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卓興富
藏裝的基本特點:長袖、寬腰、大襟、肥大。直線寬
邊,色彩對比強烈。男女藏袍均習慣以粗紡厚毛呢為料,左襟大,右襟小,一般在右腋下釘一個鈕釦,或是用紅、藍、綠、雪青等色布做兩條飄帶,穿時結上。
男式藏袍多為黑、白兩色,領圍、袖口、衣襟和底邊,鑲上色布或綢子底邊,古樸渾厚。夏天或勞動時,一般只穿左袖,右袖從後面拉到胸前搭在左肩上,也可左右袖均不穿,兩袖束在腰間,古銅色的**袒露於外,雄風凜凜,彪悍剛健。
女式藏袍,分有袖和無袖的兩種,夏秋兩季的藏袍無袖。裡面多襯有紅、綠等色彩鮮豔的襯衣,襯衣翻領在外,衣袖要長於胳膊一至二倍,長出部分,平時捲起,舞蹈時放下,舒展飄逸,瀟灑自如。藏族的帽子式樣繁多,各地均有不同,拉薩等地以金寶頂帽為最多,用金絲或銀絲繡織圖案,在陽光照耀下,閃閃發光。
金花帽是男女老幼都喜歡戴的民族帽。
男女穿的藏靴,底高二寸,靴腰高至小腿以上,靴面用紅綠相間的毛呢裝飾,繡有圖案花紋。靴頭向上隆起。藏族男女喜歡佩飾。
耳穿大環,手腕金銀,頂戴珠鏈,尤其是在腰間,男挎長劍,女佩腰刀,更顯得粗獷彪美。
2樓:♂龍馬殿殿
藏族的服飾,可分為牧區和農區兩式。牧區服飾以皮袍為主,一般是不加面子的板皮;皮袍肥大,袍袖寬敞,臂膀伸縮自如。夜裡解頻寬衣,如同被囊。
白天脫去一袖或二袖 ,束在腰間,適應高原牧區「作息一襲衣」的氣候特點和和遊牧生活方式。農區婦衣多穿一件色彩豔麗的內衫,外罩寬大的氆氌長坎肩,腰間束帶。內衫一般是無領短衣,但袖子特長,勞動時捲起,歌舞時舞動雙袖,飄灑自如,平添魅力;最有特色的要數腰下的花圍裙,藏語叫「邦單」,一般用氆氌製成,厚重而色彩鮮豔。
以紅藍色橫條為主調,加上其它色條,交錯組合成十分美麗的圖案,特點十分突出。
3樓:匿名使用者
早上暖和,中午涼快 呵呵
藏族服裝的特點是?
4樓:匿名使用者
藏裝的基本特點是長袖、寬腰、大襟、肥大。直線寬邊,色彩對比強烈。男女藏袍均習慣以粗紡厚毛呢為料,左襟大,右襟小,一般在右腋下釘一個鈕釦,或是用紅、藍、綠、雪青等色布做兩條飄帶,穿時結上。
男式藏袍多為黑、白兩色,領圍、袖口、衣襟和底邊,鑲上色布或綢子底邊,古樸渾厚。夏天或勞動時,一般只穿左袖,右袖從後面拉到胸前搭在左肩上,也可左右袖均不穿,兩袖束在腰間,古銅色的**袒露於外,雄風凜凜,彪悍剛健。
女式藏袍,分有袖和無袖的兩種,夏秋兩季的藏袍無袖。裡面多襯有紅、綠等色彩鮮豔的襯衣,襯衣翻領在外,衣袖要長於胳膊一至二倍,平時捲起,舞蹈時放下,舒展飄逸,瀟灑自如。
藏族的帽子式樣繁多,各地均有不同,拉薩等地以金寶頂帽為最多,用金絲或銀絲繡織圖案,在陽光照耀下,閃閃發光。金花帽是男女老幼都喜歡戴的民族帽。
男女穿的藏靴,底高二寸,靴腰高至小腿以上,靴面用紅綠相間的毛呢裝飾,繡有圖案花紋。靴頭向上隆起。藏族男女喜歡佩飾。
耳穿大環,手腕金銀,頂戴珠鏈,尤其是在腰間,男挎長劍,女佩腰刀,更顯得粗獷彪美。
