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紫水晶
藏族舞蹈主要的種類
1、鍋莊——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馬爾康縣的《四土鍋莊》處於領袖地位,馬爾康又被稱為鍋莊的故鄉,鍋莊藏語為"果卓",就是圓圈歌舞的意思 在2023年7月的首屆嘉絨鍋莊藝術節破基尼斯世界紀錄——世界上最長最壯觀的鍋莊隊伍。主要以柔和的**,柔美的舞姿為主,道具主要以水袖為主,參與性、大眾性舞蹈形式
2、弦子——弦子藏語為"諧",富有歌唱性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巴塘縣的《巴塘弦子》處於領袖地位,男舞者手持藏絃琴,女舞者穿有水袖藏裙,舞蹈韻味十足,讓人翩翩聯想到巍峨的雪山
3、踢踏——藏語稱「堆諧」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甘孜縣的《甘孜踢踏》處於領袖地位,舞者腳穿藏式皮靴,按**的節奏踏出優美的舞姿,與愛爾蘭踢踏等有異曲同工之妙
4、熱巴——主要流傳在內藏,以流浪藝人為背景,男舞者手持藏玲,女舞者手持藏鼓,用一連串技巧來詮釋整個舞蹈,技巧要求性很高
其實藏族舞蹈還有很多種分類 襄瑪 羌母 每個舞種還有很多細分
藏族舞蹈的特點
2樓:墨陌沫默漠末
藏族舞蹈主要特點:
1、內容豐富、題材廣泛
在白麵藏戲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藍面藏戲」,不但內容豐富、題材廣泛,而且繼承和保留了在古格王朝時已有的《布馬》等民間舞蹈形式。使民間的廣場舞蹈進入了程式化的藏族戲劇,同時還引用了藏民喜愛的民間**,使藏戲流傳於藏族民間長盛不衰。
2、信仰特點
為符合藏族「多神崇拜」的信仰特點,人們在祭祀禮儀中,創編了使用各種神祇面具,並含有大量藏族土風舞成分的程式舞蹈。這種祭祀舞蹈被後來盛行的藏傳佛教黃教教派所採用,稱其為《羌姆》。
流行於**、內蒙、甘肅、青海、四川等省區信仰黃教的廣大地區。《羌姆》舞蹈多由《擬獸舞》、《法器舞》混雜而成。在表演時,很少歌唱,氣氛莊嚴、肅穆。
3、「跳神」活動
每逢重大宗教節日,喇嘛寺都要舉行「跳神」活動。在嗩吶、蟒筒、長號、鼓鈸齊鳴之中,表演者頭戴面具、手持法器或兵器,裝扮成眾神列隊繞場一週,揭開序幕。
然後陸續表演《凶神舞》、《骷髏舞》、《牛神舞》、《鹿神舞》、《喜樂神舞》和《**神舞》等,每段舞蹈都有一定的宗教內容。
在各段舞蹈之間,還穿插喇嘛們表演的摔跤、角鬥等,以娛樂觀眾。有時還表演「捨身飼虎」之類的佛經故事和表現樂善好施、長命富貴的《壽星舞》、《仙鶴舞》等。
藏族舞蹈的特點:「顫」、「開」、「順」、「左」、「繞」是各種類不同藏舞的共同特點,或稱為藏族舞蹈的五大元素,從而構成了它區別於其他兄弟民族舞蹈的美學概念。藏族舞蹈的步伐十分豐富,從腳部動作上可概栝為
「蹭」、「拖」、「踏」、「蹉」、「點」、「掖」、「踹」、「刨」、「踢」、「吸」、「跨」、「扭」等12種基本步伐。
