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典詩歌》讀後感,幫我寫一篇《唐詩三百首》讀後感,1000左右

2021-03-04 02:07:40 字數 3997 閱讀 3244

1樓:匿名使用者

①菩薩蠻:詞牌名。②香雪:

杏花白,故比作香雪。③朧明:形容月色朦朧。

④玉鉤:掛窗簾的玉製之鉤。搴(qiān):

揭起。⑤舊眉薄:舊眉指昨日所畫的黛眉,因隔夜而顏色變淺,故稱「薄」。

⑥蟬鬢:古代婦女的一種髮式,兩鬢薄如蟬翼,故稱。輕:

即薄。 杏花含著晶瑩的晨露,一簇簇好似凝香的雪團。在我們分手的小路上,自古就有很多傷心的離別。

孤燈搖曳在殘月朦朧中,夢醒時聞曉鶯啼鳴。翠帳還需玉鉤掛起,隔宿的淡妝黛色已輕。夢中情景惹引情思種種,凝眸,鏡中的蟬鬢薄又輕。

幫我寫一篇《唐詩三百首》讀後感,1000左右

2樓:大草神

《唐詩三百首》讀後感

如果說中國是詩的國度,那麼唐詩就是中國詩歌發展史的高峰和瑰寶。唐詩,雖然只有短短的幾行字,卻凝聚著幾代中國人的精神力量。那簡潔而又生動的語言,似乎在向我們訴說著中國曾經的歷史文化。

可以說《唐詩三百首》是近兩百多年來流傳最為廣泛,風行海內外,歷久不衰的一種唐詩選本。作為展示唐詩精品之作,它具有以下幾個鮮明的特點:

第一、所選的詩體式全面。五言的古詩、律詩、絕句以及七言的古詩、律詩、絕句、樂府,均分門別類地選取了最具代表性的名篇佳作。

第二、所選詩的作者不勝列舉。既有李白、杜甫、王維、白居易、杜牧、柳宗元、劉禹錫、李商隱等「大家」,也有不少王侯、僧侶、歌女,甚至無名氏等「小家」。

第三、所選的詩琅琅上口,易於成誦。如《遊子吟》(孟郊)、《草》(白居易)、《春曉》(孟浩然)、《靜夜思》(李白)、《江雪》(柳宗元)等。這些詩意境優美,詠吟諧和,上至垂暮老人,下到黃髮孩提,都能張口吟誦幾首這樣的千古絕唱。

第四、所選的詩取材廣泛,不拘一格。既有描寫自然風光的,如杜甫的《望嶽》;也有展示田園風情的,如孟浩然的《過故人莊》。既有揭露戰爭給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如杜甫的《兵車行》;也有表達詩人對友人的依依惜別之情,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廣陵》。

既有描寫歸家時的複雜心情,如賀知章的《回鄉偶書》;也有描寫君王愛情的悲劇,如白居易的《長恨歌》……從市井風情到邊塞風光,從生活瑣事到國恨家愁,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這本書是應有盡有。

每一首詩出自不同詩人的筆下,它像海上的照明燈,風雪中的煤炭,時時幫助著我們,溫暖著我們;它像老師,不論在學習上還是工作上,時刻教導著我們,激勵著我們。每一首詩都是那樣耐人尋味,每一首詩那樣含義深刻。拿起《唐詩三百首》再次細細品讀,我發現:

每一首詩都是一個寓言故事,都在告訴我一個深刻的道理。品讀書中的古詩,能讓一個迷路的人找到光明的路,能讓心靈流浪者重新找到生活的方向。

總之,我覺得《唐詩三百首》這本書將唐代詩歌的精華,永遠地留在一代代中國人的心中。我很感謝這本書的編者,為我們奉獻了一本很好的精神食糧。作為一箇中國人,讓我們一起「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吧!

