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統一的原因是什麼,隋朝統一的原因和經過是什麼?

2021-03-03 20:54:35 字數 5228 閱讀 1471

1樓:fx丶璐

1北方民族大融合,南方經濟發展

2長期**割據,人們渴望統一

3陳朝統治腐朽

4隋朝建立後勵精圖治,政治穩定,經濟繁榮,軍事強大5隋朝為滅陳作了充分準備,戰略戰術運用得當

2樓:翱翔宇宙的烏龜

統一的原因都只有一個 一家獨大

**的原因就各不相同

隋朝統一的原因和經過是什麼?

3樓:__yin為有你

大隋開國

北周武帝宇文邕於公元577年攻破北齊,統一北方後,南北對峙的天平已明顯向北傾斜,可惜他卻英年早逝於578年去世,年僅36歲。

繼位的北周宣帝宇文贇奢侈浮華,沉湎酒色,政治腐敗,更是在繼位一年之後自稱「天元皇帝」傳位於不滿六週歲的太子宇文衍(後改名闡),史稱周靜帝, 還同時擁有五位皇后,其中天元皇后就是楊堅的長女——楊麗華。 外戚楊堅乘機將北周重臣外遣,朝政逐漸由他掌握。

大象二年(580年)6月8日,北周宣帝死後,楊堅聯合劉昉、鄭譯矯詔以外戚身份輔政。

大定元年(581年)二月,北周靜帝禪讓帝位於楊堅,楊堅登基為帝,是為隋文帝,國號隋,定都大興城(今西安),北周覆亡。

公元589年南下滅陳朝,統一中國,結束了自西晉末年以來長達近300年的**局面。公元605年,隋煬帝即位後,令宇文愷營建東京,同年下詔遷都洛陽(今河南洛陽)。

隋文帝在位年間社會民生富庶、人民安居樂業、政治清明,開創了開皇之治繁榮局面。隋煬帝在位時期修建了貫通南北的大運河,但因過度消耗國力,引發隋末民變和貴族叛變。

公元618年宇文化及等人發動兵變,殺死隋煬帝。隋恭帝楊侑禪讓李淵,建立唐朝。公元619年,王世充擁立的皇泰主楊侗也被廢,隋朝覆滅,國祚38年。

擴充套件資料

為了鞏固隋朝發展,隋文帝與隋煬帝興建舉世聞名的隋唐大運河以及馳道,興建兩都大興城和洛陽城,並且興建長城保護歸附外族。這些都提升了位於關中的隋廷對北方地區、關東地區與江南地區的掌控力,使隋朝各地的經濟、文化與人民能順利交流,還誕生出經濟重鎮江都(今揚州)。

原漢長安城久經戰亂,殘破不堪,而且宮室形制狹小,不能適應新建的統一國家都城的需要。加之幾百年來城市汙水沉澱,壅底難洩,飲水**也成問題。

因此,隋文帝放棄龍首原以北的漢長安城,於龍首原以南漢長安城東南選擇新址建新長安城。582年一月隋文帝命宇文愷負責設計建造新城,因為隋文帝曾被封為大興公,因此取名大興城,隔年三月竣工。

4樓:匿名使用者

有原因:

1北方民族大融合,南方經濟發展

2長期**割據,人們渴望統一

3陳朝統治腐朽

4隋朝建立後勵精圖治,政治穩定,經濟繁榮,軍事強大5隋朝為滅陳作了充分準備,戰略戰術運用得當經過:589年隋文帝派兵沿長江八路出擊。僅用四個月時間就攻下建康俘虜陳後主,完成統一事業

5樓:匿名使用者

隋文帝楊堅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皇帝之一

隋文帝的偉大遠比被國內所謂歷史學家吹捧的漢唐皇帝強.

國外影響世界的偉人中,隋文帝高居榜上,而漢唐皇帝或者在百名以外或者無名

楊廣 也是很有能力的君主

隋做了兩件大事:科舉和大運河

大運河:鄙在當時,功在千秋

遺憾的是

中國曆代的文人們,為了突出大唐,

或者淡化隋的功勞,或者醜化隋的的皇帝

北周宣帝時期的政治腐敗,民不聊生,社會矛盾激化,導致統治集團內部的**,給楊堅為首的漢人將領奪取政權的機會。 580年,周宣帝病死,繼位的周靜帝年僅八歲,以大丞相身份輔政的楊堅,從而控制了北周的軍政大權。相州(今河南安陽)、鄖州(今湖北安陸)、益州(今四川成都)等地的總管曾先後舉兵反對楊堅,都被楊堅所平定。

581年,楊堅在消滅北周殘餘勢力後,以「受禪」為名,廢周靜帝自立為帝,國號為隋,改元開皇,仍然定都長安。楊堅就是隋文帝。

隋朝建立後,隋文帝為統一全國作各方面的準備工作:加強了**集權、澄清了吏治,發展了經濟,大大增強了國力,同時處理好與突厥的關係。隋文帝於開皇七年(587年)廢除了後梁政權。