藏族舞蹈的手勢,可歸納成「拉」、「悠」、「甩」、「繞」、「推」、「升」、「揚」七種變化。弦子:是屬於藏族裡面的慢板。節奏是像上的,身體慢起慢下。
基本動作的要求及做法:
1、齊眉晃手
規格及要領:雙手下垂,動作時曲腕,屈肘,以腕帶動,兩手於胸前交替晃動。右手順時針劃圓,左手逆時針劃圓。
此動作有大、中、小之分。小於腹前和胸前;中晃的高度於齊眉;大於前上方。
2、晃蓋手
規格及要領:一手晃,另一手曲臂立腕,手心抹,經上弧線從旁及裡,形成上弧線的流動。單手的晃蓋亦常見多出現於腰旁,腹前。
3、髖前劃手
規格及要領:雙手下垂,左右手先後在髖前從內向外至旁劃圓。右手順時針,左手逆時針在平面上劃圓。髖前劃手和齊眉晃手屬規律性連線。
4、前後擺手
規格及要領:兩手下垂於身旁,向前後45°擺動,手腕主動。
5、橫向擺手
規格及要領:兩手下垂於身旁,多為單手的橫向擺動,手腕主動帶動小臂,大臂附隨。
6、平面擺手
規格及要領:兩手下垂於身旁,單手起至旁,從外至裡於胸前水平面擺動,手腕帶動,臂附隨。
3樓:天枰極度沒品
1、內容豐富
、題材廣泛,在白麵藏戲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藍面藏戲」,不但內容豐富、題材廣泛,而且繼承和保留了在古格王朝時已有的《布馬》等民間舞蹈形式。使民間的廣場舞蹈進入了程式化的藏族戲劇,同時還引用了藏民喜愛的民間**,使藏戲流傳於藏族民間長盛不衰。
2、信仰特點,為符合藏族「多神崇拜」的信仰特點,人們在祭祀禮儀中,創編了使用各種神祇面具,並含有大量藏族土風舞成分的程式舞蹈。這種祭祀舞蹈被後來盛行的藏傳佛教黃教教派所採用,稱其為《羌姆》,流行於**、內蒙、甘肅、青海、四川等省區信仰黃教的廣大地區。《羌姆》舞蹈多由《擬獸舞》、《法器舞》混雜而成
3、「跳神」活動,每逢重大宗教節日,喇嘛寺都要舉行「跳神」活動。在嗩吶、蟒筒、長號、鼓鈸齊鳴之中,表演者頭戴面具、手持法器或兵器,裝扮成眾神列隊繞場一週,揭開序幕。然後陸續表演《凶神舞》、《骷髏舞》、《牛神舞》、《鹿神舞》、《喜樂神舞》和《**神舞》等。
4樓:地處時代邊緣
主要特點:
1、內容豐富、題材廣泛
在白麵藏
戲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藍面藏戲」,不但內容豐富、題材廣泛,而且繼承和保留了在古格王朝時已有的《布馬》等民間舞蹈形式。使民間的廣場舞蹈進入了程式化的藏族戲劇,同時還引用了藏民喜愛的民間**,使藏戲流傳於藏族民間長盛不衰。
2、信仰特點
為符合藏族「多神崇拜」的信仰特點,人們在祭祀禮儀中,創編了使用各種神祇面具,並含有大量藏族土風舞成分的程式舞蹈。這種祭祀舞蹈被後來盛行的藏傳佛教黃教教派所採用,稱其為《羌姆》,流行於**、內蒙、甘肅、青海、四川等省區信仰黃教的廣大地區。《羌姆》舞蹈多由《擬獸舞》、《法器舞》混雜而成。
在表演時,很少歌唱,氣氛莊嚴、肅穆。
5樓:匿名使用者
琳琅滿目、繁花似錦的不同型別和不同風格的藏族舞蹈中,雖然它們都具有各自獨特的個性和固有的審美要求,但它們又都包含共同的精髓元素,以及共同的動作規律。這種精髓元素和規律構成了整個藏族舞蹈的審美概念。
