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震清廉冠古今故事,楊震清廉冠古今故事50字

2021-03-03 22:10:31 字數 5713 閱讀 6168

1樓:喬木查

楊震在任東萊太守時,途經山東昌邑,由他舉薦的縣令王密深夜來訪,送了楊震一包**,楊震嚴肅予以拒絕,王密勸道:「我深夜前來,無人知曉。」楊震生氣地說: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麼沒人知道?」王密無言以對,只能羞愧地收起**走了。

楊震一生公正,不受私謁,不為自己撈取半點好處。他雖然官至太尉,依然兩袖清風,面對為子孫置點產業的勸告,他回答說:「讓我的後世被人稱為『清官的子孫』,這份遺產難道不豐厚嗎?

」「清官」是楊震窮盡一生苦苦追求的遠大目標,他把後世的評價看得比任何遺產都要重要,都要豐厚。他的故事至今仍具有強烈的借鑑和警示意義,他的凜然正氣、律己正人的高風亮節依然令人肅然起敬,為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子女所傳承,在他身上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慎終追遠的優良傳統。

廉潔小故事50字

2樓:阿沾

1.以廉為寶

春秋時,宋國司城子罕清正廉潔,受人愛戴。有人得到一塊寶玉,請人鑑定 後拿去獻給子罕,子罕拒不接受,說:「您以寶石為寶,而我以不貪為寶。

如果我接受了您的玉,那我們倆就都失去了自己的寶物。倒不如我們各有其寶呢?

2.楊震拒金

東漢時,楊震在赴任途中經過昌邑時,昌邑縣令王密山來拜訪他,並懷金十斤相贈。楊震說:」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王密沒聽明白楊震的責備之意,說:「天黑,無人知曉。」楊震說:

「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謂無知?」王密這才明白過來,大感慚愧,怏怏而去。

3.一錢太守

東漢時,一位叫劉寵的人任會稽太守,他改革弊政,廢除苛捐雜稅,為官司 十分清廉。後來他被朝廷調任為大匠之職,臨走,當地百姓主動湊錢來送給即將離開的劉寵 ,劉寵不受。後來實在盛情難卻,就從中拿了一枚銅錢象徵性地收下。

他因此而被稱為「一錢太守」。

4.陶母退魚

晉代名臣陶侃年輕時曾任潯陽縣吏。一次,他派人給母親送了一罐醃製好的魚。他母親湛氏收到後,又原封不動退回給他,並寫信給他說:

「你身為縣吏,用公家的 物品送給我,不但對我沒任何好處,反而增添了我的擔憂。」這件事陶侃受到很深的教育。

5.吳隱之不懼飲貪泉

晉代人吳隱之任廣州太守,在廣州城外,見一池泉水名「貪泉」 。當地傳說飲了貪泉之水,便會貪婪成性。他信這些,照飲不誤,飲後還寫了一首詩:

「古人云:此水,一歃懷千金。試使夷齊飲,終當不易心。

」他在任期間,果然廉潔自律,堅持了自己的操守。

廉潔,社會永恆的價值追求。

「不受曰廉,不汙曰潔」。廉潔,作為一種社會價值取向,始終引領著社會向前發展,形成一種良性的追求。這種價值追求早在戰國時期便已出現,見屈原的《楚辭.

招魂》:「朕幼清以廉潔兮,身服義爾未沫」。隨後一直沿用,直至今天。

在發展的過程中,它也由個人的修養發展到對**的道德要求,進而到今天早已經成為一種社會的價值取向,一種社會的價值追求。已經深入人心,得到了人們的認可,形成的是一種具有約束力的道德準則,現在更是上升到一個更高的層次——法律準則。