5樓:匿名使用者
藏袍 藏袍是藏族人民的平常衣著,也是區別於其他民族最顯著的特徵。藏族服裝的基本特點是肥大、長袖、寬腰、右襟,是一種無需量體裁衣的直線服裝。袖長等身,袍長過體,無需鈕釦。
藏袍最講究的是邊飾、衣袖、衣襟,衣底往往鑲上貴重的毛皮和絲綢滾邊,內衣一般為白緞襯衫。
6樓:書麗
藏族服飾的最基本特點是:肥腰、長袖、大襟、右衽、長裙、長靴、編髮、金銀珠玉飾品等。**雄健豪放;**典雅瀟灑,尤以珠寶金玉作佩飾,形成高原婦女特有的風格。
藏族服飾外貌和介紹:
藏族服飾 藏族服飾藏族的服裝主要是傳統藏服,特點是長袖、寬腰、大襟。婦女冬穿長袖長袍,夏著無袖長袍,內穿各種顏色與花紋的襯衣,腰前系一塊彩色花紋的圍裙。藏族同胞特別喜愛「哈達」,把它看作是最珍貴的禮物。
「哈達」是雪白的織品,一般寬約
二、三十釐米、長約一至兩米,用紗或絲綢織成,每有喜慶之事,或遠客來臨,或拜會尊長、或遠行送別,都要獻哈達以示敬意。
1、藏袍是藏族的主要服裝款式,種類很多,從衣服質地上可分錦緞、皮面、氆氌、素布等、藏袍花紋裝飾很講究,過去僧官不同品級,嚴格區分紋飾,用藏袍較長,一般都比身高還長,穿時要把下部上提,下襬離腳面有
三、四十公分高、紮上腰帶。藏袍可分牧區皮袍、色袖袍、農區為氆氌袍,式樣可分長袖皮袍,工布寬肩無袖、無袖女長袍和加珞花領氆氌袍,男女穿的襯衫有大襟和對襟兩種,男襯衫高領女式多翻領,女衫的袖子要比其他衣袖長40公分左右。跳舞時放下袖子,袖子在空中翩翩起舞,非常優美。
2、幫典,即圍裙,是藏族特有的裝束,是已婚婦女必備的裝飾品、裝飾品、幫典顏色相組合,或豔麗強烈,或素雅嫻靜。
3、藏帽式樣繁多,質地不一。有金花帽、氆氌帽等一二十種.藏靴是藏族服飾的重要特徵之一,常見的有「鬆巴拉木」花靴,靴底是棉線皮革做的。
4、頭飾佩飾在藏裝中佔有重要位置,佩飾以腰部的佩褂最有特色,飾品多與古代生息生產有關。講究的還鑲以金銀珠寶、頭飾的質地有銅、銀、金質雕鏤器物和玉、珊瑚、珍珠等珍寶。
7樓:匿名使用者
肥腰、長袖、大襟是藏裝的典型結構。藏族普遍信奉藏傳佛教,即喇嘛教。獻哈達是藏族待客規格最高的一種禮儀..
每一種服飾都是與時俱進的,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文化嘛..
藏族服飾有什麼特點?
8樓:
藏袍 藏袍是藏族人民的平常衣著,也是區別於其他民族最顯著的特徵。藏族服裝的基本特點是肥大、長袖、寬腰、右襟,是一種無需量體裁衣的直線服裝。袖長等身,袍長過體,無需鈕釦。
藏袍最講究的是邊飾、衣袖、衣襟,衣底往往鑲上貴重的毛皮和絲綢滾邊,內衣一般為白緞襯衫。
9樓:匿名使用者
目前關於藏族服飾最久遠、現存的實物資料是昌都卡若遺址出土的少量裝飾品,有片飾簪、璜、珠、項飾、牌飾、貝飾等,反映了距今
四、五千年前的青藏高原土著居民已有了較高的審美情趣,不僅有了縫織衣物的骨針,還具備了需一定審美意識方能創造出的璜、珠等,這也許是藏族服飾文化的先聲吧!
