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如果是5號線,做一個常見的六排盤長結,初學者大概要用75釐米的長線,編制完成後再調線,剪去多餘部分;熟練者50釐米就夠用,高手用得更少,編完了幾乎不用調線。
如果是7號線,長度在5號線基礎上打8折,不過初學者要用60釐米左右,整理成型後剪去多餘部分;技巧越熟練,浪費的線越少,簡單的盤長結,高手編結後可以做到沒有剩餘的線。
如果是大型的結,用了1號線或者2號線,就要視需要量線,編六排盤長結的話,需要1米5至2米的線。為了懸掛的美觀和方便,大型牆掛的留線比較多。
中國結的種類非常多,各種結的用線量也不同,所以網上的教程一般都要註明幾號線、用多少。普遍的中國結用量是不存在的,就好像問「中國人的飯量是多少」,這可說不準,必須看情況。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一箇中國結要多長的繩子
2樓:冰晶丘位元
你指多大的?普通的,一般直徑為十釐米的需要2米的繩子!~
中國結用紙怎麼折?
3樓:蟲心菜
一個漂亮的紙製「中國結」,它簡單易學,又可以當掛飾點綴你的房間和客廳。
1、準備好彩色列印紙。裁成210mm*10mm的長條共12根。
2、將裁好的長條擺成十字形用膠水粘牢。(交叉處一定要在中點)
3、把6根紙條錯落有致地長條穿叉擺放。
4、將擺放的十字轉成現在這個樣子,使中間穿編的格子形成菱形狀,將交匯處用膠水粘牢。然後將上方的兩邊的紙條相對粘緊,形成一個尖角。
5、將4個角全部粘牢。
6、要製作兩個。
7、將兩個面對面疊加在一起,將沒有貼上的長條與另一個交叉的角粘在一起,以次類推。八個角全部粘完即可。
8、上下圖形式粘時要穿叉貼上,上面的長條和下面的交叉尖處貼上。
9、全部粘完後形成現在這個圖形。
10、把「結」的中心點用雙面膠粘牢,這樣就完成了一個漂亮的工藝小掛飾。
擴充套件資料:
中國結的基本結法有十多種,其名稱是根據繩結的形狀、用途、或者原始的出處和意義來命名的。
1、雙錢結:形狀像****古銅錢半疊的式樣,故名。
2、鈕釦結:常用以扣緊衣服,因其功能而命名。
3、琵琶結:此結是以雙線鈕釦結演變而來,用以做唐裝和旗袍的裝飾鈕釦。
4、團錦結:外型類似花形,故名。團錦結結形圓滿,變化多端,類似花形,結體雖小但美麗且不易鬆散,常鑲嵌珠石,非常美麗。
5、十字結:結之兩面,一為口字,一為十字,名為十字結。
6、吉祥結:吉祥結為十字結之延伸,亦是古老裝飾結之一,有吉利祥瑞之意。編法簡易,結形美觀,而且變化多端,應用很廣,單獨使用時,若懸掛重物,結形容易變形,可加定形膠固定。
7、萬字結:其結體的線條走向像佛門的標誌,故名。
8、盤長結:中國結的一種。象徵心物合
一、無始無終、永恆不滅的最高境界,代表著大道的吉祥,因此受到人們極度重視。盤長是象徵迴環貫徹,是萬物的本源,是最重要的基本結之一,經常是許多變化結的主結,也因為中國結具有緊密對稱的特性,所以在感觀視覺上容易被一般人所喜愛。
9、藻井結:結構緊湊,華麗,形如古時的天井而得此名。井與錦同音亦稱藻井。
10、平結:平結是以一線或一物為軸,將另一線的兩端繞軸穿梭而成,平結用途很廣,可用來連線粗細相同的線繩,也可編制手鐲,掛鏈等飾物。
11、雙聯結:「聯」,有連合、接續不斷之意。本結是以兩個單結相套鏈而成,取其牢固、不易鬆散,故名「雙聯結」。
12、酢漿草結:又名「中國式蝴蝶結」,其三個外耳就像是酢漿草的葉片,因而得名。酢漿草是愛爾蘭的國花,結形美觀,寓意吉祥如意。
13、蝴蝶結:蝴蝶編成的結式與蝙蝠形狀類似,南方方言中蝴與福同音,如以蝴蝶配上銅錢即稱福在眼前,若編上五雙蝴蝶可寓意五福臨門。
4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結用紙我還真不會做。
小蘭編中國結,每個中國結需要4分米彩繩,小蘭有32分米彩繩,能編多少箇中國結
32 4 8 個 答 能編4箇中國結。學習服裝製作需要什麼工具 全面一點 1 軟尺 用漆布等做的捲尺,軟布材質,主要用於服裝製作測量。2 錐子 一般指尖端銳利的用來鑽孔的工具,用途為修鞋 鑽不太深的孔等。3 曲線板 曲線板,也稱雲形尺,繪圖工具之一,是一種內外均為曲線邊緣的薄板,用來繪製曲率半徑不同...
中怎樣畫中國國旗,word 中怎樣畫一箇中國國旗
1 首先,新建一個空白的word的文件進入。選擇選單欄上面的插入選項。版再選擇其權 下方的形狀選項。2 在形狀裡面先選擇矩形選框工具 3 然後在文件上面繪製一個矩形選框出來,並選擇填充紅顏色。4 再返回到形狀裡面選擇五角星的符號。5 在矩形裡面繪製五角星,並填充為黃顏色。6 然後再複製四個五角星出來...
中國孩子的呼聲課文主要內容,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課文主要內容
一個在維和中犧牲的中國士兵的孩子給聯合國祕書長的一封信 1 對祕書長的問候與感謝2 懷念爸爸3 呼籲和平 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的主要內容怎麼寫。主要內容 這篇課文屬於書信體文章,是一個失去父親的中國孩子寫給聯合國祕書長加利的一封請求和平的信。信中深情回憶 我 的爸爸出征前後的情景,在悲痛中懷著自豪和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