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牽著你的手
這是一首詠史詩。公元839年(唐開成四年),杜牧由宣州赴長安,途經武關時,弔古傷今,感嘆時事,寫下了這首《題武關》。武關,在今陝西省丹鳳縣東南,戰國時秦置。
作為千古形勝之地,詩人跋涉至此,不能不駐足憑弔一番。所以首聯開門見山,敘述詩人來到了武關的東邊,清清溪水從眼前汩汩流過,好像在向行人訴說著前朝的史事;舉目眺望,可笑當年那昏庸懦怯的懷王入關投秦,一去不返,如今除了關塞依舊,沒有留下任何遺蹟。這裡詩人用擬人的藝術手法,把自己在武關的盤桓說成是「碧溪」的相留,這就將詩情十分自然地轉到對這一歷史陳跡的臨風聯想上來。
「一笑懷王跡自窮」,是詩人對楚懷王的悲劇結局的嘲弄,其中更有對懷王其人其事的感嘆、痛恨和反思。因此,頷聯緊承這一脈絡,以歷史家的嚴峻和哲學家的深邃具體地分析了「懷王跡自窮」的根源。楚懷王原任命屈原為左徒,內政外交均很信任他。
後來由於上官大夫的誣陷,懷王漸漸疏離了屈原。秦國見有隙可乘,就派張儀至楚,以重金收買了上官大夫靳尚之流,並賄賂了懷王稚子子蘭和寵姬鄭袖,讒害屈原。懷王在鄭袖、靳尚等一群佞臣小人的包圍下,終於走上絕齊親秦的道路,放逐了屈原。
最後懷王為秦伏兵所執而客死秦國。此後楚國國運日益衰敗,一蹶不振。從這段歷史可以看到,懷王的悲劇結局完全是由於他親小人、疏賢臣的糊塗昏庸所致,是咎由自取,罪有應得。
因此,詩人在頷聯中以形象化的語言,極為深刻地揭示了這一內在的根源。這兩句詩對比強烈,內涵豐富。鄭袖「嬌嬈」,可見其嬌妒、得寵之態,而「酣似醉」,足見懷王對他的寵幸和放縱;屈原「憔悴」,可見其形容枯槁、失意之色,而「去如蓬」,足見屈原遭放逐後到處流落,無所依歸的漂泊生涯。
詩人正是通過小人得勢、賢臣見棄這一形象的對比,婉轉而深刻地指責了懷王的昏聵,鞭撻了鄭袖的惑主,以及痛惜屈原的被逐。由此思之,詩人在瞻眺武關時,面對「懷王跡自窮」的現實,不能不付之一笑。頸聯在構思上是個轉折,從對歷史的沉思、敘述過渡到抒發眼前的感喟。
如桅杆聳立的峰巒,似壕溝深長的山谷依然存在,而弱肉強食七國爭雄的局面卻象過眼煙雲盡已成空。詩人通過對江山依舊、人事全非的慨嘆,說明「興廢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劉禹錫《金陵懷古》)的歷史教訓。楚懷王正是因為在人事上的昏庸才導致了喪師失地、身死異國的悲劇。
從這一意義來說,這一聯的感慨實際上是對上聯所敘述史事的寓意的進一步延伸。最後,詩人的眼光再次落到武關上。如今天子神聖,四海一家,天下統一;武關上長風浩蕩,戍旗翻卷,殘陽如血。
這一聯是全詩的出發點。杜牧不但才華橫溢,而且具有遠大的政治抱負,他的理想社會就是盛唐時期統
一、繁榮的社會。但是晚唐時期,儘管形式上維持著統一的局面,實際上,**王朝在宦官專權、朋黨交爭的局面下勢力日益衰敗,地方藩鎮勢力日益強大,幾乎形成了「無地不藩,無藩不叛」的局面。這不能不使懷有經邦濟世之志和憂國憂民之心的詩人憂心忡忡。
面對唐王朝漸趨沒落的國運,詩人站在武關前,思緒萬千。於是對歷史的反思,對現實的憂思,一齊湧上心頭,形於筆底。他希望唐王朝統治者吸取楚懷王的歷史教訓,任人唯賢,勵精圖治,振興國運。
同時也向那些擁兵割據的藩鎮提出了警戒,不要憑恃山川地形的險峻,破壞國家統一的局面;否則,不管弱吐強吞,其結局必將皆成空。這首詩起於武關,落於武關,將與武關相聯的特定的歷史情節和山川形勝的自然背景構築在一起,上下千年,思緒縱橫,立意深沉而含蘊。[2]
塞下曲李白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表現詩人甘願赴身疆場,為國殺敵的雄心壯志。塞下曲李白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塞下曲六首 是唐代大詩人李白的組詩作品。這六首詩借用唐代流行的樂府題目而寫時事與心聲,其主題是要求平定邊患。全組詩以樂觀高亢的基調和雄渾壯美的意境反映了盛唐的精神風貌,描繪了守邊將士在沙場上征戰的艱苦生活,歌頌了他們忠心報...
日風雨大作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表達了作者收復國土 報效祖國的壯志和那種年既老而不衰的矢志不渝精神。凝聚了詩人的愛國主義之情。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宋 陸游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表達了詩人的愛國熱情希望用實際行動來報效國家,憂國憂...
三四句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寒塘詩的三 四句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客子心中蘊積的愁情,因秋一觸即發,化作無邊鄉愁.看見一隻孤雁飛過小樓,燕歸人未歸,思念意更重!希望能幫到你 客中作第三,四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後兩句說因美酒而流連忘返,乃直抒胸臆之語,含義深長,耐人尋味。全詩語意新奇,形象灑脫,一反遊子羈旅鄉愁的古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