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的社會主要矛盾 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什麼的矛盾?

2025-04-15 01:35:26 字數 1724 閱讀 2573

1樓:哲學和社會科學探索者

是原來的主要矛盾。注意:

1、新表述和先前的論斷。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2017-10-18十物判九大報告。

在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以後,我國所要解決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1981-06-27關於建國山歲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

2、轉化原因和新的要求。

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轉逗螞睜化既是已往為解決矛盾而進行偉大實踐的歷史效果;又是今後為解決矛盾而進行偉大實踐的新起點,需要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

你如何理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2樓:網友

1.黨對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認識和判斷是與時俱進不斷更新的。

2.這一重信爛要論斷棚侍反映了我國社會發展的巨大進步,反映了發展的階段性特徵,對黨和國家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3.作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的重大判斷,是確定黨和國家中心任務、推動社會發展進步的重要前提,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4.人民希望國家安定團結、繁榮昌盛,社會鏈坦吵文明和諧、公平公正,環境藍天白雲、綠水青山。希望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老百姓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能夠得到很好的解決,既要有「獲得感」,還要有生活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

的「幸福感」「安全感。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還只講「物質文化需要」已經不能真實全面反映人民群眾。

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需要。

例舉體現「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的時政或個人經歷的事例。

3樓:物流鄭學姐

目前總體小康已經實現,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從1978年的156美元增長到2016年的8000美元以上。隨著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需要呈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特點,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更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這說明,人民群眾的需要在領域上拓寬了,在重心上變多了,在質量上提高了,只講「物質文化需要」顯然已經不能真實全面反映人民群眾的願望和要求。

4樓:匿名使用者

舉個例子,以前村裡孩子,能上學就行,現在孩子,家長會挑著找好學校上學,為什麼學區房貴,尤其是好學校周圍,就是這個理!

如何理解新時代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需要及其影響因素?

5樓:信必鑫服務平臺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和嚮往,是不同時代人民的共同追求,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新的歷史條件下,人民所需要的美好生活則具有更加深刻的意義和更加豐富的內涵。

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對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長;不僅包括客觀性的生活需要,亦將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等主觀性的需求納入考量範圍。邁向新時代,人民不僅在經濟需求上由原來的基本生活滿足型轉向綜合發展型和富裕提公升型,更是在政治生活上要求民主法治,在文化生活上要求精神文明,在社會生活上要求公平正義,在生態文明上追求美麗中國;

社會的主要矛盾和社會的基本矛盾,社會的主要矛盾和社會的基本矛盾有什麼區別

1.社會的基本矛bai盾是生產 du力和生產關係之間的zhi矛盾,上層建築和經濟基礎dao之間的矛盾內。社會的主 要矛盾是指在容一歷史時期或某一階段中佔主要 支配地位的矛盾。也就是說,在複雜的事物的發展過程中,有許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種是主要矛盾,由於它的存在與發展,規定或影響著其他矛盾的存在和...

怎麼認識近代中國的社會矛盾?主要矛盾,主要任務分別是什麼

近代中國的社會矛盾 中華民族與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及人民大眾與封建主義的矛盾。主要矛盾中華民族與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主要任務分別是反帝反封建的任務。求採納!怎樣認識近代中國的社會性質?主要矛盾和兩大歷史任務是什麼 怎樣認識近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兩大歷史任務及其相互關係 一 主要矛盾 中華民族和外來侵...

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務是什麼

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根本任務,是進一步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逐步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並且為此而改革生產關係和上層建築中不適應生產力發展的方面和環節。必須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為主體 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 多種分配方式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