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總結:此謂「圓滑」,褒義詞。我們的目的,就是維護團結(一團和氣,眾人拾柴火焰高),保持安定(安己、安人、安天下),辦成事情(成者王侯,敗者寇)。
曾仕強是臺灣的管理大師,20餘年一直在研究中國儒、道、釋文化下的管理哲學。或許因為我那貧乏的一點管理學知識均來自美國的思想,習慣了二分法來看待事物,反而對曾教授的理論感受起來頗為吃力,不過終究有一點少少的收穫。
分幾個主題談一談吧:
1、二分法和中國人的「差不多」
或許現今年輕一代都更為接受西方思維,對一個事物的判斷,對或錯,所謂是非分明,此為二分法則;在中國,我們更多聽到的是「差不多」,「可能」,「或許」,之前我非常反對這種模糊的措辭,很容易理解成唯唯喏喏,沒有原則,思路不清晰,實則是中國包容思想下的周全考慮,凡事很少有絕對的,尤其在哲學和思想這個領域。
所以應該嘗試著用第三種角度去看待事物,更多的從臨界於是和非的中間狀態去考慮。
2、人治和法治
西方講究法治,一切遵循制度辦事——即使制度是不合理的;國人更買人治的賬,只要是合理的,可以突破制度,即使沒有制度也沒關係,凡事講究合理然後才合法。
人治大於法治,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平日裡年輕的思潮已經充分駁斥了不好的一面,故而努力追求制度健全。要認識到,制度永遠都是不夠的、是需要持續改良的。中國數千年文化的積澱,形成了特有的、不可顛覆的理念,我們講求「情理」,先情,然後才是理,合情之後我們才來**是否合理。
因此在實際的管理過程中,一方面要不斷檢討現有制度的缺陷,一方面不要全盤寄託於制度,更要懂得「動之以情」然後才「曉之以理」的藝術。
3、所謂管理
管理,管什麼?管的是人,不是事。我們是以人為中心的,西方思維則講究以事為中心,故而在實際情況中,會出現因人設崗的情況。
現在反覆提倡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潮,其實我們已經骨子裡以人為本了數千年,人家也意識到這種思想的重要性,所以我們現在的體制改革、管理規範化等工作,無非是以人為本的基礎上,用制度去彌補以人為本所需要的支援。
嘴上講著制度,心裡卻時時要牢記人才是中心,要學會變通,知曉「得人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4、計劃
中國人表面上似乎不講究計劃,凡事講求「看著辦」,實則是有計劃的,只是對計劃的變更可能認識得更為透徹,只有看著辦,才能及時地調整計劃,以符合當時階段的實際需求——豈不就是軟體過程裡的「迭代」?!西方思想引領下的軟體過程,繞了一圈,從過程化、瀑布模型走到現今的迭代和xp。
我們會一直需要計劃,只有計劃明確了,整個組織才有共同的、清晰的目標,才有奔頭,但務必不能將計劃制定的過於刻板,過分細緻,缺少了迴旋的餘地——而屆時的迴旋卻是一定會有的。
5、公平和公正
公平和公正是兩個概念,西方人制度明確,一切可以照章辦事,管他合理與否,只要照著制度來就是公平的,注入加薪、升職等等。前面討論了,中國人不是那麼刻板講制度的民族,只要大家覺得制度不合理,那照著制度辦也被認定為不合理的,**還有公平的感覺。所以我們講公正,制度是一層皮,大家都照制度了,就都是「差不多」的,是否算優秀,得憑群眾的,領導的感覺。
明一套,暗一套,相輔相成,做到差不多公正,整個組織就「安」了,所以領導的為人處事相當關鍵,非常重要。就像做中餐,好不好吃,關鍵看哪個廚師來烹飪了。
6、會而不議,議而不決
以前就恨每逢開會,會而不議,就更別提議而不決了,看過此書,頓然醒悟。這其實是個「面子」問題,國人最講究的就是面子,有了面子,啃窩頭也甘心。往會議桌前一坐,實質是「各懷鬼胎」,大部分議題都是有正反方的,如果當著大傢伙的面,非議出個結果來,勢必傷了其中一部分人的面子,對於一個集體來講,安定團結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我們還是比較接受會前私下裡溝通,會上不議,大家呵呵一番,互相留個面子,會後再私下溝通,私下溝通還得講究言辭,但即使關起門來吵一架,出了門還是勾肩搭背一團和氣的,因為沒有失面子,一切好商量。達成共識,再找領導彙報,互相再推推功勞,如此你高興,我高興——領導最高興。
7、得人心者得天下
臉紅脖子粗,縱使有理有據,爭贏了,別人也會消極牴觸,甚至給你下套子,最終還是辦不成事情。所以平日為人處事,務必需要處處顧及面子,講講私交,感情好了,我吃點虧幫幫你也無所謂,樂得落個人情。
得人心者,得天下吶。
8、推、拖、拉
三個動詞,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等等看吧」、「再說吧」,,,輕易化解許多難纏、難辦的事情,在自然而然的過程中解決問題,辦成事情
誰有曾仕強《中國式管理》的讀後感
2樓:紅叔看裝修
今年9月初以來,我參加了單位舉辦的管理人員培訓班學習,聆聽了單位領導的親自授課,**了曾仕強和餘世維教授的講課電教片,受到了一次愉快而深刻的思想、管理知識教育,進一步啟迪了思維,開擴了視野,細細品來,感受很多,結合本人工作情況主要感想是: (一)要進一步理解和消化所學內容。由於所學內容涉及管理思想、管理觀點和管理新理論,古今中外,歷史與現實,內容很豐富。
