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在自然界和人體的分佈與醫藥衛生工作有什麼關係

2021-03-03 21:48:37 字數 6020 閱讀 4813

1樓:匿名使用者

微生物的損益對人很關鍵,而在自然界的狀態往往決定了衛生狀況。明白否?

微生物在自然界與人體的分佈,有藥品生產和微生物學檢查有何重要意義

2樓:刀劍信譽

微生物種類繁多。它們在自然界的分佈非常廣泛,它們存在於土壤、水、空氣、動植物體和人體中,一些極端環境中也有微生物生存。

一、大氣圈中的微生物

大氣圈中含有微生物,但因為大氣中缺乏必需的營養物質和水分,加上太陽光中的紫外線照射,致使大氣圈不能成為微生物生長繁殖的良好場所。大氣圈中的微生物主要是隨塵埃飄浮到空中去的,而且多數以孢子或其它休眠體形態存在。

凡含塵埃較多的空氣,其中所含的微生物種類與數量亦較多。一般在禽畜舍、公共場所、醫院、廁所、宿舍、城市繁華街道和居室內的空氣中,微生物含量較高,而在海洋、高山、森林地帶、終年積雪的山脈或極地上空的空氣中,微生物的含量就極少。

空氣中的微生物與空氣中的溫度、溼度等因素密切相關。南方梅雨季節,空氣中溼度大,黴菌含量很高,衣服等日用品極易發黴,而到了秋冬季,空氣中的黴菌含量很少。

微生物在大氣中的種類和數量隨地區不同而有很大差異,同塵埃的總量和性質也有密切關係。有些微生物類群經常出現於大氣中,如黴菌、酵母菌、芽胞桿菌。城市上空還經常出現病原微生物。

它們的數量和種類隨季節的更替和氣候的變化而有不同,如降水可以將微生物從空氣中移走。氣流是空氣中微生物傳播的主要因素,有些種類可以借氣流跨過大洋,造成世界性的分佈。大氣微生物是環境和衛生科學工作者的重要研究物件。

二、岩石圈中的微生物

岩石圈是生物學上不活躍部位。地殼的岩石分為火成岩、沉積岩和變質岩,火成岩內部沒有微生物生活的條件。在岩石的裂隙中和岩石同水分與空氣相接觸的表面則是少數微生物的生境,常有細菌、藻類、真菌、地衣生長,稱為巖生(rock inhabiting)微生物。

它們之中有些種類產生有機酸和螯合物,可以溶解矽酸鹽和其它礦物,獲得養料。有些叫內巖生的微生物(endoliths)可以生活在某些岩石碎片層之下,甚至在深達450m岩層中也有生活著的微生物(amg等,1993)。20世紀90年代有些研究者配合地質勘探進行地下微生物研究,發現岩層中有多種微生物生存。

有一個研究組在北美9000多萬年前白堊紀沉積岩的深處含水層發現了厭氧微生物群,包括鐵還原菌、硫酸鹽還原菌和產甲烷菌等,其數量達每毫升地下水4 000個細胞(sterens and mckinley,1996)。微生物在地下環境中廣泛地定居,它們具有不同的代謝機制來生存,如食岩石真菌(rock-eating fungi)可以從岩石中獲得養料(jongmans等,1997)。這是微生物生態學研究得尚少的一個方面。

沙漠雖不屬岩石圈範疇,但它在養料貧瘠性上同岩石有類似之處。熱帶沙漠中主要是細菌和藍細菌,寒冷的極地沙漠中除原核生物外,還有真菌生活,以及它們的共生體——地衣的生長。海洋沿岸的許多地方是水圈和岩石圈的介面,常有大量藻類和藍細菌定居在岩石上。

三、水圈中的微生物

水圈由淡水和海水兩類水體組成。海洋中的水量佔地球水量的97%,覆蓋著地表的71%,冰川和極地水量佔2%,其餘的水分別存在於湖泊和河流中。在海水和淡水的介面構成河口生境(estuarine habitats)。

(一)淡水生境 淡水生境分為靜水(湖泊和池塘等)和流水(大小河溪)兩種情況,它們的理化特性不同,微生物的組成和數量也各異。

湖泊在地球上分佈廣泛,性質差別很大。多數微生物成員為土著性的,自養細菌佔有重要地位,常見的光能自養菌為藍細菌、紫色和綠色厭氧光合細菌,經常出現的化能自養菌有亞硝酸細菌、硝酸細菌和硫化細菌。一些外來的微生物隨著徑流而進入湖泊中。

