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詞思念,納蘭長相思詩句意思

2025-04-22 06:56:39 字數 1254 閱讀 9033

納蘭長相思詩句意思

1樓:網友

納蘭性德《長相思》的詩意:將士們不辭辛苦地跋山涉水,馬不停蹄地向著山海關進發。夜已經深了,千萬個帳篷裡都點起了燈。

外面正颳著風、下著雪,驚醒了睡夢中的將士們,勾起了他們對故鄉的思念,故鄉是多麼的溫暖寧靜呀,哪有這般狂風呼嘯、雪花亂舞的聒噪之聲。

出處:清 納蘭性德 《長相思》

原文: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譯文:跋山涉水走過一程又一程,將士們縱馬向著山海關進發。夜已經深了,千萬個帳篷裡都旅粗差點起了燈。

帳篷外風聲不斷,雪花不住,聲音嘈雜打碎了思鄉的夢,而相隔千里的家鄉沒有這樣的聲音啊。

納蘭的詩詞

2樓:匿名使用者

<1>:卜運算元。

嬌軟不勝垂,瘦怯那禁舞。

多事年年二月風,翦出鵝黃縷。

一種可憐生,落日和煙雨。

蘇小門前長短條,即漸迷行處。

2>:夢江南。

昏鴉盡,小立恨因誰?急雪乍翻香閣絮,輕風吹到膽瓶梅,心字已成灰。

3>:菩薩蠻(其中的一首)

隔花才歇簾纖雨,一聲彈指渾無語。梁燕自雙歸,長條脈脈垂。

小屏山色遠,妝薄鉛華淺。獨自立瑤階,透寒金縷鞋。

希望對你有幫助哦。

納蘭詞翻譯

3樓:__夏淺汐

翻譯:梅花疏朗的影子落在了書卷上。此時的梅花帶著藉華,高高低低,看不到一點粉紅的顏色。

那梅花別是一種幽情和嫵媚,故不須紅燭滴淚照明。皓月之下,月光照在朵朵梅花上如同潔白的蠶繭紙。 彷彿是隨意畫出的淡墨寫意,這美妙的圖畫就好像是在夜間的一幅出神入化的障子。

將殘燈遮起,再看那梅影就更加清晰動人。像是剛剛綻開的玉芙蓉,處處是銀白色的花瓣。世事無常,西風捲起幕簾,無法入睡。

慈清光句:怎,如此、這樣。 鸘(shuang)裘典,即典當鸘裘。

鸘裘,鷫鸘裘。相傳為司馬相如所制。一說用鷫鸘鳥皮做,一說用鷫鸘飛鼠皮做。

明徐渭《次張長治韻》:「自古陰晴誰料得,莫辭連夜典鸘裘。」)

此篇為《金縷曲·硫影臨書卷》,用秋水軒韻(參見《金縷曲·再贈梁汾,用秋水軒舊韻),而秋水軒所唱和之作多是悲涼惆悵的。本篇亦如是,悲悽清麗,不無惆悵。詞寫月夜之梅花,又將梅擬人,表達了願與梅花為伴,高潔自持,不墜俗流的孤往之情。

詞用賦法鋪寫,形神畢肖,含蘊良多,令人回味不盡。

納蘭詞的解析!主要是《長相思》

走過一條條山路,走過一條條水路,正向榆關那邊走去。夜深了,人們在帳篷裡點燈。晚上又颳風又下雪,聲音嘈雜打碎了我思鄉的夢,家鄉沒有這樣的聲音。程 道路 路程,山一程 水一程,即山長水遠也。榆關 即今山海關 那畔 即山海關的另一邊,指身處關外。帳 軍營的帳篷,千帳言軍營之多。更 舊時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約...

作者納蘭性德為什麼要寫長相思,納蘭性德的《長相思》寫作背景是什麼?

苦寒的天氣引發了詞人對京師中家的思念。康熙二十一年 1682年 二月十五日,康熙帝因雲南平定,出關東巡,祭告奉天祖陵。詞人隨從康熙帝詣永陵 福陵 昭陵告祭,二十三日出山海關。塞上風雪悽迷,苦寒的天氣引發了詞人對京師中家的思念,於是寫下了這首詞。詞作上片描寫跋涉行軍與途中駐紮,夾雜著頗多無奈情緒 下片...

納蘭清德的長相思描寫的特定景物是

額 是納蘭性德吧.本篇即作於詞人由京城 北京 赴關外盛京 瀋陽 途中,抒寫詞人羈旅關外,思念故鄉的情懷,柔婉纏綿中見慷慨沉雄。整首詞,無一句寫思鄉,卻句句滲透著對家鄉的思念。上片寫行程之勞。起句突兀,既顯空間之廣袤,又寓時間之流逝,氣象闊大。山一程,水一程 六字,直寫戍路途之曲折迢遙,側寫跋山涉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