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勞動價值論到底有什麼現實意義

2021-03-04 04:50:33 字數 4985 閱讀 6667

1樓:灑灑看你

反資本主義,反資本主義全球化,這就是勞動價值論的現實意義,因為資本主義就是按勞動價值論運轉的,因此它極端的**!

馬克思通過商品之間按相同勞動時間的比例進行交換,推匯出價值(金錢原子)是一種人支配人,人玩人權力關係上的勞動本身。那麼它代表的不是財富,而是權力(奴役),把它當成財富的,被《資本論》批為商品(貨幣)拜物教。

價值(金錢原子)所代表的權力關係,我舉一個例子,比如我是資本家,人支配一個女工1小時勞動,我可以讓她用拖拉機挖土1小時,也可以讓她用鋤頭挖土1小時,還可以讓她脫了衣服給你跳裸舞1小時,她的行為(勞動)不屬於他,而屬於我,這就是價值所代表的權力關係,在這種權力關係中,你找不到具體的實物蛋糕,因而找不到像新古典那樣的生產蛋糕的邊際生產力。

而商品生產中的人類勞動存在二重性,第一重,就是作為自然力一部分引導其它自然力改變物的形態以轉化物的有用屬性上的人類勞動。這一種不是價值。而使用價值(物的有用屬性)是物在那種形態下的客觀存在,並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創造,並不是因為所謂的產權或者所謂勞動的狗屁功勞,物質基礎才存在或者不存在,地球引力才有或者沒有。

第二重就是人支配人,人玩人權力關係上的勞動(即社會關係上的勞動),這一種人類勞動就是價值。可見價值代表的是人與人的權力(社會)關係,總量價值完全與技術關係無關,純粹是人支配權力關係的反映。對資本家來說工人就是全自動的機器人,但是如果機器人是人格化的人,它會說你支配了我,我也要支配你。

可見金錢關係是人與人之間的權力關係,並且物的屬性演化關係。

而剩餘價值邏輯則是,假如當資本家支付工人工資,即工人勞動力的價值是4小時勞動,而資本家讓工人實際幹8小時,那麼剩餘價值=8-4=4小時勞動。虧損企業,只是剩餘價值未轉化成利潤而已,但系統整體的總利潤=總剩餘價值。

價值的增值源於剩餘價值生產,勞動價值論聯立剩餘價值理論,揭示和攻擊整個商品生產或者說金錢遊戲,這種邏輯露骨的說出來,也就是說追求分配金錢(價值)的實質,就是追求分配他人被支配的勞動本身,金錢(價值)增值的過程,就是越來越多的人勞動時間不屬於自身的異化過程。價值也不是代表的不是財富、蛋糕,而是奴役(權力)!可見一個追求價值(交換價值)的社會極端**。

正如該死的企業追求的是更高的利潤,是更高的產值,而不是最小勞動消耗下的最大化生產使用產量,因此企業造就了階級鬥爭,是階級鬥爭的產物。正如企業的成本,是花多少錢用多少錢代表的交換比例,而不是工人勞動的消耗,工人累死累活與資本家無關,它的成本不是什麼工人勞動的消耗,而是用更少的工資(金錢)去交換工人更長的勞動時間,其成本才更低,如資本主義的減員增效,就是這麼回事,不是提高單位勞動時間內的實物產出,而是讓工人更長的時間不屬於自身,開除一定的工人,讓剩餘的工人,相應工資下幹更長勞動時間,或者相同勞動時間給更低的工資,當然這一點經常為與利潤率有關的市場**波動所掩蓋。

也就是說價值不是什麼勞動的成果、貢獻、功勞,而是被支配的勞動本身,馬克思認為功勞、貢獻、成果是對相應對像而言,正如日軍驅使一個人去剝他女兒的人皮做皮鞋,日軍也參加勞動,對日軍來說是成果、貢獻、功勞,對被驅使的人來說就是自身勞動異化的痛苦折磨。這與資本主義的金錢增值是一回事,對資本家來說,價值增值是功勞、成果,對工人來說價值增值就是製造出工人更長的活動時間被他人支配,不屬於自身的異化過程。因此「勞動的價值」、「勞動有價值」成了《資本論》第一卷第六篇第十七節嚴厲批判的用語。

馬克思指出勞動沒有價值,勞動的價值,這樣的用語是原去價值概念,無恥掩蓋人支配人勞動的權力關係,無恥掩蓋價值是被支配的勞動本身的用語。

並且馬克思通過勞動價值論還揭示出了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真正均衡與競爭,這與流行經濟學單一產品模型邏輯上優化配置資源的瓦爾拉斯均衡(或者說供求均衡)及技術競爭完全不同。

