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時間是人類用以描述物質運動過程或事件發生過程的一個引數,確定時間,是靠不受外界影響的物質週期變化的規律。例如月球繞地球週期,地球繞太陽週期,地球自轉週期,原子**週期等。愛因斯坦說時間和空間是人們認知的一種錯覺。
大**理論認為,宇宙從一個起點處開始,這也是時間的起點。
從科學的角度來說,什麼是時間?
2樓:好想回答
【時間是對物體之間相對運動快慢的一種描述】
量度兩個時刻之間的間隔長短的物理量叫做「時間」。它表徵物質運動過程的持續性和順序性。任何一種週期運動的週期都可作為時間標準,如中國古代的水漏,十二地支(子,醜,寅,卯……)都是利用週期性的計時方法。
時間是物理學中的一個基本物理量。一段時間在時間座標軸上用一線段表示。為了用具體數字說明時間,必須選擇某一時刻作為計時起點,這是人為的。
計時起點不一定是物體開始運動的時刻。在物理學中,將太陽每連續兩次經過觀察者所在的子午線的時間稱為一個太陽日,即一晝夜。因太陽日略有差異,取一年中所有太陽日的平均值作為時間的標準,稱為一個平均太陽日,簡稱1日。
1日分為24小時,1小時分為60分,1分又分為60秒,於是規定1日的86400分之一為1秒作為時間標準。但是這樣規定的秒是不精確的。2023年在第13屆國際計量大會上,規定以基態銫133原子的兩超精細結構能級之間的輻射週期的9192631770倍為1標準秒。
國際上規定,取2023年1月1日世界時零時零分零秒的瞬間作為原子時的起點。時間常跟位移或平均速度相對應,例如:「五秒鐘內所發生的位移」或「頭兩秒內的平均速度」。
3樓:匿名使用者
時間是與空間維相同的第四維。
4樓:匿名使用者
1.時間究竟是什麼?
即使在今天,我們仍然不能像定義任何一個實際的事物那樣給時間下一個定義。我們可以度量時間,但不知道時間是什麼,並且還把「時間」掛在牆上或者帶在手腕上。根據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我們知道時間可以延長或是縮短。
這就是物理學家為什麼把時間簡單地用作確立事件的序列,並且用時間標記它們。比如人的生日或食品的保質期等。
2.時間是像河流一樣流動還是有間斷的接替?
不幸的是,沒有一種理論或者是一項實驗能夠證實時間是以連續的方式流動還是像一部電影裡的每格畫面,給人一種連續的印象,即有間斷的接替。對時間的連續性或間斷性的研究還涉及到另外一個問題,即時間到底有沒有開端。對此,至今還沒有確切的答案。
因為著名的大**理論認為時間—空間有一個開始;而另外的一些科學家則指出,「時間」尺度沒有一個瞬間的開始,這是不必要的。這樣事情就複雜了。因為根據量子力學的原理,比所謂的普朗克時間(planck time)小的時間間隔是不可探知的。
普朗克時間單位在秒數量級。所以在一個非常短的時間內是不可能計算出新生的宇宙狀態的。總之,就現在的理論來看,有關宇宙的第一聲啼哭將永遠是個未知數。
現在我們回到時間的「連貫性」上來。奇怪的是它能夠以連續或間斷的方式流動,但最小的、可計算的時間間隔則與「普朗克時間」一樣。總之,時間是一條連續的帶子,而物理學家把它當作一條環環相扣的、不連續的項鍊。
幾年前,科學家大衛·芬克勒斯坦因(david finkelstein)曾經提出過一種理論,但是沒有在科學界獲得很大的支援。這位物理學家假設時間原子存在。這些時間原子可能表現出了它們的間斷性。
3.對於所有人來說,時間是以同一種方式流逝嗎?
愛因斯坦的理論表明答案是否定的。實際上同空間一樣,時間也是相對的。相對是什麼意思呢?
即為了完整地而不是模稜兩可地描述一個事件,那麼這個事件就應該被放在一個參照系裡。例如,如果我與某人在路的盡頭約會,那麼「盡頭」對另外一個人來說可能恰好是路的開端。如果我加上「在路盡頭後面的廣場」,那麼這個「約會事件」就準確了。
帶有時間因素的事情也是如此。如果我說10年過去了,那麼我就必須指出,是與哪個參照系相比過去了10年。很明顯,在每天的生活裡沒有必要拘泥於細節。
但是誰又知道將來我們會不會組織星際旅行或者與外星人交流呢?到那時,時間間隔就不再這麼簡單了,就會感到時間的相對性了。
一個有名的例子能夠解釋這一切。阿爾法(alfa )和貝塔(beta)是一對30歲的孿生兄弟,都是宇航員。2023年,貝塔開始乘坐速度為每秒24萬公里的太空飛船向距離地球8光年的一個星球進發。
以這種速度,貝塔來回單程各需要10年時間。事實是為了達到所要的平均速度,貝塔需要加快速度,而在到達目的地時還要減速。因為他們兩個的參照系不再相同,只需改變運動方向我們就可以把阿爾法和貝塔的時間分離開來。
當貝塔在2023年回到地球上來時,將看到阿爾法慶祝50歲(老了20年)生日,而這時對他自己來說才剛剛過了12年,他才只有42歲。這不是一個智力測驗。時間的伸縮已經被真實的表所測量到。
2023年,美國華盛頓大學的哈費勒(j.c. hafele)和美國海軍天文臺的理查德·基廷(richard keating)兩位物理學家作了環球旅行,並且測量了飛機上的4座原子鐘。
飛機的速度無法和光的速度相比(相差幾百萬倍)。但是科學家們卻證實捕捉到了時間的伸縮性:在旅行結束時,飛機上的鐘表指示與地面上的鐘表相比晚了59納秒。
另外,高度也影響時間的流逝,愛因斯坦的理論表明由於重力的原因,時間離地面越近流逝得就越慢。實際上,在地下室裡,時間流逝得要比在樓房頂層慢。有人曾經計算過,在人的一生中,如果是住在一層的話,可以多活一微秒,當然,這對長壽來講太微不足道了。
4.如果時間是一個尺度,那麼為什麼不能像在空間中一樣前進和後退呢?