「顫」、「開」、「順」、「左」、「繞」是各種類不同藏舞的共同特點,或稱為藏族舞蹈的五大元素,從而構成了它區別於其他兄弟民族舞蹈的美學概念。
這五大元素的形成,是同藏族人民的歷史條件、社會制度、風俗信仰、地理環境、生產方式、文化傳統等有著密切聯絡的,是長期在人民群眾中凝成的審美標準。
藏族舞蹈中除上述共有的主要特點外,在舞蹈的動律上還普遍存在著最基本的「三步一變」、「後撤前踏」、「倒腳輾轉」、「四步迴轉」的共同規律。在這種共同規律的基礎上產生出種種不同的變化,再加上手勢的運作、腰身的韻律、**的區別而構成不同的舞蹈風格。
藏族舞蹈的步伐十分豐富,從腳部動作上可概括為「蹭」、「拖」、「踏」、「蹉」、「點」、「掖」、「踹」、「刨」、「踢」、「吸」、「跨」、「扭」等12種基本步伐。
藏族舞蹈的手勢,可歸納成「拉」、「悠」、「甩」、「繞」、「推」、「升」、「揚」七種變化。
藏舞中的技巧主要有:輾轉、刨腿轉、踢腿轉、果諧轉、跨腿轉、跳跨轉、推磨轉、蹲轉、跪轉、掖轉、正反轉、扭腰正反轉、擰身反跨轉、點步翻身、踏步翻身、點轉、平轉、小蹦子、死人蹦子、躺身大蹦子、平轉虎跳以及跨腿跳、吸腿跳、蓋腿跳、撩腿跳、蹭步跨腿跳、兔子跳、貓跳等等。
6樓:匿名使用者
藏族舞蹈的特點,一般都是非常歡快的,而且是那種恢巨集大氣的,你可以去看一下,中國現代舞蹈雁南飛都是那種大氣磅礴的,非常有氣勢的。
藏族舞蹈的風格特點是怎麼的呢
7樓:快樂米兔趙老師
膝關節分別有連續不斷、小而快有彈性的顫動或連綿柔韌的屈伸,而顫動或屈伸的步法形成重心移動,帶動了鬆弛的上肢運動,使手臂動作多系附隨而動,不能有絲毫的主動。
拓展資料:
藏族民間舞蹈中,鬆胯、弓腰、曲背等是常見的基本形象,它和高原地區繁重的勞動生活,虔誠的宗教心理、宗教禮儀及習俗有密切關係,這些動作主要來自勞動者為減輕體力負擔的自我協調,從舞蹈角度來看,具有另外的一種勞動形成的身體各部分協調的美,帶有藝術性的創造。
藏族舞蹈非常強調舞蹈時腳、膝、腰、胸、手、肩、頭、眼的配合及統一運用。如「熱巴舞」、昌都「果卓」、定日「甲諧」、貢布「箭舞」等舞蹈中,男子舞者的上身動作非常講究,不論手持道具與否,其「上身動作像雄獅」威武雄壯,極富有高原人彪形壯漢的氣質,給人以戰勝一切艱難險惡環境的信念,而女子舞的上身動作則含蓄典雅,給人以健康和優美的感覺。與此同時,「果卓」、「果諧」等不少舞蹈中男女舞者的前胸或上身動作稍向前俯,這不是表現背東西的舞蹈,這一現象除了與服裝的肥厚、裝飾物等有關外,從舞蹈學角度分析,向前微俯與動作的大小、強弱、高低對比等關係密切。
藏族民間舞蹈的動律與風韻,內在美與舞姿美的融合,都是通過特有的呼吸方法協調一致,最終達到藝術之昇華。藏族民間舞蹈表現感情之奔放、含蓄、熱情、沉著,以及節奏之明快、緩慢,都是通過氣息的運用帶膝部的屈伸和步法,並貫注全身,構成舞姿造型的流動和延續性
8樓:匿名使用者
藏族民間舞蹈的風格特點
藏族民間舞蹈形式是農牧文化與宗教文化的融合,其風格特點體現在舞蹈形象的刻畫與伴唱曲調的旋律特徵和歌詞上;又因農區、牧區、半農半牧區而增添不同的色彩。例如「孔雀吃水」這一形式,半農半牧區中甸「鍋莊」的表演,牧區色彩較重;農區四川巴塘的「弦子」表演此舞時,農耕生活的氣息更濃。對唱問答歌詞近似,但模仿孔雀起舞時,其形象則明顯不同。
