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皆有靈性是真的假的啊,釋迦說的萬物皆有靈性,是什麼意思?石頭有生命嗎?

2021-03-03 20:27:08 字數 5443 閱讀 4879

1樓:摩辣訶

真的,自效能生萬法,能現萬物,都有佛性,怎麼會假呢?

2樓:有水酵素

真的,無靈萬物皆亡,

釋迦說的萬物皆有靈性,是什麼意思?石頭有生命嗎?

3樓:法律信箱

萬物皆有靈性,人是萬物之靈長,物質運動有規律,人們對這種規律的正確認識就是「真理」。——這些是哲學的最基本道理。

一、萬物皆有靈性,人是萬物之靈長。人是有靈性的、狗是有靈性的、樹木是有靈性的,石頭(無機物)也是有靈性的。但是「靈性」的簡繁程度不一樣。

從分子水平說,水分子經常會保持4度的溫度,互相之間連結在一起,體積最小,這可以看成是水分子的一種靈性。這種水分子之間的連結,由水分子的結構所決定,其「氫氧鍵」(氫氧「基團」)能夠決定水分子之間的排列方式,相互「發出資訊」而聯合。生命有機體的蛋白質,由眾多不同的氨基酸基團以及各種鍵組成,具有「複製」的資訊功能,一顆種子能夠變成參天大樹或者長藤,其中的資訊令人驚歎!

然而,植物畢竟運動不便,而動物的生命資訊功能更巧妙。而人的生命資訊功能則居於萬物之上。

二、從無機物到人(萬物之靈長),從簡單到複雜,物質的發展是有方向的。反過來看,既然人有靈性,那麼萬物皆有靈性,只是靈性大小而已。人能夠能動反映世界,而最簡單的無機物平面(鏡面)能夠把面前的物體反映到面後,這種「照鏡子」也說明簡單無機物是「有意識」的,只是太簡單而已。

三、既然物質的發展方向從簡單到複雜,人又是萬物之靈長,那麼人就需要「對宇宙負責」,保持人的正確發展方向,為建設和諧世界而努力。而不能走錯誤的方向,把世界帶入危險境地。

四、物質的發展方向從簡單到複雜,這是規律、真理,是「天意」。人要保持正確發展方向,就要努力尋找出規律、真理,這就是追求真理。我們俗話說的「天理」就是這個意思,做人要憑天理去做。

如果做人做反了,「萬物之靈長」的身份下降到動物水平,甚至畜牲不如,那就叫「沒天理」。

4樓:道易心成

我的理解是,這裡的萬物指的是很多種生物,而不是說所有的生物。

例如,很多山,都有生命,並且壽命不等,有的死了,因此沒有生命,有的活著。

有的山,像終南山、岐山、朱圉山,睡著時多,醒來時少,有時一睡便是2023年,醒來幾百年,然後再睡。

5樓:財碩水晶

樓主,萬物

皆有靈性,就是指萬物都有意識生命形態。

石頭也是有的生命形態的。

而我們人只是這多種生命形態裡面的一種,

就像你拿刀劃自己,你會喊痛,

你拿刀劃樹木,樹木是不會喊痛的,但是不代表它沒有感覺。

只是它們的表達方式不被我們所瞭解或者是理解不了。

生命存在的形式多種多樣,有些生命形態的存在根本是人類不能想象的。

就像霍金說的,有些生命的形態可能會像空氣一樣,就是說風也是會有生命的,

還有,霍金說也許太陽裡也有生命存在,他們是靠太陽的輻射存活的。

所以說,某些生命形態的存在,根本不可能是我們所能想象的,

如果把人分解了就會得到礦物質,水分,你把石頭分解了也會得到礦物質水分,這些都是構成生命的重要的元素。

如果再分解下去就會得到分子,原子,質子。

所以人和石頭的組成是差不多的,只是某些元素多一些,某些元素少一些的區別而已。

所以,佛祖說;萬物皆有靈性,而區別就是生命的形態,理解觀念不一樣而已。

我們理解不了石頭的生命,就像魚兒理解不了地球之外的太空是什麼樣,

人理解不了宇宙之外是什麼樣的一樣。

佛祖在金剛經裡早就歸類出很多的生命形態;

「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溼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

詳情請樓主閱讀金剛經,看註釋,譯文,多看看,多理解,就會明白。

善哉善哉

6樓:玄胡

宇宙本來只有能量存在,逐步演化出了人,最終還會迴歸能量,你說眾生平等麼?

