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茶的歷史和發展史,茶的起源和發展歷史

2021-03-04 02:09:08 字數 4659 閱讀 4125

1樓:

(一)、先秦(原始階段)

原始社會人類除了採集野果直接充飢外,也會挖掘野菜及摘取某些樹木的幼芽嫩葉和稻米一起放在陶製的釜鼎(鍋)內熬煮成粥,「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指的是茶葉作為藥用的開始;商周時期發展飲食茶葉;春秋戰國時期,茶葉已傳播至黃河中下游地區。

(二)、兩漢、魏晉、南北朝(南方飲茶已成風氣)

飲茶起源於巴蜀,始於西漢。漢代茶葉作為飲料食用,中國飲茶始於西漢有史可據,但在西漢時期,中國只有四川一帶飲茶,兩漢時期,茶作為四川的特產,通過進貢的渠道,首先傳到京都長安,並逐漸向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陝西、河南等北方地區傳播;另一方面,四川的飲茶風尚沿水路順長江而傳播到長江中下游地區。從西漢直到三國時期,在巴蜀之外,茶是供上層社會享用的珍稀之品,飲茶限於王公朝士,民間可能很少飲茶。

到了魏晉、南北朝,飲茶之風傳播到長江中下游地區,成為日常飲料。茶由巴蜀向中原廣大地區傳播,茶葉生產地區不斷擴大,飲茶從上層社會逐漸向民間發展。從晉代開始,佛教、道教徒與茶結緣,以茶養生,以茶助修行。

從飲茶起就有了客來敬茶的禮節,到兩晉南北朝時,客來敬茶成了普遍的禮儀。兩晉南北朝,茶文學初步興起,產生了《荈賦》等名篇,中華茶藝亦於西晉時萌芽。

(三)、唐代(飲茶風氣傳播全國)

唐代是我國封建社會空前興盛的時期,也是我國古代茶業大發展的時期。經過幾個世紀的積累,飲茶風氣普及全國。唐代飲茶盛行與佛教的盛行有很深的淵源,和尚坐禪,靠喝茶充飢提神,佛門茶事盛行,帶動信佛的善男信女飲茶,促進了飲茶風氣在社會上的普及。

中唐封演《封氏聞見記》卷六飲茶載:「南人好飲之,北人初不多飲。……大興禪教。

務於不寐,又不夕食,皆許其飲茶。人自懷俠,到處煮飲,從此轉相仿效,遂成風俗。……於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無不飲者。

」封演認為禪宗促進了北方飲茶的形成,唐代開元以後,中國的「茶道」大行。

茶聖陸羽出現後,茶道興盛。陸羽,字鴻漸,一名疾,又字季疵,自稱桑苧翁,又號竟陵子。復州竟陵(今湖北天門市)人。

他潛心研究茶事,積十餘年心得,撰寫《茶經》一書,這是世界上第一部最完備的綜合性茶學專著,對中國的茶葉生產和飲茶風氣的傳播都起了很大的作用。陸羽也因此被後人稱為茶聖、茶神。陸羽《茶經·六之飲》稱:

「……以為比屋之飲。」《茶經》認為當時飲茶之風擴散到民間,都把茶當作家常飲料。不僅中原廣大地區飲茶,而且邊疆少數民族地區也飲茶,甚至出現了茶水鋪,「不問道俗,投錢取飲。

」中國的茶葉和飲茶方式也是在唐代才大量向國外傳播的,特別是對朝鮮的日本的影響很大。

(四)、飲茶風氣的興盛(宋代)

「茶興於唐而盛於宋」。宋代的茶葉生產空前發展,飲茶之風非常盛行,特別是上層社會嗜茶成風,王公貴族經常舉行茶宴,皇帝也常在取得貢茶後宴請群臣以示恩寵。同時茶已成為民眾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

自宋代始,「蓋人家每日不可闕者,柴米油鹽醬醋茶。」(《夢粱錄》),「夫茶之用,等於米鹽,不可一日以無。」茶成為「開門七件事」之一。

為了評比茶質的優劣和點茶技藝的高低,宋代盛行「鬥茶」。「鬥茶」所用茶葉為餅茶,將研細後的茶末放在茶碗中,注入沸水,把茶末調勻,然後徐徐注入沸水,以茶筅擊拂,使茶湯泡沫均勻,從茶湯、泡沫的顏色和茶葉的香氣、滋味來評比高低。鬥茶,始於唐末福建一帶,「鬥茶,建人謂鬥茶為茗戰。

」鬥茶促進了當時製茶技術的提高和飲茶方式的完善。

宋代飲茶風氣的興盛還反映在都市裡的茶館文化非常發達。茶館早在唐代就已出現,到了宋代則更為興盛,且裝飾雅緻,各有特色,茶具精美,茶葉品質眾多,樂曲聲悠揚,已具有渾厚的文化氛圍。

