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活寶牛來倫子
史鐵生的散文名篇《我與地壇》初次入
選高中語文課本,是在人民教育出版社(下簡稱「版人教社」)2023年初次出版權
3篇讀後感
2樓:匿名使用者
我與地壇的讀後感
《我與地壇》給人一種沉重的壓抑感,淒涼和滄桑。它在無形之中,濃縮了人世種種無常,有一種縮命的味道。史鐵生身處荒蕪的古園,即地壇。
思索的是人世和人生。然而,有許多思索似乎是多餘的,因為「一個人出生了,從他開始泣哭的時候就知道自己將會死去。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
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目」。但人總歸要活著,而且是一如既往的活著,無論上天註定了什麼樣的結果,無論上天給予了什麼樣的歸宿,既然已給予了生存,就必須思索如何生存,這是無可奈何的事。人世的情,無論親情、友情還是愛情總染著無奈的色彩,有人老別世的,有相遇陌生的,有聚散匆匆的等等。
這或許是老天的安排,也或許人世本如是,不可言說。
母親最偉大,同時也最痛苦,尤其是作為一個被「命運擊昏了頭」的兒子的母親。她面對一個在「最狂妄的年齡上忽地殘廢了雙腿」的兒子,她總在期待,期待自己的兒子最終的幸福。甚至,為了自己的兒子能在心靈上有一份寬慰和自由,她不惜自己承受心靈上的「痛苦」與「驚恐」。
其中的味道,也只有天底下的母親最明白。偉大是一種無私的愛無私的承受。可,造化總在弄人,人世的無奈正在此。
在史鐵生第一次獲獎的日子裡,在希望能給母親一個安慰的日子裡,他是多麼希望母親還活著,用自己的成績給她一個小小的安慰,那怕是讓她有一個微笑,但是她卻熬不住了,人世艱難,事與人違。
多少的日子裡,四季的風,四季的雨,從沒有停過。無論春夏秋冬,總有些淒涼之意。春夜有淅淅瀝瀝的雨,夏日有黃昏入暮的斜陽,秋夜有紛紛凋零的落葉,而冬天則有漫無邊際的大雪。
但是無論怎樣,只能獨自慢慢地品味,慢慢地感受。苦也好,酸也好,隨它去吧,人生就是這樣。
眼前,落日的黃昏,永恆與變遷的對比,使愛情更無常了些。夕陽下攜手同行的老人,也不知道曾經有過多少的日日夜夜,度過多少的風風雨雨,人老了,情深了。那種素樸的,風雨無阻的真情,不會隨時光流逝,但時光卻把人從中年送到了暮年。
相遇無奈,友誼無常,在人生的路上,有許許多多的人本就陌生,陌生地相遇,又陌生地離去。而其中總有些味兒,奈人尋覓,或許是甜的,或許是苦的。
行文匆匆,人世也匆匆,在時光的流逝中,有些隨意,如老人家喝酒的閒適;有些消散,如鳥兒不知何去何從。總之,事事匆匆,物是人非。在光陰如飛的日子裡,給自己留些幻想,留些平靜的安逸。
或許更好。
人生總逃不過無奈,歲月飛逝,孩提時代的無憂無慮一去不復返,面臨的是人世的酸甜苦辣,悲歡離合。無謂的哀號,永不如無言給人以巨大的震撼,因為無言的背後,有一個人世的無常,默默地忍受一切。沒有人把這個世界想個明白。
在這個世界上,人生好像一齣戲,各有各的角色。然而,扮演何種角色,「只好聽憑偶然,是沒有道理好講的。」
人世「有時候是輕鬆快樂的,有時候是沉鬱苦悶的,有時候優哉遊哉,有時候惶惶落寞,有時候平靜自信,有時候又軟弱又迷茫」,他的話不難令人想到叔本華的悲劇哲學,所謂人生是一個悲劇,更何況無常。然而,人生的悲劇卻是美的,因為,人總是面對它,並且給自己生的勇氣,給自己思索的空間,所以才有活著是為了什麼,為了什麼而活著的遐想。
人生的事不能一一說盡,所以人生的關鍵還是用心靈品味人生的美。
死亡是崇高的美,降臨則是新生的美。而人生是從降臨之時就走向了死亡,或許有一天「跑出來玩得太久了,便想起了它」,或許不必想,自然而然,該來的總會來。
命運的神祕、深奧,時常以無常的形式讓人感到困惑迷茫。然而,命運卻也潔白如水,時常感到一切本如是,不必多想,自尋煩惱,遠不如漫步夕陽下來的美。
邊城讀後感
生活是活動的,圖畫是靜止的。生活供以人生命,圖畫供以人欣賞。
農村山城是一幅靜止的圖畫。千年萬年不變。生活裡面的人叫畫中人。他們在社會上地位可以忽略不計。然而畫中一切於畫外的人永遠充滿嚮往。
唐朝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中記載:問今是何時,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這些無論魏晉的人的生活在別人眼中卻是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的怡然自樂。
沈從文也有文《桃源與沅洲》說:...千百年來讀書人對於桃源的印象既不怎麼改變,所以每當國力衰弱發生變亂時,想做遺民的必多,這文增添了許多人的幻想,增加了許多人的酒量。至於住在那裡的人呢,卻無人自以為是遺民或神仙,也從不曾有人遇著遺民或神仙。
農村的確只是失意人酒後的談資或閒暇人的雅興。至於生活在那裡的人呢,卻無人以為自己是神仙和遺民。他們生存在所謂的世外桃源,承載著圖畫的完美與歷史的厚重。
他們無法擺脫如畫般靜止的命運與生活。這潛在流動的悲劇命運。
《邊城》裡那一種沉重古老靜止的邊城風景,以及邊城小人物的生活狀況,如畫。而畫中的人物呢?
