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掉孩子對「玩具」的迷戀?

2025-04-15 10:25:33 字數 2756 閱讀 9048

1樓:辰星

這個問題有異議,何謂迷戀,何謂改正。

我在從事中學教育的那段時期,最讓老師頭痛的便是學生坐不住,或者人坐那兒,神卻飛遠了。

這就是專注力的問題,而這個問題,它的緣起就在幼童時期,五歲之前是培養孩子專注力的最佳時期,而三歲的孩子,就大概看得出這孩子學習專注力如何。

與小學老師所說的孩子乖,規矩有所不同的是,專注力並不指孩子一定要坐在那裡動都不動,而是他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對事物的理解和學習之中。

這種專注力從何而來?

其實並沒有我們大人以為的那麼玄乎,很多孩子生來天性本來就是聰明好學的,好奇是人的天性,在孩子小時候對手中東西感興趣,就是他們在培養自己專注力的時候。

大人不知道,總覺得玩物喪志,一看到小孩喜歡玩具,喜歡動畫片,喜歡電視遊戲,就如臨大敵。

孩子本身就是從玩中學習,乙個人終其一生所尋求的價值感和成就感不過就是從自己感興趣的事物中做出一點有意思的結果,可惜好多大人自己都沒領悟,自然害怕孩子也不務正業。

對玩具的迷戀也好,對電視的痴迷也好,對遊戲的熱衷也好,其實從某方面來講,正是孩子聰明好學的表現,家長要做的不是焦慮和擔心,以致於頻頻打斷孩子正在做的事情,反而影響孩子專注力的培養。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引導多於訓責,觀察多於干涉,寬容多於焦慮。

而要做到這幾點,家長自己就要多做心理建設,多放遠目光。

很多時候,家長害怕孩子的某些行為,並不是家長們所以為的幫助孩子,而是擔心孩子不能成為自己想要的那樣。

可是,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並不是家長想要他長成什麼樣就成為什麼樣。

所以不要老想著,改掉,孩子的毛病或者問題。

薩提亞曾說過,問題本身都不是問題,怎麼應對才是問題。

2樓:網友

孩子喜歡某乙個玩具,不一定是一件壞事哦。

記得自己小時候,特別喜歡乙個藍布娃娃,哪怕睡覺的時候都要抱著她一起入睡。因為我覺得這個布娃娃是自己最好的朋友和夥伴。這個布娃娃陪我度過了非常有趣和美好的一段時間。

後來,遇到更多更好玩的事情,那個布娃娃也漸漸從我的生活中從主角變成配角了。所以,弄清楚孩子為什麼迷戀玩具,不要單純覺得孩子迷戀某種玩具是個問題。

隨著時間的改變,孩子們會對自己曾經迷戀的玩具變為平常,但那段美好的記憶可能會是孩子美好的童年記憶。

3樓:抽轉組

玩是孩子的天性,和大人迷戀iphone一樣,現在有可以用的,出了新的還是迫不及待想要嘗試。享受自己的玩具,增加豐富的活動,請孩子認識大自然,結交小朋友。一般來說孩子的這種戀物行為會隨著逐漸長大而慢慢消失,如果是生活在城市的,小孩子的童趣就很少,唯有寄託於玩具了。

小孩子如果在生活中少了什麼東西,他們就會迷戀物質來作為補償和替代,可以帶他們去外面玩一玩,鼓勵他們去嘗試新玩法,用這些方法來剋制他們對玩具的迷戀,讓他們感受到父母的關愛,從而減輕孩子對玩具的關注。

孩子的玩具有很多,該如何控制他的玩具癮?

4樓:一生所愛

孩子是父母和家庭比較關注物件,畢竟孩子的成長和發展是每一位父母都離不開的,孩子的教育離不開父母,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孩子的未來更離不開父母,如果孩子比較喜歡玩玩具,這個必須要從小就控制好孩子玩玩具方式,不能夠讓其上癮。

一、首先是控制玩玩具時間。

首先就是時間的控制可以給孩子說一下,玩玩具的時間在半小時或者一小時有了時間的限制,那麼孩子就知道去玩玩具,肯定要有時間限制,那麼就不會長期或者繼續玩下去,這樣他能夠控制自己,不會讓自己玩物喪志,但時間如果到了家長可以暫時不忙提醒孩子看孩子是否有主動的停止玩玩具的動作,如果有說明孩子還是有自控能力,如果沒有那好家長就可以側面的提醒一下孩子。