吐蕃時期
藏族服飾文化有了較大的發展。"中二丁王"時(相當於中原西漢中期),南方雅隆河谷的吐蕃開始了冶煉鐵、銅、銀等礦產,為金屬飾品的出現創造了條件。藏史記載,公元三世紀的拉妥妥日年贊時,吐蕃贊普的服飾巳與眾不同,出現了服飾等級的差異。
史載松贊干布時期,吐蕃的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吐蕃文化得到迅速的發展,其服飾文化日漸發達。吐蕃奴隸制王朝等級森嚴,在服飾上的表現也日臻完備。從反映吐蕃盛時的敦煌壁畫可看出,君臣服飾的等級差異,藏王一般只有贊普才能使用的三瓣寶冠箍住的有凹槽裝飾的無沿帽,呈紅色,通常高於一般人的帽子;藏王的侍從或臣下往往戴平頂無沿帽。
衣袍的式樣也各有不同,官吏的章飾規定有一等瑟瑟,二等金,三等金包銀,四等銀,五等銅,六等鐵等大小兩類,共十二級,裝在方圓三寸的盒子裡掛在胸前,以區別職位的高低。武將的頭盔有形如塔的裝飾,戰士頭盔上有三隻彩旗以表示出生的年月,隨著"惟以淬礪為業"的吐蕃冶煉業的發展,軍隊的鎧冑日趨精良,有的周身僅露兩個眼窩,勁弓利刃常不能破,其威嚴、勇猛之氣在今天大昭寺壁畫的吐蕃武士像中尚歷歷在目。吐蕃貴族不僅本人穿著華貴,還在聚會宴客時,把傭人裝飾起來。
而作為贊普的松贊干布則用一種紅帶子包頭,身著長袍,足穿腳尖朝上的靴子,據《紅史》載,這種王服是受波斯王朝的影響,反映了文化交往已影響到了服飾文化層次,而從松贊干布伊始的吐蕃與中原的密切交往,兩種民族文化的長期接觸更為藏族服飾的發展注入了新鮮血液。史載文成公主進藏時,帶入諸種花緞、錦、綾羅與諸色衣料二萬匹,還有大量的金玉器具。松贊干布及吐蕃大臣紛紛自行去掉氈裘,改穿絹綺。
近代**的高階官吏,頭髮綰成一髻,戴金翅白紗帽,這是唐代進士的服飾。此外,還採納文成公主建議,令國人禁止"赭面"(用油塗面),文成公主進藏還帶來了種植蠶桑和紡織技術,"植桑織絲兮"大大的促進了吐蕃服飾技藝的發展,青海海西州都蘭出土的大批吐蕃服飾文物,真實、生動地反映了吐蕃服飾的工藝水平。服裝的織物紋樣多為聯珠動物紋,裝飾品的金質首飾、佩飾的精美使人歎為觀止。
今天藏族婦女飾品的鑲嵌形制,可以從這些文物中找到原型。斯坦因的《古代中亞文化遺蹟》一書也曾提到:"在吐蕃發現的遺物中,有很多具有花紋的絲織物,花紋中有些是印的,有些是織的,花紋圖象的變化很多,這一點很可以表示吐蕃商業的地位,……大概是中國與西亞之間的**重點。
"頻繁的交往促進了吐蕃經濟的發展,也促進了服飾文化的發展。
吐蕃是一個軍事帝國,在它的發展過程中征服融合了青藏高原及其邊緣地區的許多其他民族,這是造成今天各地區藏族之間文化差異的重要原因。在服飾的表現上也是如此。吐蕃時代這種差異主要表現為東女、附國、党項等部落服飾的不同,東女部落住在康延川(今昌都),處於母系氏族社會發展階段,其女王穿青毛綾(氆氌)裙,上披青袍,袖長到地,冬穿用文錦裝飾的羔裘。
發作鬟髻狀,兩耳垂璫(耳環)。足穿革素(皮靴)。一般男子披髮,婦女辨發,男女都用彩色塗面。
王死居喪三年,不易服,不梳洗。附國是以今四川甘孜為中心,包括今四川阿壩一帶的嘉絨藏人的藏羌融合體。他們頭戴圓形皮帽,或帶幕離佳(即面罩一類飾物,為婦女所帶)。
