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折柳」的含義,古詩中 折柳 寓意什麼?

2025-04-15 10:35:33 字數 3143 閱讀 7647

古詩中"折柳"寓意什麼?

1樓:網友

折柳:即《折楊柳》笛曲,樂府「鼓角橫吹曲」調名,內容多寫離情別緒。曲中表達了送別時的哀怨感情。

此夜曲中聞折柳」,今夜,縹緲的笛樂中,我聽到了思鄉懷親的《折楊柳》。笛樂飄飄,如此動人,究竟吹的是什麼曲子呢?「折柳」,即《折楊柳》,漢代橫吹曲名,內容多寫離別之情。

如《舊唐書·樂志》載北朝流傳的一首《折楊柳枝》:「上馬不捉鞭,反拗楊柳枝。下馬吹橫笛,愁殺行客兒。

歷代文人仿作的《折楊柳枝》曲辭,也都是抒發離愁別緒的。在這裡,折柳既可理解為聽到的是一首折柳曲,還可理解為在樂曲中聽到了折柳的意緒。「柳」諧音「留」。

古人送別親友時,折柳相贈,暗示留戀、留念的意思。折柳既是一種習俗,也代表乙個場景、一種情緒。古人還有折柳寄遠的習慣,是盼遠遊親人早歸的意思。

2樓:你我不是對的人

折柳,古人離別時,有折柳枝相贈之風俗。最早出現在漢樂府《折楊柳歌辭》第一中。折柳」一詞寓含「惜別懷遠」之意。

我國的古代,親朋好友一旦分離,送行者總要折一支柳條贈給遠行者。人們離別時折柳相送,在思念親人、懷念故友時也會折柳寄情。

常見的解釋是,「柳」諧「留」音,贈柳表示留念,一為不忍分別,二為永不忘懷。但是,這種解釋我們感到很單薄,不足以完全令人信服。折柳送別作為一種非常普遍的文化習俗,恐怕不是乙個「諧音」就能解釋清楚的。

因此,古代就有人從另外的角度探求這其中的緣由。如「送行之人豈無他枝可折而必於柳者,非謂津亭所便,亦以人之去鄉正如木之離土,望其隨處皆安,一如柳之隨地可活,為之祝願耳。」柳樹和其他樹木相比,其特點是「隨地可活」,這正可以拿來祝願遠別的人,到了異地後,隨遇而安,能夠很快地融入當地的人群中,一切順遂。

這一說法便有了深刻的哲理性和更高的文化品味。

3樓:網友

春夜洛城聞笛 / 春夜洛陽城聞笛。

李白 〔唐代〕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折柳:即《折楊柳》笛曲,樂府「鼓角橫吹曲」調名,內容多寫離情別緒。曲中表達了送別時的哀怨感情。

所以,古人詩中多以折柳寓意送別,離別之情。

4樓:網友

「析柳相贈」是古代送別的一種習俗。「柳」「留」諧音,表達對即將離別的親友的挽留之情。笛曲中有「折柳」曲,曲子有惜別懷遠之意。

詩中抒寫的是思鄉之情,而這種思鄉情是從「聞折柳」曲聲引起的,可見,「折柳」是關鍵。

5樓:神奇葩說

「折柳」是古人離別時的一種風俗。「柳」即為諧音「留」,寓意「惜別懷遠」,最早出現在漢樂府中的《折楊柳歌辭》一中。古人在離別時贈以柳枝,以「折柳」之寓,來表示自己對友人或對親人的依依不捨之情,以及對其此去前景的懷念與擔憂之情。

6樓:仨字精

折柳:即《折楊柳》笛曲,樂府「鼓角橫吹曲」調名。胡仔《苕溪漁隱叢話》:

樂府雜錄》雲:『笛者,羌樂也。古曲有《折楊柳》、《落梅花》。

故謫仙《春夜洛城聞笛》雲:『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杜少陵《吹笛詩》:『故園楊柳今搖落,何得愁中曲盡生?』王之渙雲: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皆言《折柳曲》也。」一方面內容多寫離情別緒,一方面又暗含一種習俗:

人們臨別時折柳相贈。柳:暗指「留」。

7樓:互信互助互愛

「柳」、「留」諧音,古人在送別之時,往往折柳相送,以表達依依惜別的深情。這一習俗始於漢而盛於唐,漢代就有《折楊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達惜別之情。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說的是今夜聽到《折楊柳》的曲子,又有何人不引起思念故鄉的感情呢? 表達了詩人內心不捨的情感。

春夜洛城聞笛》是唐代詩人李白創作的一首詩。此詩抒發了作者客居洛陽夜深人靜之時被笛聲引起的思鄉之情,其前兩句描寫笛聲隨春風而傳遍洛陽城,後兩句寫因聞笛而思鄉。全詩扣緊乙個「聞」字,抒寫自己聞笛的感受,合理運用想象和誇張,條理通暢,感情真摯,餘韻無窮。

8樓:拱昱

古人向來有「折柳送別」的習俗,李白的《勞勞亭》曰:「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

9樓:網友

解答:「折柳」一詞寓含「惜別」之意。

我國有「折柳送行」的習俗。

10樓:匿名使用者

送別古人送別時有折柳的習慣。寓意期盼行人早歸。

11樓:南風知意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12樓:網友

古詩中「折柳」寓意著:離別,送別。

13樓:網友

《春夜洛城聞笛》中,「折柳」的寓意是《折楊柳》曲的省略說法。《折楊柳》是胡笳與笛子的曲目名,取名《折楊柳》,其曲子往往與離人惜別和遊子思鄉有關。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客居之夜聽到《折楊柳》的樂曲,誰又能不生出懷戀故鄉的深情?當時李白客居洛城,大概正在客棧裡,偶然聽到《折楊柳》的笛聲而觸發故園情。

聽到笛聲以後,詩人觸動了思鄉的情懷,於是第三句點出了《折楊柳》曲。古人送別時折柳,盼望親人歸來也折柳。據說「柳」諧「留」音,故折柳送行表示別情。

長安灞橋即為有名的送別之地,或指那個地方的楊柳為送行人攀折殆盡。《折楊柳》曲傷離惜別,其音哀怨幽咽。

古詩中"折柳"寓意什麼

14樓:齋寄竹夫春

就是折柳樹的枝條,一般古人送別的時候會折柳,古人送別一般送到河邊渡口,而那裡通常就有很多柳樹。折柳相送也喻意親人離別去鄉正如離枝的柳條,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發芽,好像柳枝之隨處可活。它是一種對友人的美好祝願。

古人的詩詞中也大量提及折柳贈別之事。

15樓:超神方丈

古代「折柳」的寓意是送別,後又引申為思念。

柳音「留」,自《詩經》始柳意象就和送別相關。

昔我去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就通過楊柳的意象表達依依惜別的深情。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中有「渭城朝雨浥清晨,客客青青柳色新」句,是折楊柳送別的名句。

李白有詩:「今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中聽折柳曲,思念家鄉,感情濃烈,非常感人。

除此之外,柳永的詞有「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句也是從折柳引申而來,轉而形容思念的。

折柳寓意是什麼,古詩中 折柳 寓意什麼?

折柳,古人離別時,垍頭有折柳枝相贈之風俗。最早出現在漢樂府 折楊柳歌辭 第一中。折柳 一詞寓含 惜別懷遠 之意。我國的古代,親朋好友一旦分離,送行者總要折一支柳條贈給遠行者。人們離別時折柳相送,在思念親人 懷念故友時也會折柳寄情。折柳 一詞寓含 惜別懷遠 之意 在我國的古代,親朋好友一旦分離,送行者...

留與柳同音古人有折柳相送的習俗,寫出含有此意的詩句

1 春城無處不飛花bai,寒食東風du御柳斜。zhi 韓雄 寒食 2 山dao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 版明又一村。陸游 權 遊山西村 3 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志南 絕句 4 渭城朝雨悒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 送元二使安西 5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杜甫 絕句 6 羌笛何須怨楊...

句古詩中含兩個柳字的是哪句?

未必柳條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長。出自宋代楊萬里的 新柳 柳條百尺拂銀塘,且莫深青只淺黃。未必柳條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長。譯文。百尺長的柳條輕拂過清澈明淨的池塘,柳色尚且還不是深青的,只是淺淺的黃。柳條未必垂到了水中,是因為水中的柳影將它拉長了。註釋。銀塘 指清澈明淨的池塘。且 尚,還。鑑賞。楊萬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