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漫閱科技
作為文學流派,超現實主義的代表作家有布勒東、艾呂雅和阿拉貢等人。2023年,布勒東發表《超現實主義宣言》,否定了現實主義與傳統**,指出超現實主義要追求對現實的「純精神自動反映」,強調潛意識和夢幻,認為只有在這種狀態下的思維活動才不受外界干擾。倡導「無理性認識」和「自動書寫」,即以極快的速度將頭腦中湧現的一切都雜亂無章地記下來,詞句之間可以沒有任何聯絡。
布勒東的**《娜佳》和阿拉貢的散文集《巴黎的鄉下人》是這一流派的重要作品。
什麼是超現實主義,它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2樓:中地數媒
超現實主義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在法國產生的一場對傳統文化思想的反叛運動,它的內容包括文學、繪畫和**等多個藝術領域。作為文學流派,代表作家有布勒東、艾呂雅和阿拉貢等人。2023年,布勒東發表《超現實主義宣言》,否定了現實主義與傳統**,指出超現實內戰的預感2023年達利西班牙主義要追求對現實的「純精神自動反映」,強調潛意識和夢幻,認為只有在這種狀態下的思維活動才不受外界干擾。
倡導「無理性認識」和「自動書寫」,即以極快的速度將頭腦中湧現的一切都雜亂無章地記下來,詞句之間可以沒有任何聯絡。布勒東的**《娜佳》和阿拉貢的散文集《巴黎的鄉下人》是這一流派的重要作品。
圖形具有超現實主義的代表人物有哪些人
3樓:天風海雨樓主
超現實主義與超現實主義作品
關於超現實主義
超現實主義是二十世紀初期西方資產階級的一種文藝思潮,它是由達達主義發展而來的,宣稱達達主義是其先驅。超現實主義起源於法國,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曾支配法國文壇,其影響甚廣,比利時、捷克、南斯拉夫,乃至美國、日本、墨西哥均有影響。其創作以詩歌為主,波及散文、**、戲劇,在繪畫中也有所表現。
超現實主義者的宗旨是離開現實,返回原始,否認理性的作用,強調人們的下意識或無意識活動。法國的主觀唯心主義哲學家柏格林的直覺主義與奧地利精神病理家弗洛伊德的"下意識"學說奠定了超現實主義的哲學和理論基礎。
"超現實主義"這個名詞,出自本世紀初法國立體派詩人紀堯姆·阿波利內爾(1880-1918)之手。他於2023年寫給苔爾美的信中說:"再三考慮後,我確實認為,最好還是採用我首先使用的超現實主義這個詞,它比超自然主義這個詞更好。
超現實主義這個詞在扁中還找不到,它比由諸位哲學家先生們早已應用的超自然主義這個詞用起來更方便。"由此可見,阿波利內爾創造超現實主義這個詞的本意,在於以此來代替超自然主義這一名詞。它的最初含義就是尋求超乎現實之上的種種未知現象,包括人生、社會、倫理道德和精神文明諸方面。
安德烈·布洛東覺得這一術語最能表達這個文藝流派的宗旨,因而得名。
2023年,達達主義流派舉行最後一次集會而宣告崩潰後,其中的許多成員倒向了超現實主義作家的行列。2023年,法國作家布洛東在巴黎發表了第一個《超現實主義宣言》,2023年,布洛東又發表了超現實主義的第二個宣言,詳盡地解釋了超現實主義的藝術主張。2023年,由德**斯發表了超實現主義的第三個宣言。
這樣,超現實主義的藝術綱領就全面、完整地體現出來了。
布洛東在第一個《超現實主義宣言》中,曾對超現實主義作過經典性的解釋:"超實現主義,陽性名詞。純粹的精神無意識活動。
人們通過它,用口頭或局面,或其他方式來表達思想的真正作用。它只接受思想的啟示,沒有任何理性的控制,沒有任何美學或道德偏見。""超現實主義建立在這樣一個基礎上,即對夢幻的萬能和對思想的不帶偏見的活動的信仰。
它要最終摧毀一切其他的機械論並取而代之,以解決生活中的主要問題。
超現實主義者宣稱:人的本能、夢幻、下意識領域是文藝創作的的源泉。認為人的頭腦活動要從邏輯與理性束縛中解放出來。
理性、道德、宗教、社會以及簡單蝗日常生活中的經驗,都是對人的精神、對人的本質需要的一種桎梏。唯有人的無意識、夢幻和神經錯亂才是人的精神的真正活動。兒童和瘋子的言行,則是不受任何控制的真正自由的範例。
因此,在詩歌創作中,他們故意使用幼稚的語言和病態的形象來反對傳統的美好見解。在繪畫中,用混亂的線條與顏色的任意塗抹。在戲劇中,主張用折磨人的野蠻**,粗魯的舞蹈,並用自行車的鈴鐺,有節奏地敲打貨箱、臉盆一類作伴奏。