廉潔,最早出現在戰國時期偉大的詩人屈原的《楚辭·招魂》中:「朕幼清以廉潔兮,身服義爾未沫。」

東漢著名學者王逸在《楚辭·章句》中註釋說:「不受曰廉,不汙曰潔」,也就是說,不接受他人的饋贈的錢財禮物,不讓自己清白的人品受到玷汙,就是廉潔。

廉是清廉,就是不貪取不應得的錢財;潔是潔白,就是指人生光明磊落的態度;清楚一點的說,廉潔就是說我們做人要有清清白白的行為,光明磊落的態度。

廉潔:不損公肥私;不**。廉潔」一詞,《辭源》上解釋為「公正,不**」。

漢代王充《論衡》中有「案古纂畔之臣,希清白廉潔之人」之句。

《辭海》上解釋為「清廉,清白。」屈原《楚辭》中有「朕幼清以廉潔兮」之詩。王逸註釋為「不受曰廉,不汙曰潔」。

東漢廬江太守羊續,為政清廉,自有高招。他把下屬行賄送給他的鮮魚,懸掛在大堂屋簷下,風吹日晒,幾天就幹了。

後來又有人送鮮魚給他。他指著乾魚對來客說:「你還想讓我把魚掛起來嗎?

」送魚的人只好悻悻而返。明代于謙十分欣賞羊續拒腐蝕永不沾的做法,特賦詩讚道:「喜勝門前無賀客,絕勝廚傳有懸魚。

清風一枕南窗臥,閒閱床頭幾卷書。」

3樓:匿名使用者

廉潔小故事3

厚謝婉拒

宋時,劉溫臾在朝中身居要職,一個自稱他門生的人送給他一車糧草,劉溫臾推辭不掉,當即答謝回贈他一套華麗的衣服,其價值高於一車糧草的數倍,那人見達不到送禮行賄的目的,只好將糧草拖了回去。

**為政清廉與否,自律相當重要,但他律亦不可少。下面的幾則古人勸廉的故事,對於今天加強廉政建設無疑也大有裨益。

母勸子廉

東晉西征大將軍陶侃做潯陽縣吏時,曾主管縣衙魚肉及精美食品**。有一回,他派人送一瓦鍋魚製品給母親諶氏。諶氏原封未動讓人退回,並附信一封:

「你做縣吏,送給我公物,不但不能使我受益,還會增加我對你的擔憂。」她規勸兒子要公私分明,為政清廉。在母親的教導下,陶侃反思自己,改過自新,後來以政績顯著聞名於世。

妻勸夫廉

古時,東關臨池司馬孟宗在外做漁官時,因妻子愛吃魚,他便把醃魚寄給妻子。其妻卻將魚如數退回,並附言說:「你做漁官,卻把醃魚寄給我,別人如何看呢?

」為此,她三年不吃魚,司馬孟宗從此也恪守清廉。

兄勸弟廉

清順治年間,侯抒愫任濰縣知縣時,操守清正。大商人郭某遭了官司,有十多個**為其說情,侯抒愫都閉門不見。侯抒愫為官清正與其哥哥的勸導是分不開的。

當初,侯抒愫任知縣時,其哥哥侯抒惲就勸戒說:「我們家世代清白,你如果貪一文錢回來,我就不認你這個弟弟了。」

老勸新廉

明朝有個兵部尚書叫王廷相。有一次,他給新上任的御史講了這樣一件事:一天,他坐轎外出,走到半路下雨了。

雨後再上路時,一個穿著新鞋的轎伕小心翼翼,後來還是一不小心踩到了水窪裡,鞋面被弄髒了。於是,這個轎伕便不再顧惜新鞋,再遇到泥水,便滿不在乎地踩上去。御史是負有**、糾察**過錯之責的人,王廷相講的這個故事,其中的寓意很深,是勸戒御史引以為戒,堅持防微杜漸,以保清廉本色。

下勸上廉

金海陵王執政時,劉煥任任丘縣縣尉。任丘縣縣令是個貪財的人,劉煥遇事就提醒他「收斂貪財之心,少幹貪佔之事」。這個縣令還能聽進他的勸告,與劉煥共事期間真的多幹實事,不搞貪佔。