茶峒,小溪,溪邊白色小塔,塔下一戶人家,家裡一個老人,一個女孩,一隻黃狗。太陽升起,溪邊小船開渡,夕陽西沉,小船收渡。這生活無形中就夠成了一幅圖畫,有如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這意象與味道。
它們沉澱了恢弘滄桑,沉寂悽婉的悲壯。
作為圖景,有永不退色的鑑賞價值,濃厚的鄉土氣息。作為真實,卻有它無法承載的厚重。作為生活其中的人更是另種悲涼,無奈。
翠翠的母親與一個軍官私生下她就早死去,父親她剛誕生起就遠去。從小相伴翠翠的是黃狗,爺爺,渡船,渡口以及對母親依稀回憶。成年累月感受的是臨溪石頭,天光日月,河風。
翠翠在風日裡長養著,把**變的黑黑。觸目為青山綠水,一對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長養她且教育她,為人天真活潑,處處儼然一隻小動物。
人又那麼乖,如山頭黃鼬一樣,從不想到殘忍事情,從不發愁,從不動氣...儼然圖景中一道風景。她生活在這亙古不變的圖畫裡。
風和晴朗的天氣無人過渡,鎮日長閒。祖父同翠翠便坐在門前大岩石上晒太陽;或把一段木頭從高處往水中拋去,鏃的使身邊的黃狗自岩石高處躍下把木頭銜回來;或翠翠與黃狗張著耳朵聽祖父講城裡很多年前的戰爭故事;或祖父同翠翠兩人各把小竹做成的豎笛含嘴裡吹迎親送女的曲子...
遇到過渡的是新娘。翠翠必爭著做渡船伕。站在船頭,懶懶的攀緣纜索讓船緩緩過去。
花轎到岸拉,翠翠必戰在小山頭,目送這些遠去,方迴轉船上,把船靠近近家的岸邊。獨自哼唱或採一把野花束在頭上裝扮新娘子...
平靜,古老而祥和,自然樸實。
然而翠翠卻是敏感脆弱,孤獨憂傷的。
倘使爺爺死了...吊腳樓上的曲聲與這幽怨的心思相對應。倘使爺爺死了,會有戶人家等著她?這是她唯一透破這圖畫的路?
引出了翠翠心中隱祕幽暗的一段愛情故事。
筆觸冷靜平淡,語句沒有任何宣染豔麗。白描淡淡的不能再淡。然而白描中仍看到結果的厚重。隱祕憂傷的是他們的愛情沒有開始就消失。
翠翠不做聲,心中只想哭,可是沒理由可哭。祖父再問下去,便引到了翠翠死去的母親...老人說了一陣,沉默了...
原來來做媒的是為大老。而站在對溪高岸竹林裡為她唱歌的卻是二老。二老想做雲雀,二老有詩人性格。翠翠喜歡二老不喜歡大老。
文字總在二老是為要一座碾水房還是一隻渡船著遊動,在渡船上爺爺反覆詢問中延續。
二老愛翠翠,喜歡翠翠,他在碧溪阻為她唱了一十七個晚上的歌。他認定自己命中就是個撐船的。
翠翠感覺生活太平凡了,感到心中有些薄薄的淒涼,想在一件新的人事上攀住它...