茶與文化(詩、書、畫、歌)的融合,在宋代特別突出,幾乎所有的詩人都寫過詠茶詩歌。宋代的畫家們也繪了許多反映茶事的繪畫作品,流傳至今的如《清明上河圖》反映當時首都汴京臨河的茶館景象,宋徽宗趙佶反映鬥茶場面的《文會圖》,描繪盧仝飲茶的《盧仝烹茶圖》。

到了元代,餅茶逐漸衰落,以散茶、末茶為主,製茶工藝已與現代蒸青綠茶的工藝差不多,民間大眾已大多飲用散茶。

(五)、飲茶風氣的鼎盛(明清)

歷史上正式廢除團餅茶的是明太祖朱元璋,皇室提倡飲用散茶,民間自然蔚然成風,並將煎煮法改為沖泡法,這是飲茶方法史上的一次革命。

明代在茶葉生產上有許多重要的發明創造,在綠茶生產上除了改進蒸青技術外,還產生了炒青技術,即採摘後的茶葉不須經過蒸熟,而是用熱鍋手炒殺青。其次是花茶的生產,花茶出現於宋代,當時是以龍腦香入茶。蔡襄《茶錄》提到:

「茶有真香,而入貢者微以龍腦和膏,欲助茶香。」南宋時有用茉莉花焙茶,到明代,許多花都可以用用來窨制花茶。再次是烏龍茶,大約在明中期就已出現於武夷山,後來傳播至閩南、潮汕及臺灣等地。

紅茶也是起於明而盛於清的,最早在福建崇安一帶,開始生產的是小種紅茶,後演變為工夫紅茶,其生產技術還傳播到安徽、江西各地。

明清時期在茶飲方面的最大成就是「工夫茶藝」的完善。工夫茶是適應葉茶撮泡的需要經過文人雅士的加工提煉而成的品茶技藝,大約在明代形成於江浙一帶,擴充套件到閩粵等地,在清代轉移到閩南、潮汕一帶為中心,至今以「潮汕工夫茶」享有盛譽。

明清時期的茶文化在文化藝術方面的成就,除了茶詩茶畫外,還產生了眾多的茶歌、茶舞和採茶戲。採茶戲大約在明代中期以後在江西的贛南九龍山一帶產生,至清代興盛起來,傳播到鄰省各地,這要算是明清茶文化史上的一個重大成就。

(六)、中國茶葉再現輝煌(現代)

到清代後期,我國茶葉生產開始由盛而衰,十九世紀後半葉,我國年均產茶二十幾萬噸,出口茶葉十幾萬噸,出口量佔當時世界茶葉**的80%以上,但到了二十世紀初,由於列強入侵,茶葉生產一落千丈。新中國成立後,**高度重視經濟,茶葉生產有了飛速發展,我國的茶園面積佔世界第一位,產量佔世界第二位,出口量佔世界第三位,烏龍茶在日本歷久不衰,並在韓國和南亞深受青睞,花茶在中東和俄羅斯廣受歡迎。隨著科學的進步、工業的發達,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茶葉消費已開始向多元化和有益健康的方向發展,二十一世紀的共飲料的消費將有輝煌的前景。

茶的起源和發展歷史

2樓:霽雨若初

起源追溯中國人飲茶的起源,有的認為起於上古,有的認為起於周,起於秦漢、三國、南北朝、唐代的說法也都有,造成眾說紛紜的主要原因是因唐代以前無「茶」字,而只有「荼」字的記載,直到茶經的作者陸羽,方將荼字減一畫而寫成「茶」,因此有茶起源於唐代的說法。

發展歷史:

宋承唐代飲茶之風,日益普及。宋梅堯臣《南有嘉茗賦》雲:"華夷蠻豹,固日飲而無厭,富貴貧賤,亦時啜無厭不寧。

宋昊自牧《夢樑錄》卷十六"鰲鋪"載:"蓋人家每日不可闕者,柴米油鹽醬醋茶。"自宋代始,茶就成為開門"七件事"之一。

宋徽宗趙佶《大觀茶論》序雲:"縉紳之士,韋布之流,沐浴膏澤,薰陶德化,盛以雅尚相推,從事茗飲。顧近歲以來,採擇之精,製作之工,品第之勝,烹點之妙,莫不盛早其極。"

拓展資料:

茶,(學名:camellia sinensis (l.) o. ktze.),灌木或小喬木,嫩枝**。

葉革質,長圓形或橢圓形,先端鈍或尖銳,基部楔形,上面發亮,下面**或初時有柔毛,邊緣有鋸齒,葉柄**。花白色,花柄有時稍長;萼片闊卵形至圓形,**,宿存。

花瓣闊卵形,基部略連合,背面**,有時有短柔毛;子房密生白毛;花柱**。蒴果3球形或1-2球形,高1.1-1.5釐米,每球有種子1-2粒。花期10月至翌年2月。

3樓:向日葵起床了

起源: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和利用茶樹的國家。起源於神龍氏、聞於魯周公、興於唐朝、盛在宋氏。