超現實主義的創作採用的是"自我意識的書寫"和"自動寫作"的方法。他們主張寫作要絕對真實,是純粹的無意識的活動過程,不通有藝術加工和任何邏輯思維的形式。詩人在寫作時,只要把腦子裡湧現出來的東西快速地記錄下來,詞與詞之間,全靠一種偶然的結合;如果一時沒有現存的詞彙表達,甚至可以隨意用某個字母、符號來代替。
反邏輯性是其創作方法的一大特徵。這類作用,大多數艱澀難懂,不符合語法結構和邏輯思維的法則,有的變成文字遊戲。
超現實主義文藝思潮的出現,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歐洲資產階級青年一代對現實的恐懼心理和狂亂不安的精神狀態。參加超現實主義集團的作家有布洛東、蘇波、查拉,畫家阿爾普、馬鬆等等。屬於這一流派中的有些作家,如路易·阿拉貢、保羅·艾呂雅等,由於受到無產階級革命運動的積極影響,後來轉向進步的文藝陣線。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超現實主義在美國風行一時,出現了所謂"新超現實主義"流派,成為帝國主義御用的宣傳工具。
超現實主義的文學作用甚多。2023年,布洛東和蘇波合著的《磁場》,是超現實主義第一部實驗性的作品,首次提出了無意識書寫和自動的寫作的問題。但典型的超現實主義作品則產生在2023年之後,如布洛東的**《可溶解的魚》1924)和《娜嘉》(1928)是超實現主義的代表作。
阿拉貢在2023年發表的散文集《巴黎的農民》,艾呂雅的詩集《痛苦的都會》、《生活的內幕》均屬超現實主義之作。
超現實主義畫派的共同之處,在於其觀念的一致性。但從視覺意義上來劃分,可分為兩個極端:
一是被稱作絕對的或表象的超現實主義,是畫家通過形式美的手段,揭示他們個人、無意識或下意識的幻想,這類作品具有抽象的性質。
另一個被稱作逼真的超現實主義,是畫家在創作中把夢境般的象徵性物體,在令人驚異的、曖昧的結構中重新組合起來,以具象的方式去描繪物象,以擺脫頭腦中慣常的意識,迫使觀眾接受那種非理性的,邏輯上無法解釋的「現實」。
圖形具有超現實主義的代表人物有哪些人啊?
4樓:匿名使用者
超現實主義與超現實主義作品
關於超現實主義
超現實主義是二十世紀初期西方資產階級的一種文藝思潮,它是由達達主義發展而來的,宣稱達達主義是其先驅。超現實主義起源於法國,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曾支配法國文壇,其影響甚廣,比利時、捷克、南斯拉夫,乃至美國、日本、墨西哥均有影響。其創作以詩歌為主,波及散文、**、戲劇,在繪畫中也有所表現。
超現實主義者的宗旨是離開現實,返回原始,否認理性的作用,強調人們的下意識或無意識活動。法國的主觀唯心主義哲學家柏格林的直覺主義與奧地利精神病理家弗洛伊德的"下意識"學說奠定了超現實主義的哲學和理論基礎。
"超現實主義"這個名詞,出自本世紀初法國立體派詩人紀堯姆·阿波利內爾(1880-1918)之手。他於2023年寫給苔爾美的信中說:"再三考慮後,我確實認為,最好還是採用我首先使用的超現實主義這個詞,它比超自然主義這個詞更好。
超現實主義這個詞在扁中還找不到,它比由諸位哲學家先生們早已應用的超自然主義這個詞用起來更方便。"由此可見,阿波利內爾創造超現實主義這個詞的本意,在於以此來代替超自然主義這一名詞。它的最初含義就是尋求超乎現實之上的種種未知現象,包括人生、社會、倫理道德和精神文明諸方面。
安德烈·布洛東覺得這一術語最能表達這個文藝流派的宗旨,因而得名。
2023年,達達主義流派舉行最後一次集會而宣告崩潰後,其中的許多成員倒向了超現實主義作家的行列。2023年,法國作家布洛東在巴黎發表了第一個《超現實主義宣言》,2023年,布洛東又發表了超現實主義的第二個宣言,詳盡地解釋了超現實主義的藝術主張。2023年,由德**斯發表了超實現主義的第三個宣言。
這樣,超現實主義的藝術綱領就全面、完整地體現出來了。
布洛東在第一個《超現實主義宣言》中,曾對超現實主義作過經典性的解釋:"超實現主義,陽性名詞。純粹的精神無意識活動。
人們通過它,用口頭或局面,或其他方式來表達思想的真正作用。它只接受思想的啟示,沒有任何理性的控制,沒有任何美學或道德偏見。""超現實主義建立在這樣一個基礎上,即對夢幻的萬能和對思想的不帶偏見的活動的信仰。
