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負公尺是什麼意思?子路為什麼要負公尺百里?

2025-04-26 01:22:12 字數 1610 閱讀 7331

1樓:夏天or零度

意思:子路家境貧困時,自己吃的是粗陋的飯菜,而從百里之外把公尺背給父母。後遂用「負公尺、負公尺百里」等表示奉養父母或為奉養父母在外謀求祿公尺。

仲由,字子路,又世寬字季路,魯國卞人。子路以政事見稱,為人伉直,好勇力,任內開挖溝渠,救窮濟貧,政績突出,轄域大治。

子路負公尺給我們的啟示。

從「子路負公尺」這則故事,我們可以感受到,孝無分貴賤,上自天子下至販夫走卒,只要有孝心,在任何情形之下,不計千辛萬苦,你都能曲承親意,盡力去做到。

人在一生當中,與父母相處的時間只有一天一天的減短。尤其在現代社會里,有人。

十。三、四歲就離家,負笈在外,一直讀到高中、大學、研究所,就離開了自己的父母。我們能跟父母相聚的時間是這麼的短暫,是不是更要珍惜跟父母相處的日子,好好的孝敬他們呢?現代的父母經常很感慨的說,他不奢求子女會孝順他,只要不讓他擔憂掛心,他就非常的幸運了。

當今社會,有很多父母在晚年的時候孤獨無依,被送進養老院,子女很少去過問、探望,所以他們非常的孤苦,尤其是內心更為難過。乙個人,從組成家庭之後,他就把消鎮一生的青春奉獻給了孩子、社會和工作,不辭辛勞付出了大半輩子,到了晚年,照理講應該是安養天年的時候。可是我們看到,當前有許多老人晚年的處境非常悽慘,無人過問,孤獨無依,有的甚至三餐不繼,並不是因為他窮,而是他沒有能力自己來料理。

人一旦步入老年,兒女不在身邊,眼看親人、搜橋亮左鄰右舍乙個乙個離他而去,他就會失去鬥志,對人生燃不起希望,百病也就更容易侵蝕了。

我們讀到,子路為了讓父母吃到較好的食物,都能不計勞苦,到千里、百里之外負公尺、揹著公尺回來,奉養父母。古人孝順父母之心,確實是我們沒有辦法體會的,感動之餘,我們真的應該要向古人學習。

2樓:嘻嘻的綿羊

子路從小家境貧寒,經常吃野菜度日,怕父母營養不夠,他徒步百里之外買到公尺,之後再揹著公尺趕回家裡,奉養雙親。一年四季,不論寒風烈日,不辭辛勞。

後父母雙雙過世,他南下到楚國,楚王聘他當官衡液遲,給他很優厚的待遇。一齣門就有上百輛的馬車跟隨,每年給的俸祿非常多。所吃的飯菜很豐盛,但他並沒有因為物質條件好而感到歡喜,反而時常因為父母的過世而感嘆。

他是多麼希埋敬望父母能在世和他一起生活,即使再負公尺百里之外奉養雙親,都永遠不可能了。人們為了紀念子路,將子路負公尺這段堤防 改為「子路堤」,將子路堤旁邊的堤上村,更名為子路堤村。後來人咐李們就以「負公尺」表示求取俸祿錢財等以孝養父母。

子路為什麼要負公尺百里?

3樓:娛樂我知曉喲

仲由從小家境貧寒,為人非常節儉,經常吃野菜度日。仲由覺得自己吃野菜沒關係,但擔心父母營養不夠,身體不好。於是為了能讓年紀大的父母吃上白公尺,他決心去百里之外的沂河背公尺。

輾轉來到襪禪衫沂河買上公尺往回走時,仲由已飢腸轆轆,而帶的野菜糰子已吃完。對於乙個十幾歲的小夥子來說,沒點東西下肚怎麼能行?餓極了他就到路邊人家的地裡,撿拾人家收完豆子扔在地裡不要的豆葉吃。

一百多里的回家路走了整整四天,竟沒有捨得吃一口袋子裡的白公尺。

父母去世後,仲由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國去,楚王對他很器重,擺了酒席為他接風。看著滿桌的酒席,仲由痛哭失聲,向他道賀的**問其何故,就連在坐的楚王也表示不滿。

仲由連忙離席說:「雖欲食黍薯之食,為親負百里之外,不可得也。」一時間,宴席上鴉雀無聲,包括楚王在內在坐的所有**都為仲由的孝心所打動。

孔子為什麼要「使子路取水試之」請根據文義簡要說明

因為口說無憑眼見為實,孔子想要看一看如果水滿水是否會倒出來。孔子為什麼要使子路取水試之請根據文意簡要說明 從實踐的角度來看是有必要的,這個故事反應了孔子務實且注重實踐得來的知識,不輕信傳言的精神,做學問是需要這種嚴謹的精神的。孔子為什麼要使子路取水試之?請根據文意簡要說明 短文 孔子觀於周廟,有欹器...

負方是什麼意思,負次方是什麼意思?

負方 一個數的負次方即為這個數的正次方的倒數。a x 1 a x例 2的 1次方 1 2的一次方。1 2的 1次方 2的一次方。5的 2次方 1 5的二次方,1 5的 2次方 5的二次方。一個數的負次方即為這個數的正次方的倒數。a x 1 a x例 2的 1次方 1 2的一次方。1 2的 1次方 2...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孔子為什麼「哂由」而「與點」

孔子在笑子,因為他一上來就說治理國家的大事,孔子認為治理國家這等大事要講禮讓,可子路一點兒也不講禮讓,所以譏笑他,哂之 由於點說到孔子心裡去了。望採納 在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章 中孔子為什麼同意曾皙的看法 孔子正在認真的與 言志,自然不會 使 曾皙鼓瑟。可是曾皙兀自在彼彈琴,視夫子殷勤誠懇的問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