馬克思揭示的均衡是異質品模型邏輯上均衡,即資本家追求更高利潤率導致的以平均利潤率為重心的社會支配秩序(或者說剝削秩序均衡),等量的資本必須有等量的不低於平均利潤率的利潤,否則資本就會破產或者縮水,同樣競爭也不是什麼流行經濟學的資本同行業之間攀比產量或者服務的技術競爭,資本家不會留在一個行業技術競爭到破產,而是積累式競爭。

因此馬克思的價值規律,及價值推導邏輯,無一不是代入到這種異質品模型邏輯,而非單一產品模型邏輯,正如**不是什麼單一產品模型邏輯中,與供給數量相應的反比,而是一種與利潤率相關的交換比例,正如某種拖拉機與個人電腦都是5000元,但一個成交量是十萬臺,一個成交量(供給量)是一百萬臺。顯然交換比例代表的不是什麼與數量相應的反比,而是交換比例。

這樣價值規律就反映為,價值(生產**)決定**,**因供求關係,在價值上下波動,當平均利潤率形成後,**就不再圍繞價值波動,而是圍繞生產**,但總生產**=總價值。(生產**的定義見《資本論》,這裡不多說。)

價值規律,我舉個例子,比如資本家之間如何其商品低於價值的尺度交換,那麼資本家的資本就會低於平均利潤率,這樣資本家就會通過積累式競爭,漲價對抗,當不能直接漲價對抗時,資本就壓縮產能、產量,會**利潤率較低的一部分資產,開除一定的工人,同時夠買或者擁入利潤率較高的利潤,這樣低利潤率行業利潤率有所上升,高利潤率行業,因低利潤率行業的資本通過積累式競爭來對抗,而利潤率有所下降。(同樣通縮時,積累式競爭就直接表現為壓低工人的工資,因為通縮時存在大量失業率,很容易直接這樣做,而通漲時,工資被壓低剝削率提高,被與利潤率相關的**波動掩蓋)。

並且勞動價值論還可以揭示gdp的真正含義與實際,這就有利於攻擊gdp。

從西經的邏輯gdp代表的是總財富。是用貨幣計量的實物財富的概念,而從馬克思的邏輯gdp是一個用貨幣計量的價值概念,而價值是什麼?在馬克思看來是某勞動,代表的是權力,因此gdp從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角度,代表的是資本主義的社會總支配關係,即總權力關係。

凱恩斯的《貨幣論》中有類似馬克思批判商品拜物教的邏輯,如2023年凱恩斯在《貨幣論》中對gdp的含義提出質疑,表明它代表的不是總財富。如異質的蘋果與梨都增長10%,你可以說總財富增長10%,但一個增長15%,一個增長5%,我們是不可能得到一個指數的,同樣所謂的物價cpi也是如此。並且十年前生產的商品與二十年前一百年前生產的商品有可能完全不一樣,不一樣又如果有比較性。

再者30年前你父母為你存在,30年後你確取錢出來夠買mp5、手機、個人電腦等,如果金錢(價值)代表的是財富,難道30年前生產了這些來庫存?再者醫生為癌症病人做手術,如果金錢代表的是財富、蛋糕,那麼健康人爭論的是不是要去分配幾刀,要知道勞動使用方式不同,財富的形式就不同,金錢代表的是財富蛋糕麼?還有,現實庫存的消費品多數,幾周或者幾個月生產,少數的一年以上(機器的折舊時間稍長20年),如果金錢代表的是財富,那麼停止生產幾個月試試,看看這麼多金錢是否按物價指數能兌現所有的實物。

也就是說馬克思經濟學是權力與西經的實物的區別,即社會(權力)關係與財富的區別,即然它不是財富,那麼**、利潤等代表的就不是資源配置的變數,而是人與人社會關係或者說權力關係上的變數。

馬克思勞動價值論在當代有哪些重大指導意義

2樓:天風海雨樓主

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現實意義

馬克思勞動價值論創立一百多年後,當代世界經濟結構和中國社會現實都發生了重大變化。但當代

經濟生活並未超出勞動價值論涵蓋的範疇,反而為勞動價值論提供了更加廣闊的應用空間。勞動價值論在中國建設現代化國家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過程中,在以下四個方面顯示著其當代意義: (一)、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理論基礎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現實意義

馬克思勞動價值論創立一百多年後,當代世界經濟結構和中國社會現實都發生了重大變化。但當代

經濟生活並未超出勞動價值論涵蓋的範疇,反而為勞動價值論提供了更加廣闊的應用空間。勞動價值論在中國建設現代化國家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過程中,在以下四個方面顯示著其當代意義: (一)、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理論基礎的平均熟練程度,科學的

