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冰與火
漢族女嬰有了溫暖的家
花裡開花數牡丹,美不過民族團結花。如今小卡力比努爾已經8歲了,正上小學三年級。但誰又知道小卡力比努爾是個漢族女孩。
事情追溯到8年前,那是2023年寒冷冬季的一天,居哈力的丈夫,伊犁第一火電廠汽車運輸公司的駕駛員吐爾遜在拉煤的路上看到一個破舊的棉襁褓,他停下車,開啟包一看,卻是一個不足百天的女嬰,弱小的生命還尚有一絲溫暖。他左右看看,除了凜冽的寒風不見一個行人,他趕忙將女嬰抱進駕駛室帶回家中。吐爾遜的妻子居哈力,是一個心地善良的維吾爾族婦女,儘管她與丈夫已生育了二男一女,但她見丈夫撿回一個女嬰,卻沒有說一句抱怨的話,她開啟襁褓仔細檢視女嬰,發現可憐的女嬰發著低燒,居哈力說:
「這是安拉賜給的,我們一定要像養自己的孩子一樣,將這個漢族女嬰養大**」。兩口子一合計就給女嬰起名為卡力比努爾(漢語的意思是心地善良)。從此,在居哈力的精心養育下,小卡力比努爾一天天長大。
轉眼到了2023年,偏偏天有不測風雲,吐爾遜在一次車禍中被奪去了生命。面對尚未**的四個孩子,居哈力的眉頭緊鎖著,愁得夜裡都睡不著覺。就在丈夫去世不久,大女兒又被確診患上了白血病,真是禍不單行,這無疑給居哈力的家庭雪上加霜。
面對天真可愛的女兒和昂貴的醫療費,她花去了家裡所有的積蓄,還欠下了一身債務。這時有人勸她,你丈夫去世了,生活負擔這麼重,你不如把卡力比努爾交給民政局孤兒院算了。居哈力堅決地搖搖頭,我就是再苦也不能讓小卡力比努爾沒有家。
她省吃儉用,不給自己添一件新衣裳,不買一瓶擦臉油。孩子們喝奶茶,她就喝清茶。就在這艱難的時刻,她的親朋好友,廠裡的職工紛紛捐款幫助她。
當廠領導將一萬多元捐款送到居哈力手中時,這位堅強的維吾爾族婦女流下了滾燙的熱淚,抱起小卡力比努爾親了又親。廠裡從此以後將她家定為困難補助戶,每年定期給她進行困難補助。2023年在伊犁第一火電廠的幫助下,居哈力拿到了社會最低保險金。
小卡力比努爾到了上學的年齡,居哈力買來新書包、新文具,將卡力比努爾送到學校去讀書。現在卡力比努爾已經上小學三年級了,生活得很快樂,她健康、活潑、可愛,說著一口流利的維吾爾語,非常懂事。在這個溫暖的家裡,小卡力比努爾正在幸福的成長
有關少數民族之間的團結友愛的小故事
2樓:匿名使用者
青鐵線上的漢藏人民友誼團結的故事
昔日,唐朝文成公主帶著漢族人民的友好情誼進入吐蕃同松贊干布聯姻,致力於唐蕃和好,松贊干布親自到河源遠迎,譜寫了漢藏兩族人民友誼團結的歷史篇章。隨著青藏鐵路的修建,在青藏鐵路沿線同樣上演著一幕幕動人的故事。不久前**自治區那曲地委領導將一面鮮紅的錦旗獻給中鐵十八局集團青藏指揮部,錦旗上寫著「漢藏一家親,草原傳美名」,並給指揮部每人獻上一條潔白的哈達,以表達藏族同胞對該指揮部造福當地群眾、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感激之情。
藏北高原藏羌之鄉是美麗的,可是世世代代居住深山的藏族牧民卻是貧困的。而且由於觀念滯後,尤其對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夠,使得附近藏族學校生源嚴重不足。建校初期,部分家長為了眼前的利益讓孩子放牧,不許上學。
特困孩子們不能重返課堂深深地撞擊著職工們的心扉。「讓孩子們重返課堂!」十八局集團青藏鐵路建設者2023年上場後第一個挑起了這個重擔。
十八局集團青藏鐵路指揮部多次派出了宣傳調研小組,利用節假日深入村寨,採取一組幫一戶、定點掛鉤等方法,給群眾宣傳《教育法》、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政策。安多中學建在縣城南邊的一個半山坡上,校舍沿山坡成階梯狀而建,受地形影響,沒有供學生活動的操場,從建校那天起,學生就沒有上過體育課。該專案部的領導知道後利用施工間隙時間,派出推土機、平地機、壓路機為學校平整了一個大操場。
並派出工人對校舍進行了修繕,用廢棄磚塊修砌了乒乓球檯,用鐵管安裝了單槓和雙槓。另外指揮長韓利民、黨工委書記李繼業帶頭捐款箱,職工們也紛紛接囊,100元、50元、10元、5元……為學校購買了籃球、乒乓球拍等體育用品,並多次購買了麵粉、蘋果、收音機等物品捐贈給牧民,幫助他們解決一點生活上的實際困難。職工們的愛心在不斷流淌、昇華!
