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小小黃學姐
我們經常聽到「風骨」這個詞,比如「建安風骨」、「文人風骨」、「魏晉風骨」,但「風骨」究竟是個什麼意思呢?綜合的來說,風骨是中國古代文論的基本概念和術語,實質是對文學作品內容和文辭的美學要求。
劉勰在《文心雕龍》中是這麼解釋「風骨」二字的:《巨集豎詩》總六義,風冠其首,斯乃化感之本源,志氣之符契也。是以怊悵述情,必始乎風;沈吟鋪辭,莫先於骨。
故辭之待骨,如體之樹骸;情之含風,猶形之包氣。結言端直,則文骨成焉;意氣駿爽,則文風清焉。
大意是說:《詩經》兆咐 包括六種(風、雅、頌、賦、比興)義法,而風為最首要,就是把感覺表達出來族絕純的源泉,也是展示心靈的手段。抒寫情感的時候,風為先行,推敲辭句的時候,骨為首要。
辭離不了骨,正像人體離不了骨骼;情包含著風,有加人身包含著血氣。語言挺拔,就形成了文骨;意氣昂揚,就產生了文風。
縱觀歷史,有風骨的文人很多,但是真正做到靈魂通澈,風骨奇正的人那可是非陶淵明莫屬了。
陶淵明,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偉大的詩人、辭賦家。他一生高潔脫俗,大隱於世,不願為「五斗公尺折腰」,是我國古代文人崇尚的楷模。
他做過官,但因世俗的醜惡讓他厭惡,他也曾有過濟世救人的抱負,可因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汙,最終選擇歸隱,曾寫到:「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
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
後來陶淵明以詩佑酒,過著「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田園生活。他安貧樂道,崇尚自然,他同時也是性情中人,詩、酒、菊是他的代表,正是他的這些性情與品行,得到了自古以來士大夫的強烈認同感,從而把 「陶淵明」作為他們的典範。是乙個真正的隱士,性情的高雅與風骨高潔讓美名永揚。
讓我們來一起品讀一下他的五首代表作吧!
有風骨的詩句
2樓:波濤淨水店
[宋]辛棄疾。
念奴嬌·看公風骨》
看公風骨,似長松磊落,多生奇節。世上兒曹都蓄縮,凍芋旁堆秋瓞。結屋溪頭,境隨人勝,不是江山別。
紫雲如陣,妙歌爭唱新闋。尊酒一笑相逢,與公臭味,菊茂蘭須悅。天上四時調玉燭,萬事宜詢黃髮。
看取東歸,周家叔父,手把元龜說。祝公長似,十分今夜明月。
惜奴嬌·風骨蕭然》
風骨蕭然,稱獨立、群仙首。春江雪、一枝梅秀。小樣香檀,映朗玉、纖纖手。未久。轉新聲、泠泠山溜。
曲裡傳情,更濃似、尊中酒。信傾蓋、相逢如舊。別後相思,記敏政堂前柳。知否。又拚了、一場消瘦。
望點贊謝謝。
3樓:青葙子
1.梅花。白梅。
元]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
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里春。
2.竹子。竹石。
清]鄭板橋。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過零丁洋。[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裡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夏日絕句》宋]李清照。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獄中題壁。[清]譚嗣同。
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
望,謝謝!
4樓:網友
過零丁洋。朝代:宋代。
原文: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裡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石灰吟。朝代:明代。
原文: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5樓:缺月掛疏桐
有風骨的詩句有: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蓬萊建安多風骨。
6樓:抗修傑
洛陽城東西,長作經時別。昔去雪如花,今來花似雪。(別詩,範雲)其詩有「輕便宛轉,如流風迴雪」的特點。
7樓:10323李闖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形容風骨的詞語,描寫「風骨」的形容詞有哪些?
錚錚bai鐵骨 zh ng zh ng ti g 基本釋義du 詳細釋義 zh ng zh ng ti g 比喻人的zhi 剛正不阿,堅dao強不屈的骨版氣。出 處柯巖 奇異的書簡 美權的追求者 狂風暴雨刮走的只是枯枝敗葉,留下的卻是錚錚鐵骨。近反義詞 近義詞錚錚鐵漢 形容風骨的成語 形容風骨的成語...
描寫風骨古詩詞,描寫戰爭詩的古詩詞
1 青玉案 宋代 倪翼周 煙濃水淡荷香淺。近翠幕 聞弦管。逸氣稜層衝碧漢。絕無風骨,煉成鉛鼎,未許童顏換。長門深鎖文君院。前度蠻箋淚痕滿。為問乘槎人不遠。只消丹桂,一枝分付,早早隨伊願。2 哭微之二首 唐代 白居易 八月涼風吹白幕,寢門廊下哭微之。妻孥朋友來相吊,唯道皇天無所知。文章卓犖生無敵,風骨...
愛國詩人寫的詩句有哪些,古代詩人愛國的詩句
1 以家為家,以鄉為鄉,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管子 牧民 2 臨患不忘國,忠也。左傳 昭公元年 3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 離騷 4 苟利國家,不求富貴。禮記 儒行 5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 白馬篇 6 烈士之愛國也如家。葛洪 抱朴子 外篇 廣譬 烈士 有抱負 有作為的人。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