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小天學長
1、正月:孟春、寅月、嘉月、首陽、獻歲、早春、元月、端月。
2、二月:建卯、夾仲、麗月、酣春、花朝、仲春、花月。
3、三月:季春、姑先、桃月、辰月、鶯時、末春、蠶月、桐月。
4、四月:槐序、孟夏、麥春、乾月、除月、麥候。陸雀棚。
5、五月:建午、炎月、天中、午月、幕月、仲夏、蒲月。
6、六月:季夏、林鐘、徵暑、荷月、遁月、精陽。
7、七月:早秋早則、蘭秋、首秋、建中、上秋、相月。
8、八月:仲商、中秋、壯月、桂月、仲秋、南宮。
9、九月:朽月、霜序、菊月、暮秋、無射、詠月。
10、十月:良月、子春、孟冬、初冬、坤月、吉月。
11、十一月:冬月、建子、葭月、暢月、復月、黃鐘、寒月。
12、十二月:建醜、嚴月、臘月、嘉平、殘月、冰月。
2樓:殘燭老翁
陰曆月份的雅稱。
正月:孟春、寅月、嘉月、獻歲、早春、元月、端月、華月、夏正、冠月、新正。
二月:仲春、建卯、夾仲、麗月、者吵巧酣春、花朝、花月、杏月、竹秋、火壯、中春。
三月:暮春、季春、姑先、桃月碰如、辰月、鶯時、末春、蠶月、桐月、秒春、桃浪。
四月:孟夏、槐序、麥春、乾月、除月、麥候、建巳、中呂、朱明、正陽。
五月:仲夏、建午首鍵、炎月、天中、午月、幕月、蒲月、鬱蒸、小刑、鳴蜩。
六月:暮夏、季夏、林鐘、徵暑、荷月、遁月、精陽。
七月:孟秋、早秋、蘭秋、首秋、建中、上秋、相月。
八月:仲秋、仲商、中秋、壯月、桂月、南宮。
九月:暮秋、朽月、霜序、菊月、無射、詠月。
十月:孟冬、良月、子春、初冬、坤月、吉月。
十一月:仲冬、建字、葭月、暢月、復月、黃鐘、
寒月。十二月:暮冬、建醜、嚴月、臘月、嘉平、殘月、冰月。
十二個月的別稱是什麼?
3樓:教育奮鬥之星
十二個月的別稱是如下:
1、一月:孟春、柳月、寅月、陬月、太簇、初春、新春、端月、歲始、肇春、初陽。
2、二月:仲春、卯月、如月、夾鍾、花月、杏月、春半、花朝、殷春、春中。
3、三月:季春、辰月、病月、姑洗、桃月、暮春、桐月、晚春、春杪、餘春。
4、四月:孟夏、巳月、余月、中呂、初夏、麥月、槐月、夏首、新夏、梅月。
5、五月:仲夏、午月、皋月、蕤賓、蒲月、榴月、星月、盛夏、夏半、芒種。
6、六月:季夏、未月、且月、林鐘、荷月、晚夏、暮夏、荔月、晚夏、杪夏。
7、七月:孟秋、申月、相月、夷則、瓜月、初秋、桐秋、桐月、蘭月、肇秋。
8、八月:仲秋、酉月、壯月、南呂、桂秋、桂月、清秋、拓月、秋半、中律。
9、九月:季秋、戍月、玄月、無射、菊月、暮秋、涼秋、杪商、秋末、殘秋。
10、十月:孟冬、亥月、陽月、應鐘、露月、冬、早冬、首冬、始冬、開冬、新冬。
11、十一月:仲冬、子月、辜月、黃鐘、霜月、寒月、葭月、正冬、暢月。
12、十二月:季冬、丑月、涂月、大呂、臘月、暮冬、梅月、暮歲、歲杪。
農曆十二個月份的別稱
4樓:小熊玩科技
1、一月:寅月(虎)
2、二月:卯月(兔)
3、三月:辰月(龍)
4、四月:巳月(蛇)
5、五月:午月(馬)
6、六月:未月(羊)
7、七月:申月(猴)
8、八月:酉月(雞)
9、九月:戌月(狗)
10、十月:亥月(豬)
11、十一月:子月(鼠)
12、十二月:丑月(牛)
農曆十二個月的別稱
5樓:歷史小管家
農曆十二個月的別稱如下:1、農曆一月:正月、新正、孟春、首春、上春。
2、農曆二月:如月、梅見月、梅月、麗月、卯月。
3、農曆三月:暮春、末春、季春、晚春、杪春。
4、農曆四月:乏月、荒月、陽月、農月、乾月。
5、農曆五月:仲夏、超夏、中夏、始月、星月。
6、農曆六腔渣月:且月、荷月、暑月、焦月、伏月。
7、農曆七月:孟秋、首秋、上秋、瓜秋、早秋。
8、農曆八月:仲秋、秋半、秋高、橘春、清秋。
9、農曆九月:菊月、授衣月、青女月、小田月、剝月。
10、農曆十月:陽月、亥月、吉月、良月、陽月。
11、農曆十一月:仲冬、中冬、正冬、暢月、霜月。
12、農曆十二月:臘月、除月、丑月、嚴月、冰月。
農曆介紹農曆,是中國現行的傳統曆法,屬於陰陽合曆,也就是逗圓洞陰曆和陽曆的合曆。是根據月相的變化週期,每一次月相朔望變化為乙個月,參考太陽迴歸年為一年的長度,並加入二十四節氣與設定閏月以使平均歷年與迴歸年相適應。農曆融合陰曆與陽曆形成為一種陰陽合曆曆法,因使用「夏正」,古時稱為夏曆。