我國是世界茶葉和茶文化的發源地之一,我們的先人為後世留下了眾多的茶學典籍,其中問世最早、內容最全面的是唐代「茶神」陸羽的《茶經》。它對茶的起源、品種、分佈、製作、茶的沖泡用水、器皿以及茶的趣聞軼事等均有論述,對我國及世界茶業的發展都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4樓:好快樂的小豬

茶的最早發現與利用,是從藥用開始的。「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晉張華《博物志》也同樣有「飲真茶,令人少眠」的說法。

陶弘景《雜錄》中所說「茗茶輕身換骨,昔丹丘子黃君服之」。其實對丹丘子飲茶的記載還有早於此的漢代的《神異記》:餘姚人虞洪,入山採茗。

遇一道士,牽三青牛,引洪至瀑布山,曰:「予丹丘子也。聞子善具飲,常思見惠。

山中有大茗,可以相給,祈子他日有甌棲之餘,乞相遺也。」因立奠祀。後常令家人入山,獲大茗焉。

丹丘子為漢代「仙人」,茶文化中最早的一個道家人物,歷史上的餘姚瀑布山為產茶名山。因此「大茗」與「仙茗」的記載亦完全一致。這幾則記錄中的「荼」與「茗」,也就是今天的茶。

更讓我們感到驚訝的是,早在晉代郭璞在註解《爾雅》時,即解說:(茶)樹小如梔子,冬生葉,一名葬,蜀人名之苦茶。此中所謂「蜀人」之記載,即可視為飲茶習俗在古巴蜀的最早萌芽。

還有西漢壺居士在《食忌》中所說:「苦荼,久食羽化。」都說明茶開始時被利用是和藥聯絡起來的。

唐代陸羽(728—804)在《茶經》中指出:「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於魯周公」。在神農時代(約在公元前2023年),即已經發現了茶樹的鮮葉可以解毒。

《神農本草經》曾有記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解之」.反映的就是古代發現茶治病的起源,這說明中國利用茶葉最少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神農本草經》是西漢時代一些儒生託名神農嘗百草的神話,蒐集了自古以來勞動人民所積累的藥物知識,編輯而成的藥物學典籍。

西漢後期到三國時代,茶發展成為宮廷的高階飲料。如在漢代《趙飛燕別傳》中,有一節關於飲茶的記載。漢成帝崩,「後(即帝后)寢驚啼甚久,侍者呼問,方覺,乃言曰:

適吾夢中見帝,帝自雲中賜吾坐,帝命進茶。左右奏帝,後向日侍帝不謹,不合吸此茶。」這就說明在當時,茶已成為皇室中的一種飲料了。

西晉到隋朝,茶逐漸成為普通飲料。關於飲茶的記載也日益增多。《廣陵吾老傳》中載有:「晉元帝時,有老姥每旦獨提一器若,往市留之,市人競買」之句,說明茶已逐漸成為普通飲料。

至唐、宋時代,茶已成為「人家一日不可無」的普遍飲用之品。

求潮汕瓷器的發展史,求潮汕功夫茶的發展史

潮州瓷器 潮州瓷器已有上千年的歷史,據說早在唐代武則天時期,就已經遠銷羅馬和埃及了。現在的楓溪鎮,官窯 民窯相連,商鋪臨街,作坊在後,特別繁榮。楓溪瓷器,以藝術雕花瓷為王牌,瓶的枝 葉 花都是浮雕,而且 薄如紙 細如絲,是永不凋謝的鮮花 求潮汕功夫茶的發展史 下面潮汕功夫茶的起源,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求弓箭的詳細發展史,弓箭的歷史發展

在遙遠的古代,弓箭是人類狩獵 作戰不可缺少的工具。即使在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揉合了高科技的弓箭依然是特種士兵手中的利器。然而,人類歷史上最早的弓箭是誰製造的?解放後,在我國山西省桑乾河的支流峙峪河與小泉河匯合的一塊麵積為1000平方米的小丘地層中,考古工作者發現了一塊被稱作 峙峪人 的枕骨殘片,此外...

肯德基的發展歷史,肯德基的發展史

20世紀30年代,生於美國印第安納州的哈蘭德 森德斯發明了一個烹飪雞肉的祕方 在雞肉上塗一層含有11種藥草和香料的混合物,然後高壓煎炸。森德斯還給這種深受大家喜愛的 南方炸雞 取名為肯德基炸雞。1952年,哈蘭 山德士上校建立原味炸雞特許經營業務,肯德基的雛形開始。1987年,肯德基進入中國,在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