二、分散孩子注意力。

分散孩子玩玩具注意力,這是乙個比較好的方法,孩子在玩玩具已經超過相應的時間以後,那麼作為父母的就不能夠立刻制止孩子停止玩玩具,可以選擇使用一些掃地拖地或者做家務,以及其他的工作,來分散孩子注意力,讓孩子將玩玩具的心情放到其他事情上來,這樣孩子就沒有心情玩玩具了,而且父母可以在做其他事情時讓孩子能夠感覺到其意義要比玩玩具要好。

三、多陪孩子交流。

當然父母可以多陪孩子交流一下,交流都比孩子玩玩具要更有意義,畢竟交流是可以給孩子傳遞相應資訊,轉達相應的人生忠告,能夠幫助孩子在整個社會生活以及未來的發展中起到相應的作用,如果只是讓孩子玩而不管孩子,那麼孩子很容易沉迷於玩玩具的事情上,而不安心做其他事情,以後在管教孩子的時候也比較的麻煩,所以說作為父母一定要多陪孩子交流,多陪孩子做遊戲。這樣也就很好的控制孩子玩玩具時間。

5樓:小美美學姐

樹立孩子的一種意識,讓他把玩具全部都收拾起來,要有一種愛護的意識,玩壞了再去買新的。

6樓:努力學習拼搏快樂

你可以告訴他,玩具是他的朋友,你願意這麼對待你的朋友嗎,另外,如果你老是和你的朋友在一塊玩。他們也會嫌你煩的。

怎麼改掉孩子玩具的迷戀 如何改掉孩子玩具的迷戀

7樓:謙遜還清新的小薩摩耶

1、拒絕寶寶的購買要求。家長可以堅決地拒絕攜山寶寶的要求,不管寶寶是哭鬧還是不依不饒,只要堅持住了第一次,以後再次拒絕寶寶的時候就會容易很多。很多家長可能是因為受不了寶寶只能看著別人玩玩具的眼巴巴的可憐樣子,而選擇答談物應含隱液寶寶購買新玩具的要求,但其實寶寶對這類情景的適應情況也許會比家長想像的要好。

2、寶寶對已有的玩具常常玩過之後就失去興趣了,而對沒見過的就會想要購買、擁有,逐漸就會對買玩具上癮。家長可以邀請別的小朋友到家裡玩,寶寶平時玩膩了的玩具,在別的小朋友看來可能就是很想得到的「寶貝」,看到別人玩出新的花樣,寶寶也會被吸引,就可能會發現玩具的新價值。並且有了小朋友一起玩,寶寶就不覺得孤單,也會減少對玩具的依賴。

如何讓孩子改掉壞習慣,怎麼讓孩子改掉生活中的壞習慣

有一句這樣的諺語 播種行為便收穫習慣,播種習慣便收穫性格,播種陛格便收穫命運。好的習慣,便可使人終身受益。反之,不好的習慣也會讓人終身受累。面對孩子的種種不良習慣,家長首先應該弄清楚形成這些壞習慣的原因,然後對症下藥,採取不同的方法對待,這樣才能徹底地改正孩子的毛病。第一,告訴孩子正確的做法。例如,...

怎麼樣讓孩子改掉壞毛病,如何改掉小孩子的壞毛病?

這個問題 我相信很多的家長遇到過 其實問題不難 只是看你們自己做家長的想法和態度我給你出個辦法 發現孩子偷拿家裡的錢 當天 不管有多忙 家長一定要抽出時間 晚上吃完飯 把孩子單獨喊到房間裡 家長不要太多 乙個人就足夠 最好是爸爸 額第一步 問清楚事實 不要冤枉孩子 第二步 孩子承認事實後 對他說清楚...

父母發怒把孩子的玩具扔掉對孩子有什麼傷害?

第一,心理傷害,有可能導致孩子膽怯 懦弱。父母把孩子心愛的玩具扔掉,這是暴力行為,不僅讓父母形象大打折扣,有的孩子判如甚至因此留下心理陰影,他們會害怕和父母交流,生怕父母情緒不穩定再做出如此行為,也會導致孩子效仿暴力行為,長此以往,孩子也會像家長一樣暴力,遇到事情他們不講拆公升道理,只想著用武力去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