7樓:修心妙音

「生公說法,頑石點頭」 道生,俗姓魏,河北鉅鹿人,東晉名僧。自小出家的道生聰明超群,神悟非凡,是鳩摩羅什的得意門生。~他不滿當時流行的《大般泥洹經》裡面的說法,首先提出『一闡提皆得成佛』。

所謂一闡提就是斷絕善根的極惡眾生。大家都認為一闡提是沒有成佛的菩提種子的,是成不了佛的。~由於涼州曇讖所譯的,載有「一闡提皆得成佛」《大般涅盤經》還沒傳到南方,所以這種說法,在當時可謂聞所未聞,全是道生的一家之說,引起當時拘泥**的舊學大眾的排斥,一致認為他違背佛經原旨,邪說惑眾,而把他逐出僧團。

~孤掌難鳴的道生,在大眾的交相指責下,黯然離開建康,來到蘇州的虎丘山。傳說他曾聚石為徙,講說《涅盤經》。當他講解「一闡提」的經句時,就言明「一闡提也有佛性」並問石頭:

「我所說的,符合佛陀的心思嗎?」奇妙的是,一塊塊石頭竟然都點頭了。這就是流傳千載的「生公說法,頑石點頭」的佳話。

~宋文帝元嘉匕年(公元430年),道生再次來到廬山。這時《大般涅盤經》已經流傳到南方,其中果然有「一闡提人有佛性」的記載,與當年道生所主張的完全契合,南方的大眾這才佩服道生的的卓越見識。~道生獲得新經,不久便開講《涅盤經》。

宋文帝元嘉十一年(公元434年),道生在廬山精舍說法,窮理盡妙,務使聽眾能夠領悟。同時,他完成「舍壽之時,據獅子座」的誓願,在講座上端坐而逝。~本文摘抄於《佛教百科》

8樓:摩伏勒

釋迦牟尼佛悟道時說 奇哉奇哉 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性 只因妄想分別不能證得 所以釋迦牟尼佛的意思是說一切眾生皆可以成佛 皆具足著如來的一切 只因為被自己的妄想執著束縛 不能解脫

佛說萬物皆有靈性,連石頭都是有生命的

9樓:匿名使用者

佛沒說萬物皆有靈性;世界分為外器世界;和內情眾生;外器世界是沒有靈魂的;如石頭;大山等等;內情眾生六道里面的眾生是有靈魂的;

植物有生命但沒有智慧;不算六道;屬於外器世界;

苦行僧屬於外道;修成正果要依靠佛陀的教誨;以佛法為準;

也不能只看事務的片面;

我們殺生;殺動物;是有罪;但是並不是說就不可挽回;我們做善事;幫助人;還有懺悔;當然更重要的修行;是能達到脫離輪迴;成佛;或者說;脫離不了輪迴也能**做天人享受神仙的樂;

10樓:匿名使用者

萬物皆有聲音。太陽都會有死亡那邊。地球也有。所以說石頭人有生命的!

11樓:迷糊小道人

呵呵,你現在能感覺到石頭有生命嗎?你沒有感覺到吧,所以你不用多想,多想就是妄了。

你現在感覺到草木之情嗎? 你沒有感覺到吧,所以你這也不用多想,多想也是妄了。

小道勸你一句,佛家修行,不要想什麼脫出輪迴,不要想什麼西方極樂。這些東西,你修行到了就自然明白,修行不到,這就是妄想。

從你的問題,小道猜你是想從行善而入佛,那麼你現在要做的就是保持一顆善良的心就行。多行善事,修行到時,心性顯現,你的問題,你的心會給你答案的。呵呵,說多了。

12樓:煩惱即菩提

關於石頭有無生命,有兩種看法,一認為有一認為無。

不管怎麼樣,熱愛大自然吧。

佛在成道前修過苦行,認為不是佛法,就不練了。

13樓:匿名使用者

植物不入六道 沒有因果 所以無所謂砍伐

14樓:李振利

放不下才是成佛的障礙,其他的神馬都是浮雲。

15樓:凝靜堂

但是每個空間的生命都有它的生存允許的行為界限 如人 可以吃糧食 但如果殺生就是不能超脫了 樹木可以用作蓋房子 也要有個度 不能貪 和尚們行為都很仔細 就是要儘量避免界限以外的 行為

16樓:匿名使用者

迷信也科學 你知道嗎?現在的宗教為了證明自己的信仰是真實的也搞起了科學,但都是偽科學,比如讓妖魔鬼怪科學化,來證明它們的確存在,真是笑話!年輕人就要多看些書,當然被騙很正常,我以前不知被騙多少次了,就算是看了很多書但知道的總是有限的,起碼比無知強吧!

宗教可以帶給我們心靈的滿足感,但人的想象總會帶來不切實際的東西,慢慢的就滋生出迷信,本人對信仰宗教沒有任何意見,只是跟反感迷信吧。

17樓:匿名使用者

不要斷章取義,要整個讀下來,慢慢體會。

18樓:追風

植物,石頭神馬的都不入六道的。大乘佛教不崇尚苦行,當年釋迦牟尼佛苦行也沒正的無上正覺啊

19樓:q版惡魔

是的,所以你還是回頭是岸吧~

20樓:我不是愷愷

你認為石頭有生命麼?呵呵,我認為沒有。

21樓:匿名使用者

毀壞森林難道不是惡嗎?

