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轍六國論的賞析,蘇洵和蘇轍的六國論那個的見解更為精到,為什麼

2021-03-04 04:03:42 字數 5891 閱讀 6787

1樓:窗晗

六國論 蘇轍

愚讀六國世家,竊怪天下之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眾,發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於滅亡,常為之深思遠慮,以為必有可以自安之計。蓋未嘗不咎其當時之士,慮患之疏,而見利之淺,且不知天下之勢也。

夫秦之所與諸侯爭天下者,不在齊、楚、燕、趙也,而在韓、魏之郊;諸侯之所與秦爭天下者,不在齊、楚、燕、趙也,而在韓、魏之野;秦之有韓、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韓、魏塞秦之衝,而蔽山東之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韓、魏也。

昔者範睢用於秦而收韓,商鞅用於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韓、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齊之剛、壽,而範睢以為憂,然則秦之所忌者,可以見矣。秦之用兵於齊、楚、趙之危事也。越韓過魏而攻人之國都,燕、趙拒之於前,而韓、魏乘之於後,此危道也。

而秦之攻燕、趙,未嘗有韓、魏之憂,則韓、魏之附秦故也。夫韓、魏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於其間,此豈知天下之勢邪?委區區之韓、魏,以當虎狼之強秦,彼安得不折而入於秦哉?

韓、魏折而入於秦,然後秦人得通其兵於東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禍。

夫韓、魏不能獨當秦,而天下之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韓親魏以擯秦。秦人不敢逾韓、魏以窺齊、楚、燕、趙之國,而齊、楚、燕、趙之國,因得以自安於其間矣。以四無事之國,佐當寇之韓、魏,使韓、魏無東顧之憂,而為天下出身以當秦兵。

以二國委秦,而四國休息於內,以陰助其急,若此可以應夫無窮。彼秦者將何為哉?不知出此,而乃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敗約,以自相屠滅,秦兵未出,而天下諸侯已自困矣。

至使秦人得間其隙以取其國,可不悲哉!

蘇轍六國論

蘇轍的六國論雖然同是**六國破亡之因,但得出的結論和論證的方式都不同於他的父親。他認為六國的敗亡之因在於他們不明白天下之勢,不能全力保住韓、魏,失去這個屏障和緩衝地帶因而導致滅亡。其論證方法也不同:

他採取演繹的方法,逐層推進、步步深入。文章一開頭,蘇轍就擺出一個很奇怪的歷史現象:六國以五倍之地、十倍之眾發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結果卻以失敗而告終,六國亦相繼滅亡。

作者以此引起讀者的注意。蘇轍的結論是:六國破滅,是由於他們慮患之疏、見利之淺,且不知天下之勢。

至於這個天下之勢是什麼,為什麼不知天下之勢就會破亡?作者並不急於馬上告訴我們,而且也沒有直接作答。他首先著眼於六國與秦的軍事態勢,分析韓、魏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從而讓我們知道齊、楚、燕、趙的失策之處在於他們不瞭解這個天下之勢。

這樣層層推進、步步演繹,使我們對六國破滅是由於不知天下之勢這個中心論點一步步明確起來。首先,作者從韓、魏的地理位置來闡明他們在諸侯紛爭中的重要位置:魏國東有淮、潁,與宋、齊為鄰;南有鴻溝,與楚為鄰;北有酸棗,與趙為鄰;西有函谷,與秦為鄰。

韓國西當秦的函谷要衝,更是秦吞併六國的第一個障礙。蘇轍認為,從這個軍事態勢來看,無論是秦還是六國要爭天下,都要在韓、魏郊野發生衝突。對秦來說,韓、魏是他的心腹之疾;對山東諸國來說,韓、魏卻是他們的翼蔽,作者由此得出結論:

「故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韓、魏也」。以上是從地理位置來分析天下之勢。接著,作者又從歷史事實、秦與六國的國策來分析齊、楚、燕、趙等不審天下之勢,從而導致六國破滅,蘇轍從秦、山東諸國和韓魏這三個方面逐一加以剖析:

首先分析秦國,秦如不先吞併韓、魏而去貿然進攻山東諸國,就會造成「燕、趙拒之於前,而韓、魏乘之於後」這樣一個兩面夾擊之勢,這是「危道也」;而秦之所以敢於攻燕、趙,未嘗有韓、魏之憂,也正是由於韓、魏已依附了秦國。這樣一反一正,就把韓、魏在秦吞併六國中舉足輕重的地位明白地擺到讀者的面前。在列舉史實時也是如此:

