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光長遠的名人事例有哪些,不顧眼前利益,目光長遠的名人事例有什麼?

2021-03-03 21:08:22 字數 5299 閱讀 4433

1樓:小云朵

孟母三遷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故事,孟母為了讓孟子擁有一個真正好的教育環境,煞費苦心,曾兩遷三地,最後搬至學校附近,孟子學到的都是禮貌相待之禮,這才放心。這是一個作為母親的先見之名,她知道良好的人文環境對孩子的成長及品格的養成至關重要,孟子後來成為了儒家學派的代表人之一,我想這和他有一個目光長遠的母親是分不開的。目光長遠會帶來長遠的利益,反之,則會讓短暫的利益消失地更快。

方仲永幼年時「指物作詩立就」,天資過人,可以被稱作為神童,可是他有一個目光短淺的父親,「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正因為這樣,擁有過人天賦的仲永「泯然眾人矣」。這是這個孩子的悲劇,如果方仲永可以得到良好的教育,我想,以他的天資,留下的詩作會流傳至今。

2樓:一男初中生

華羅庚回國算嗎?他從一開始住在美國時就有了以後回國的打算,在美國期間,他沒有表現出任何想要回國的動機,最後,他找了一個縫隙偷偷溜溜了回去,回國後美國人都還沒發現。

不顧眼前利益,目光長遠的名人事例有什麼?

3樓:

1、「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他看到了中國人多地少、糧食緊缺,農民種地產量不穩的問題。他從此潛心鑽研,試驗,埋頭於水稻研究。 別人對他的努力不屑不顧,甚至覺得他純粹是瞎子點燈——白費蠟。

世界一些發達國家在水稻的畝產上都無計可施,何況是他這麼一個人潛心探索。 然而,袁隆平並未放棄,他深切地知道:中國的未來需要用糧食的自給來作保障。

終於,袁隆平和他精心培育出的被西方人稱作是「魔稻」的新型水稻一起,被載入史冊。

2、李嘉誠的成功

2023年,在「商業巨人」李嘉誠的塑料花工廠成立時,為了節省微薄的租金,他選擇了一個貨倉做工廠。不久之後,因香港連降暴雨,剛剛添置的塑膠機器被逐一泡壞,結果開業後不到兩個月就需另覓廠房經營。

李嘉誠並未以「運氣不好」為由怨天尤人,而是開始思考,未來每做一件事,需將其種種環節考慮周全,並給自己留出餘地。

日後,已經被訓練得極為謹慎的他在買下一艘遊艇時,附加定製了兩個引擎,兩個發電機,以備不時之需。甚至,「如果兩個都壞掉,我船上還有一個有馬達的救生艇。」正是因為李嘉誠具有長遠的目光,後來才把公司發展壯大。

3、孟母三遷

孟子的母親,世人稱她孟母。孟子小時候,居住的地方離墓地很近,孟子學了些祭拜之類的事,玩起辦理喪事的遊戲。他的母親說:

「這個地方不適合孩子居住。」於是將家搬到集市旁,孟子學了些做買賣和**的東西。

母親又想:「這個地方還是不適合孩子居住。」又將家搬到學宮旁邊。孟子學習會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禮及進退的禮節。

孟母說:「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這裡定居下來了。等孟子長大**後,學成六藝,獲得大儒的名望。

4、傷仲永

仲永自幼聰明過人、才思敏捷、出口成章。但他的父親沒有意識到要好好栽培仲永,只是帶著他到處拜訪鄉人,結果仲永在長大後失去了年少時過人的才能,從天才變成了平常人。

就是因為他的父親缺少長遠的目光,沒有給仲永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導致他「小時了了,大卻不佳」的不幸結局。只顧眼前利益,只能得到蠅頭小利;目光長遠,方能笑到最後,摘取勝利的果實。

5、胯下之辱

韓信很小的時候就失去了父母,主要靠釣魚換錢維持生活,經常受一位靠漂洗絲棉老婦人的 施捨,屢屢遭到周圍人的歧視和冷遇。一次,一群惡少當眾羞辱韓信。

有一個屠夫對韓信說:你雖然長得又高又大,喜歡帶刀配劍,其實你膽子小得很。有本事的話,你敢用你的配劍來刺我嗎?

如果不敢,就從我的褲襠下鑽過去。韓信自知形隻影單,硬拼肯定吃虧。於是,當著許多圍觀人的面,從那個屠夫的褲襠下鑽了過去。

韓信富貴之後,找到那個屠夫,屠夫很是害怕,以為韓信要殺他報仇,沒想到韓信卻善待屠夫,並封他為護軍衛,他對屠夫說,沒有當年的「胯下之辱」就沒有今天的韓信。

不顧眼前利益,目光長遠的名人事例

4樓:匿名使用者

不顧眼前利益,目光長遠的名人事例:

