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鄺尋菱支妤
荀子。勸學中的虛詞共有6條記錄:
而)《連詞》
1.表修飾關係。《勸學》:「吾嘗終日~思矣。」
2.表示遞進關係。《勸學》:「君子愽學~日參省乎已。」
焉)1)兼詞。
相當於「於是」、「於之」。《勸學》:「積土成山,風雨興~。」
於)1)《介》介紹比較的物件,可譯為「比」。《勸學》:「冰,水為之,而寒~水。」
也)《助》語氣助詞,用於句中。
1.表陳述或解釋。《勸學》:「君子生非異~,善假於物。
乎)《介》相當於「於」
1.介紹動作行為的物件。《勸學》:「君子博學而日參~己。」
之)1)《助》定語後置的標誌。《勸學》:「蚓無爪牙~利。」
荀子勸學中的實詞。
共有13條記錄:
非)1)《動詞》無;沒有。《勸學》:「君子生~異也,善假如物也。」
長)1)《形》長,與「短」相對。《勸學》:「登高而招,臂非加~也,而見者遠。」
質)1)《名》箭靶。《荀子-勸學》:「是故~的張旁飢笑而弓矢至焉。」
致)4)《動詞》達到。《勸學》:「假輿者,非利足也,而~千里。」
絕)6)《動詞》橫渡。《勸學》:「非能水也,而~江河。」知)zhì
通「智」。智慧;聰明。《勸學》:「君子博學而日運含參乎己,則~明而行無過矣。」
望)1)《動詞》遠望;遠看。《勸學》:「吾嘗跂而~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疾)9)《形》大;強;猛烈。《荀子-勸學》:「順風而呼,聲非加~也,而聞者彰。」
復)6)《副》再;又。《勸學》:「雖有槁暴,不~挺者。」
善)6)《動詞》善於;擅長。《勸學》:「君子生非肢派異也,~假於物也。」
興)1)《動詞》起;興起。《勸學》:「積土成山,風雨~焉。」
假)2)《動詞》憑藉;藉助。《勸學》:「君子生非異也,善~於物也。」
就)1)《動詞》接近;靠近;趨向。《勸學》:「木受繩則直,金~礪則利。」
2樓:烏孫驪蔡福
而。1.用作連詞蔽李。可連線詞卜並明、短語和分句,表示多種關係。
一)表示並列關係。一般不譯,有時可譯為「又」。如:
蟹六跪而二螯。(《勸學》)
二)表示遞進關係。可譯為「並且」或「而且」。如: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型告《勸學》)
高一語文勸學原文及註釋
3樓:勤謹還清廉的小餅子
勸學》原文: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繩,蹂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蹂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已,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歧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捨。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
譯文:君子說,學*不可以停止。靛青是從蓼藍中提取的,但它比蓼藍的顏色更青;冰是由鏈早水凝結成的,但它比水更冷。
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繩,如果給它加熱使它彎曲做成車輪,它的彎度就可以合乎圓規,即使又曬乾了,也不會再挺直,這是因為人工使它彎曲成這樣。所以木材經墨線量過就筆直了,金屬刀具在磨刀石上磨過就鋒利了。君子廣泛地學*而且每天對照檢查自己,就智慧明達,行動不會犯錯誤了。
我曾經整日思索,卻不如學*片刻收穫大;我曾經踮起腳跟眺望,卻不如登上高處看得廣闊。登高招手,手臂並沒有加長,但人們在遠處也能看見;順著風呼喊,聲音並沒有加大,但聽的人會聽得清楚;藉助車馬的人,不是腳走得快,卻能到達千里之外;藉助船隻的人,不是自己能游泳,卻能橫渡江河。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沒有差別,只是善於藉助於外物罷了。
