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產隊時期,「工分」和「義務工」有啥關係

2025-04-20 09:41:04 字數 2860 閱讀 7385

1樓:好的情感需要互相成全

在生產隊。時期,工分。

和義晌乎務工是不一樣的。工分能夠反映這個人每天干活的多少,多勞多得,少勞少得。義務工是指義務奉獻,比如某個地方修水庫或者修路,就需要讓各個村出一些義務工,是會包吃包住的,但並不會給工分也不會給錢。

一般來說,是每個人輪流去的,因為這是一種義務工作,是在建設基礎設施。若所有的人都不願意去幹義務工的話,水庫就修不成,路也是凹凸不平的,走起衡悉來非常的煩人。

如果不是看以往的歷史片或者電視劇集,估計很多人都不知道工分是什麼。這就是對於工作的一種記錄,一般來說,男性的工分是9~10分,女性的工分是6~7分。畢竟男女之間在體力方面存在差距,比如說割一畝的水稻,男性需要兩小時,女性就需要三小時,在這種情況下,得到的工分自然也是不一樣的。

再根據幹了咐謹乎多少,可能會進行增或者減。如果幹的比較好的話,超額完成了任務,還多幹了一些,就有可能得到10分。女性亦是如此,所以在這方面還是比較公平的。

義務工就是我們所說的義務勞動是每個人都需要做的,畢竟那個時候物資比較的匱乏,經濟的發展也不怎麼好,周圍都是百廢待興的。如果沒有義務工的存在,估計很多事情都是辦不成的。很多人的長輩之前就可能做過義務工,每天是可以吃的很飽的,伙食也是很不錯的,但是是不記工分也沒有錢領的。

但每個人的熱情度都是比較高的,這是在為社會奉獻自己。那個年代雖然物資匱乏,但人們的精神頭是很足的,從義務工這方面就能看出來。

現在已經不存在工分這一說法了,每個人都是可以自己工作的,然後獲得報酬。

2樓:網友

大集體年代生產隊施行工分制。以勞動工分作為勞動的計量單位,並以工分作為經濟分配的一種勞動報酬制度。它源於蘇聯集體農莊,我國實行公社化後,被我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採用。

在農村,以生產隊實行統一核祘、統一分配的盯友條件下,勞動者的報酬多少,取決於他本人參加集體生產所得的工分和工分值的高低。生產隊的社員以工分的形式確定參加集體勞動的天數,在年終經濟核祘時,依據本生產隊的收入及其分配比例,確定每個工作日的工分值,再依據凱埋槐勞液渣動者一年所得的勞動工分,確定當年勞動報酬的總量。確立,乙個勞動日,為10分工分。

參與生產勞動的社員先予評定勞動底分,底分一年一評,我隊由生產隊隊委會評定,不公開。 評定標準:幹農活的內外行程度、體力大小、手法的快慢等諸方面。

男勞力9至10分,女勞力6至7分。確定,出早工3分、日工10分、加夜班5分。通常春插期會出早工,夏收夏種期間必須出早工和加夜工。

農閒時不出早工和加夜斑。

3樓:番茄味雞腿堡

沒有什麼關係,這是兩種完全的不同的東西,乙個是工作以後獲得的東西,乙個是需要的工作。

4樓:休閒娛樂小達人小吳

他們之間是不要聯絡,只有自己擔當了義務工,才可以享有工分制度,才可以獲得相應的工資。

5樓:你好甜甜圈呀呀

前者是有錢的。而且也可以免費吃飯,但是後者只能夠免費吃飯,沒有金錢。

6樓:韓諾諾

工分就相當於現在的掙工資,義務工就相當於現在不拿錢的志願者。

生產隊時期,「工分」和「義務工」有啥關係?

7樓:竹兒說教育

生產對時期,只要社員在生產隊幹活,或者是生產隊派出去幹活,都是要掙生產隊工分的!