唐詩是中國詩歌發展的峰巔,是一代文學的標誌。

清人彭定求等所編《全唐詩》共收集有唐一代2200餘位詩人的48900多首詩歌。唐詩的作家上有帝王將相、下有漁夫樵人、僧道伶工;唐代詩壇上不僅湧現了初唐四傑、陳此文**於文祕寫作網昂、王維、孟浩然、高適、岑參、白居易、韓愈、孟郊、柳宗元、劉禹錫、李賀、李商隱、杜牧等璀燦的群星,而且升起了「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兩位光照千秋的詩壇巨星。唐詩在詩體上日臻完善,以五七言為主,四言、雜言的古體詩、樂府詩乃至律詩、絕句無不具備,許多詩人對近體詩體制的掌握達到了爐火純青的程度;唐代詩歌流派眾多,風格多樣。

著名詩派有山水田園派、邊塞派、韓孟派、元白派等,風格上呈出雄渾、沖淡、纖禾農、高古、典雅、洗煉、勁健、綺麗、自然、含蓄、豪放、疏野、清奇、飄逸、曠達等多姿多型之景象,唐詩意象的選擇、攝取極為廣泛,舉凡社會生活、人物內心世界無不涉及,真實記錄了有唐一代的社會史實,表達了不同階層人物的情感和願望。唐詩以其意象的組合、意境的開拓,創造了中國古典詩歌的最高審美境界,取得了後人難以逾越的藝術成就。

唐詩的發展經歷了一個動態的流變過程。明人高木秉的《唐詩品彙》把唐詩分為初、盛、中、晚四個時期,是大體符合唐詩發展歷程的。從唐王朝建立到睿宗延和元年618712是初唐時期,這一段也可稱作唐詩的徘徊時期。

本期詩歌大抵沿襲了齊樑餘風,題材狹窄,格調纖弱。到唐初四傑出,詩風始有所振起。稍後陳此文**於文祕寫作網昂力倡漢魏風骨,詩風為之一變;從玄宗開元元年到代宗永泰元年713一765為盛唐時代。

本期名家比肩接踵,詩歌創作如日中天,形成了令後人追慕不已的「盛唐氣象」。李白是唐帝國國勢鼎盛時期的歌手,杜甫是唐帝國大廈傾覆之際的憂患之士;李白詩歌是青春的頌歌,杜甫詩歌是亂世之悲歌;李白詩歌飄逸豪放,杜甫的詩歌沉鬱頓挫。田園山水詩派、邊塞詩派和其他詩人一道將盛唐詩壇裝扮得千姿百態,氣象萬千。

代宗大曆元年到穆宗長慶四年766—824為中唐時期,大曆年間,詩歌創作跌入低谷,大曆十才此文**於文祕寫作網缺乏雄渾之氣。中唐後期詩壇再度輝煌,元白等人掀起新樂府運動,韓孟詩派刻意求新,柳宗元、劉禹賜、李賀等優秀詩人無不形成了各自的藝術風格。從敬宗即位到唐末825—907為晚唐時代,大唐帝國日薄西山,詩歌創作亦如同返景入林之殘照。

李商隱杜牧為唐詩抹上了最後一層金光。

唐詩之所以如此高度繁榮,原因是多方面的。與有唐一代政治經濟的發展,與思想的自由和對外文化交流的寬鬆環境,與統治者的此文**於文祕寫作網好提倡、科舉詩賦取士、與中下層士人活躍等因素密不可分。另外,從詩史的內在流變歷程看,《詩經》、《楚辭》、漢樂府和魏晉南北朝詩歌為唐詩的繁榮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古代的唐詩選本中,清人孫沫的《唐詩三百首》最為流行。今人喻守真有《唐詩三百首詳析》中華書局版,對藝術特色的講解甚為詳切。今人唐詩選本較多,茲介紹兩種:

一是葛兆光《唐詩卷》浙江文藝出版社出版,收唐詩282首,凡七十八家,選詩頗具眼量,小傳、註釋新見迭出,自成一家;一是馬茂元《唐詩選》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選詩500餘首,按體例排列,註釋簡明,分析詳備。

3樓:匿名使用者

唐詩三百首讀後感

英國的培根曾說過:「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宋代的蘇軾也曾雲:

「腹有詩書氣自華。」兩位在文學領域具有重大成就的人都認為,讀詩,可以提升人的智慧與情操。放眼我國五千年的歷史,唐朝的詩歌發展最為昌盛,為後人留下了無數經典之作。

年少時,寄居在外公家,外公是詩迷,珍藏的詩書舉不勝舉。於是,我便輕易讀到了《唐詩三百首》。我初識的古詩是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醉過方知酒濃」,一讀之下竟欲罷不能,從此,我便沉浸於詩的世界。