後來,朝廷考核**時,縣令受到獎賞。縣令置酒感謝劉煥:「你有廉慎之德,使我獲得了獎賞,感謝你的提醒和規勸。

」「一字」故事見清廉

晏嬰一裘

春秋齊景公時,齊國的良相晏嬰一生崇尚節儉。他平日粗茶淡飯,妻室只著布衣,從不奢望絲綢。晏嬰自己有一狐裘,一直穿了三十年,別人譏笑他,他卻泰然處之。

景公稱讚他勤政廉潔,並賜給他千金之裘,但他卻堅辭不接受。

4樓:6年6之怪胎

「只要我當總理,會議廳就不準裝修。」

當年在***會議廳入口處,有一塊鐫刻著「艱苦樸素」四個大字的木屏風,這是總理身體力行的工作作風的寫照。在***的會上,人們不止一次地聽到總理拒絕裝修會議廳的建議,總理說:「只要我當總理,會議廳就不準裝修。

」2023年,在大躍進的氣氛下,水利部未經報告請示,在密雲水庫附近興建一座水利建設成就展覽館。有一天,在西花廳開會,總理突然轉過頭向水利部副部長錢正英說:「錢正英,賀老總告訴我,你們在密雲水庫那裡修建一個相當高階的樓,有沒有這回事?

」錢答:「有,是一座水利展覽館。」總理沉默了一會兒,搖搖頭,輕聲地說了一句:

「沒有想到你們也會辦這種事。」錢聽了羞愧得無地自容,心裡像刀割一樣難受。如果按現在某些幹部的想法,總理既未嚴厲批評,又未責成處理,既無紀委處分的威懾,更無丟官的危險,完全可以矇混過關。

但在***偉大人格的感召下,錢回部後,立即在黨組會上作了傳達。水利部黨組隨即決定:將這座價值400多萬元的建築,無償轉讓給第一機械工業部一個研究所,並向**寫了一個深刻檢查的報告。

2、廉潔詩歌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詩中體現的是剛烈之氣。

于謙自幼聰敏,讀書過目成誦,仰慕古代正氣凜然的仁人志士。「土木堡之變」,為了國家和民族,他也甘願冒這個天大的風險。國難當頭,于謙沒有臨難退縮、明哲保身,他的所作所為不是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而是為了國家和民族的利益,只要是國家和民族的需要,哪怕「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鐵骨錚錚、忠心赤膽的于謙儘管以悲劇告終,但于謙「甘灑熱血寫春秋」的愛國愛民情懷,卻給後世樹立了一個楷模和豐碑,給我們鑄造了一個偉大的民族之魂。

5樓:匿名使用者

希望以下能對您有幫助:

1.以廉為寶

春秋時,宋國司城子罕清正廉潔,受人愛戴。有人得到一塊寶玉,請人鑑定 後拿去獻給子罕,子罕拒不接受,說:「您以寶石為寶,而我以不貪為寶。

如果我接受了您的玉,那我們倆就都失去了自己的寶物。倒不如我們各有其寶呢?

6樓:小佳貓貓

李綱做生日

南宋時,李綱在朝廷當宰相,一身正氣,兩袖清風。平日裡,他從不收人禮物,每年做生日也不例外,這已成為相爺的家風了。有的人不知他的脾氣,帶禮品上門,少不了被他教訓一通,把禮品退回,落個沒趣。

惟獨有一次,他在福建邵武縣老家過生日時,破例收下賀客送來的許多厚禮,一時使人費解,不免引起議論。

那年李綱被罷官,回到邵武縣四都老家去,儉樸過日,倒也安閒。一天,他領著妻子兒女去探望多年不見的老岳父,路過禾坪。這是一條黃土路,坑坑窪窪,本來就難走,加上剛下過雨,路面泥濘溜滑。

李綱好像是走在爛泥田裡,才踩上幾腳,黃泥水便濺滿一身,斑斑點點,白長衫變成了花長衫。這時,有一位白鬍子老人從女兒家裡做客回來,路過這裡,不小心跌了一跤,把半籃子白花花的米粒全倒進了泥水裡。李綱走過去,伸手去扶他,他卻坐在泥漿裡不動。

老人連聲咒罵:「官老爺呀,官老爺!你把老百姓的錢都拿到**去了?

