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haders艦長
要是作業就看前幾位的,真想理解含義的話建議看一下山岡簡兄鉛莊八寫的德川家康,內容真實性和細緻度還是可以的,然後就會理解這些話的含義了。我是覺得這幾句攔好應該是提塵蠢取自他自己的、他父輩的和整個家族的經歷。
德川家康的遺訓對我們有什麼啟示?
2樓:網友
【德川家康遺訓】啟示:
第一條:人之一生,如負重遠行,不可急於求成。
第二條:以受約束為常事,則不會心生不滿。
第三條:常思貧困,方無貪慾之念。
第四條:忍耐乃長久無事之基石。
第五條:憤怒是敵。
第六條:只知勝而不知敗,必害其身。
第七條:常思己過,莫論人非。
第八條:不及尚能補,過之無以救。
相傳在德川家康臨終前,為他的後人留下了以「人生,任重道遠」為文首的遺訓。在此之後,他的政權向後傳了14代,而這篇遺訓一直都受到後人的頂禮膜拜,影響深遠,一直到300年後明治維新時才漸漸為人們所淡忘。
但是到了20世紀80年代,德川家康的第二十一代子孫歷史學家德川義宣卻對德川家康的這篇遺訓提出質疑。他提出「德川家康遺訓均為偽作」的觀點,也就是說這篇「遺訓」並不是出自德川家康之手。
他認為在德川家康統治的時代盛行「慶長文體」,而這篇「遺訓」卻顯得過於整齊,這很奇怪;而且德川家康風格樸素,而這篇「遺訓」華而不實,風格也不一樣。儘管德川義宣是德川家族的嫡系後裔,然而他在全面研究自己家族的歷史的基礎上還是公佈了他的觀點。
但是別的學者卻並不這樣認為,因為如果這篇遺訓是偽造的,那麼這個偽造者又是誰呢?畢竟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這篇德川家康的「遺訓」一直都在「指引」著日本人,也正是這篇「遺訓」,才使得德川家康成為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日本人心中的神聖。
所以這應該不會是局外人的偽造,否則誰會為乙個和自己並無關係的人和家族去做這件事呢?倘若是德川家族內部的人,那麼即使這不是德川家康的親筆,但也可以說是得自於德川家康的整個家族利益思想。所以,這篇遺訓還可以說是德川家康的「遺訓」。
怎樣入手《德川家康(共13部)》原作 日本國,山岡莊八
個人覺得將其當作像三國演義之類的書看比較妥當 筆法類似,三實七虛,但如果可能用在高考作文裡添下彩還是不錯的 其引起的社會效應跟三國也很像,因為內容比較生動,屬於日本家喻戶曉級別,因此為乙個民族悉知的作品更能體現乙個民族的文化內涵,所以用來了解日本還是不錯的 就像,三國演義 比 三國志 更適合給他人了...
2025年版本使用德川家康怎樣觸發大阪冬之陣
太閣立志傳的話,只要玩下去,會自動觸發。若是信長之野望,是不會觸發的。德川家康為什麼在關原之戰後隔了14 5年才打大阪之陣?德川家康是一個自相矛盾的偽善者,既希望自己是一個恪守太閣遺命,尊君重義之人 但卻心懷著統一天下的野望。關原的時候至少對外宣稱是支援秀賴啊 求助如何開出這個cg劇情 在豐臣秀吉死...
德川幕府的第一代將軍是誰,德川幕府的歷代將軍都是誰?
德川家康,天文11年12月26日 元和2年4月17日 1543年1月31日 1616年6月1日 日本戰國時代末期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江戶幕府的第一代將軍。生於名古屋附近的岡崎,為岡崎城主鬆平廣忠的正室之子 長子為阿久所生 原姓鬆平氏,小名竹千代,初名元信,後改名元康,最後改名家康,1566年奉敕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