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龍骨水車的馬鈞是哪個朝代的,誰發明龍骨水車?

2021-03-04 01:19:58 字數 4754 閱讀 6350

1樓: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馬鈞,字德衡,我國三國時代的魏國扶風(今陝西武功縣、興平縣一帶)人,生卒年代不詳。他出身於一個貧苦的家庭裡,祖籍世代務農。馬鈞從小就口吃,因而一生都不善言談。

他雖動口不好,但卻善於動腦、動手,尤其喜歡讀書。每當看到一本好書,他往往愛不釋手。

三國時期魏國的馬均發明的灌溉工具叫什麼

2樓:歌吟鈴子

龍骨水車(翻車)

在以前中國許多地區都廣泛使用著一種龍骨水車。也叫翻車。它應用齒輪的原理使其汲水,很是好用。

中國應用水車有著悠久的歷史。大約在東漢時期,翻車就出現了,據古籍記載,東漢末年有個叫畢嵐的人曾有翻車的製造,但那時的翻車還比較粗糙,大抵應該說是中國鄉村歷代通用的龍骨水車的前身。直到三國時期,機械發明家馬鈞重新發明創造了一種新式翻車,才使得翻車廣泛推廣應用,從而形成了從東漢到三國翻車的正式產生。

據《後漢書·張讓傳》記載,東漢中平三年(公元186年),畢嵐曾製造翻車,用於取河水灑路。

馬鈞在京城洛陽任職時,城內有地,可闢為園。為了能灌溉,他製造了翻車(即龍骨水車)。清代麟慶所著的《河工器具圖說》記載了翻車的構造:

車身用三塊板拼成矩形長槽,槽兩端各架一鏈輪,以龍骨葉板作鏈條,穿過長槽;車身斜置在水邊,下鏈輪和長槽的一部分浸入水中,在岸上的鏈輪為主動輪;主動輪的軸較長,兩端各帶拐木四根;人靠在架上,踏動拐木,驅動上鍊輪,葉板沿槽刮水上升,到槽端將水排出,再沿長槽上方返回水中。如此迴圈,連續把水送到岸上。馬鈞所制的翻車,輕快省力,可讓兒童運轉,「其巧百倍於常」,即比當時其他提水工具強好多倍,因此,受到社會上的歡迎,被廣泛應用。

直到20世紀,中國有些地區仍使用翻車提水。

馬鈞當時在魏國作一個小官,經常住在京城洛陽,當時在洛陽城裡,有一大塊坡地非常適合種蔬菜,老百姓很想把這塊土地開闢成菜園,可惜因無法引水澆地,一直空閒著。馬鈞看到後,就下決心要解決灌溉上的困難。於是他又在機械上動腦筋。

經過反覆研究、試驗,他終於創造出一種翻車,把河裡的水引上了土坡,實現了老百姓的多年願望。馬鈞創適的這種翻車,"其巧百倍於常",用時極其輕便,連小孩也能轉動。它不但能提水,而且還能在雨澇的時候向外排水。

可見進步之多,功效之高。這種翻車,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生產工具之一,從那時起,一直被中國鄉村歷代所沿用,直至實現電動機械提水以前,它一直髮揮著巨大的作用。

馬鈞,字德衡,扶風(今陝西扶風)人,生活在漢朝末期,是中國古代科技史上最負盛名的機械發明家之一。馬鈞年幼時家境貧寒,自己又有口吃的毛病,所以不擅言談卻精於巧思,後來在魏國擔任給事中的官職。指南車製成後,他又奉詔制木偶百戲,稱「水轉百戲」。

接著馬鈞又改造了織綾機,提高工效四五倍。馬鈞還改良了用於農業灌溉的工具龍骨水車(翻車),此後,馬鈞還改制了諸葛連弩,對科學發展和技術進步做出了貢獻。

誰發明龍骨水車?

3樓:易書科技

馬鈞雖然有許多傑出的發明創造,卻始終也未能受到封建統治者們的重視,反而常常受到阻撓和蔑視,才能也未能得到充分的發揮。對此,馬鈞的好友傅玄曾慨嘆說:馬先生的巧,雖古時的公輸般、墨翟,近時的張平子(張衡)也比不過,但公輸般、墨翟為時所用,有益於世;平子雖任侍郎,馬先生雖為給事中,但都沒有做工官,不能發揮更大的作用,用人不能盡其才,實在太可惜了。

儘管如此,馬鈞並沒有過多計較,而是在完成了指南車的製造之後,便又開始了一個造福於子孫後代的構思,即要發明一種新的灌溉機構——龍骨水車。

離馬鈞在洛陽的住處不遠的地方,有一片坡地,由於地勢較高,無法引水灌溉,一直荒蕪著。馬鈞覺得,如果能解決灌溉問題,則將是一片好菜地。由此,又萌發了他要發明新的灌溉機具的想法,並開始了對以往的灌溉工具的研究。