他們的愛心令學校的師生十分感動。
孩子終於上學了,但這些勞動力較少、經濟收入微薄的家庭,又成了職工們們的「心病」。「只有讓群眾脫貧致富後,教育才能得到真正發展!」十八局集團青藏指揮部考慮到當地群眾利益,調整了本單位生產砂、石料的計劃,將自己取樣到北京和蘭州檢驗合格的一個片石場與那曲地區「扶貧開發****」合作開採,另外一個砂、石料場也由安多縣**出面把群眾搞的分散的作坊式生產組織起來,實現了砂石料生產的規模化、機械化,既滿足了質量要求,也滿足了當地群眾為鐵路建設做貢獻的願望。
十八局還主動幫助他們能經常接收外界的資訊,學點文化知識,儘快脫貧。指揮部領導還在駐地吸收了幾百名藏族協議工,帶領他們學一些建築施工基本技能,幫助他們走上致富的道路。
對參加青藏鐵路建設的藏族同胞,築路大軍更是倍加關心。他們讓所有藏族勞務工都住進了高檔次的高原帳篷,為他們配置消毒碗櫃、煤氣爐具,甚至鍋碗瓢盆都為他們準備齊全,所有臥具都與正式職工一樣,依照「高標準」統一配備。在這裡,藏族勞務協作工與正式職工同勞保、同醫療。
他們來到工地後,十八局還認真研究了他們的工作和生活情況,在生活上尊重和滿足他們的傳統風俗、生活習慣,為他們開設了專門的食堂,使他們吃上糌粑,喝上酥油茶。經過了解,藏族群眾忌食驢肉、馬肉和狗肉。他們立即做出全體人員忌食的決定,贏得了藏族群眾的歡迎。
一位來自格爾木的民工這樣向記者描述自己的感受:「我在其它工地做過工,從沒有蓋過這麼好的被子,沒睡過這麼舒服的床,沒吃過這樣可口的飯菜。」同時,該專案部對他們進行法律法規、規章制度、施工技術、安全知識等方面的教育培訓,幫助他們學技術、學文化。
並在工作上合理安排,使這批藏族民工很快從傳統的藏族牧民轉變成訓練有素的勞務工。這些藏族同胞深感築路工人的友情和溫暖,他們都說「鐵路工人亞咕嘟,亞咕嘟」!
在格里貢山石渣場附近,住著一戶藏族人家,主人名叫嘎拉嘎。這一家7口人住在離縣城50多公里的山坳裡,過著近乎原始的生活。那裡的人均年收入不足300元,大風一起沙塵遮天蔽日,小孩不能上學,婦女不能做飯。
中鐵十八集團青藏鐵路指揮部六專案部副指揮長孫雪梅曾問過嘎拉嘎10歲的小兒子,他最想要的東西是什麼。他說:「能每天揹著書包上學,吃的飯裡沒有沙子。
」孫雪梅的眼淚當時就流了下來。十八局在這裡開辦石渣場後,把電專門送到嘎拉嘎家,全家人就像盲人見到了太陽,高興得一夜沒有睡覺。一次嘎拉嘎的小兒子病了,母親只知道抱著孩子流眼淚。
孫雪梅也是孩子的母親,看到他們這個樣子,她就像是自己的孩子在生病,趕緊派醫生去診治,給孩子連著輸了幾次液,孩子的病好了,他們一家人感激得不得了。後來,每到藏族的節日,嘎拉嘎都會給孫雪梅送來潔白的哈達和牛肉乾、酥油茶,並道上一句「扎西德勒」(藏語,吉祥如意的意思)。由於中鐵十八局集團所處的九標、十八標處於平均海拔4800米無人區,沿線河流縱橫、沼澤密佈,陷人陷車成為家常便飯,有時車一陷就是幾個小時。
草原上放牧的藏民看到這種情況都會主動來幫助推車,實在不能脫險的,藏族同胞也會毫不吝惜地把他們身上僅有的食品捐獻給十八局的職工。
藏漢「一家親」的故事還在繼續。四年來,中鐵十八集團青藏鐵路指揮部先後獲得「國資委、鐵道部、團**聯合授予的國家重點工程青年貢獻獎」、「**自治區先進集體」、「天津市城建工委先進基層黨組織」「那曲地區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支援地方建設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千百年來,唐蕃古道作為祖國內地通往西南邊陲的大道,象是一條情誼纏綿的紐帶,聯結著藏漢人民友好團結的感情。如今,青藏鐵路沿線隨著青藏鐵路順利推進迅速興盛著,我們相信青藏鐵路很快成為一條新的站驛相連、商賈雲集的交通大道的,併成為促進藏漢團結新的紐帶,傳頌出更多藏漢人民友好往來的動人佳話……
