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字的拼音,綏的拼音 綏怎麼讀

2025-04-22 16:10:32 字數 3231 閱讀 6178

1樓:匿名使用者

綏 【拼音】:[suí] 字義】:沒培1.

安撫:~撫。~遠。

集(安撫和籠絡)。~靖(安撫使平靜)。罩察旅2.

安好:順頌臺~(舊時書信用語)。3.

古代指登車時手挽的索。4.古代的物凳旌旗和旒。

綏的拼音

2樓:阿肆聊生活

[suí]。部首:糹。筆鬧禪慶畫:10。

五行:水。五筆襲肢:xevg。

繁體:綏。解釋:

1)〈書〉。

2)(形)要好。

3)(動)安撫。

組詞:

1、縱綏[zòng suí]

追趕敗退的軍隊。

2、蕤綏[ruí suí]

盤曲公升騰貌。

3、厎綏[dǐ suí]

得以安定。4、綏服[suí fú]

古代王畿外圍疆域之一。

5、垂綏[chuí suí]

美玉液握名。

綏的拼音

3樓:聊星座的大俠

綏的拼音是[suí]。

名〉(會意。從糸(mì),從妥,「糸」與絲織品、繩索有關。「妥」表妥當、平安。合起來表示有了這繩索,人就穩妥了。本義:藉以登車的繩索)

同本義

綏,車中把也。——說文》

負良綏君公升所用、又、以散綏公升。——禮記·少儀》

子良授太子綏。——左傳·哀公二年》

論語·鄉黨》說:孔子「公升車必正立執綏。」—我國古代的車馬》

又如:執綏(挽住車中繩索);綏繩(執以登車的繩索)

上古五服之一。古代王畿外圍,每五百里為一區劃,按距離的遠近分為五等地帶,叫「五服」。其名稱為侯服、甸服、綏服、要服、荒服。服,服事天子。

綏江。在福建省西部。

漢字釋義。名詞音:suí

會意,從糸(mì),從妥,「糸」與絲織品、繩索有關。「妥」表妥當、平安。合起來表示有了這繩索,人就穩妥了。本義:藉以登車的繩索。

同本義,繩索(英文:rope)

車中把也。從糸從妥。息遺切〖注〗徐鍇曰:「禮:公升車必正立,執綏所以安也。當從爪從安省。《說文》無妥字。」—說文》

負良綏君公升所用、又、以散綏公升。——禮記·少儀》

綏的拼音 綏怎麼讀

4樓:陽光生活

1、綏(拼 音suí)是漢字通用規範二級字。此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本義指登車時用以拉手的繩索。引申義為安撫。

2、會意,從糸(mì),從妥,「糸」與絲織品、繩索有關。「妥」表妥當、平安。合起來表示有了這繩索,人就穩妥了。本義:藉以登車的繩索。

3、同本義,繩索(英文:rope)車中把也。從糸從妥。息遺切〖注〗徐鍇曰:「禮:公升車必正立,執綏所以安也。當從爪從安省。《說文》無妥字。」—說文》

綏怎麼讀 拼音

5樓:影子分享教育知識

拼音suí。部首糹部,部外筆畫7畫,總筆畫10畫。

五筆xevg,倉頡vmbv,鄭碼zpzm,四角22144。

結構左右,電碼4840,區位4371,統一碼7ee5。

筆順:フフ一ノ丶丶ノフノ一。

基本字義:1、安撫:綏撫。綏遠。綏集(安撫和籠絡)。綏靖(安撫使平靜)。

2、安好:順頌臺綏(舊時書信用語)。

3、古代指登車時手挽的索。

4、古代的旌旗和旒。

綏徠[suí lái]

安撫招致。良綏[liáng suí]

古代君車上供國君攀援以登車的繩索。

討綏[tǎo suí]

討伐綏靖。綏懷[suí huái]

安撫關切。綏靜[suí jìng]

安撫平定。拊綏[fǔ suí]

安撫。

綏怎麼讀 拼音

6樓:暢熙厹

綏的拼音:suí。

綏,是漢字通用規範二級字。此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本義指登車時用以拉手的繩索。

引申義為安撫。安撫:~撫。

遠。~集(安撫和籠絡)。~靖(安撫使平靜)。

安好:順頌臺~(舊時書信用語)。古代指登車時手挽的索。

古代的旌旗和旒。

是古人結在頷下的帽帶下垂的部分。綏遠省的簡稱。綏遠省屬歲雀舊行政區劃,於1954年取消,併入內蒙古自治區。

康熙字典:〔古文〕夊《廣韻》息遺切《集韻》《韻會》宣隹切《正韻》蘇回切,

綏字的拼音,綏字讀音是什麼,是什麼意思?

綏 拼音 su 字義 1.安撫 撫。遠。集 安撫和籠絡 靖 安撫使平靜 2.安好 順頌臺 舊時書信用語 3.古代指登車時手挽的索。4.古代的旌旗和旒。綏 字讀音是什麼,是什麼意思?綏,漢字,讀音su 遵義市綏陽縣,方言讀x 可作為名詞 動詞 形容詞。意思 1 安撫 撫。遠。集 安撫和籠絡 靖 安撫使...

綏字怎麼讀?

綏 su 聲母s,韻母ui,讀第二聲。部首 糹。部外筆畫 7 總筆畫 10 基本釋義 1 安撫 使平定 靖。2 平安 時 書信用語 su 聲母 s 韻母 ui聲調 二聲。綏 拼 音su 是漢字通用規範二級字。此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本義指登車時用以拉手的繩索。引申義為安撫。會意,從糸 m 從妥,糸 與...

古詩《蟬》虞世南綏讀音,蟬古詩虞世南帶拼音

1 原文是 緌 讀音為 ru 2 原文 蟬虞世南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3 作者簡介 虞世南 558 638 唐代詩人,書法家,文學家,有 虞世南集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越州餘姚 今屬浙江省 人。官至祕書監,封永興縣子,故世稱 虞永興 享年八十一歲,賜禮部尚書。其書法剛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