堆土成山,風雨就從那裡興起;水流匯成深淵,蛟龍就在那裡生長;積累善行,形成良好的品德,就會得到最高的智慧,具備聖人的思想境棚仔雀界。所以,不積累每一小步,就不能遠達千里;不彙集細流,就不能形成江海。駿馬跳躍戚猛一次,不能有十步遠;劣馬拉車走十天,也能走得很遠,它的成功在於不停止。
拿刀刻東西,中途停止,腐朽的木頭也不能刻斷;不停地刻下去,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沒有鋒利的爪牙,堅強的筋骨,卻能上吃泥土,下飲泉水,是因為它心專一;螃蟹有六條腿,兩隻大夾,然而沒有蛇鱔的洞穴就無處容身,是因為它心浮躁的緣故。
4樓:匿名使用者
荀子勸學中的虛詞共有6條記錄:
而)《連詞》
1.表修飾關係。《勸學》:「吾嘗終日~思矣。」
2.表示遞進關係。《勸學》:「君子愽學~日參省乎已。」
焉)(1)兼詞,相當於「於是」、「於之」。《勸學》:「積土成山,風雨興~。」
於)(1)《介》介紹比較的物件,可譯為「比」。《勸學》:「冰,水為之,而寒~水。」
也)《助》語氣助詞,用於句中。
1.表陳述或解釋。《勸學》:「君子生非異~,善假於物~。」
乎)《介》相當於「於」
1.介紹動作行為的物件。《勸學》:「君子博學而日參~己。」
之)(1)《助》定語後置的標誌。《勸學》:「蚓無爪牙~利。」
荀子勸學中的實詞共有13條記錄:
非)(1)《動詞》無;沒有。《勸學》:「君子生~異也,善假如物也。」
長)(1)《形》長,與「短」相對。《勸學》:「登高而招,臂非加~也,而見者遠。」
質)(1)《名》箭靶。《荀子-勸學》:「是故~的張而弓矢至焉。」
致)(4)《動詞》達到。《勸學》:「假輿者,非利足也,而~千里。」
絕)(6)《動詞》橫渡。《勸學》:「非能水也,而~江河。」
知)zhì通「智」。智慧;聰明。《勸學》:「君子博學而日參乎己,則~明而行無過矣。」
望)(1)《動詞》遠望;遠看。《勸學》:「吾嘗跂而~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疾)(9)《形》大;強;猛烈。《荀子-勸學》:「順風而呼,聲非加~也,而聞者彰。」
復)(6)《副》再;又。《勸學》:「雖有槁暴,不~挺者。」
善)(6)《動詞》善於;擅長。《勸學》:「君子生非異也,~假於物也。」
興)(1)《動詞》起;興起。《勸學》:「積土成山,風雨~焉。」
假)(2)《動詞》憑藉;藉助。《勸學》:「君子生非異也,善~於物也。」
就)(1)《動詞》接近;靠近;趨向。《勸學》:「木受繩則直,金~礪則利。」
荀子勸學中的實詞的參考資料。
5樓:匿名使用者
而 1.用作連詞。可連線詞、短語和分句,表示多種關係。
一)表示並列關係。一般不譯,有時可譯為「又」。如:
蟹六跪而二螯。(《勸學》)
二)表示遞進關係。可譯為「並且」或「而且」。如: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勸學》)
高中語文必修文言文實詞虛詞
6樓:匿名使用者
你可以去附近的新華書店買本高中文言文基礎知識手冊啊。高中的文言文知識都涵蓋了。
能否幫我整理下高中語文必修一到必修四文言常用的實詞與虛詞各30個?
7樓:匿名使用者
虛詞:1.蟹六跪而二鰲 而:
表並列2.吾嘗跂而望矣 而:表修飾3.
大王來何操 何:什麼4.開國何茫然 何:
多麼5.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乎:相當於「於」,介詞,比的意思6.
浩浩乎如馮虛御風 乎:。。的樣子7.今其知乃反不能及 乃:
竟然8.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乃:你的9.
其皆出於此乎 其:大概,也許10.其真無馬邪?
其真不知馬也? 其:是。。。
還是。。。11.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所:
所字結構12.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所以:用來。。。
的13.積土成山,風雨興焉 焉:之於,於此14.
且焉置土石 焉:在**15.猶且從師而問焉 焉:
之,代詞16.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 焉:語氣詞17.