發展水平和它在工藝上應用的程度,生產過程的社會結合,生產資料的規模和效能,以及

自然條件。可以說,在決定勞動生產

力的諸多因素中,許多都直接或間接地與科學技術相關。由於商品生產和市場經濟

是一種具有激烈市場競爭的經營活動,面對各種各樣的生存與發展壓力,商品生產者必須在生產中積極追求科技進步,提升產品的科技含量,採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武裝勞動者,以提高他們的勞動技能,同時努力改進生產技術和經營管理水平,大幅度提高勞動生產率。(三)、合理調整收人分配關係的指導思想

根據馬克思的觀點,收人分配製度是由生產關係的性質所決定的,而勞動價值論不是形成收人分配製度的直接依據。一些研究者以勞動價值論為理論支撐來**收人分配問題,實際上是混淆了價值創造與價值分配的關係,但這並不意味著價值分配與價值生產沒有任何關係。按照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觀點,活勞動是創造價值的唯一源泉,儘管物化勞動是創造價值不可或缺的重要條件,但它們在勞動過程中只能轉移自身的價值,並不能直接形成新的價值。

因此,在建立一定的收人分配製度時,應當充分尊重和維護創造價值的勞動者的權益,勞動者不僅應當通過勞動的付出來獲得必要的產品,而且還應當名正言順地參與其他產品利潤的分配。

當前,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勞動形態與價值的形成均發生了深刻變化,科技勞動、管理勞動、服務勞動早已超出了傳統意義上的體力勞動的範疇,在社會生產中佔據了越來越大的比重,並逐漸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在這種現實情況下,按勞分配依然是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分配原則,但是,按生產要素分配也成為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所公認的分配原則,因此,在

中國目前所實行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必須把兩種分配製度有機結合起來。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制定與調整分配政策的重心應當始終放在尊重和維護勞動者的整體利益上,必須堅持以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為指導,深人分析和解決這些問題,讓人民群眾充分認識到勞動在生產中的主導作用,親身體會到勞動是價值創造的唯一源泉。(四)、牢固樹立以人為本價值觀的思想源泉

5 馬克思認為,人類

歷史是在一定的社會形式中由「勞動

」的歷史,馬

克思勞動價值論不僅為剩餘價值論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而且賦予了活勞動在價值創造中的決定作用。馬克思勞動價值論區分了死勞動與活勞動在價值創造不同階段的含義,凸顯了對活勞動的格外關注。關注活勞動創造價值這一事實本身,就是對人的價值的承認。

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一個重要理論特徵就是在充分承認非勞動生產要素的作用的基礎上,突出強調人的勞動的作用。馬克思明確指出,勞動者是社會及生產勞動過程的主體。馬克思勞動價值論把商品經濟中隱藏得很深的「價值」

從與其相關聯的因素和條件中剝離出來,在複雜的生產過程中強調人的創造性活動這一本質,在各種複雜的經濟因素中凸顯了人的創造性這一經濟發展的動力源泉,顯示了馬克思勞動價值論

「以人為本

」的鮮明特徵。這對於我

們今天堅持以人為本的價值觀和發展觀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如何深化對馬克思主義勞動價值論的認識

勞動創造價值,勞動價值論是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的基礎。是馬克思闡述剩餘價值的 與本質,因為是創立剩餘價值學說的最根本依據 第一 深化對創造價值的勞動的認識,對生產性勞動作出新的界定。對勞動的含義有了拓展,絕大部分非生產領域也創造價值,比如說藝術領域 第二 深化對科技人員 經營管理人員在社會生產和價值創造...

如何深刻認識勞動價值論及其意義,勞動價值論及其意義是什麼?

其一,是堅持勞動價值論所代表的最廣大勞動者根本利益的立場。我們知道,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社會是一個存在不同利益主體和講求所有權的社會,一個以人和物相顛倒的形式表現出來的社會。馬克思對於這樣一個社會經濟的解剖,卻以勞動價值論開始,將其作為其餘理論的前提和賴以形成的基礎,這本身就是在宣告勞動對於財富形成的基...

勞動價值論就是勞動創造價值辨析這句話是否正確,為什麼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建立在勞動創造價值,即勞動價值論基礎上的。勞動價值論的定義 撇開質的區別的一般的人類勞動創造價值。但生產廢品的勞動創造不出價值,於是在 資本論 第一章第四節馬克思就補充道 這一勞動 指撇開質的區別的一般人類勞動 首先必須是有用的。這裡有用的意思是創造使用價值的。因此馬克思勞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