它要最終摧毀一切其他的機械論並取而代之,以解決生活中的主要問題。
超現實主義者宣稱:人的本能、夢幻、下意識領域是文藝創作的的源泉。認為人的頭腦活動要從邏輯與理性束縛中解放出來。
理性、道德、宗教、社會以及簡單蝗日常生活中的經驗,都是對人的精神、對人的本質需要的一種桎梏。唯有人的無意識、夢幻和神經錯亂才是人的精神的真正活動。兒童和瘋子的言行,則是不受任何控制的真正自由的範例。
因此,在詩歌創作中,他們故意使用幼稚的語言和病態的形象來反對傳統的美好見解。在繪畫中,用混亂的線條與顏色的任意塗抹。在戲劇中,主張用折磨人的野蠻**,粗魯的舞蹈,並用自行車的鈴鐺,有節奏地敲打貨箱、臉盆一類作伴奏。
超現實主義的創作採用的是"自我意識的書寫"和"自動寫作"的方法。他們主張寫作要絕對真實,是純粹的無意識的活動過程,不通有藝術加工和任何邏輯思維的形式。詩人在寫作時,只要把腦子裡湧現出來的東西快速地記錄下來,詞與詞之間,全靠一種偶然的結合;如果一時沒有現存的詞彙表達,甚至可以隨意用某個字母、符號來代替。
反邏輯性是其創作方法的一大特徵。這類作用,大多數艱澀難懂,不符合語法結構和邏輯思維的法則,有的變成文字遊戲。
超現實主義文藝思潮的出現,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歐洲資產階級青年一代對現實的恐懼心理和狂亂不安的精神狀態。參加超現實主義集團的作家有布洛東、蘇波、查拉,畫家阿爾普、馬鬆等等。屬於這一流派中的有些作家,如路易·阿拉貢、保羅·艾呂雅等,由於受到無產階級革命運動的積極影響,後來轉向進步的文藝陣線。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超現實主義在美國風行一時,出現了所謂"新超現實主義"流派,成為帝國主義御用的宣傳工具。
超現實主義的文學作用甚多。2023年,布洛東和蘇波合著的《磁場》,是超現實主義第一部實驗性的作品,首次提出了無意識書寫和自動的寫作的問題。但典型的超現實主義作品則產生在2023年之後,如布洛東的**《可溶解的魚》1924)和《娜嘉》(1928)是超實現主義的代表作。
阿拉貢在2023年發表的散文集《巴黎的農民》,艾呂雅的詩集《痛苦的都會》、《生活的內幕》均屬超現實主義之作。
超現實主義畫派的共同之處,在於其觀念的一致性。但從視覺意義上來劃分,可分為兩個極端:
一是被稱作絕對的或表象的超現實主義,是畫家通過形式美的手段,揭示他們個人、無意識或下意識的幻想,這類作品具有抽象的性質。
另一個被稱作逼真的超現實主義,是畫家在創作中把夢境般的象徵性物體,在令人驚異的、曖昧的結構中重新組合起來,以具象的方式去描繪物象,以擺脫頭腦中慣常的意識,迫使觀眾接受那種非理性的,邏輯上無法解釋的「現實」。
超現實主義風格的代表作,超現實主義藝術的代表人物及其風格
超現實主 義的文學作用甚多。1921年,布洛東和蘇波合著的 磁場 是超現實主義第一部實驗回性的答作品,首次提出了無意識書寫和自動的寫作的問題。但典型的超現實主義作品則產生在1924年之後,如布洛東的 可溶解的魚 1924 和 娜嘉 1928 是超實現主義的代表作。阿拉貢在1926年發表的散文集 巴黎...
什麼是超現實主義,代表畫家有哪些
超現實主義是一種具有普遍意義的文藝和文化思潮,它的哲學基礎是黑格爾的辯證法和柏格森的 生命衝動 說。黑格爾認為,人的思維行為的一切結果不具有最終的性質,絕對真理僅僅體現在認識的不斷深入之中。而柏格森把生命衝動看成是文學藝術的心理基礎,提倡直覺和心靈感應等非理性的表現。現實主義是在法國開始的文學藝術流...
什麼叫現實主義?理想主義?超現實主義?等等這些主義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都有些什麼
現實主義是對浪漫主義的一種反叛,它為向現代主義的過渡奠定了基礎。現實主義強調忠實反映人類生活現實。理想主義 理想主義又稱法理主義或規範主義,產生於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是對格勞秀斯和康德等理想主義外事哲學傳統的直接繼承和發展。它的代表人物最著名的就是美國第28任 威爾遜。1889年,威氏發表了 國家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