愛迪生:「發明大王」愛迪生,為了給電燈尋找到最好的材料作燈絲,他不折不扣,嘗試了一次、兩次……甚至上千次。他的徒弟灰心喪氣,因為他們屢試屢敗。

而愛迪生自己沒有放棄,他認為自己已熟知了上千種雖不能用作燈絲但可作為他用的材料,獲取的知識、經驗也很可觀。終於,執著的愛迪生將視線定格在鎢上。眾所周知,他成功了,他將自己的不懈追求演繹得淋漓盡致。

試想,如果愛迪生沒有看到人類在傍晚時分對光明的迫切需求,沒有悟出光亮在黑暗之時的至關重要,他怎麼會費盡千辛萬苦去找尋、去探索、去發現?因此,一切向前看,將目光放長遠。這樣的品格鑄就了愛迪生的輝煌。

袁隆平:「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他看到了中國人多地少、糧食緊缺,農民種地產量不穩的問題。他從此潛心鑽研,試驗,埋頭於水稻研究。

別人對他的努力不屑不顧,甚至覺得他純粹是瞎子點燈——白費蠟,世界一些發達國家在水稻的畝產上都無計可施,何況是他這麼一個人潛心探索。

然而,袁隆平並未放棄,他深切地知道:中國的未來需要用糧食的自給來作保障。

終於,袁隆平和他精心培育出的被西方人稱作是「魔稻」的新型水稻一起,被載入史冊。

將目光放長遠吧,摒棄一切的蠅頭微利,避免「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的不智之舉,一切向「前」看!

5樓:匿名使用者

1、生物學家童第週中學時因期考不及格還留級,後補讀一年獲得了全校第一;

2、物理學家居里夫婦在廢棄的停屍房裡煉出了鐳,獲得了諾貝爾獎;

3、數學家華羅庚為了回國參加建設,避開美軍的搜查,祕密取道香港回到北京;

4、著名女作家張海迪五歲成了殘疾人,後來自學小學到大學的課程,以及五國語言,被評為三八紅旗手;

5、蘇聯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因為作戰負傷,雙眼失明,但卻靠頑強的毅力完成了長篇**《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6、朝鮮著名戰鬥英雄黃繼光為了掩護軍隊,用自己的身驅堵住了敵人的堡壘;

7、志願軍戰士羅盛教在練兵時跳下冰冷的河水救出落兒童,壯烈犧牲;

8、普通職工向秀麗為挽救突發的火災帶來的財產損失,毅然撲進火海救火,獻出了年輕的生命;

9、抗洪英雄李向群在長江特大洪水搶險中,積極奮戰在抗洪前線,勞累過度犧牲;

10、兒童團員劉胡蘭面對敵人的誘降,堅貞不屈,倒在了敵人的鍘刀下;

11、海爾總裁張瑞敏初到海爾時面對企業的落後管理,決定革新,引進國外技術,使得海爾在短短十幾年當中躋身全國知名企業行列;

12、北京公交車售票員李素麗,十五年如一日,終年工作在來來往往的公交車上,熱情待客,態度誠懇。被評為三八紅旗手;

13、上海工人徐虎在業餘時免費義務到社群居民家中,無論何時何地都能堅持如故修理電器,憑藉一流的技術和熱情的服務受到居民好評;

14、氣象學家陳金水上世紀60世紀畢業後自願去**支援,創辦了氣象站,對每日的氣象做出精確的彙報,並堅持做氣象報告,至到花甲之年才退休;

15、著名環境學家彭加木為了揭開羅布泊的生態之謎,不幸在探險途中走失,下落不明;

16、美國女作家海倫·凱勒自幼雙目失明,靠家庭老師的彭勵走上寫作之路,並積極到世界各地演講,宣傳助殘;

17、美國微軟公司總裁比爾蓋茨大學時開始研究計算機,和好友艾倫創辦了公司,在艱苦的工作環境下進行研究,實現 了網路的全球化,本人也因此成為世界首富;

18、英國科學家霍金幼時身患半身不遂,聽力視力均有下降,但通過自學獲得了物理學學位,並通過向別人口授完成了科普名著 《時間簡史》;

19、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孟二冬對教學精益求精,因材施教,堅持帶病教研究生,並發表了一定數量的**,終因勞累過度病逝;

20、北大方正董事長王選院長多年來一直致力於計算機軟硬 件開發和現代印刷出版事業,在臨終前一天仍然堅持審閱學術報告.,被譽為「當代畢昇」。

(1)、愛迪生一生有1000多項發明。這無數次試驗的時間從**來?就是從常常連

續工作兩天三天的極度緊張中擠出來的。後來不斷的擠出時間,所以他永遠有用不完

的實驗時間。從而變成了科學家。

(2)、魯迅以「時間就是生命」的格言律己,從事無產階級文藝事業30年,視時間

如生命,筆耕不輟。

(3)、巴爾扎克用如痴如狂的拼勁,每天奮筆疾書十六七個小時,即使累得手臂疼

痛,雙眼流淚,也不肯浪費一刻時間。

(4)、愛迪生為了科學發明,緊緊抓住每個「今天」,每天都工作十幾個小時,除

了吃飯、睡覺、活動,幾乎沒有閒過。每天延長工作時間就等於延長了生命。因此,

當地79歲生日時,便稱自己是135歲的人了。愛迪生生活了85歲,僅在美國專利局登

記的發明專利就有1328項,平均15天就有一項發明。

6樓:劉雨惜

正例:群雄追鹿,狼煙四起,鋒利的箭鏃發出 磣人的寒光。在那個戰爭時起的時代,秦軍帶 著踏平六國的野心向六國開進了,怯懦的韓魏 為了保有一隅之安開始向秦諂媚獻地,可「以地 事秦猶抱薪救火」燃起了秦貪婪的野心,在一次 次屈辱的割讓之後,秦不費吹灰之力滅掉了六 國,只留下後人「向使三國各愛其地」的美好幻 想……

