行為,完全理性的人也會參與其中並採取類似的行為。

管理心理學認為,從眾行為的產生受個體對事物的瞭解程度、情境因素、個體特徵多方面因素影響。人們的從眾行為有表面與內心兩個層面,表現為表面從眾、內心也接受;表面從眾、內心卻拒絕;表面不從眾、內心卻接受;表面不從眾、內心也拒絕四種情況。

比如,在風險資產市場上,從眾行為(羊群行為)的心理偏差常常出現於各類投資者中,它是投資者心態模型的重要形式,是「群體壓力」或「社會影響」等情緒下貫徹的非理性行為,投資者的從眾行為對風險資產的**具有重要影響。

7樓:匿名使用者

我認為就是沒有自己的主見,盲目跟風就是從眾行為,

誰能告訴我控制變數法的小實驗啊,要那種可以在家裡做的謝謝了

生物實驗 泡蒜苗 用兩個相同的碟子,每個碟子內放十頭大蒜,一個碟內加水,另一個不加水。把兩碟蒜都放在窗臺下,幾天後,可以觀察這個對照實驗。本實驗僅有一個變數 水 控制變數法中的 變數 是什麼啊?物理的控制變數法和生物的控制變數法一個意思嗎?解釋具體點謝了,是一個意 bai思。所謂變數du,就是影響規...

關於讓人不盲目從眾的名言有哪些

1 不要做列隊毛蟲。2 沒有個性的人是為別人活著。3 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裡。4 三人成虎。5 從眾心理是創新的最大敵人。6 敢為天下先。7 知道事物應該是什麼樣,說明你是聰明的人 知道事物實際是什麼樣,說明你是有經驗的人 知道怎樣使事物變得更好,說明你是有才能的人。8 國家事大,不限常禮。9 天...

從眾與去個性化有什麼區別,心理學中說的個人化和個性化有什麼區別

從眾和去個性化都是 社會心理學 所包含的內容,是個體與社會互相作用下產生的行為。從眾是個體身處在人群中會讓自己受到多數人的影響,讓自己的判 意識和行為符合多數人是選擇和行為方式,遵從多數人的意見。去個性化是指個體在群體中或與群體一起從事某種活動時,個體對群體的認同,或以群體自居,使個體的個性溶化於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