1.在生產隊時期,工分很好理解這是社員參加活動的憑證,幹了多少活就給你記多少工分。對於義務工一般是機關單位和社會團體組織的義務勞動,如植樹節植樹,農忙季節幫助生產隊收秋等,都是義務工不計報酬,頂多用人單位管一頓飯。

這些都是臨時的,短時間的。

2.還有一種義務工是大型的義務高凳工程,這是我國組織的社會義務工,如六十年代的遍佈全國的水利禪念昌工程和六七十年代的全國的地方公路建設,大部分都是以義務工修建的。這種義務工對於社員個人來說不是義務勞動因為大隊都以社會雜工給社員記了工分。

但對於集體來說是義務工,因為我國沒有給集體相應的報酬。這是全體農民為我國建設做的義務貢獻。

所謂的義務工,是當時人民公社或者生產大隊組織各生產隊參加的,統一的集體義務勞動。比如修水庫,比如修賀扒公路,比如修梯田等等,生產隊參加這樣的義務勞動,公社或者生產大隊對生產隊是沒有補助的,所以也就叫做義務工,但是對於社員來講,社員幹活,是掙生產隊工分的,沒有白乾活的,也沒有幹活不掙工分的義務工,也是每天掙生產隊工分的!

由生產隊派出參加這樣的勞動,對於生產隊來講,是義務勞動,對於社員來講,名字上也是叫義務工,但是,社員出義務工,還是幹一天活,掙一天夠分的。比如當時的公社組織修水庫,乙個生產隊需要派20個社員幹乙個月的話,那麼,這20個社員出乙個月的工,就叫義務工, 至於派哪個社員出這樣的義務工,生產隊的社員也是排號的,除非有病在家,否則輪到誰的話,誰就去的!

這就是生產隊時期,工分與所謂義務工的關係!

8樓:cc老師職場老司機

從表面看,「工分」和「義務工」似乎沒有什麼關聯,其實則不然。「義務工春喊巖」是不給生產隊報酬,但社滲州員是代表生產隊出工,生產扒御隊是要給社員記工分的。由於出義務工疏通河道、築堤、修路是重體力活,生產隊一般會給出義務工的社員記滿值,也就是10工分,並且通常出義務工的飯食是由生產隊提供的。

9樓:撲苒悠水身

他們兩個是完全不同的,「在生產隊時期,工分和義務工是不一判虧樣的。工分能夠反映這個人每天干活的多少,多勞培衝盯多得,少勞少得。義務工是指義務奉獻,比如某個地方修水庫或者配和修路,就需要讓各個村出一些義務工,是會包吃包住的,但並不會給工分也不會給錢。

10樓:小白家美食

生產李答隊時期是我國非常特殊的乙個時代,工分是勞動之後記的積分。月州爛底核算工資的時候會根據工分來核算。其中哪跡慧,義務公式不計算公分的。

以前的大隊生產隊是現在的什麼,過去生產隊是什麼樣子的

原先的公社現在叫鄉 鎮。大隊叫村,小隊叫村民組。個人認為,原先的三大隊和二隊現在已經不存在。大隊是現在的村委會,生產隊是村組 大隊現在叫村,小隊現在叫村民組或村x生產組。帶你們走進五六十年代的生產大隊 有的是現在的村 有的還是叫大隊,不過是村裡又分的分支 70年代的時候,在農村生產隊,公社,大隊,是...

生產隊的隊長任期滿後國家有補貼嗎?

您好,村幹部十年以上的待遇是在離任後,可獲得國家的補助,補助標準如下 1 連續任正職10年或累計15年以上的 以150元 月作為補貼基數,任職年限中擔任正職超過10年部分,每多任正職1年,增加補貼5元 月 每任副職1年,增加補貼2元 月。2 累計任正職10年以上不足15年的 以100元 月作為補貼基...

人家81年林權證上的生產隊指定林地確權到我08年的林權證上,到底算是誰的

應該是人家的 不過還是要生產隊進行糾正哦 我現在08年的林權證上的土地別人用1981年的林權證爭土地使用權這樣合理嗎 我伯父的一塊林地,填在他的林權證上。他08年去世,因為劃林地的時候他是村支書,隊上就開會說是村裡的,這可以通過全村投票表決 這塊林地是否在當時劃歸你伯父時,是否合理 超過2 3的人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