翠翠夢見在夢中被一個人的歌聲浮起來,上懸崖摘了一把虎耳草。
而先說媒的是大老,大老卻死去了。翠翠還不知怎麼回事就背上了莫須有的罪名。二老因為家庭的阻力,捨棄翠翠下桃源去。翠翠的愛情破滅。爺爺死了,她仍與黃狗來弄渡船。
整個只在一幅平靜滄桑的的圖畫中。給人無以承受的悲嗆,無以承載的重量。
畫外多少人對這種白描的圖畫不感興趣?不會想象那裡是個世外桃源?但有多少人真正去過文中所表敘的生活?
生活不是圖畫。生活需要流動。
到了冬天,那個塔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可是那個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夢裡為歌聲把靈魂輕輕浮起的年輕人,還不曾回茶峒。
淒涼樸素,憂傷結束了。
所有心思浮動,所有山川日月沉靜入畫中,凝結畫中。
沉積它厚重的背景:世外桃源還是小山城?
小山城是世外桃源,可那種生活卻不是想象的。
所謂無論魏晉的人從不知自己是神仙和遺民。
3樓:匿名使用者
聊齋志異》是一部文言短篇**集。蒲松齡大約20歲左右便開始這部書的創作。成書於40歲前後,以後又不斷增補、修訂,年50始寫定,是他大半生心血的結晶。
「聊齋」是蒲松齡的書屋名,「志」的意思是記述,「異」指奇異的故事。關於《聊齋志異》的寫作,他說:「才非幹寶,雅愛搜神;情類黃州,喜人談鬼。
聞則命筆,遂以成編。久之,四方同人,又以郵筒相寄,因而物以好聚,所積益夥。」(《聊齋自志》)說的是,我雖然沒有幹寶那樣的才學,卻很喜歡蒐集神異的故事;我的心情也和在黃州時的蘇軾一樣,喜歡聽人談鬼說怪。
同時說明,《聊齋志異》創作的素材大多來自民眾和各地下層知識分子提供的民間傳說、民間故事。他的《感憤》詩又說:「新聞總入《夷堅志》,斗酒難消磊塊愁。
」表明他談狐說鬼,意在藉此抒發自己的悲憤,消磨心中的不平。許多作品描寫青年男女爭取戀愛、婚姻自由的故事,表現出對封建禮教的衝擊和挑戰;有的揭露當時社會政治的黑暗和腐敗,鞭撻了為非作歹的**汙吏、土豪劣紳,對被壓迫者寄予同情;有的揭露、抨擊科舉制度埋沒人才的弊端。但作品中不時也夾雜著封建倫理觀念和因果報應等落後思想。
《聊齋志異》在藝術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是我國古代文言短篇**發展的高峰。作品想象豐富奇特,故事變幻莫測,境界神異迷人。誠如魯迅所言,蒲松齡「用傳奇法,而以志怪,變幻之狀,如在目前」(《中國**史略》)。
語言在繼承古文傳統的基礎上創新,文筆精煉傳神。故事情節生動,塑造了許多有血有肉、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
《我與地壇》讀後感,《我與地壇》讀後感800字,不能到網上抄的600百字也行
我與地壇 讀後感 原創 我與地壇 讀後感2011 02 23 16 43史鐵生先生簡介 21歲時候雙腿癱瘓,我與地壇 讀後感。1981年,患嚴重的腎病。1998年開始做透析。於2010年12月31日凌晨3時,因突發腦溢血在北京宣武醫院去世,享年五十九歲。根據先生生前意願,他的脊椎 大腦 將捐給醫學研...
《我與地壇》中的問題,《我與地壇》,史鐵生在地壇中都考慮了哪些問題
其實運用語言的最高境界就是隨心所欲的運用,至於是否符合語言習慣,我想那不應該是作家應該表達的問題,語言是人發明的,人沒有必要反而讓語言反過來約束自己的思維。我認為只要是自己認為可以清晰的表達自己的想法並且可以讓看它的人明白意思,就是完全可以的。就象劍術的最高境界是草木竹石皆可為劍,語言也亦便如此。我...
我與地壇 節選 史鐵生,讀史鐵生的《我與地壇》
如果我們遇見這樣的問題,會是怎樣的心情?會怎樣做。讀史鐵生的 我與地壇 荒蕪凋敝的地壇是史鐵生的精神家園,是他恢復元氣的心靈港灣。對於一個二十歲的年輕人來說,雙腿的截癱無異於整個世界的轟然坍圮。不惟腳下的路走不了了,人生的路也不知在何方。是該活下去還是乾脆做個了斷,需要年輕的史鐵生做出選擇。人生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