3樓:水瓶臨風
昔日,唐朝文成公主帶著漢族人民的友好情誼進入吐蕃同松贊干布聯姻,致力於唐
蕃和好,松贊干布親自到河源遠迎,譜寫了漢藏兩族人民友誼團結的歷史篇章。隨著青藏鐵路的修建,在青藏鐵路沿線同樣上演著一幕幕動人的故事。不久前**自治區那曲地委領導將一面鮮紅的錦旗獻給中鐵十八局集團青藏指揮部,錦旗上寫著「漢藏一家親,草原傳美名」,並給指揮部每人獻上一條潔白的哈達,以表達藏族同胞對該指揮部造福當地群眾、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感激之情。
藏北高原藏羌之鄉是美麗的,可是世世代代居住深山的藏族牧民卻是貧困的。而且由於觀念滯後,尤其對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夠,使得附近藏族學校生源嚴重不足。建校初期,部分家長為了眼前的利益讓孩子放牧,不許上學。
特困孩子們不能重返課堂深深地撞擊著職工們的心扉。「讓孩子們重返課堂!」十八局集團青藏鐵路建設者2023年上場後第一個挑起了這個重擔。
十八局集團青藏鐵路指揮部多次派出了宣傳調研小組,利用節假日深入村寨,採取一組幫一戶、定點掛鉤等方法,給群眾宣傳《教育法》、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政策。安多中學建在縣城南邊的一個半山坡上,校舍沿山坡成階梯狀而建,受地形影響,沒有供學生活動的操場,從建校那天起,學生就沒有上過體育課。該專案部的領導知道後利用施工間隙時間,派出推土機、平地機、壓路機為學校平整了一個大操場。
並派出工人對校舍進行了修繕,用廢棄磚塊修砌了乒乓球檯,用鐵管安裝了單槓和雙槓。另外指揮長韓利民、黨工委書記李繼業帶頭捐款箱,職工們也紛紛接囊,100元、50元、10元、5元……為學校購買了籃球、乒乓球拍等體育用品,並多次購買了麵粉、蘋果、收音機等物品捐贈給牧民,幫助他們解決一點生活上的實際困難。職工們的愛心在不斷流淌、昇華!
他們的愛心令學校的師生十分感動。
孩子終於上學了,但這些勞動力較少、經濟收入微薄的家庭,又成了職工們們的「心病」。「只有讓群眾脫貧致富後,教育才能得到真正發展!」十八局集團青藏指揮部考慮到當地群眾利益,調整了本單位生產砂、石料的計劃,將自己取樣到北京和蘭州檢驗合格的一個片石場與那曲地區「扶貧開發****」合作開採,另外一個砂、石料場也由安多縣**出面把群眾搞的分散的作坊式生產組織起來,實現了砂石料生產的規模化、機械化,既滿足了質量要求,也滿足了當地群眾為鐵路建設做貢獻的願望。
十八局還主動幫助他們能經常接收外界的資訊,學點文化知識,儘快脫貧。指揮部領導還在駐地吸收了幾百名藏族協議工,帶領他們學一些建築施工基本技能,幫助他們走上致富的道路。
對參加青藏鐵路建設的藏族同胞,築路大軍更是倍加關心。他們讓所有藏族勞務工都住進了高檔次的高原帳篷,為他們配置消毒碗櫃、煤氣爐具,甚至鍋碗瓢盆都為他們準備齊全,所有臥具都與正式職工一樣,依照「高標準」統一配備。在這裡,藏族勞務協作工與正式職工同勞保、同醫療。
他們來到工地後,十八局還認真研究了他們的工作和生活情況,在生活上尊重和滿足他們的傳統風俗、生活習慣,為他們開設了專門的食堂,使他們吃上糌粑,喝上酥油茶。經過了解,藏族群眾忌食驢肉、馬肉和狗肉。他們立即做出全體人員忌食的決定,贏得了藏族群眾的歡迎。
一位來自格爾木的民工這樣向記者描述自己的感受:「我在其它工地做過工,從沒有蓋過這麼好的被子,沒睡過這麼舒服的床,沒吃過這樣可口的飯菜。」同時,該專案部對他們進行法律法規、規章制度、施工技術、安全知識等方面的教育培訓,幫助他們學技術、學文化。
並在工作上合理安排,使這批藏族民工很快從傳統的藏族牧民轉變成訓練有素的勞務工。這些藏族同胞深感築路工人的友情和溫暖,他們都說「鐵路工人亞咕嘟,亞咕嘟」!