在參加學習的時間內雖然有了大致的瞭解,但遠遠不夠,還需要「學而時習之」,要把理念同社會實際環境、企業和個人工作相結合起來,認真加以實踐,學以致用,促進單位各項工作的發展和創新和個人管理才能的提升,才能達到學習的目的。 (二)要擺正自己的位置,合理定位,做好自己的事情。通過學習,我感到曾教授對中國文化研究多年,他的管理方法是中國式的管理,講解透析有其特有的文化背景和過人之處,他把企業組織行為當作「天、人、地」;把企業比作人一樣的系統,把經理層或領導層比作「頭」,把中層管理比作「身體」,把基層人員比作「肢體」。
強調每一個企業,每個人都要合理「定位」,要認識自己所處地位,幹好自己應幹好的工作,發揮好自己的「專長」,就能在工作中遊刃有餘,左右逢源,不然就是越俎代庖,費力不討好。並著重論述了高層管理和基層管理幹部各自的作用和工作方法、行為模式,剖析精到,入木三分,讓人悟出許多在中國現實社會環境中處理關係人際關係的微妙技巧,比如:許多場合下交流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暗示;對不同身份的人用換位思考來處理溝通等等。
通過學習餘仕維教授講解的管理方法,認為要進一步認真履行工作職責,大膽負起自己的責任,勇於承擔責任,要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充分發揮團隊作用,提升企業競爭能力。 (三)吸收借鑑和比較國內外管理優劣,為我所用。曾教授的中國式管理與餘教介紹的老外管理各有所長,各有千秋。
我感到管理是否有效,不是它的觀點多麼新,方法多麼精,歸根到底是理論和實踐相結合,能在實踐中有用,好用,才能成功。認為要搞好本單位各項管理工作,還是要注重細節管理,腳踏實地工作。在今天,隨著現代社會分工的越來越細和專業化程度的越來越高,一個要求精細化的管理和生活時代已經到來,每個人把每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每個企業把自己的產品不斷做精作強,佔居市場的獨一位置,就是成功。要在管理中積極推行「嚴、細、實、恆」的管理風格,把細和實提到了重要的層次上,以追求工作的零缺陷、高靈敏度為目標,把管理問題控制解決在最短時間、最小範圍,使經濟損失降到最低,逐步實現了管理的精細化,消除了企業管理的所有死角,降低成本材料的消耗,使管理達到了及時、全面、有效的狀況,企業的發展就會不斷強大。 ( 四)加強本企業文化建設。
通過學習感到,在文化建設方面也要首先對建立什麼樣的企業文化進行合理「定位」。建設企業文化並不是思想政治工作,是有其明確的功利目的性,是通過塑造某種文化,使自己能夠獲取更高的市場價值。是保守傳統的,還是創新進取的;是面向國內的,還是放眼世界的;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還是創造優質服務、追求利益的合理化;是自由式的,還是科學、規範的等等值得我們進行認真研究。
要採取自上而下的方式,統一規劃,統一實施。在建設企業文化的三個主要方面,即理念識別系統,行為識別系統和視覺識別系統時,要把確定我們企業核心價值觀,作為重中之重,形成一個適應現實又具有長遠意義的統一思想信念。其次在建立行為識別系統工作中,要在建立統一科學的行業規範系統,如種類崗位規範、守則及員工培訓規範等方面下功夫,力求簡明扼要。
在視覺識別系統工作中,要細心規劃,合理設計,突出行業特點和文化特點。 (五)要重新認識人力資源管理,進一步加強人力資源管理。通過學習認識到人力資源管理比以往的勞資管理大為不同,不論內容還是方法,效果和作用都是一個飛躍。
認為我們要在人力資源管理諸多環節中,特別是績效考核這一環進一步予以重視,在績效指標設定、績效指標跟蹤、績效考核評估、獎金髮放、績效改進方面制訂切實可行的辦法,把我們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從經驗化提升到科學化,科學撐握人力資源管理方法,充分發揮每一個人的作用,為企業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以好書為伴與良師為友讀書心得
3樓:匿名使用者
我喜歡讀書,書是我的朋友,與我形影不離。
現在,更喜歡看網路書籍
誰有童年的讀後感?!急啊,誰有童年的讀後感?500字!急啊!
童年每個人都曾經歷過,童年裡有快樂,有幸福,童年時美妙的,童年是充滿陽光的,值得回憶的很多很多 而阿廖沙的童年卻很悲慘。阿廖沙3歲喪父,失去了父愛,跟著母親和外祖母來到了外祖父的一個小染坊。從此,黑暗的生活降臨到他的頭上。外祖父的脾氣十分暴躁,經常打外祖母和他,使他幼小的心靈出現了陰影。但外祖父也有...
誰有水滸傳的讀後感,誰有水滸傳讀後感600字左右的
讀了 水滸傳 後,最大的感受就是書中的英雄們的豪情壯義,仗義疏財。先說智取生辰綱的七條好漢。智取生辰綱,是梁山好漢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的發端。這一段好漢壯舉,轟動了水滸世界裡的江湖。但是晁蓋一夥,做下這樁彌天大案,背後 的真實動機又是什麼?是為了劫富濟貧?還是說為了準備 農民革命 顯然都不是。黃泥岡上...
中國古代寓言的讀後感,中國古代寓言的讀後感五十字?
我認真閱讀了 中國古代寓言故事 這本書。書裡有很多經典寓言故事,每一個故事都給了我很大的啟發,我深深地思考,讓我明白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有染絲 揠苗助長 井底之蛙 愚公移山等等。讓我讀的最有啟發的就是愚公移山了。故事講的是 太行 王屋兩座山,方圓七百里,高萬仞。家住北山的愚公,快九十歲了,家前面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