在將來和過去的時間中旅行都屬於科學幻想。正如奧地利數學家庫爾特·歌德爾(kurt godel)在2023年所證實的一樣,在過去的時間裡旅行是不被物理學的法則所禁止的,然而條件是非常特殊的:宇宙要能夠轉動(這在現實中是不可能發生的),並且時間的追求者必須以大於光速71%的速度移 動。
總之,菜譜是有了,但是沒有配料。正如物理學家斯蒂芬·霍金所認為的那樣,這可能是自然保護自己的一種方式,同時阻止時間旅行就會避免可能帶來的悖論,例如會和自己相遇或者是改變歷史一類的現象。
5樓:五十杯水
時間久是宇宙的縮寫啦!你猜呢
6樓:匿名使用者
都是人類自己定義的,只是單純憑藉自己所能感覺到的東西(因為人類可能根本不能全面地瞭解其所在的客觀世界)而定義出來的一個概念,試圖用以解釋並解決生存過程中遇到的難題
7樓:匿名使用者
時間就像 長寬高(三維)一樣是現在你所處空間的一個元素 也就是第四維。
8樓:招搖招搖
時間是指物體變化快慢的物理量
單位是s
9樓:匿名使用者
時間就是不同狀態的總和,例如一個物體,現在在這,過了一會在那。就像一根線上有不同的點一樣,時間就是這根線。只不過描述的不是線上的一個點,而是整個研究物件。
10樓:**槍桿
哈哈哈,這十分就給我了嘛!
11樓:我是鼠王
時間是指物體變化快慢的物理量
單位是s 時間就是不同狀態的總和,例如一個物體,現在在這,過了一會在那。就像一根線上有不同的點一樣,時間就是這根線。只不過描述的不是線上的一個點,而是整個研究物件。
誰能從科學的角度解釋一下,天上一天,地上一年?
12樓:清晨在雲端
科學,指bai的就是分科而學,後指將du各種知zhi識通過細化分類(dao如數學、物理、化學
內等)研究,形成逐容漸完整的知識體系。它是關於發現發明創造實踐的學問,是人類探索研究感悟宇宙萬物變化規律的知識體系的總稱。
科學是一個建立在可檢驗的解釋和對客觀事物的形式、組織等進行**的有序的知識的系統。在一箇舊的,密切相關的意思,「科學」還指可合理解釋,並可靠地應用型知識的主體本身。科學的專業從業者習慣上被稱為科學家。
[1][2][3][4]
13樓:1155阿狸
天上一天地上一年是,天上是高維度空間,有多高不知道,佛說一滴水有8萬4千蟲子版,當然用現權
在的最高顯微鏡也看不到那麼多東西,但是現在證明水裡有真菌細菌。這又證明佛純在的宇宙科技很發達,也許佛說的一滴水只是那個高維度的常識。光速並不快只是,你是這個緯度的產物感覺光速很快。
佛的那個高維度空間也許有可能是,走一步就超越了光的速度。天上一天地上一年是說地上得壽命比較短。天上和地上對時間的演算法不一樣。
比如螞蚱只活3季一樣的道理你不知道有4季,不喜勿噴,謝謝
從科學的角度解釋愛情,從科學的角度解釋愛情是什麼?
愛情就是在激素荷爾蒙和心理作用下,男女雙方彼此產生好感的過程。從科學的角度解釋愛情是什麼?愛,是什麼用化學解釋就是 因為你腦子裡的 多巴胺 在作縱 大腦中心 丘腦是人的情愛中心,其間貯藏著丘位元之箭 多種神經遞質,也稱為戀愛興奮劑,包括多巴胺,腎上腺素等。當一對男女一見鍾情或經過多次瞭解產生愛慕之情...
從科學角度怎麼解釋愛情是如何產生的
知道愛情是什麼嗎?生理角度講 愛情 是人體腦部的激素化學分子經過一連串運動後產生的一種 結果 如果你覺得一個人看的還順眼那麼你的腦底部就會開始分泌一種化合物 苯乙胺,當然,這種叫苯乙胺的東西分泌的越多你的愛意就越濃直到fall in love。用科學的辦法來解讀愛情似乎讓我們覺得愛情遠沒有我們想像中...
從科學角度解釋一下愛情是怎樣產生的
如果用科學來解釋愛情,就像讓一個理科頭腦縝密認真地來分析文學藝術一樣,是一件相當乏味的事情。固然科學能解釋一切,解釋我們生活的整個世界,當然能提煉元素,採集標本,得出結論,歸納定律。對這種科學的態度,我和對待一些迷信一樣,可信可不信,不妨聽一聽。不知道比較容易欺騙自己。知道了,便明瞭世間事物沒有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