世間萬物都是有靈性的麼?

22樓:匿名使用者

依據佛法,大至一世界,小至一微粒,世間萬物皆有靈性,皆可成佛;世間萬物皆有道心,亦可得道。的確,我們的世界是一個「萬物皆有情」的世界:花草會說話,魚蟲會戀愛,花鳥魚蟲會交流……有情萬物與人類人生,本性無二,平等一味,並無分別。

從最不起眼的昆蟲,到最有權力的世界領袖,所有眾生都希望得到快樂和幸福,避免煩惱和痛苦,這幾乎是所有意志和行動的內在驅動力。無論這些行為在很多人看來是多麼不可思議,不可理喻。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與他人交往時,可能經常不會考慮這個問題,並常常忽略這個問題。

而在佛法看來,這卻是產生「悲心」的重要基礎。

依據佛法,悲心是一種特殊的覺性。如果人們發展這種覺性,則會自然而言地尊敬所有的眾生,而不只是尊重人類自身。例如,一個蚊子在叮咬一個人。

在這個事件中,蚊子的想法是:「這是一個多麼好吃的食物啊!」叮咬這個人,對於蚊子而言,只是它追求快樂的努力,和人覓食的想法完全相同,它們只是希望能夠吃到足夠的食物而已。

因此,佛法認為,在人們能夠覺知,這些我們以前忽略的無盡眾生其實與我們具有完全一樣的動機時,就能生髮親近的感覺。這種覺性就能使人們瞭解到它們的問題,並對它們活下去的奮鬥產生敬意,從事產生佛學所稱的「悲心」。正因為如此,沒有產生悲心的人,常常會立刻拍死蚊子;而有悲心的人,通常只會揮手哄走蚊子,給其留下活路。

人類,獨立於百獸之先,排名在萬物之長。本應最先悟道,最先成佛,但常為五塵六慾所迷,導致道心佛性被遮蓋。

我想,佛學的慈悲心在沒有分別方面,對世人應該是頗有啟示的。通常而言,當我們認為其他人比我們不幸時,我們替它們難過,才會生髮慈悲心;但是要體驗純淨的悲心,就必須保持平等心,沒有階級、階層、貧富之類的分別。如果我們企圖從高低階級或階層的心態上來行為的話,那麼將永遠無法體驗真正的悲心,相反,只能不斷地增長「自我」,並執著於自我。

這也就是為何大乘佛學經典不斷地強調修行平等心的緣故:因為理論上,我們雖然能夠了解一切眾生都平等,但在情緒上和實際行為上卻經常不能接受這樣的事實。

實際確實如此。我們經常忽略其他眾生。別人對我們似乎並不是真實地存在著,除非剛好他們在我們的生命中扮演者非常重要和必要的角色,否則他們通常都似乎跟我們不太相同,他們的幸福比不上我們幸福,他們的痛苦沒有我們的痛苦大,他們的感覺沒有我們的感覺敏銳等等。

從而導致這樣的結果:通常我們「一點也不在乎」、「這沒有什麼大不了的」等心態,完全是針對別人的需要和希望而言的。

釋迦說的萬物皆有靈性,是什麼意思?石頭有生命嗎

萬物皆有靈性,人是萬物之靈長,物質運動有規律,人們對這種規律的正確認識就是 真理 這些是哲學的最基本道理。一 萬物皆有靈性,人是萬物之靈長。人是有靈性的 狗是有靈性的 樹木是有靈性的,石頭 無機物 也是有靈性的。但是 靈性 的簡繁程度不一樣。從分子水平說,水分子經常會保持4度的溫度,互相之間連結在一...

史的問題 為什麼說「人是萬物的尺度」

因為人作為一個觀察者,總是會以自己的角度來看待 事物的。首先,人是萬物的尺度 中的 人 是指 人類 之人,是相對於神和自然而言的 人 此種意義上的 人 是相對於 也是對立於傳統宗教中的 神 和早期自然哲學中的 自然 或 物 正是從此種意義上,普羅泰戈拉主張 人類社會的一切事務要以人類自己為中心和標準...

女生唱的萬物在生長啊是那首歌的歌詞

萬物的抄等待 詞曲 馬玉龍 演唱 旺姆 天空在等待鷹的翅膀 大地在等待光的照耀 花朵在等待春的微笑 果實在等待秋的絢爛 草原在等待它的牧歌 歌聲在等待聆聽的人 人群在等待愛和被愛 萬物在生長等待未來 我們的夢想等待超越 我們的誓言等待永遠 我們的生命等待絢爛 萬物在生長等待皈依 草原在等待它的牧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