水體較深的湖泊中微生物具有明顯的垂直分佈帶,反映了這一生境中光線透人的狀況、溫度和氧氣濃度等理化因素的差異。藍細菌在表面的數量很多,是土著性成員,充足的光線和氧氣適宜於他們進行自養代謝,在湖泊的一定深度以下,氧濃度降低,而硫化氫含量提高,但仍有充足的光線,這裡綠菌科的光能自養菌是主要的土著性成員。紅螺菌科的種類存在於類似環境中,但它們依賴還原性有機物,而不是硫化物作電子供體。

異養細菌分佈在整個水體的垂直面中,但它們在可給態有機物濃度高的區域和溫度驟變的溫躍層(thermocline)和湖底常常數量最高。

淡水湖底沉降物中的微生物常常不同於水層中的種類。在淺水池中,厭氧性光能自氧細菌存在於沉積物表面,使水體具有相應的顏色。真菌和纖維分解細菌主要存在於湖底的有機殘體上。

厭氧性異養細菌也是沉積物中的主要成員,包括假單胞菌屬中具反硝化作用的種類。在沉積物內部則是嚴格厭氧性細菌佔優勢,包括芽胞梭菌、產甲烷細菌和反硫化弧菌。

除土著微生物外,常有許多外源微生物隨著土壤的侵蝕和徑流、植物枯枝落葉和城市汙水而進入湖泊,有些種類會迅速死亡而消失。

河流中微生物的數量和種類主要受其流經區域的影響,大量的微生物都是外來的,尤其在流經城市的區段中,許多腐生微生物和病

微生物是自然界的重要成員細菌什麼和什麼都是微生物

3樓:歐陽俠

細菌、真菌、病毒

實際上還有衣原體、支原體、立克次體、類病毒、朊病毒等等。

4樓:匿名使用者

細菌、黴菌、真菌、病毒

微生物與人類的關係

5樓:匿名使用者

摘要:我們應該時刻意識到,在我們的周圍和機體內都有其他生命體與我們共存。雖然人類與微生物的鬥爭會無止境地持續下去,但只要我們充分認識到我們所處的環境,認識到生態平衡對人類的好處,不要為了發展而犧牲環境,而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那麼,人類就能夠在這微生物的世界裡更好地生存下去。

關鍵字:微生物、人類,禍、福

在說明微生物與人類之前,我們首先明確一下什麼是微生物。不瞭解何為微生物又從何談微生物與我們人類的關係呢?微生物主要是由一群肉眼看不見的單細胞生物所構成的,其種類之繁多,數目之龐大,超乎我們的相像。

目前,微生物大致分類為細菌、真菌(包含酵母菌和微菌)、藻類和俗稱為寄生蟲的原蟲和蠕蟲。病毒是一種只能在活的生物細胞中複製的簡單有機體,嚴格說來並不能視為一種生物,不過,也被歸屬於微生物。

我們生活中的世界,其實是到處佈滿微生物的世界,從遠古時期起人類就和微生物在地球上共處,人類在適應了微生物的同時,又不斷遭遇微生物所引起的各種疫病,因此人類與微生物之間就了戰爭。

2023年,英國細菌學家弗萊明,在研究培養葡萄球菌時,偶然發現了青黴素,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抗菌素類藥物的誕生。青黴素能抑制病菌細胞壁的形成,使菌體的新陳代謝失調,達到抑菌和殺菌的效用。之後又出現了很多抗菌素類藥物,如頭孢黴素、鏈黴素、氯黴素、四環素、卡那黴素、慶大黴素、紅黴素等。

一時間,人們就覺得在人類與微生物的鬥爭中,人類已經領先了,因為如結核菌、細菌性肺炎、敗血症、梅毒、淋病和其他細菌性傳染病慢慢被征服了。

但是,正是由於這些抗菌素類藥物有抑菌和殺菌的效用,人們大多數認為,不管患了什麼病,總是認為多吃點抗菌素藥物好,這就導致了以下問題:在多數情況下,抗菌素的作用只是抑制或削弱病原菌的活動,人最終還得靠機體本身來徹底戰勝病原菌。長期使用某種抗菌素,不但起不到應有的作用,相反,還會使病原菌產生"抗藥性"變異品種,從而使抗菌素失去它特有的效用。