秦孝公用商鞅之策,先擊敗魏,逼魏從安邑遷都大梁,這樣秦就可以憑藉黃河、函谷天險,出兵進擊山東諸國,從孝公到始皇都執行這個既定國策。秦之所以能統一天下,與這個正確的方略是有一定關係的。至於范雎說昭王收韓也是出於同樣的戰略考慮:

韓國山地多、平原少、物產貧乏、人口稀疏,在七國中最為貧弱,易於擊破。更重要的是,它扼守函谷大門,秦要東攻齊、魏,北擊燕、趙,都必須先吞併韓。所以范雎認為「秦之有韓如木之有蠹,人之有心腹之病也」。

蘇轍在此段引用范雎、商鞅先收韓、魏的言論,就在於說明商鞅等人明天下之勢,他們採取先收韓、魏的方略是正確的,所以能吞併六國。與此相反,山東諸國卻不明白韓、魏是他們的屏障,輕易地讓秦人得以出入其間。作者反問一句:

「此豈知天下之勢耶?」最後,再分析韓、魏。他們是強秦窺覦的物件,又加上本身弱小,被吞併是在所難免的,而韓、魏一旦被吞併,秦人就可以以此為跳板去進攻山東諸國,使天下遍受其害。

在這裡,作者表面上為韓、魏開脫,實際上是在強調韓、魏被吞併的嚴重後果,這樣就愈能顯示出韓、魏的重要,愈能讓人們感到燕趙諸國不助韓魏,不明天下之勢的愚蠢和不可原諒。

文章至此,是著重分析韓、魏在軍事位置上的重要,告訴人們六國破滅之因主要在於他們不明白這個天下之勢。那麼,怎樣做才算是明白天下之勢呢?作者認為,正確的做法應該是齊、楚、燕、趙諸國厚韓魏而摒秦。

為什麼必須這樣做呢?作者仍從三個方面來分析:對秦國來說,它不敢逾韓魏以窺齊楚燕趙諸國;對齊楚燕趙來說,它可以得以自完於其間;對韓、魏來說,有四國之佐就可以有強大後盾,放心地與秦國抗衡。

總之,六國之間如能「以二國委秦,而四國陰助其急」,那麼,就可以應對萬變,不至於為秦所亡。這樣作者就從正面闡明瞭六國救亡圖存的根本之道,實際上也就是要明天下之勢。正面闡述之後,作者再從反面指出六國沒有采取上述做法,而是為著尺寸之利背盟敗約,自相屠滅,這正是六國的可悲之處,再次點明六國破亡的主要原因是「慮患之疏而見利之淺,且不知天下之勢」。

所以從本文的結構上看,它是圍繞上述的中心論點,採取一正一反的手法,從秦、齊楚燕趙、韓魏這三個方面逐層演繹、步步深入下去的。蘇轍 六國論的背景雖與乃父相似,但蘇轍是從如何用兵、如何加強邊備這個角度來古為今用的。北宋初年,趙光胤片面接受唐末藩鎮割據的歷史教訓,採取「虛外實內」的軍事部署,天下勁旅駐守京師和通衢要道,邊境上卻是羸弱之卒,而且又由皇帝遙控,節度使無任何調兵之權,因此邊境之戰一敗再敗,京都受到威脅。

公元一○○四年九月,遼聖宗率大軍南下直趨澶州,威脅東京,蘇轍對朝廷「邊備之計漸弛」向來痛心疾首,對大員們遷都以避敵的主張更不以為然,提出要加以邊備,禦敵於國門之外。他在六國論中強調韓魏在戰略上的重要地位,認為失去屏障是六國破亡的主要原因正是他的國防主張在史論中的折射。

蘇洵和蘇轍的六國論那個的見解更為精到,為什麼

2樓:heaven昔昔

宋代蘇洵、蘇轍父子各有《六國論》傳世;兩篇文章珠聯璧合,各放異彩,可稱得上是古代議**的名篇佳作。然而對照起來看兩者的立論角度、論證方式、文字風格各不相同。品評其成敗得失,或許對今人會有所裨益。

兩篇文章都以六國破滅作為議題,借史論政。寫借史論政的文章,應該根據時代所提出的問題,從歷史材料中選擇一個恰當的角度,以便把歷史問題的評析同現實的社會問題聯絡起來,起到以古鑑今的作用。

蘇洵的《六國論》從「賂秦而力虧」的角度論證六國破滅的原因最後引出「為國者無為積威之所劫」的歷史教訓。蘇轍的《六國論》則從「韓魏附秦」招致六國相繼破滅的角度,批評六國之士的「慮患之疏,而見利之淺,且不知天下之勢」。這兩篇文章所選擇的不同角度何者更具有思想性和現實意義呢?