在格里貢山石渣場附近,住著一戶藏族人家,主人名叫嘎拉嘎。這一家7口人住在離縣城50多公里的山坳裡,過著近乎原始的生活。那裡的人均年收入不足300元,大風一起沙塵遮天蔽日,小孩不能上學,婦女不能做飯。
中鐵十八集團青藏鐵路指揮部六專案部副指揮長孫雪梅曾問過嘎拉嘎10歲的小兒子,他最想要的東西是什麼。他說:「能每天揹著書包上學,吃的飯裡沒有沙子。
」孫雪梅的眼淚當時就流了下來。十八局在這裡開辦石渣場後,把電專門送到嘎拉嘎家,全家人就像盲人見到了太陽,高興得一夜沒有睡覺。一次嘎拉嘎的小兒子病了,母親只知道抱著孩子流眼淚。
孫雪梅也是孩子的母親,看到他們這個樣子,她就像是自己的孩子在生病,趕緊派醫生去診治,給孩子連著輸了幾次液,孩子的病好了,他們一家人感激得不得了。後來,每到藏族的節日,嘎拉嘎都會給孫雪梅送來潔白的哈達和牛肉乾、酥油茶,並道上一句「扎西德勒」(藏語,吉祥如意的意思)。由於中鐵十八局集團所處的九標、十八標處於平均海拔4800米無人區,沿線河流縱橫、沼澤密佈,陷人陷車成為家常便飯,有時車一陷就是幾個小時。
草原上放牧的藏民看到這種情況都會主動來幫助推車,實在不能脫險的,藏族同胞也會毫不吝惜地把他們身上僅有的食品捐獻給十八局的職工。
藏漢「一家親」的故事還在繼續。四年來,中鐵十八集團青藏鐵路指揮部先後獲得「國資委、鐵道部、團**聯合授予的國家重點工程青年貢獻獎」、「**自治區先進集體」、「天津市城建工委先進基層黨組織」「那曲地區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支援地方建設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千百年來,唐蕃古道作為祖國內地通往西南邊陲的大道,象是一條情誼纏綿的紐帶,聯結著藏漢人民友好團結的感情。如今,青藏鐵路沿線隨著青藏鐵路順利推進迅速興盛著,我們相信青藏鐵路很快成為一條新的站驛相連、商賈雲集的交通大道的,併成為促進藏漢團結新的紐帶,傳頌出更多藏漢人民友好往來的動人佳話……
同學之間團結友愛的作文以上,同學之間團結友愛的作文400字以上。。。。
社會是一個大家庭,我們每個人都是其中一分子。團結 互助 友愛是人生必不可少的道德品質,只有擁有這種優秀的品質,我們才能有機結合起來,擔當起建設祖國的重任,社會才能和諧發展。在校園,就在我們身邊,團結互助友愛的行為隨處可見。在學校春季運動會中,我們舉行了別開生面的拔河比賽。雖然我們班沒有多少 重量級 ...
團結友愛的古詩有哪些,團結友愛的古詩名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贈汪倫 送友人 芙蓉樓送辛漸 別董大二首 其一 古詩的具體內容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贈汪倫李 白 乘 舟 將 欲 行,忽 聞 岸 上 踏 歌 聲。桃 花 潭 水 深 千 尺,不 及 汪 ...
與團結友愛相符的詞語有哪些,描寫團結友愛的詞語有哪些?
風雨同舟 註釋 在狂風暴雨中同乘一條船,一起與風雨搏鬥。比喻共同經歷患難。風雨同舟的解釋 同舟共濟 註釋 舟 船 濟 渡,過灑。坐一條船,共同渡河。比喻團結互助,同心協力,戰勝困難。也比 同舟共濟的解釋 披肝瀝膽 註釋 披 披露 瀝 往下滴。比喻真心相見,傾吐心裡話。也形容非常忠誠。披肝瀝膽的解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