最初讀詩,讀的是朗朗上口的語句;再讀詩,便讀出了詩中字詞的斟酌;而後,在外公的指引下,我讀出了詩中或悲或喜的故事。我最愛在清風微拂的傍晚,於柳樹下,讀一首唐詩,或讀李白的豪情,在現實中飲酒放歌;或讀杜甫的雄渾,讓自己多一份憂國憂民;或讀白居易的清揚暢麗,在內心添一份清雅;再或是,讀讀孟浩然的恬靜,品品李商隱的委婉……每當此時,總是心潮澎湃,彷彿自己也是滿腹經綸的儒生,稍不留神就能吐出千古絕句。

我向來垂青富含思想的詩歌,因為它們陪我走過了許多坎坷。人生難免有失意的時候,當我考試不利時,那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鼓勵我突破「行路難」的困境;當我與朋友道別時,「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

」就成為心中的慰藉。詩,融入了我的生活,無論失意得意,無論悲愁歡喜,詩,一直是我不離不棄的知己,是我的精神支柱。

然而,現代社會迅速發展,許多中華文化被取代甚至被遺棄,對外來事物的狂熱追求使越來越多的現代人忘記了中國的古文化,忘記了唐詩,他們寧願生活在虛擬的世界,追逐一些索然無味的事物。曾有一則新聞報導:近六成的人認為中國人崇洋媚外。

面對這個結果,我不禁震驚,難道中國文化的內涵不及外國文化嗎?並非如此,相反,中國文化博大精深,那些人之所以崇尚外國文化是因為他們沒有了解中國文化的精粹。試問,如果每個中國人能夠多讀一首唐詩,多一份對詩歌的熱愛,又如何會出現如今的局面。

如今的唐詩不再只是詩,它更是一種精神,一種嚮往,是中華文化的縮影。細讀唐詩,它能給予你智慧;品讀唐詩則可以使其勉勵你,鞭策你,使你前行。在紛繁的今日,不妨覓一個清靜之所,心如止水地捧一本唐詩,來領略其中的感悟。

4樓:yey丫丫

:《唐詩三百首》讀後感很好啊!~!~(

中國古詩詞給中國人帶來什麼影響

5樓:凱蒂天使

讓悠悠五千年的中華歷史有了文明的積澱

6樓:匿名使用者

記載歷史,傳承文明,把華夏文明發揚光大

誰幫我寫讀後感隨便什么讀後感,誰幫我寫一篇讀後感 隨便什麼讀後感

草房子讀後感 草房子 是一部文筆很優美的 講述了發生在60年代初一個水鄉小學生動有趣的事,人物有眉目清秀的紙月 調皮可愛的桑桑,還有個性十足的禿鶴 故事情節使人回味無窮。在 草房子 眾多人物裡,最特別的就是禿鶴了。禿鶴是一個禿頭少年,家裡非常窮,12歲才上起了小學,由於有殘疾,在同學們中顯得與眾不同...

寫哈姆雷特的讀後感,寫一篇哈姆雷特的讀後感

篇一 讀 哈姆雷特 有感 以前,常聽人說 哈姆雷特 是一部優秀的作品。我沒有親見,自然也無從說起。如今,我讀了一遍,心中頗有一番感慨。伴隨著淡淡的悲傷,哈姆雷特本性之善 意志之堅 復仇的願望之切等特點,無不在我的腦海中浮現。我覺得,哈姆雷特是一個真正的英雄,他的靈魂也因他的英雄舉動走得遠於他人。最初...

寫讀後感的作文,寫一篇讀後感的作文

太多了 今天下午我們小記者班的同學一起 功夫熊貓 這部電影的主人公是一隻普普通通的熊貓。主要演義著這隻熊貓通過自己的信心,浣熊師傅的信任,勤勞 刻苦的練習功夫,遇到困難不輕易放棄,最終練出一身好功夫打敗了太郎。影片讚揚了這隻熊貓相信自我,不輕易放棄,勤勞刻苦的奮鬥精神。在這部影片中給我印象最深的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