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完3 2的對應的大學,可不可以考別的大學?

2025-04-13 00:55:26 字數 1945 閱讀 5441

1樓:西峽口

可以,當然可以含洞,上完3+2對應的大桐宴學就是談輪枯大專學歷。

2樓:山海孟姜

可以的,國家承認學歷就可以。

3+2可以考高考嗎

3樓:清心

不可以。按照教育部的規定,具有高等學歷教育資格的在校學生,不能參加普通高考、對口高考的。所以在讀大專不可以參加對口高職高考考試,也不能參加普通高考報名和考試,具體規定以省教育廳的規定為準。

2015年起,高考逐步取消體育特長生、奧賽等6項加分專案。

2019年,教育部嚴禁宣傳「高考狀元」、「高考公升學率」,加強對中學高考標語的管理,堅決杜絕任何關於高考的炒作。

2021年2月19日,教育部發出《教育部關於做好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明確,2021年全國統考於6月7日舉行。

4樓:小朋學長

3+2中專是不可以考高考的。

3+2指的是中專院校與大專院校聯合辦學,在中專完成3年學習後,再到聯合所辦學校完成2年課程,拿到大專畢業證,前3年實行中專收費標準、分段式教學,後2年實行大專收費標準。

上2年中專後再上3年大專也就是中高職三二分段制。三二分段制學生需在中專學習階段參加「三二分段」中職接高職統一考試,成績合格者轉入高等院校完成兩年大專學習,發兩年制大專文憑。

五年一貫制和3+2的區別:

證明不同:3+2是由中職學校和普通高校聯辦的,一般情況下前三年在中職學校就讀,後兩年在普通高校就讀;五年一貫制是在高職院校進行為期五年的學習。

學制不同:3+2前三年學習中專課程,然後參加「三二分段制」轉段考試,合格後進入聯辦的普通高校就讀兩年的大專課程;就讀五年一貫制的學生無轉段考試。

5樓:小老爹

你在上學階段肯定是不好參加高考的:如果你處於3年中職的階段,中職相當於高中,你還沒有中職畢業,學力夠不到普通高中,不能報名高考,如果你處於2年高職階段,你已經是高校在讀學生了,也不能報名高考。你可以3年中職後不去上高職,中職畢業是可以以同等學力社會考生報名普通高考。

你也可以高職畢業後以同等學力社會考生報名普通高考。但這兩個方法都有乙個嚴重的問題:你的高中的知識基礎可能跟不上,如果報考了考不到本科,還是隻能考大專,那還不如把3+2上好了,出來也是大專!

6樓:夏祭

可以以社會人士身份參加,應該也可以專公升本。。。想跟高三應屆畢業生一樣是不行的。

讀了3+2還能不能考本科

7樓:腦袋控控

讀了3+2還能考本科。

3+2大專是可以專公升本的。3+2學院是初中生入學的一種學校制度,一般是兩年初中,三年大專。普通高校的招生物件是高中畢業生,學校學制為三年。

不管是3+2的大專還是普通大專,等到畢業合格後,都可以選擇優秀的本科上學,所以是可以專公升本的。

事實上3+2大專原本是為了擴大學生的生源,發展規模的學校和教育階梯,現在中專文憑已經基本退出教育的圈子了。現在在外面就業大專已經是最低的門檻了,而中專一般偏向技工類,就業市場已經出現大幅度萎縮。

專公升本相對來說是比較難的,但是隻要經過考試,並且考上了,幾乎都能獲得本科證和學士學位證。近年來,從國家、學校和學生自身的角度來看,這是解桐舉決大專生真正社會問題的理想途徑。

自考報考條件:

1、必須是具有國家承認的國民教育序列專科以上學歷方可報考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本科段。盯橋。

2、非國民教育序列的黨校及幹部函授大學專科畢業人員,不具備參加自考本科段考試的資格。

3、參加本科段考試的考生,應持專科畢業證書和本人身份證到當地該專業的報名點報名。報考與所學專科專業不同的本科,根據專業的不同需要加試相應的課程局則碧。

4、報考本科段的具體規定參見所報專業的開考計劃。

本科可不可以考CMA

同學你好,很高興為您解答!本科 只接受經過教育部認可的本科學位,只有學歷證書而沒有學位將不予接受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您解決問題,如您滿意,請採納為最佳答案喲。高頓祝您生活愉快!本科可不可以考cma?同學你好,很高興為您解答!資格條件 1 研究生及以上 經過教育部認可的碩士或博士學歷均可以接受 2 本...

這樣的女生可不可以交往,這樣的女孩可不可以繼續交往

你喜歡她就去追嘍,真心喜歡一個人,是不該計較她的過往的,祝你們能在一起,幸福美滿。這要看你的了,如果在不影響雙方學習的基礎上而雙方又互有好感,可以考慮交往,至於家庭背景和她以前處過三個物件我認為這不是問題,不管是她的問題還是男生的問題,只要你真心喜歡她,就應該能夠包容她。人孰無過,只要改了就ok了!...

可不可以幫我算算我的生辰?男,可不可以幫我算算我的生辰八字?男,2025年07月10日20時45分謝謝

出生年的重量 1941 6錢 1942 8錢 1943 7錢 1944 5錢 1945 1兩5 1946 6錢 1947 1兩6 1948 1兩5 1949 7兩 1950 9錢 1951 1兩2 1952 1兩 1953 7錢 1954 1兩5 1955 6錢 1956 5錢 1957 1兩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