聯絡北宋中期的社會現實來看,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北宋中期面臨遼與西夏的嚴重威脅,外患頻仍。北宋王朝軟弱無能,一味屈辱苟安。一○○五年,宋真宗景德元年,一月與遼國訂立屈辱條約,每年給遼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雙方以白溝河為界,史稱:

「澶淵之盟」。一○四四年,宋仁宗慶曆四年,宋與西夏議和,答應每年給西夏銀七萬二千兩、絹十五萬二千匹、茶三萬斤。這些屈辱和約的簽訂,雖然換來了暫時的安寧,卻給人民增加的沉重負擔, 加據了宋王朝的積貧積弱的局面, 推進了它走向滅亡的程序。

蘇洵的 《六國論》 抓住「賂秦而力虧」生發議論,實際上是借批評六國的賂秦來影射北宋王朝對遼與西夏的屈辱苟安政策借六國破滅的教訓告誡當權者改弦更張,免得重演覆亡的悲劇。文章的思想性戰鬥性很強。

蘇轍的《六國論》所選取的角度與當時的社會現實問題卻很難聯絡起來。誠然,「慮患之疏,而見利之淺,且不知天下之勢」,也擊中了北宋統治者的弊病,不無鞭笞告誡的意味。但北宋王朝畢竟不是象六國那樣外於**狀態,它的「慮患之疏,而見利之淺」並非表現在犧牲「韓魏」自毀屏障這一方面。

因此蘇轍所選的角度也就缺乏現實的針對性,不可能強烈**撼人心,迸發出思想光彩和戰鬥鋒芒。當然,蘇轍不因襲乃父,勇於提出新的見解,舊題翻新意,其獨到精神還是應該肯定的。

南宋陳騤認為「文貴其簡也。文簡而理周斯得其簡也。讀之疑有闕焉,非簡也,疏也」。

《文則·甲·四》 ,蘇洵的《六國論》文簡而理周。文章開頭論證六國破滅的原因,一言以弊之曰,「弊在賂秦」。旋即補充道,「或曰,六國互喪,率賂秦耶,曰,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

故曰弊在賂秦也。 」通過設問和答疑, 使論點的提出周密完備, 無懈可擊。 論證部分 在著力論證「賂秦而力虧」必然導致破滅的道理後,文章又對並非賂秦而敗亡的齊、燕、趙一一剖析,揭示它們自走向敗亡的原因,以印證「不賂秦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的論點。

文章抓住「賂秦而力虧」這個主要矛盾開掘生髮,引出歷史教訓,以諷喻時政,但又沒有把複雜的事物簡單化,而是注意對複雜的事物作具體分析,揭示各自的特殊矛盾,並找出這些特殊矛盾與主要矛盾的內在聯絡。這樣就豐富和加強了對主要矛盾的論證,避免了說理的簡單化和片面性,防止了立論和論證上的偏頗和疏漏,從而使自己的立論立於不敗之地。

蘇轍的《六國論》在立論和論證上就有偏頗和疏漏之處。他把六國之士一概斥之為「慮患之疏 而見利之淺且不知天下之勢」,是不大公平的。其實,六國人士中並非沒有審時度勢具有遠見卓識者。

主張聯齊抗秦的屈原;竊符救趙的信陵君,義不帝秦的魯仲連;便都是這樣的人物。豈能一筆抹熬,在論證過程中作者以「秦之攻燕趙未嘗有韓魏之憂」,作為韓魏附秦的反證,也未必允當,公元前二五七年,秦破趙長平軍,又進兵圍邯鄲。信陵君挺身而出,矯魏王令,奪晉鄙軍,建樹了卻秦救趙的偉績。

這在史書上寫得明明白白,怎能斷言「秦之攻燕趙未嘗有韓魏之憂」呢!

