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因屏人曰漢室傾頹,奸臣竊命

2021-03-04 00:40:13 字數 2205 閱讀 6474

1樓:手機使用者

小題1: (

2分)(1)命人退避 (2)通「伸」,伸張 (3)一天天 (4)希望小題2:a(2分)

小題3:人口眾多,物產豐富,(劉璋)卻不知道愛惜,有才能的人都盼望能得到一位賢明的君主(2分)

小題4:內政、外交、軍事路線方面 **遠矚、科學的預見性、重視人才等(4分)

隆中對 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因屏人曰:「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

2樓:承影劍主

《隆中對》中,諸葛亮為劉備提出的近期

目標是 奪荊州益州 最終目標是 成霸業、興漢室他主張在內政上應遵循的方針是 內修政理在外交上的方針是 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

並指出等到形勢發生變化,再兵分兩路出擊,一路是 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

另一路是 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

近期策略目標: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最終策略目標: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隆中對》節選(10分)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因屏人日:「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孤不

3樓:慣會

小題1:(4分)失敗  物資  才  衡量、估計

小題2:(3分)d

小題3:(3分)霸業可成,漢室可興     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

小題1:

試題分析:「猖獗 」「利」是古今異義字詞,不要望文生義,解釋時要注意辨析詞義和用法的變化,根據語境判斷字詞義,對課文註釋中有明確註明的字詞要加強記憶。

小題2:

試題分析:準確理解各句話的意思,把加點字詞理解清楚,再比較。再不太明白的情況下,用排除法,先排除明顯不符合要求的項,減少判斷的範圍。

a項中「已」一為「消除」一通假「以」,b項中「信」一為「伸張」一為「確實」,c項中「所以」一為「用來」一為「的原因」。

小題3:

試題分析:前兩空要用原文句子填寫,讀懂全文,從諸葛亮分析形勢的語句中找到「規劃前景」,從諸葛亮提出建議的語句中找到「戰略方針」。然後以此分析諸葛亮的遠見卓識。

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翻譯

4樓:金牛咲

翻譯為:漢室的統治崩潰,奸邪的臣子盜用政令,皇上蒙受風塵遭難出奔。

出自西晉陳壽《隆中對》,原文選段:

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因屏人曰:「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於天下;而智術淺短,遂用猖蹶,至於今日。然志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

譯文:因此先帝就去隆中拜訪諸葛亮,總共去了三次,才見到諸葛亮。

於是劉備叫旁邊的人退下,說:「漢室的統治崩潰,奸邪的臣子盜用政令,皇上蒙受風塵遭難出奔。我不能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計自己的力量能否勝任,想要為天下人伸張大義,然而我才智與謀略短淺,就因此失敗,弄到今天這個局面。

但是我的志向到現在還沒有罷休,您認為該採取怎樣的辦法呢?」

擴充套件資料

寫作背景:

公元207年冬至208年春,當時駐軍新野的劉備在徐庶建議下,三次到襄陽隆中拜訪諸葛亮,但直到第三次方得見。諸葛亮為劉備分析了天下形勢提出先取荊州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勢繼而圖取中原的戰略構想。

後諸葛亮出山輔佐劉備。這篇《隆中對》就是陳壽《三國志·諸葛亮傳》中對諸葛亮當時縱談天下大事的一段記載。

文章主旨:

《隆中對》寫劉備前去拜訪諸葛亮,請諸葛亮出山為他出謀劃策。通過隆中對策,給讀者塑造了諸葛亮這個具有遠見卓識的政治家和軍事家的形象。他善於審時度勢,觀察分析形勢,善於透過現狀,掌握全域性,並能**遠矚,推知未來。

5樓:匿名使用者

語出《隆中對》: 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因屏人曰:

「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於天下;而智術淺短,遂用猖蹶,至於今日。然志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

」單句解釋為:漢室的統治崩潰,董卓、曹操先後專權,皇室遭難出奔。

記得采納哦,親。謝謝啦。

6樓:羽飛雲

我的理解是:漢室運勢衰微,瀕臨傾覆,奸臣把持了朝政(「竊命」即竊取朝廷的命令、政令,意思是竊取皇帝的權威,代替皇帝發號施令,所以解作把持朝政),皇帝陛下(這裡特指漢獻帝)正在蒙難。

7樓:匿名使用者

漢朝的皇室衰落,奸臣當道並殘害百姓生命,皇上遇到大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