我國在東漢以前的主要提水灌溉工具是桔槔和轆轤。桔槔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應用,實際上它是一種利用槓桿原理的提水裝置。它是在井旁支一個木架,在木架上安裝一根結實的木杆,木架將木杆分成短端和長端,短端繫著木桶,長端墜個石塊。

當桶向上提水的時候,由於槓桿和墜石的作用,便比較省力了。轆轤則是利用輪軸原理製成的一種提水灌溉工具,它特別適用於深水井。但無論是桔槔還是轆轤,都不能連續灌溉,且效率也很低。

馬鈞在研究了原有灌溉器具的基礎上認為,只有使提水工具連續動作才能提高灌溉效率。為此,他開始了新的設計和試驗。經過反覆的試驗和研究,終於製造了一種新的灌溉器械——龍骨水車,完成了具有世界歷史意義的一項發明。

龍骨水車又叫翻車、踏車或水車。其構造是這樣的:用木板作一個長約6.

6米、寬約1.32~2.31米、高約0.

33米的木槽,在木槽的一端安裝一個比較大的帶齒輪軸,軸的兩端安裝可以踏動的踏板。在木槽的另一端安裝一個比較小的齒輪軸。在兩個齒輪軸之間安裝上木鏈條(即所謂龍骨),木鏈條上栓上串板。

這樣,在灌溉農田的時候,就把木槽的安有小齒輪軸的一端放入池塘或河中,人只要踏動大齒輪軸上的踏板,就可以使串板在槽裡運動,刮水而上,實現了將水從低處提升到高處的目的,並且可以「更出更入」,迴圈不息,能連續不斷地提水。龍骨水車比原來的提水工具效率提高近百倍。特別是由於它的結構輕便靈巧,婦女兒童都能踏轉,所以很受歡迎,並迅速得到推廣應用。

這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提水工具。

一千多年來,馬鈞發明的龍骨水車,一直作為一種重要的農業灌溉工具,在我國的農村被廣泛的應用著。甚至在今天,江南的一些地方仍在使用著。

馬鈞的一生雖有過許多的發明創造,但一直未受到當時的統治者、官府的重視。然而,他的發明卻受到了廣大勞動人民的歡迎。後人敬仰他,稱頌他為「天下至巧」。

馬鈞已作為「巧思絕世」的機械發明家永遠載入史冊。

龍骨水車是誰發明的?

4樓: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在我國的江南的一些地方,至今還在使用著一種木製的灌溉工具——龍骨水車,它的最初發明者不是近代人,更不是現代人,而是古代的一位傑出的機械發明家——馬鈞。由於他改進了織綾機,發明了龍骨水車,製造了指南車、拋石機、「水轉百戲」等精巧的機械裝置,在歷史上曾獲得了「巧思絕世」的機械發明家的美稱。

翻車最早出現在什麼朝代?

5樓:難受君丶

翻車最早出現在東漢。翻車發明者是畢嵐(?—189),東漢宦官,十常侍之一。

翻車又名龍骨水車,舊時中國民間灌溉農田用的龍骨水車。為世界上出現最早、流傳最久遠的農用水車。

是一種刮板式連續提水機械,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發明的最著名的農業灌溉機械之一。曹魏時,經過改制的翻車用於灌溉。

《後漢書》記有畢嵐作翻車,三國馬鈞加以完善。

6樓:匿名使用者

本題選d,翻車是在東漢改進的,真正出現是在三國時期,但是那時候的翻車不方便,所以真正意義上的翻車,是在東漢發明出來的

關於馬鈞製造翻車的事蹟,歷史上遺留下來的記載很少,只是在《三國志·魏志》卷二九《杜夔傳》的後面,裴松之注云:「(魏明帝)時有扶風馬鈞,巧思絕世。」並附有三國魏末至晉初時期的著名思想家傅玄的一篇《馬(鈞)先生傳》(後又被清嚴可均編入《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中)。

因此,我們對馬鈞的生平才略知大概。

據《馬先生傳》記載,「居京都,城內有地,可以為園,患無水以溉。先生乃作翻車,令童女兒轉之,而溉水自復,更入更出其巧百倍於常。」這大概也就是課本所依據的主要史料。

「其巧百倍於常」(它的功效比平常的翻車超出許多倍)說明在此以前即有舊式翻車,並非「創造」。所以這次教材修訂為「製造」不用「創造」字樣。那麼,翻車究竟是誰「創造」的呢?