怎麼不修一修這冤家路啊!」

這時人們還認不出李綱來,有的說:「要是李相爺能知道鄉里有這麼一條害人路,一定會派人來修一修的。」那位老人接著說:

「李相爺是個清官,不錯;可他住在京城裡,高高在上,怎麼知道鄉親的苦處喲!」 這天晚上,李綱輾轉反側,一直睡不著覺,老是想著那條滑溜溜的泥濘路和那個跌在泥水中的老漢。李綱罷官歸來,只帶了幾箱舊衣,幾籠書籍,無金無銀,實在拿不出錢來修路。

李相爺為此事愁了幾天,一籌莫展。

再過10天就是李綱的生日了,妻子提醒他,要早點安排安排。提起「生日」二字,李綱心裡一亮,突然興奮地在夫人肩上拍了兩下,說:「生日,生日,太好啦!

有錢修路了。」妻子不解其意,就問:「老爺,你說,錢在**?

」李綱顧不上答話,急匆匆走近案頭,拿起筆來,一口氣寫了許多封信邀請友人們在他生日那天前來「歡聚」。

往年在京城做生日時候,李綱也有事先發信的習慣,那是為了避免親友隨帶禮品,特地在信中約法三章,親筆寫上端端正正的十二個字:「主人清茶待客,賀客勿帶禮品。」這回寫信,和往年大不一樣,只寫「主人清茶待客」六個字。

人們看到這封信,不免疑惑起來:是老相爺一時疏忽,忘了寫「賀客勿帶禮品」麼?他們細細琢磨一番,開始猜出一點奧妙來,心裡想:

大概是老相爺罷官回鄉,家無餘資,手頭拮据,不得已趁做生日的機會,順水推舟,收點禮物,好過晚年日子吧。於是,賓客們心領神會,備了許多厚禮,在相爺做生日那天送上門來。

這天李府像個辦喜事的場面歡鬧非凡。老相爺穿著一身整齊的新衣,端坐在中堂的大背椅上。他見到來客獻上禮品點頭微笑。

只半天光陰,堂上擺滿各色各樣的禮品山海奇珍真是琳琅滿目,令人眼花繚亂。客人們告辭回去時,李綱送客到門前,只是三言兩語:「多謝列位厚愛,為民造福,功德無量。

」客人們不知相爺此話何意,但也不便多問。

等客人走了,李綱請夫人親自協助老管家,點收禮品,好好包裝,第二天,將所有的禮品運往城裡變賣,換回銀兩,全部作為鋪路的專用款目,即日動工。李綱吩咐管家,把送禮人的名字及所送禮品的名稱、數量和價值,一一寫在紙上,貼在街頭,公之於眾。十里八鄉的百姓們聽說相爺巧借生日,籌資鋪路,自己不取分文,都很感戴他的美德,紛紛參加施工。

沒幾個月,一條平整整的石板路鋪成了,這就是後來的禾坪街。

楊震的故事,楊震的簡單故事50字

楊震公正廉潔,不謀私利。他任荊州刺史時發現王密才華出眾,便向朝廷舉薦王密為昌邑縣令。後來他調任東萊太守,途經王密任縣令的昌邑 今山東金鄉縣境 時,王密親赴郊外迎接恩師。晚上,王密前去拜會楊震,倆人聊得非常高興,不知不覺已是深夜。王密準備起身告辭,突然他從懷中捧出 放在桌上,說道 恩師難得光臨,我準備...

楊震寫過的作文,楊震拒金改作文初中

東漢年間,有一個清官,名叫楊震。他在荊州做官時,發現王密才華出眾,便向朝廷舉薦讓王密做了昌邑縣令。數年後,他調任途中路過昌邑。王密聽說了,親赴郊外迎接恩師,並無微不至地照顧。晚上,王密悄悄來到楊震住處,乘室中無人,從懷中掏出 10兩,捧送給楊震,以報栽培之恩。不可,不可 楊震連忙擺手拒絕,並鄭重地說...

楊震拒金的現代漢語翻譯,文言文 楊震拒金的翻譯

漢朝時代有個人叫楊震.他為官非常清廉,而且常常幫助國家舉薦一些好的人才,為國服務.當時他在東萊做太守,就舉薦了一個讀書人叫王密,舉薦他當昌邑令,就是昌邑的縣官.王密很感謝他,所以有一天晚上就帶了一些 去送給他,楊震看到他送來的 就跟王密說 我很理解你,還舉薦你做官,你為何如此不理解我,還要送我 王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