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剛度比,彈簧剛度的單位

2021-03-03 20:46:49 字數 1290 閱讀 3530

1樓:匿名使用者

ratx,raty用來做嵌固層剛度比判定

2樓:匿名使用者

合適,看《抗規》表3.4.3-2

本層側移剛度與上一層側移剛度70%的比值或上三層平均側移剛度80%的比值中之較小者最小不應小於多少呢? 5

3樓:楊必宇

側移剛度大小不僅與材料本身的性質有關,而且與構件或結構的截面和形狀有關。簡單來說就是施加單位1的力而產生的位移的倒數,可以運用圖乘法計算。側移剛度也叫側向剛度。

新高規jgj3-2010第3.5.2條第1款,對於框架結構,樓層與其相鄰上層的側向剛度比可按規範所給公式計算,且本層與相鄰上層的比值不宜小於0.7。

與相鄰上部三層剛度平均值的比值不宜小於0.8。所以並不是提問者所問的小於多少,而是隻要本層剛度不小於上層的70%,亦不小於上三層平均剛度的80%就可以了。

4樓:

新高規jgj3-2010第3.5.2條第1款,對於框架結構,樓層與其相鄰上層的側向剛度比可按規範所給公式計算,且本層與相鄰上層的比值不宜小於0.

7,與相鄰上部三層剛度平均值的比值不宜小於0.8。

所以並不是提問者所問的小於多少,而是隻要本層剛度不小於上層的70%,亦不小於上三層平均剛度的80%就可以了。

satwe計算結果中,是在wmass檔案中體現,ratx1,raty1即為x,y兩個方向的比值,程式給出的這個比值是本層塔側移剛度與上一層相應塔側移剛度70%的比值或上三層平均側移剛度80%的比值中之較小者,即為最不利結果,如果該數值不小於1,即為滿足高規要求的本層剛度不小於上層的70%或上三層平均剛度的80%。

彈簧剛度的單位

5樓:匿名使用者

彈簧剛度的單位是n/mm,彈簧的剛度乘以拉壓伸長(或壓縮)的長度加上初拉(壓)力就是彈簧的工作拉(壓)力。彈簧的剛度與彈簧的直徑、材料、彈簧的線徑,彈簧的圈數都有關的,樓主的這個問題,一個計算公式中缺了這麼多引數。如果不是不知道的人亂答的話,是沒有人能知道剛度的。

這樣吧,你回去量一下這個彈簧的總個外徑、彈簧絲的直徑,數一下總的圈數,描述一個彈簧兩端的形狀,看它是不是不鏽鋼材料。我把它的剛度給你算一下。

6樓:百度使用者

彈簧剛度,可簡單理解為彈簧的彈性係數

7樓:匿名使用者

彈性模量e的單位同壓強單位:n/m2

δ=l.f/a/e

那個係數就叫彈性模量,你想想一根直的鋼筋的彈性怎麼算?其伸長的長度與哪些因素有關?

彈簧剛度大致是多少,彈簧剛度的單位

還需要外徑和圈數才能確定剛度,不過直徑1mm 的彈簧理論上最大的剛度是200n mm,外徑越大,剛度越小,圈數越多,剛度越小,彈簧剛度大致是多少?還需要外徑和圈數才能確定剛度,不過直徑1mm 的彈簧理論上最大的剛度是200n mm,外徑越大,剛度越小,圈數越多,剛度越小,彈簧剛度的單位 彈簧剛度的單...

彈簧剛度的介紹,彈簧剛度如何?

彈簧的剛度是載荷增量df與變形增量d 之比,即產生單位變形所需的載荷,彈簧的剛度計算公式為f df d 特性線為漸增型的彈簧,剛度隨著載荷的增加而增大 而漸減型的彈簧,剛度隨著載荷的增加而減少。至於直線型的彈簧,剛度則不隨載荷變化而變化,即f df d f 常數。因此,對於具有直線型特性線的彈簧,其...

求教波形彈簧剛度公式及相關公式,彈簧剛度計算公式能給出具體的計算公式嗎

機械密封設計製造與使用 一書上波形彈簧的相關公式如下 剛度k計算公式 k m k e ia h r 2 h3 m,k 式中 m 彈簧正弦波的波數 e 材料的彈性模量 h 彈簧半高減去簧片的半厚 r 彈簧的中半徑 k 橢圓職分引數 h3 m,k 函式值,根據k和m查出 ia 慣性矩 k 1 sqrt ...