現行農曆於1970年以後改稱「夏曆」為「農曆」,由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山枯天文臺負責計算,並於西元2017年頒佈了國家標準《農曆的編算和頒行》。使用新的歷法,其年份分為平年和閏年,平年為十二個月,閏年為十三個月,月份分為大月和小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其平均歷月等於乙個朔望月。
以上內容參考:百科—農曆。
農曆十二個月的別稱
6樓:歷史小管家
農曆十二個月的別稱如下:
農曆一月又叫月正、新正、孟春、首春、上春等,農曆二月又叫如月、梅見月、梅月、麗月、毛月等,農曆三月又叫暮春、末春、季春、晚春、蠶月等,農曆四月又叫缺月、荒月、陽月、農月、乾月等,農曆五月又叫仲夏、超夏、中夏、初月、星月等,農曆六月又叫荷月、暑月、焦月、伏月、季月等。
農曆七月又耐老伍叫孟秋、第一秋、上秋、瓜秋、早秋等,農曆八月又叫仲秋、秋半、秋高、橘春、清秋等,農曆九月又叫菊月、授衣月、青女月、小田月、剝月等,農曆十月又叫陽月、亥月、吉月、良月、坤月等,農曆十一月又叫仲冬、中冬、正冬、暢月、霜月等,農曆十二月又叫臘月、除月、丑月、嚴月、冰月等。
農曆介紹
農曆是中國現行的近現代曆法,屬於陰陽合曆,也就是陰曆和陽曆的合曆,是根據月相的變化週期,每一次月相朔望變化為乙個月,參考太陽迴歸年為一年的長度,並加入二十四節氣與設定閏月以使平均歷年與迴歸年相適應。農曆融合陰曆與陽曆形成為一種陰陽合曆曆法,因使用夏正,古時稱為夏曆。
農曆是1970年以後使用新的歷法,其年份分為平年和閏年,平年為十二個月,閏年為十三個月,月份分為大月和小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其含中平均歷月等於乙個朔望月。農曆是以月亮圓缺變化的週期為依據,乙個朔望月為乙個月,約天,全年一般是354天或355天,比公曆年(也昌或稱迴歸年、太陽年)的365天或366天少了11天。
十二月份別稱
7樓:乾萊資訊諮詢
臘月,是歲末十二月的別稱。關於「臘」,早在《周易》與《周禮》等著作中就有「肉甫」和「臘味」的記載。「臘」的本義是「乾肉」。
歲末十二月有多種稱呼,其中最為熟知的當屬「臘月」這一別稱。這個月的天氣最適合風乾製作臘味,所以有「臘月」之稱。
歲末十二月由於處在新舊交接時段,是祭祀比較多的月份。早在先秦時期我國一些地方便有在這新舊交接的月份舉行「歲終之祭」。因歲末十二月有「臘月」、「臘冬」等別稱,所以這個月舉行的祭祀稱為「臘祭」。
一年月份的英文單詞及其簡寫,一年十二個月份的英文單詞及其簡寫
月份及其簡寫 jan.january 一月份 feb.february 二月份 mar.march 三月份 apr.april 四月份 jun.june 六月份 jul.july 七月份 aug.august 八月份 sep.september九月份 oct.october 十月份 nov.nove...
月的月份用英語表示,十二個月的月份用英語表示
一年十二個月英文學習 月份英文發音教學 months 一月 january 二月 february 三月 march 四月 april 五月 may 六月 june 七月 july 八月 august 九月 september 十月 october 十一月 november 十二月 december...
日語的月份怎麼說,日語的十二個月份怎麼說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日語一月到十二月怎麼說 一到十二月用日語表達 1 月 一月 i chi ga tsu 或者 睦月 mu du ki 2 月 二月 ni ga tsu 或者 如月 ki sa ra gi 3 月 三月 san ga tsu 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