中甸鍋莊「孔雀吃水」表演到最後,演員還要將雙手背於身徐緩下蹲,俯身用嘴將地上的碗銜起,用左手接碗起身立直後,右手沾些碗中的水彈出,高呼「其林當巴蕭」(「祝福」之意)。大家隨之高呼「哦呀--」(好啊),隨即互相扶腰,齊跳《其林皆模》的舞蹈,兩**換作「低跨腿快踢出」的動作,以抒發歡快的心情。
孔雀是吉祥的象徵,是人們喜愛的飛禽,像活佛一樣出生在拉薩,像鷹一樣盤旋在高空,像神鳥一樣棲息在檀香樹上,雖吃有毒的葉子,卻能變得更美麗,寓意可把惡劣變成美好,把災難化為吉祥。人們通過問答式的歌詞,抒發對吉祥幸福生活的嚮往。在優美的曲調、動聽的對歌中表演心目中的孔雀,其舞蹈形象自然是非常優美、安詳,充滿希望的。
中甸鍋莊「孔雀吃水」近尾聲時,專由一兩名男子表演孔雀,抓著長袍平伸兩側、交換屈抬一腿,向前、後作徐緩的旋轉,在「熱、瓦、岡、該、託、模」的吉祥唱詞中起舞,猶如雄鷹展翅,更像神鳥飛翔。在歌頌孔雀的舞蹈中常有模仿鷹的動作,這是因為藏族心目中的鷹也是神鳥,兩者在宗教文化基點上融入舞蹈,體現了藏族虔誠的宗教心理,盡情抒發了人們美好的願望,形成了融合農、牧、宗教三者為一體的藏族民間舞蹈的風格特點和高原農牧文化的舞蹈形式。
藏族民間舞蹈中,鬆胯、弓腰、曲背等是常見的基本形象,它和高原地區繁重的勞動生活,虔誠的宗教心理、宗教禮儀及習俗有密切關係,他們跳舞時,這些動作會自然地體現在舞蹈中,使動態形象帶有明顯的宗教心理因素。然而,這些動作主要來自勞動者為減輕體力負擔的自我協調,從舞蹈角度來看,具有另外的一種勞動形成的身體各部分協調的美,帶有藝術性的創造。如中甸鍋莊舞者腰部多合著節奏,規律地起伏顫動,給人安詳和諧的美感;膝部鬆弛和腰、胯動作的結合形成了特有的動律。
隨著宗教意識逐漸淡薄,人的精神面貌在改變,但這種舞蹈的動律、風格已成為民族的審美特徵儲存下來。
藏族舞蹈的風格特點是怎麼的呢藏族舞蹈的特點
膝關節分別有連續不斷 小而快有彈性的顫動或連綿柔韌的屈伸,而顫動或屈伸的步法形成重心移動,帶動了鬆弛的上肢運動,使手臂動作多系附隨而動,不能有絲毫的主動。拓展資料 藏族民間舞蹈中,鬆胯 弓腰 曲背等是常見的基本形象,它和高原地區繁重的勞動生活,虔誠的宗教心理 宗教禮儀及習俗有密切關係,這些動作主要來...
藏族舞的體態形成的原因,藏族舞蹈體態的基本特徵
一方面因為他們的氣候原因,地勢高,氣壓低,他們彎著膝蓋容易感覺身體好受些。另一方面,歷史原因,曾經長期受到壓迫 不是有個叫 百萬農奴大翻身 習慣了低頭哈腰,所以就成體態那樣了!還有長期是小農經濟啊,經常種地勞動什麼的,也總是那種體態。藏族舞最初是在節日或農閒時跳,所以主要是從勞動中來,種地 擠奶 背...
梧桐跳的藏族舞蹈美麗姑娘的歌詞,好聽的藏族歌曲,裡面歌詞有句美麗的姑娘卓瑪
美麗抄姑娘 彝人制造 我日夜思襲唸的姑娘啊 我的愛 我的愛 沒你陪伴的這個冬季 好孤獨 好冷啊 我在等待花開的季節 與你相見 與你相見 與你相見 與你相見 多少個不眠的夜晚 啊 寂寞的夜晚 啊 多少次從夢裡醒來 輕輕的呼喚著你 我在等待花開的季節 與你相見 與你相見 與你相見 與你相見 多少次從夢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