誠然,六國當權者中,「慮患之疏,而見利之淺,且不知天下之勢」的昏君佞臣比比皆是,他們或苟安於一時,或伺機擴張,政治上鼠目寸光,出爾反爾,結果把國家推向破滅的絕境。批判他們的「慮患之疏,而見利之淺」是完全應該的。但籠統地把當時六國之士一概罵倒;就有點不分青紅皁白了。

如果蘇轍學他父親那樣,對自己的論點和論證作一點補充;將當時六國有識之士提上一筆,不是既可以避免立論上的偏頗,又可以藉此更加襯托出昏君佞臣們的「慮患之疏,而見利之淺,且不知天下之勢」來嗎,可惜蘇轍對於複雜的歷史現象不願做具體分析,他一味貪圖說理的方便簡捷,依賴氣勢和推理來加強論辯的力量。殊不知迴避了對複雜事物的具體分析,割斷了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與次要方面的有機聯絡,就不能準確地說明問題,就很難避免片面性。蘇轍《六國論》立論和論證上的偏頗和疏漏,其源蓋出於此。

從語言風格上看,蘇洵的《六國論》以冷峻老辣而取勝,在縝密的說理中時見動人的情采,蘇轍的《六國論》長於氣勢,善於推理;具有縱橫家的雄辯氣派。 蘇洵的《六國論》語氣沉穩遒勁,意味辛辣而雋永。且以結尾一段為例, 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於秦,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勢,苟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

這段文字影射現實,諷喻時政,字挾風霜而又委婉出之,有耳提面命之意,而無捶頓足之態,沉著老辣,令人徹骨銘心。 蘇轍的《六國論》則是另一種風味。行文簡捷明快,縱橫捭闔,勢如破竹。

且看開端一節文字!

嘗讀六國世家,竊怪天下之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眾,發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於滅亡。 常為之深思遠慮,以為必有可以自安之計。蓋未嘗不咎其當時之士慮患之疏,而見利之淺,且不知天下之勢也。

這段話長達近百字,一氣呵成,文句長,轉折多,如長江大河,渾浩流轉,氣勢磅礴,一腔激情全在紙上,與蘇洵的沉著冷峻大不相同。

蘇洵的《六國論》樸質簡煉,不事藻飾,看起來不象蘇轍那樣注重語言形式。但是蘇洵在論說過程中善於藉助形象描寫和貼切的比喻,增強說理的形象性和活潑的機趣。如闡述賂秦弊端一段,文章寫賂秦者忘記祖先蓽路藍縷之艱辛,將國土拱手送人,「如棄草芥」,結果並沒有換來太平和安寧,「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後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藉助這一諷刺性的生動畫面的勾勒, 諸侯賂秦的狼狽情狀宛然在目, 賂秦必亡之理昭然若揭。

面對這一繪形繪神的諷刺畫面,讀者不由得觸發起對北宋統治者屈辱苟安的聯想,從心底湧出強熱的痛憤之情。又如,用「秦人食之不得下嚥」比擬六國如果合力抗秦,互相支援,秦國的遠交近攻各個擊破的策略將不可得逞,即使一時得手,也必將如魚吞鉤不得下嚥。這個比喻可謂新奇貼切,妙攝神理。

蘇轍的文章氣勢充沛,雄辯 有力,但文字的活潑生動與乃父相比,卻似稍遜一籌。

六國論中的詞類活用現象,六國論的詞類活用

義不賂秦,堅持正義。形容詞作動詞 李牧連卻之 動詞的使動用法。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禮 禮待。名為動。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嚥也。下 吞下。名為動。日削月割,以趨於亡。日 每天。名為狀。月 每月。名為狀以地事秦 事,侍奉。名詞作動詞。惜其用武而不終也。終,堅持到底。形容詞作動詞 六國論的詞類活用 詞...

《六國論》中的所有詞類活用,六國論的詞類活用

一 一詞多類 一詞多義 以 1.秦以攻取之外 用,憑 2 以有尺寸之地 才,可用而代替 3 舉以予人 來 4 以地事秦 用 5 苟以天下之大 憑藉 之 1 較秦之所得 結構助詞,的 2 秦之所大欲 結構助詞,的 3 以有尺寸之地 的 4 子孫視之不甚惜 代詞,土地 5 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慾無厭 的...

《六國論》中的「此言得之」的譯文是什麼

此言得之 中的 得 字是什麼意思?蘇洵 六國論 原文與翻譯 六國論 蘇洵 六國破滅 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 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或曰 六國互喪,率賂秦邪 曰 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故曰弊在賂秦也.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較秦之所得與戰勝而得者,其實百倍 諸侯之所亡與戰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