據《後漢書》卷七八《宦者列傳·張讓》載,漢靈帝時,「讓、忠(趙忠)及……畢嵐……宋典十二人皆為中常侍」,「明年,遂使銘盾令朱典繕修南宮王堂。又使掖庭令畢嵐鑄銅人四列於倉龍、玄武闕。又鑄四鍾,皆受二千斛,縣(懸)於玉堂及臺殿前。

又鑄天祿蝦蟇,吐水於平門外橋東,轉水入宮。又作翻車、渴烏,施於橋西,用灑南北郊路,以省百姓灑道之費。」這是我國「翻車」一詞見於史籍之始。

在此以前的任何書籍中均未見記載。畢嵐的「作翻車」才是「始作」(「創造」)。據唐李賢(章懷太子)注云:

「翻車,設機車以引水。渴烏,為曲簡,以氣引水水上也。」所謂「設機車」是說他所創造的翻車上已有輪槽板、齒輪等機械傳動裝置。

畢嵐創造的「翻車」,據考證就是我國鄉村中一直至現代還使用的龍骨水車的前身(見王楨《農書》),基本原理與結構並無多大變化。

從上述記載中可以看出,畢嵐不僅負責鑄造了「銅人」、巨「鍾」,會「吐水」的「天祿」(神話傳說中的獸名)、「蝦墓」(即**),還負責製作了「設機車以引水」的「翻車」和「以氣引水」的「渴烏」。況且,東漢早有宦官監工製作器械的先例。所以,畢嵐創制翻車是完全可能的。

誠然,身為宦官的畢嵐是不可能親自去製造翻車的。然而他負責製造的翻車,且能大量引水,開我國水車歷史之先河,這在距今一千八百年前的確是一個了不起的的偉大發明。畢嵐所創造的翻車,雖未直接運用於農業生產,但「用灑南北郊路,以省百姓灑道之費」,故對於國計民生也是有一定貢獻的。

我們知道,漢靈帝是我國歷史上有名的昏君,在位時宦官繼續專權,**腐化成風,公開實官鬻爵,天下田畝增稅十錢,大建宮室等等。階級矛盾激化,終於爆發了黃巾起義。因而畢嵐的發明創造就只能用於宮廷遊樂,根本不可能用於發展生產力。

到了曹操統一北方後,魏國的生產得到恢復和發展,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要求當時的科學技術也能夠適應生產的需要而有所發展,這時「發明家馬鈞」便應運而生了。

馬鈞在前人創造用來吸水灑路的翻車的基礎上,設法加以改進,製造了既輕巧又便於操作的翻車。這種翻車,連小孩都能轉動,且能連續提水,可見有很大改進,所以很快流傳民間,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這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生產工具之一,「後來逐漸推廣使用,提高了抗旱能力」,在今天也還有一定的作用。

馬鈞雖「巧思絕世」,但出身貧苦,加之封建統治者對科學技術創造發明的極端不重視,他的革新與創造,往往遭到只會說空話的達官貴人的譏笑和非難,故多不見經傳;畢嵐雖見諸史冊,但卻是宦者,加之東漢的宦官多數橫行不法,故也被世人所不齒。

畢嵐是我國歷史上「翻車」的「創造」者,而三國時的馬鈞,應是翻車技術的「改進」者。

算盤是哪個朝代發明的,算盤是什麼年代 誰發明的

漢末引證 關於算盤的來歷,一說最早可以追溯到漢末三分時期,關羽所發明,據說我國當時就有了 算板 古人把10個算珠串成一組,一組組排列好,放入框內,然後迅速撥動算珠進行計算。據公開資料顯示,珠算 一詞最早見於東漢徐嶽所撰的 數術記遺 其中有云 珠算控帶四時,經緯三才。北周甄鸞為此作注,大意是 把木板刻...

甲骨文是那個朝代發明的,甲骨文在哪個朝代開始出現?

甲骨文因鐫刻於龜甲與獸骨上而得名,為殷商流傳之書跡 內容為記載盤庚遷殷至紂王間二百七十年之卜辭,為最早之書跡。殷商有三大特色,即信史 飲酒及敬鬼神 也因為如此,這些決定漁撈 征伐 農業諸多事情的龜甲,才能在後世重見天日,成為研究中國文字重要的資料。商代已有精良筆墨,書體因經契刻,風格瘦勁鋒利,具有刀...

沛公是哪個朝代的誰,劉邦是哪個朝代的?

沛公 p i g ng 指劉邦。秦末劉邦起兵於沛 今江蘇沛縣 群眾立他為沛公。漢太祖高皇帝劉邦 公元前256年冬月二十四 前195年四月二十五 沛豐邑中陽裡 人,漢朝開國皇帝,漢民族和漢文化的偉大開拓者之 一 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 卓越的戰略家和指揮家。劉邦出身農家,為人豁達大度,1 不事生產。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