盤盤焉,囷囷焉 焉:。。的樣子18.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以:
憑藉19.夜以繼日,秋以為期 以:按照20.
做《師說》以貽之 以:用來21.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因:
通過22.因利乘便 因:依靠23.
相如因持璧卻立 因:於是24.不如因而厚遇之 因:
趁著25.青,取之於藍 於:從26.
冰,水為之而寒於水 於:比27.蚓無爪牙之利 之:
定語後置28.鹹與維新 於:參與29.
吾與徐公孰美 與。。。孰。。。跟。。。
相比,。。30.無乃爾是過與 無乃:
恐怕是。。。
高一 語文 《勸學》
8樓:小七
涅:( 黑泥 ) 漸:( 沾染 ) 溪:( 溪谷 )聞:( 聽聞 )
9樓:娜瓊姬
黑泥 沾染 溪谷 聽聞。
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文言虛詞
10樓:匿名使用者
虛詞:1.蟹六跪而二鰲 而:
表並列2.吾嘗跂而望矣 而:表修飾3.
大王來何操 何:什麼4.開國何茫然 何:
多麼5.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乎:相當於「於」,介詞,比的意思6.
浩浩乎如馮虛御風 乎:。。的樣子7.今其知乃反不能及 乃:
竟然8.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乃:你的9.
其皆出於此乎 其:大概,也許10.其真無馬邪?
其真不知馬也? 其:是。。。
還是。。。11.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所:
所字結構12.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所以:用來。。。
的13.積土成山,風雨興焉 焉:之於,於此14.
且焉置土石 焉:在**15.猶且從師而問焉 焉:
之,代詞16.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 焉:語氣詞17.
盤盤焉,囷囷焉 焉:。。的樣子18.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以:
憑藉19.夜以繼日,秋以為期 以:按照20.
做《師說》以貽之 以:用來21.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因:
通過22.因利乘便 因:依靠23.
相如因持璧卻立 因:於是24.不如因而厚遇之 因:
趁著25.青,取之於藍 於:從26.
冰,水為之而寒於水 於:比27.蚓無爪牙之利 之:
定語後置28.鹹與維新 於:參與29.
吾與徐公孰美 與。。。孰。。。跟。。。
相比,。。30.無乃爾是過與 無乃:
恐怕是。。。
11樓:匿名使用者
有好方法,我擔任初中課程10年了,具體你可以到「考試好」這個學習**檢視,必然令你少走彎路!
高一語文必修三必須背的文言文,高一語文必修三必須背的文言文?
五人墓碑記 的第五六段。廉頗藺相如列傳 從廉頗 曰,我為趙將有工程野戰之大功,一直背完,剩下的就是一些文言文的斷斷續續 就是挑著那幾句背的 高一語文必修一必背的文言文有哪些?1 沁園春 長沙 2 雨巷 戴望舒 3 再別康橋 徐志摩 4 燭之武退秦師 左傳 5 荊軻刺秦王 戰國策 6 鴻門宴 史記 除...
高一語文必修四雷雨課後二題答案,高一語文必修四雷雨課後第一二題答案
參 1 周樸園主動和魯侍萍攀談,是想打聽當年的 侍萍 的墳在 他心裡認定侍萍已死,對他沒有任何威脅,因此想借給她修墳,寄託自己懷念 懺悔等心情。開始時,他語調沉穩,心裡平靜,儘量拐彎抹角,含糊其辭。可是等魯侍萍把話頭接過去,一下子說出所謂 梅小姐 的 丫頭 身份及 不光彩 的行為 不幸的命運時,周樸...
高一語文必修一必修二考試常考哪些古文詩句
高考語文教材文言文考點化複習 必修二 教材篇目 必修一,沁園春 長沙 雨巷,再別康橋 荊軻刺秦王的易水決別一段 必修二,詩經,氓,涉江採芙蓉,短歌行,歸園田居 蘭亭集序赤壁賦 必修一必背的文言文只有 荊軻刺秦王 易水訣別的一段,古詩詞沒有。必修二必背的文言文涉及三篇 一是王羲之的 蘭亭集序 全文,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