身披毛曷毛(氆氌一類)、皮裘,穿牛皮鞋。頸系鐵索,手貫鐵釧。王與酋長以金為首飾,胸前掛著三寸長的金花。
党項則是純遊牧部落,"服氈襲褐,披氈以為上飾",早在北周時巳能製造精美的犀甲、鐵鎧。四川西北部還有屬党項部落聯盟的鄧至、武興國和宕昌等,服飾習俗為頭藏烏皁突騎帽,身穿長袍,下著小口褲、足穿皮靴,與今四川牧區藏族服飾相似。此外青海地區有吐谷渾,貴婦人披錦袍,戴金花冠。
如女髮型為辨發披於後,後飾珠貝,以繁多為高貴,這一服飾與今青海藏族婦女大致相同。這些地區服飾特徵是今天各地不同藏族服飾的母型。 吐蕃王朝崩潰後,從九世紀中期到第十一世紀的二百餘年間,**社會一直處於**割據的混亂狀況。
這一時期戰亂不堪,服飾藝術的發展也難免厄運,停滯不前,而與戰爭有關的武士服飾卻濟時發展。在**阿里古格王國的遺址中,發掘有大量古代武士的盔甲和**。其鎧甲多為鋼片甲,是用細皮條串結鋼片而成,串結方法頗為複雜,**中的盾牌,系用藤條編織為圓形,直徑八十釐米,正面鑲有銅質加韌體,銅件上雕刻有細密的紋飾,故亦可謂是銅飾件,背面有四個銅環,環間可用皮條相連,作握柄之用,無論這些服飾和兵器,是**本地生產,還是外來流入,都說明其時**的武士服飾已具鮮明的本土特徵與個性。
佛教僧侶服飾興起
這一時期的服飾發展還有一個特點就是佛教僧侶服飾的興起。公元八世紀,**出現了第一批僧人,服飾由贊普府庫供給,後由百姓、**共同供養。佛教服飾亦形成等級區別,並有節日與平時的不同裝束,自成體系。
不少上層僧侶生活奢侈,衣著華麗,"下坐重裀,上張傘蓋,身衣錦緞……"。早期**僧侶服飾受印度影響甚大。據傳說貝霞帽最早則是由印度國王贈給寧瑪法王蓮花生而流傳下來,成為**僧帽中的一種,但後來**僧服衍變發展較快,極具地方色彩。
朗達瑪滅佛後二百餘年,佛教重新興起,並且形成眾多的派別,各派不僅在佛經教義的詮釋上不同,而且在服飾穿著上也不相同。古老的寧瑪派僧侶著紅色袈裟,故又被稱為紅教。而噶舉派則以戴紅帽或黑帽以示各支派的區別。
這種以服飾表徵身份、信仰的現象正是**服飾文化的重要功能之一,也是**服飾史上頗具特色之處。
元代藏族**元代,**隸屬於**王朝,因而在文化的各個方面都與元王朝發生了密切的交往,服飾上所受的影響也較前朝為大。元王朝在**分封安撫使、招討使、萬戶等各級官吏,不同品級穿著不同花飾的藏袍,戴不同的頂冠,以至民主改革前噶廈**的四品官的一種官服名稱還保留著元朝的叫法"寸扎花爾白瑪"(藏語意為蓮花紋樣的蒙古袍)。官品的主要標誌也表現為蒙古式的"江達"(即圓冠)上的頂飾的差異。
官吏貴族的管家、隨從、傭人的帽子也有一定的形式,大管家在舉行儀禮時要戴"索夏"(即平頂圍穗蒙古帽)等等。還有一種貴族平時戴用的"夏木包多"的餅形帽,管家或根布(鄉官)等也常戴,這個時期薩迦上層官吏、貴族的服飾或仿效蒙古貴族,或直接為元王朝贈賜,穿用十分普遍。**北部牧區與蒙古族交往較多,至今尚保有一定蒙古服飾習俗。
元朝藏族服飾另一特點