採納了高熲的策略:干擾陳國的農業生產,破壞陳國的軍事儲積,使陳國損失慘重,而又疲憊不堪。

待時機成熟後,隋文帝命令次子楊廣為元帥、高熲協助,統一指揮滅陳戰役。開皇八年(588年)十月,隋文帝在壽春(今安徽壽縣)置淮南道行臺省,以晉王楊廣為行臺尚書令,主管滅陳之事。命楊廣、山南道行臺尚書令楊俊、清河公楊素為行軍元帥,高穎為晉王元帥長史,右僕射王韶為司馬,集中51.

8萬人的水陸軍,統由楊廣節度,從長江上游至下游,分8路攻陳。十二月,隋軍發起攻滅陳朝的大規模作戰。楊素率舟師出巴東郡(治今四川奉節東)順江東下,與荊州刺史劉仁恩軍相配合,一舉襲佔狼尾灘(今湖北宜昌西北),繼而攻克岐亭、延洲(今長江西陵峽口、湖北枝江附近江中),擊破上游**防禦。

由公安(今湖北公安西北)東撤之**也被楊俊軍阻於漢口(今湖北漢水入長江之口)以西,為下游隋軍主力進攻陳都建康(今南京),創造了有利形勢。

九年正月,下游隋軍主力乘陳朝歡度元會(即春節)之機,分路渡江。行軍總管韓擒虎、賀若弼兩軍配合鉗擊建康,至行軍總管宇文述軍佔據石頭(今南京城西清涼山),隋軍主力已完成對建康的包圍。隨後,賀若弼軍與**主力激戰於白土岡(今南京城東),**全線潰退。

韓擒虎軍首先進入建康城,俘陳叔寶。楊廣入城後,令陳叔寶以手書招降上游**。吳州(治吳縣,今江蘇蘇州)、湘州(治今長沙)等地陳將拒降,二月間均為隋軍擊破。

嶺南數郡共奉高涼(今廣東陽江西)冼夫人為主,保境拒守。隋派使臣安撫嶺南,楊廣亦命陳叔寶致書冼夫人,勸其歸隋。冼夫人以其孫率眾迎接隋使,嶺南諸州悉為隋地。

至此,結束了東晉以來270餘年南北**的局面,完成了隋文帝統一南北的大業。

吏制改革

1、**:三省六部制

隋文帝代周之後,廢除了北周的六官,綜合漢魏官制,在**設:

三師:三公:

五省:內史 門下

尚書:吏部、禮部、工部、兵部、都官(後改為刑部)、度支(後改為戶部)

祕書 內侍

二臺:御史、都水

九寺:太常、光祿、衛尉、宗正、太僕、大理、鴻臚、司農、太府

兩監:國子、將作

三師、三公,品位崇尊,卻並不主事,五省中的內吏、門下、尚書三省及六部,處理全**政大事,這就是三省六部制。

三省的長官:內史省之內史令二人,門下省之納言二人,尚書省之尚書令一人、左、右僕射各一人,均執宰相之職。內史省起草詔令,為決策機構,門下省職掌封駁,為審議機構,尚書省是行政機關,「事無不總」,重在執行,下轄六部處理日常政務。

六部長官為尚書。

2、地方:州縣制

在地方吏治上,隋文帝撤銷了郡一級建制,改州、郡、縣**製為州、縣兩級制,併合並了一些州縣,裁減沉員,消除了過去權力層疊、機構過多的弊端,改善了吏治,節省了開支。

地方**的任命也作了改革:九品以上的地方**均由吏部任免,每年進行考核。州縣佐吏三年必須更換,不得連任,不許用當地人,必須用外地人,從而防止了地方豪強地主壟斷政權,加強了**對地方的控制。

實行科舉制度

隋文帝即位後,廢除了以前選官用的九品中正制,選宮不問門第。規定各州每年向**選送三人,參加秀才、明經等科的考試,合格者錄用為宮。隋煬帝時,又創立了進士等科。

這是科舉制度的開始。「科舉」即分科舉士之意。

科舉制度順應了歷代庶族地主在政治上得到應有的地位的要求,緩和了他們和朝庭的矛盾,使他們忠心擁戴**,有利於選拔人才,增強政治效率,對封建****集權的鞏固起了積極的作用。

改革府兵制度

開皇十年(590年),隋文帝對原西魏、北周的兵制——府兵制做了重大改革。府兵是當時的職業軍人,兵士都由軍府統領,並不列入各州縣戶籍,其家屬也隨營居住,居不定所。改革後,軍人除仍保留原有軍籍、隸屬軍府外,同時與其家屬一起編入各州民戶,可以按均田令分得土地,平時從事生產;並按規定輪番到京城宿衛,或執行其它任務。