細菌的確很聰明的,一個細菌可在24小時內留下約l60多萬個後代,然後成群地更有效地帶著抗藥性來危害人類。因此,人類和細菌這場無宵煙的戰爭又開始了,一場領先者不斷變化的比賽就這樣持續下去。

正因為細菌有這種抗藥性,科學家們正在研究各種策略。例如,使抗藥性的細菌產生帶有影響其生存能力的基因,使它更難忍受溫度和酸度,使有抗藥性的細菌在與同類細菌的競爭中,總處於劣勢,這樣就可以有效地抑制抗藥性細菌的蔓延。即使這樣,與微生物的鬥爭中,人類並不能說完全領先,因為到目前為止,有些疾病依然嚴重威脅著人類,如艾滋病,還有一些一度被控制的傳染病又開始死灰復燃。

為了防除這些疾病,全世界雖然已經花費了成千上萬的美圓,但這些疾病的罪魁禍首卻仍然沒有被征服,甚至艾滋病還在每年呈指數增長。這不能不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

鼠疫,艾滋病(aids),癌症,肺結核、虐疾、霍亂「捲土重來 」,埃博拉病毒,瘋牛病,還有近一段時間又出現了引起人們恐慌的新疾病sars,禽流感等都是由一些極少部分的微生物所致,那鼠疫來說吧,2023年的一場由鼠疫桿菌(yersinia pestis)引起的瘟疫幾乎摧毀了整個歐洲,有1/3 的人(約2500萬人)死於這場災難,在此後的80年間,這種疾病一再肆虐,實際上消滅了大約75%的歐洲人口,一些歷史學家認為這場災難甚至改變了歐洲文化。我國在解放前也曾多次流行鼠疫,死亡率極高。而且還證實,這些病毒還在變異,這就更加增加了對這些疾病研究的困難。

而這些疾病的出現,又是跟人們的行為有關,由於發展的需要,人們對環境進行破壞,造成生態的不平衡,生態環境越來越嚴重,造成病毒能夠接觸到人們的機會大大增加,而且加快了它們變異的能力。這些無不是人類自身所種的惡果。

但這些禍只是由一極少部分的微生物所致,只有這一少數微生物也是人類的敵人。但並不是說一切的微生物對人類都有危害的,如果是這樣,人類或許早就滅亡了,因為上面已經講了,人類是生活在微生物的世界。那現在就談談微生物對人類有好處的一面。

微生物無處不在,我們無時不生活在「微生物的海洋」中。細菌數億/g土壤,土壤中的細菌總重量估計為:10034 × 10 12 噸;每張紙幣帶細菌:

900萬個人體體表及體記憶體在大量的微生物:**表面: 平均10萬個 細菌/平方釐米口腔:

細菌種類超過500種腸道:微生物總量達100萬億糞便乾重的1/3是細菌,每克 糞便的細菌總數為: 1000 億個;每個噴嚏的飛沫含4500-150000個細菌。

時時刻刻與微生物「共舞」是 禍?是 福?微生物既是人類的敵人,更是人類的朋友!

微生物在許多重要產品中所起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麵包、乳酪、啤酒、抗生素、疫苗、維生素、酶等重要產品的生產.體內的正常菌群是人及動物健康的基本保證;幫助消化、提供必需的營養物質、組成生理屏障是人類生存環境中必不可少的成員,有了它們才使得地球上的物質進行迴圈.

因為這樣,現在有不少的國家正投資把優先發展微生物經濟作為發展生物產業的「火車頭」,這可是內有乾坤的。發展微生物經濟可以充分發揮比較優勢,投入少、產出多、見效快、應用廣,可以把其他生物產業帶動起來,催生大批高新產業,形成巨大的技術經濟優勢,佔領世界生物領域的制高點。具體地用微生物經濟帶動生物產業,也需要貫徹「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方針,集中力量攻破難關,並與國內外大市場密切結合,利用強大的需求拉動產業的興起和擴張,使得自主創新與加快轉化形成互動機制。