反例:康乾盛世,物阜民豐,金光流溢的 金塊刺激著人貪婪的本性。和坤,一介貧寒之 士在初登科場時也有忠君報國的鴻鵠之志,許 多奴顏婢膝的**以重金賄賂他都被他義正辭 嚴的拒絕了,但這一次他忘記了自己的高遠志 向將貪惡的手伸向誘人的金子……從此,便對各 種「獻禮」全都收入囊中,最終那一塊塊貪婪的 金子將他永遠都壓在歷史的山下……

7樓:匿名使用者

錢學森,2023年生,2023年在上海交通大學畢業後,次年赴美留學,至1938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航空工程系求學,並獲加洲理工學院博士學位,在美期間,他始終眷戀著自己的祖國。

新中國成立後,錢學森放棄優厚的待遇立志回國,在經受了長達6年的磨難後,2023年秋天,錢學森終於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不顧眼前利益,目光長遠」的事例都有哪些?

8樓:116貝貝愛

2.滿清閉關鎖國,封了海禁。結果滅亡。

一、把目光放長遠些,方可為集體贏得更好的發展。只顧眼前利益,只能得到蠅頭小利;目光長遠,方能笑到最後,摘取勝利的果實。人的一生會遇到很多意料之外的的事,因此不管在什麼時候、做什麼事,我們都應把目光放長遠些,顧全大局。

二、當下的悲天憫人是小鎮上的人們的抱怨及對伯爵的不理解,換句話說,也就是他們沒有長遠的目光,只看重眼前的小利。所以,我們要向伯爵和施圖林格博士學習,著眼未來把目光放長遠一些。

三、未來的世界很精彩,但同時,未來的世界也充滿著太多的未知和疑問。井蛙不可語於海者拘於虛,夏蟲不可語於冰者篤於時。我們不要做井蛙和夏蟲,讓時間和空間**我們的認識,變成一隻井底之蛙,失去了長遠的目光。

四、現實生活總崎嶇,它是對人的考驗。只有具備眼光的人才能通過這長特殊的考試,並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不是嗎?且看那位猶豫不決的科學家伽利略。

他面對宗教裁判所嚴酷的威逼,可以英勇一死並獲得鮮花、掌聲和讚譽;也可以忍辱偷生,在世人鄙視的目光中活下來。

五、眼光短淺,只能得到蠅頭小利;眼光長遠,方能真正摘取成功的果實,造就千秋偉業。翻開浩浩青史,裡面傳寫著數不勝數的成功志士。具備長遠的眼光,司馬遷甘受宮刑,卻完成了鴻篇鉅製《史記》。

有長遠眼光的,懂得取捨的,歷史名人,及其事例簡介。能多介紹兩,寫成議論語句,最好。急!!十二

1,徐渭,明代首輔。幾十載如一日的堅持,並沒有讓他放棄,智鬥嚴嵩 2胡雪巖,清朝紅頂商人,投資王承恩的仕途,使其成為自己發達路上的 保護傘 張良 圯上受書,助劉邦謀取關中,陪赴鴻門宴,終使劉邦終成就帝王業,卻不邀功,只請封留侯,最終辟穀學仙,沒有落得韓信兔死狗烹的下場 你是手機問的問題,只能輸入10...

寬容的名人例子有哪些關於寬容的名人事例

1 宰相肚裡能撐船 三國時期的蜀國,在諸葛亮去世後任用蔣琬主持朝政。他的屬下有個叫楊戲的,性格孤僻,訥於言語。蔣琬與他說話,他也是隻應不答。有人看不慣,在蔣琬面前嘀咕說 楊戲這人對您如此怠慢,太不象話了!蔣琬坦然一笑,說 人嘛,都有各自的脾氣秉性。讓楊戲當面說讚揚我的話,那可不是他的本性 讓他當著眾...

名人逆境成才的故事有哪些,逆境成才名人事例

孔子,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成名以後,人們尊稱他為萬事之表.他三歲 逆境成才名人事例 一 海爾格佈雷西拉西耶 在衣索比亞阿魯西高原上的一個小村裡,有一個小男孩每天腋下夾著課本,赤腳跑步上學和回家。他家離學校足足有10公里遠的路程。貧窮的家境使他不可能有坐車上學的奢望。於是,為了上課不遲到,他只能選擇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