編制《開皇律》

北周時的律法有時鬆,有時嚴,不好掌握,導致刑罰混亂。隋文帝即位後,於開皇元年(581年)命高頑等人在北齊北周舊律的基礎上更定法律,在開皇三年(583年)又讓蘇威等人加以修訂。這就是《開皇律》。

《開皇律》分十二卷,500條,刑罰分為:死刑、流刑、徒刑、杖刑、笞刑五種二十等。廢除了鞭刑、梟首、裂刑等酷刑,簡化了律文,是唐代及其以後各代法典的基礎。

6樓:匿名使用者

這裡有你要找的人麼 我對此深表懷疑

7樓:樂v園

統一的歷史條件:

客觀條件:①長期以來,由於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南北對峙的****逐漸消失;②江南經濟發展,南北經濟發展水平差距縮小,為隋朝統一全國提供了物質條件;③廣大人民經過長期的戰亂,嚮往統一。④南朝陳政權本身的腐朽。

主觀條件是隋朝的強大。

8樓:飄落之楓

有了doyoubest萬事8用愁額,hoho~

9樓:

doyoubest 說的很好,完全同意

隋朝統一全國的原因有( )

10樓:今年肚子吃大了

b.隋的前身是北周 北周的前身是西魏 都是鮮卑族國家 北周能夠統一北方一方面是實力強大 另一方面就是民族的融合和少數民族的漢化 4肯定正確了 3在這道題中看不出來

11樓:匿名使用者

b南方經濟發展關隋文帝楊堅什麼事

倒是關陳叔寶的事

12樓:匿名使用者

b.北方民族融合與封建化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客觀原因。

楊堅決策正確是主觀原因。

江南地區如同一樓說的,歸陳叔寶管。

隋朝統一全國的原因

13樓:我拿菜刀向你笑

第一,北朝時期,黃河流域的各少數民族基本上與漢族融合,北方的社會經濟由恢復而發展。南北方的****與經濟、文化差別已基本消除。

第二,南北在政治上的對立和鬥爭,不僅阻礙南北經濟、文化交流,也給兩地人民造成了很大的負擔和痛苦。結束南北對立,實現國家再統一,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與南北方廣大人民群眾的要求。

第三,陳朝政治黑暗腐朽,國力薄弱,而隋朝政治清明,生產發展,國力強盛。南北之間的差距,造成了隋滅陳,統一全國的形勢。589年隋滅陳,中國重歸統一。

14樓:簽約戀人

1、長期戰亂,人民渴望統一

2、民族融合,江南經濟發展為統一奠定基礎

15樓:匿名使用者

首先,魏晉南北朝後期,各族人民共同生活,互相融合,南北統一條件成熟.

其次,北方農業的恢復與發展,為隋的統一奠定了經濟基礎.

第三,隋文帝加強軍隊建設,做好了渡江作戰的準備.

第四,陳朝君臣生活腐化,政治腐敗,軍隊紀律鬆弛,不堪一擊.

隋朝的建立與統一求解,隋朝是如何統一全國的

581年,北周外臣楊堅建立隋朝,稱隋文帝,後來滅了陳,統一全國 隋朝是如何統一全國的 隋朝之前是南北朝,北朝的最後一個王朝是北周。北周末年,外戚楊堅掌握大權。581年,北周靜帝宇文闡被迫禪位大丞相楊堅,楊堅奪取北周政權,建立隋朝,以長安為都城,楊堅就是隋文帝。當時在南方的割據政權是陳朝。陳後主不問政...

隋朝是怎樣統一全國的?隋朝是如何統一全國的

首先隋國公楊堅趁北周皇帝宇文邕病逝後只留下的小皇帝,於是逼迫小皇帝禪位,建立隋朝,幾年後揮師南下俘虜了陳叔寶,陳朝滅亡,南朝結束。公元581年二月,北周靜帝禪讓於丞相楊堅,北周覆亡。隋文帝楊堅定國號為 隋 定都大興城 今陝西省西安市 公元589年,隋軍南下滅陳朝,統一中國。隋朝作為中國古代的一個朝代...

隋朝怎麼滅陳朝的隋朝滅陳朝統一南北於幾世紀幾十年代

580年北周宣帝去世後,權臣楊堅於隔年廢北周靜帝自立,建立隋朝,即隋文帝。在安定內部 解決北方突厥的外患以及併吞西樑後,隋開皇八年 588年 十二月至次年二月,在隋統一戰爭中,隋文帝楊堅命令晉王楊廣統率水陸大軍50餘萬,攻滅江南陳朝的大規模渡江作戰。此役逼降陳後主陳叔寶,陳亡。並陸續招降三吳 嶺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