1、大力推廣已經成熟的微生物技術,儘快形成單獨產業,如抗生素、各種人畜疫苗、生物藥品、生物農藥、生物肥料等應當大力扶持,以優化質量為主線,提高核心競爭力,迅速佔領市場、引導市場。2、組織技術整合,使用微生物技術成為重要環節,同發展迴圈經濟的大趨勢結合起來。迴圈經濟的一個重要支柱,就是微生物技術。

如果在迴圈經濟中的微生物技術有重大突破,那就會帶出一批新型綠色產業。較低層次的有 把作物秸稈製成沼氣、殘渣再製成肥料;汙物、汙水處理中製取再生用水和其他有用物質,更能保護環境。其高階層次,則可獲得新的資源和產品,進一步開拓防治微生物汙染的領域。

3、開展技術創新,利用微生物研究和開發新的生物技術,取得技術突破,獲得自主智慧財產權,打破國外對某些關鍵性產業的壟斷。特別是同中醫中藥結合,對預防醫治人類的疑難病症 如癌症、艾滋病、惡性傳染病 有所突破,就會形成產業。生物能源也應當作為一個重點,集中力量加以攻關。

4、在支援性軟硬環境方面,應考慮多培養一些應用微生物技術人才,充實微生物研究機構,廣泛開展多種形式的產學研結合,國家、社會和企業給予更多的投入,鼓勵發展應用微生物的研發企業。

微生物對人類的好處,除了製造食物和生產有用的物質外,環境中的微生物,其實是地球上所有生物所構成的食物鏈中極重要的一環。若不是微生物所扮演的分解者,忠心地把死亡的生物體不斷分解成活生物體成長所需的營養物質,地球上的生物很快就會面臨食物短缺而停止繁衍。此外,人類所製造的垃圾和各類毒性物質對環境造成的汙染,如果不是靠著微生物的分解,對人類的危害將不只是現今的千百倍而已。

人類既然生活在微生物的世界裡,那麼一些和我們緊密生活在一起的微生物通常對人體無害,甚至可以幫助我們消化食物和產生人體所需的物質,如維生素等。更重要的是,當有致病性微生物入侵的時候,人體往往還得靠這些共生菌一起將它們驅逐出去。只是當人體的免疫力因先天或後天的種種因素而變差時,有些共生菌就會立刻翻臉,露出猙獰的面目,進一步侵入宿主體內的組織和器官,造成致命的感染。

因此,保持身體健康有一部分也意味著維持人體和共生菌之間的微妙平衡,而達到一種互利的關係。我們應該時刻意識到,在我們的周圍和機體內都有其他生命體與我們共存。雖然人類與微生物的鬥爭會無止境地持續下去,但只要我們充分認識到我們所處的環境,認識到生態平衡對人類的好處,不要為了發展而犧牲環境,而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那麼,人類就能夠在這微生物的世界裡更好地生存下去

微生物在人體主要分佈於哪裡?人體中的微生物

一 我們體表會在新陳代謝產生分泌物,而微生物會盡情地享用這些分泌物,最終讓分泌物的味道更濃 這就是體味的產生。蚊子正是根據不同人身上的體味,選擇叮咬物件的。二 鼻子 我們的鼻孔是溝通外界的腔道,也是很適合微生物安家的宜居之地。但由於此地空間狹小 資源有限,所以寄生在鼻子裡的細菌常常具有排他性。三 口...

如圖為綠色植物和一些微生物在自然界的碳迴圈中的作用,據圖回答

1 植物的光合作用就是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根吸收的水,在葉綠體內利用光合成有機物和產生氧氣的過程 二氧化碳被固定在植物體內的有機物中 呼吸作用吸收氧氣,將植物體內的有機物分解釋放能量,同時產生二氧化碳和水的過程 2 細菌 真菌細胞中沒有葉綠體,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因此營養方式是異養 可把枯枝落葉中的...

真核微生物與原核微生物在基因重組的形式上有什麼不同

從中學生物來看,原核生物是沒有基因重組的,中學生物的基因重組,都涉及減數 而原核生物沒有染色體,所以沒有基因重組,真核生物基因重組分為自由組合和交叉互換 一個是dna一個是rna 原核微生物和真核微生物基因重組的途徑分別有哪些 原核微生物中,自然發生的基因重組方式主要有結合 轉導 轉化和原生質融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