是宗教信仰對服飾的影響增大。隨著佛教的中興,嚴格的僧侶等級趨形成,使得宗教文化以多種形式與手段滲透於服裝、鞋帽,而且以特定的圖紋或符號來表達一種特定的意思。這種現象還影響到民間裝束,如出現仿袈裟色澤的藏袍和印有宗教符號及佛教法寶的裝飾品等等。
到了明代,**與**地方的聯絡進一步加強。明王朝設烏斯藏行都指揮使司和朵甘行都指揮使司,管轄今**、甘肅、青海和四川西部的藏區,並常賞賜給藏區上層貴族以大量的錦帛、裀褥。而從藏區進貢的物品中看,氆氌、毛纓、足力麻、鐵力麻等紡織物品佔了貢物的大部分。
說明當時藏區的紡織業也有了很大的發展。而紡織業正是服飾發展的基礎。為明代藏族服飾業發展提供的另一個優良條件是中原與**官方民間的大量的茶馬**,為**輸入了大量的布帛、緞綢和紡織成品,這些**是以前任何時代都難以企及的。
此外,明代**的藏戲藝術有了很大的發展,與藏戲藝術密不可分的服飾藝術也自然迅速興起。藏戲服飾除了歷史上貴族們的日常服飾外,還發展出了另一類高度誇張的服飾以及大量的面具。並且這些服飾和麵具都是嚴格按照戲劇角色的地位身份配置,併為其性格特徵服務的。
這類服飾豔麗、誇張,重在表現力與強烈的裝飾效果,成功地將**服飾經過藝術處理後搬上了戲劇舞臺,為**服飾文化增添了新的血液。同時又大大促進了**戲劇、舞蹈、美術等藝術的發展。
清朝是中國歷史前所未有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這一時期,中國各民族文化大都得到了巨大的發展並日趨定型。與今天的聯絡最為密切。
藏族的服飾文化亦不例外,所以我們將以清代藏族的服飾文化為主,對藏族服飾文化的結構、藝術特色、審美特徵、製作工藝做進一步的探索,以利於加深藏族服飾文化的特色。
藏族舞蹈的風格特點是怎麼的呢藏族舞蹈的特點
膝關節分別有連續不斷 小而快有彈性的顫動或連綿柔韌的屈伸,而顫動或屈伸的步法形成重心移動,帶動了鬆弛的上肢運動,使手臂動作多系附隨而動,不能有絲毫的主動。拓展資料 藏族民間舞蹈中,鬆胯 弓腰 曲背等是常見的基本形象,它和高原地區繁重的勞動生活,虔誠的宗教心理 宗教禮儀及習俗有密切關係,這些動作主要來...
藏族的生活特點是什麼,藏族的生活特點
藏族人的服飾很有民族特色.他們一般上身穿綢 布做的長袖短褂,外面穿寬肥的長袍,腳穿牛皮長靴.為了便於活動,常常將右肩或雙臂露在外面,把兩隻袖子系在腰間.藏族男女都留髮辮,男子將髮辮盤在頭頂,女子將頭髮梳成雙辮或許多條小辮,披在肩上,並在髮梢在佩帶漂亮的飾物.婦女們還喜歡在腰間繫一條圖案美麗的圍裙.藏...
藏族舞蹈的種類與特點,藏族舞蹈的特點
藏族舞蹈主要的種類 1 鍋莊 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馬爾康縣的 四土鍋莊 處於領袖地位,馬爾康又被稱為鍋莊的故鄉,鍋莊藏語為 果卓 就是圓圈歌舞的意思 在2004年7月的首屆嘉絨鍋莊藝術節破基尼斯世界紀錄 世界上最長最壯觀的鍋莊隊伍。主要以柔和的 柔美的舞姿為主,道具主要以水袖為主,參與性 大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